缘起∵

一九八九年,证严上人发表了第一本着作「证严法师静思语第一集,」出版以来,匆匆已经第十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一九六六年,证严上人开创了慈济世界,「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志业,一路走来,也已经第三个年头,一九九九年了。

无论是过去十年里,还是过去三十三个年,世界的变化很大。

沈浮在变化里,匆匆忙忙的;全球的人类,已经共同挤到公元二千年的门槛外了。

大家探头望进二千年的门里,也望着二千年以后的未来,试图探寻,公元二千年以后,我们将会去到那里?

随着「千喜年」步伐急促地靠近,人们不安地探询,何处以我们到让我们「心安」的答案?

然而,现代社会一般的价值观,所能提供给我们的答案,似乎除了造成「忙碌」与「慌乱」以外,也不容易再有其他了。

社会上,如此焦急、忙乱,不安的心情,总是让上人深觉心痛;

因此,只要上人在花莲,无论如何疲累,在许许多多天未破晓的清晨,总会听见上人轻声透过静思晨语,试图唤醒沈醉的梦魂,抚慰不安的心灵。

就像音符一样精炼,十年来,这些清晨的话语,谱成一本又一本的着作。

每天,全球各地,总有数不完的访客,志工与志业体同仁,怀抱着疑虑与这安,殷殷期盼上人开示。

如此疑虑与不安的心情,也总让上人内心不忍;因此,无论多忙,上人总是耐心而慈悲的教诲,试图轻柔的以智的话语,抚慰不安的心灵,拔除苦痛的根源。

就像利剑一样的精确,十年来,这些坚定与柔美的智慧话语,解除了无数烦恼心灵的苦痛与焦躁;也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化成一本又一本简单易懂的着作。

十年来,上人的着作,超过了二十册。

无数的失望生命,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回头;

无数的禁锢心灵,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开放;

许多的破碎家庭,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和乐;

许多的美善因缘,因展读上人的书而具足。

因此,站在这跨越「千喜年」的关键时刻,为了让不安的社会与烦恼的心灵得以平安自在,静思文化有责任将上人过去十年出版的着作,逐一校对,稍加增删;并结集成套,以虔诚的心,全球发行。

虔诚祝福,全球的读者们,「心安」。

结集成套,分三阶段出版:

一九九九年五月,全球慈济日,出版平装套书二十册;

其中,佛与系列五册,人生系列十五册。

一九九九年八月,出版精装佛典系列套书五册。

一九九九年十二月,跨入公元二千年的最后一个月,出版静思语系列七册:

其中静思语第一及第二集,平装精装同时出版;

此外,五册中英文对照的口袋型迷你静思语,也同时平装出版。

静思文化,藉着一九九九年〖证严上人着作,新版集结发行〗,能在感恩的心中,享受「心安」的无限宁静与幸福。

静思文化谨识

春之卷∵

每天三呼快乐

世间的名利就像枷锁一样,会缚住我们的身心;

不破名利束缚的人,才能自在。

佛陀出家成道后,他的儿子罗睺罗也随他出家。

佛陀的父王看见儿子、孙子都有出家了,江山无人继承,只好王族中找一位继承人,这个人名子跋谛。他当上了国王之后不久,王族就遭琉璃王灭掉了;但跋谛地琉璃王尚未侵境之前,也随佛陀出了家。

他出家后专心修行,每日三次高呼:「我真快乐,我真快乐,我真快乐。」

其他的弟子听到了他天天喊快乐,以为他还在怀念当国王时的快乐,食欲心仍未消除,因此有人就向佛陀禀告这件事。

佛陀为了让大家明白跋谛已修到心地清净,于是召集大众,问跋谛:「跋谛啊!你还不忘当国王时的那段快乐时光吗?」

跋谛说:「佛陀!我并没有回想过去的快乐啊!」

佛陀说:「那你为什么每天三呼快乐呢?你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跋谛说:「我当国王时,居住的王城都有层层的卫兵保护,身心实在不得自由。除此之外,夜闻更声也使我的心惊胆战,怕有乱人来犯,日夜恐慌,每天不得自在。自我出家以后,日中一食,逍遥自在;夜晚坐在树下休息,闻不到更声,置身于大自然的环境中,毫无牵挂、自由自在,这就是我真正的快乐。为了感谢佛陀给我的快乐,因此每日三次宣唱快乐,感谢佛恩。」

心动的僧人

修行要系缘修心、藉事炼心、随处养心。

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出家人都悠然自在,很是羡慕,便放弃家庭,加入僧团。

他在僧团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觉得人生短暂又可贵,应该找个静处精进修行,就对佛陀说:「佛陀呀!我在那么多的人群中,心无法静下来,能否让我有一个较好的修行环境呢?」

佛陀点头应允说:「你自己去找一个适合你修行的地方吧!」他便离开僧团到了一个山头的地方,找一个静处坐定下来,开始修行。

因为周遭一个人影也没有,所听到的都有是有如鬼魅的声音,于是整个脑袋里都有是鬼魅的幻影,他开始惶恐了!心想:我在比丘群中无法定心,而这儿十分安静,却不断生起惶恐的心念。我还是停止修行,回家享福吧!

这心念一动,佛陀正好来到他的面前。佛陀问:「你在这么静的地方,周围没有人影,怕不怕?」

他虽然内心害怕,口头上却回答说:「不,我不害怕!」

佛陀就说:「好,我们坐下来谈谈。」

刚坐下来时,正好看到远处有只大象走来,在离他们不远的一棵大树下,很安详地躺下来睡觉。佛陀就问他:「你有没有看到那只大象在哪儿睡觉?」

「有。」

「这只象有眷属五百只,日夜围绕,非常吵闹,所以想暂时在此好好在休息。象是畜生类,都懂得舍闹取静,可惜有很多人却不懂得爱惜静谥的环境。闹,往往是心在闹,有人修行是『人在闹事,心清静』;也有人是『人在静中,心纷乱』。修行,一定要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他听了非常忏悔,对佛陀说:「佛陀啊!在僧团里,可以相互勉励、精进修行,弘扬佛法,我却不知惜福、惜缘而离开僧团;现在一个人在静中,心又纷乱,真是惭愧!我愿意再随佛陀回僧团,与众比丘一同接受教法、相互勉励。」

了生死,度众生

经去:「菩萨常念——我当为十方一一众生,住无量劫,成就众生,心无疲厌,共止住而不舍离……。」

天台大师的弟子问他:「师父啊!你现在证得几品的果位呢?」

天台大师答:「我若不领众,可以证十信果位;现在我领众,只证五品果位。」

这是何其大的差别啊!天台大师因为众生,烦恼未断,必须牺牲他的果位。

我最初学佛修行的目的,就是要「了生死」;要「了生死」必须先去除烦恼。然三十多年来,为了「慈济功德会」,我担心的事情太多太多了,心从未清闲过。

哪一天我临终时,或许也无法「了生死」。但愿尽此一报身,功行德回向诸众生。

金笼子中的金丝雀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都有在对我们说法;

无声的说法,有时更令人印象深刻。

有一次,我和台北几位委员一起去访视贫户,一共三部车,十多个人。从三重、芦洲,再到观音山上,记问四位长期接受济助的资贫户。

他们都是贫病或低能者,居住在违章建筑或用木板简单拼成的矮房中。屋内避阴阴暗暗,又零乱堆放了许多杂物,还有一股强烈的怪味道,实在令人悲怜!

我问随行的某大化妆品公司董事长夫人:「你以前看过这样的贫户吗?」

她回答:「从来没有。」

我说:「你好像金笼子中金丝雀,今天飞出来,看到人间的另一个世界了。」

阿难受难

经去:「色欲,世之枷锁也,世之炎祸也。……细思之,人身垢秽,常流不净物,有何美色可言。」

有一次阿难独自去托钵,走了一段路后,钵还是空的。这时他口渴难耐,刚好前面有一品古井,有一位女子正在那儿打水。阿难走到井旁时,这名女子抬起头看到这位出家人,她眼前一亮,心想:「多么庄严的比丘啊!」

这名女子叫做摩登伽女,她一看到阿难,心里无形中生起了绐烈的爱念。她想尽办法要得到阿难的爱,即使造业也在所不惜。阿难受到她的蛊惑,渐渐失去正念而进入她的房内。佛陀遥知阿难的处境,立即派文殊菩萨前去救护他,并一心持楞严咒,以恢复阿难的正念。

阿难在即将破戒时,忽然清醒过来,马上离开摩登伽女,跑回佛陀的精舍。摩登伽女见阿难离她而去,便一路追奔来到佛陀的面前,请求佛陀成全她。

佛陀问:「你真的很爱阿难吗?」

她说:「我真的非常爱他。」

阿难此时正在沐浴,佛陀就叫人把阿难沐浴后的水端出来,再问她:「阿难那一点值得你爱?」

她说:「阿难全身都散发出一股吸引人的魅力,我爱他身体的全部。」

佛陀说:「既然这样,那么请你把这盆阿难的洗澡水喝下吧!」

摩登伽女看看洗澡水,紧皱眉头说:「佛陀啊!这么脏的水,我怎么喝得下去呢?」

佛陀说:「每个人的身体原本就是这么脏。现在阿难健康时你就已经嫌脏了,那他将来老死败坏时,你又将如何想呢?」

摩登伽女听了佛陀的话后,顿然领悟「人身不净」的道理,当下断除贪欲,证悟初果。

问情何物

内心有遍法界的大爱,才能透彻一切;

不致像湿黏的泥泞一样,一沾上就会灰头土脸。

有一位会员,好的先生是一位企业家。过去夫妻俩什么都没有,后来两人携手并肩创下了一番事业;现在生活富裕了,先生却分心了。过去贫困的时候,虽然背着孩子去做工,住的房子又是租的,身上没有任何装饰,但是她却感到很满足、幸福;而现在住在高楼大厦、生活富足,反而让她天天哭、日日都苦恼。

我对她说:「你应该满足了。虽然现在的生活中少了一分先生对你的爱,但是你还有四个儿女,你已经到得了子女的爱,应该把母性的爱发挥出来,好好教育他们,照顾家庭,再把这分爱发挥到社会人群;如能这样,虽然失掉了一个人的爱,却是扩大了无量无边的爱心。何况,情爱并不是硬争就能得到的;它如同一个球,愈是硬碰,它弹得愈高、愈远。一切顺其自然,该来的自然会来;它若不来,你愈想尽办法去争取,就会离你愈远。如能扩大感情的范围,放弃一对一的私情,那不是会很安稳泰然吗?」

她回答道:「可能是这样吧!」

被财产遗弃的老人

有得必有失。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

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尿毒病人,在送到慈济医院之前,他的双脚已经被锯断了。医院每天必须为他洗肾三次,却没有亲人来照顾他。慈济医院有一位男志工每天都去帮他洗澡,并教他念佛。

有一天,老人突然要志工答应他两个要求:一是多陪他念佛,二是叫他一声「爸爸」。老人的要求,志工都有答应了。在念佛之前,老人说出了自己的报应故事。

他年轻时,也有四位兄弟姐妹。因为父亲很有钱,临终时,大家就开始争夺财产。由于他是父亲生前最宠爱的儿子,终于争到了一分最有利的财产,但是兄弟亲戚都因此对他很不满,从此断绝了手足之情。

后来他把这分财产拿来做事业,但是每做必夸;且到后来钱夸空了,他的太太也死了,他就这样孤零零地一个人直到今天。

他说:「当初若不是为了那些财产,如今也不会这么孤苦零丁,这是因果报应啊!今天我以最虔诚的心,发露忏悔自己的过错。我相信阿弥陀佛一定会原谅我,会来接我引我。好了!我们来念佛吧!」

大约经过了一个多小时,老人的念佛声由大声到小声,终于没声息,安静地往生了。

游览净土的老太太

外界景物之美,过眼即逝;心地风光之美,终生难忘。

有一位年逾九十岁的老太太过生日,几个孩子要她出国去观光。她问儿子们说:「那你们要给我多少钱?」

子女们回答说:「我们第个人各准备了五万元,要给您做生日。」

老太太说:「一个人五万元,你们六个人,总共是三十万元。把钱拿来吧!」

其中一个儿子就说:「妈!您把身份证拿给我,我帮您办手续。」

老太太说:「你们不必办,只要带我去花莲住七天就行了。三十万元我要给师父建医院,在师父那里我可以念佛;你们就当我已经出国玩去了,七天后再来接我。」

她到「静思精舍」住了七天,带回满心的欢喜!

无尽的感恩

社会的进步,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成果;

所以对人要有敬仰心,时时尊重别人。

我每次到工地,如果是夏天,慈诚队员就要找到站到阴凉的地方;否则就要我赶快回去,免得受烈日的煎熬,我即选择站在太阳底下。因为我头戴斗笠又没有出力,而他们在烈日下挑沙、搬砖,付出这么多的劳力,还受到天煎地逼的苦难,我实在很心疼!

如果我是在下雨天到工地,他们往往又会说:「师父,下雨了。你为什么不到里面避避雨?」

我站在那里还撑着伞,他们却任凭风吹雨淋,到底是雨水、还是汗水都有分不清,我真的好感激他们!

每次到工地看到工人爬得很高,我的心真是又紧张又感激!他们爬那么高,万一脚底踩个空呢?

站在底下的人往上望去,都会为他们捏把冷汗,难道他们不害怕吗?所以我深深感觉到他们所付出的真是千辛万苦,不知流了多少汗、经历多少险啊!

如果没有他们,我们怎能完成这分利益人群、福利社会的事业呢?

老人之死

不善用钱财,即如危身之火;

不善教子女,即成伤人之虎。

有一天,某医院一位外科主任很感慨地说了一件他亲见亲闻、令人叹息的病房现象。

有一位十多岁的老人病危时,医护人员正忙着为他急救。突然有两位处轻人匆匆跑进来,他们不问病人的情况如何,只是猛摇着病人的肩膀问:「爸!你到底还有多少钱放在别人家没拿回来?谁借了钱没还?」

医生他们正忙着急救,而他的孩子却在旁边不断打岔。外科主任就把他的手拔开,说道:「拜托你不要再摇了!再摇,病人会断气了!」

结果,那位老人在他儿子一阵乱摇之后,真的断气了,他们没有问出钱的下落。

幕后的凶手

天下的父母都爱子女。但是,溺爱会害了子女;

要用菩萨的智慧去教育他们。

佛陀曾讲了一个小故事。

有个女人很溺爱她的孩子。孩子小时候玩泥巴,看见沙中有虫,就会把虫捉起来,然后用竹子从头穿到尾巴。

做母亲的看了不但不教,还说她的孩子很聪明。

孩子长大一点时,开始把泥巴捏成人的形。然后用力把泥人的头、手、脚捏断,分成好几块。

当母亲的仍说:「我这个孩子好能干喔!他会捏泥人呢!」

直到这个孩子长大成人,她仍是一味在溺爱,后来孩子从事刽手的职业。

有一次他竟为了一个女人,惨无人道把一个家庭毁掉,被判了死刑。在行刑之前,他知道自己错了。当判官问他:「你还有话要说吗?」

他大叫着说:「我今天会落到这种下埸,完全是我母亲害的;我的命生于我的母亲,但也毁于我的母亲。」

陋室里的病人

苦难的众生,需要爱心人士的帮助,

人生才不会显得太冷酷。

曾经有委员提报一件贫户个这案,案主住在一个废弃菜市场的楼上。这个人平常既傲慢又爱喝酒,一旦喝了酒就会与人起争执。他曾结过两次婚,但都离婚了,两个太太各自带着孩子离开他。一年多来,他因病不能行动,很少与人接触;只偶尔爬出门外,向人要食物吃,境况很可怜!我们的会员发现这个个案之后,就向分会报告。委员马上相约去看他。

委员进入了他的住处后,一股恶臭味立即扑鼻而来。屋内脏乱不堪,而案主却长期生活在这间垃圾堆内。

委员见状不忍心,马上卷起袖子准备帮他打扫。

这时围观的邻居好奇地问:「你们是他的什么人?」

委员回答:「我们与他非亲非故!」

「那为什么来看他,又不怕脏、不怕臭地帮他打扫?」

「我们是慈济的委员,师父教我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他的苦难就是我们的苦难,他的病痛和我们病痛没有差别;因为不忍心见他抱病住在这样的环境,所以我们要帮他清理。」

邻居听了马上说:「你们不用做了,让我们来。你们的他没有任何关系都有可以这样做,更何况我们是他的邻居。以前当他开门时,臭味便从楼上传下来,就是没有人想到要去帮他打扫;而你们却能够主动来关心,实在令我们太感动了。」

墙界官司

执迷不悟时,烦恼随之,如云蔽月;

转迷成悟时,菩提随之,云消见月。

二十多年前,「慈济功德会」要花莲草创之初,有位会员每个月都有会捐助二十元。

有一天我们的委员前去她家收会费,这位会员随口说也:「唉!最近好烦!」

委员便问那位太太:「为何事心烦?」

原来那位太太的隔壁邻居正在改建房屋,地基挖过了两家的地界。那位太太觉得对方欺人太甚,彼此争执不下,便打起了官司。

我们的委员了解事情的原委之后,就问她:「你知道我今天为何到府上来吗?」

「当然知道,来收会费啊!」

「你知道这些钱的作用吗?」

「救济啊!」

「你知道要救济谁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

「对啊!是谁遭受苦难需要帮助,你并不知道,却能够每个月捐出二十元来;如今只为了墙界,就和相处了四十几年的老邻居打官司。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么做值得吗?」

那位太太听了恍然大悟,立刻向法院撤销诉讼,两家重修旧好;邻居事后也太感歉意,主动将墙界后退数迟。如此一退一让,两家之间竟突然空出了一条巷子来。

老乞丐的感叹

父母是堂上的***;不能孝养父母,就不得福报。

佛陀在王舍城中,遇到一位身上穿得又脏又破的老乞丐。

佛陀走过去问他:「你为何如此狼狈呢?难道你没有儿子吗?」

老人回道:「我有儿子、有田园,也有房子。儿子出生时,我很高兴地将所有希望都放在他身上。为了他,我认真工作,奋斗事业;儿子大了,我为他娶妻、建立家业。不料,媳妇嫌我是糟老头、儿子嫌我太哆嗦;他们都不要我,我只好离家出门要饭吃。」

佛陀问她是否想回家?

老人说:「我怎么不想回去,但是有家却归不得啊!」

佛陀教他念一首诗,并嘱咐他走到哪里念到哪里。

佛陀念道:

「生子心欢喜,为儿娶财物,

复为子娶妻,舍自家外出。

边鄙田舍儿,违负于父命,

人形罗刹心,逆弃舍老父。

曲杖为最胜,为我访恶牛,

杖能劫恶狗,扶我暗处行。

避深坑空井,全仗此杖力,

杖能制一切,唯难制逆儿。」

老乞丐就把这首诗背诵起来,走到哪里念到哪里。别人听了,都认为这个儿子太过分了!有人跑去骂他儿子,也有人去劝他。儿子听了到父亲的心声后感到非常惭愧,立刻把父亲接回家奉善养。

说与行

经云:「佛法贵行……但能勤行,纵寡闻,亦先入道。」

我看过一篇文章,作者以生动的譬喻,描绘了人性的真实面。

一架从巴黎尽往东京的飞机上,机舱里坐满了来自各国的人士,大伙在飞机行途中,无所不谈。由于国情不同、文化背景迥异,所谈的话题不免带有浓郁的本位主义色彩。

甲君首先发言,自诩甲国的文化历史最悠久、人民心胸最宽大,必要时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等等。乙君听了也不肯服输,便强调乙国人的意志力最坚强、民族性最勇敢,遭逢失败时能切腹赎罪……。座中唯有丙君一言未发,而露微笑,很有礼貌地在一旁聆听。

突然,机长宣布飞机的一具引擎已经失灵,挽救此危机的唯一办法,是减轻飞机的负重,要求大家将行李丢出机舱外。

大伙正在张望之际,只见丙君很快地站起来,将他所有的行李一弃,唯独甲君却犹豫不决,面有难色。

乙君不禁语带讽刺地质问甲君:「刚才你不是说贵国人民心胸最宽大豁达吗?为什么你的行李最多最重,却偏偏舍不得丢掉呢?」

甲君为情势所逼,只好慢吞吞地着起来,百般不情愿一将行李一丢弃。

等到行李都丢完了,飞机还是未达稳定的程度,机长只得再宣布:「为了让飞机安全着陆,现在只好再减少机舱内的人数了。」

丙君一听,马上率先站起来,整理好衣冠,带着满脸笑容向大家挥手,说了声:「来生现见!」就打开机门勇敢地跳下去了。

然而飞机减轻的重量还是不够,此时乙君也奋然站起,随丙君之后跳出机外。那位自夸民族文化最高、最能在紧在关头舍生取义的甲君,站在一旁与其他人相互推诿。最后还是在哭啼声中,被人推出机外……。

这三种人,你会是哪一种人?

杨市长不要拐杖

人随情欲求于声名,声名显着,身已故矣。

前台北市长杨金欉先生,有一次到花莲慈济。当时我在大殿,他没见到我,就先带朋友到天祥去;他回来时,正好在开会。

我一听杨市长来,便请他和大家见见面,他一上台就激动得流泪。

他告诉大家:「我认为人生不能不信因果,要及时修行。我今天的身体能够复原,首先要感谢师父。当我第一次来见师父时,需要手持拐杖;第二次来见师父时,我对师父说,我要放弃拐杖;第三次就不必拿拐杖了,甚至和师父约定说我要慢跑。人生的地位和名利都是虚假的,最重要的是要有健康的身体。」

卖心莲的老婆婆

我做多得,少做多失。肢体残障不可怕,怕的是心残障。

「乐生疗养院」的病患当中,有一位失明的老婆婆响应慈济建院,发起了「一人一万」的运动。虽然这位老菩萨两眼失明、手又残障,脚也不方便走路,但是她能将《地藏经》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

虽然身患社会人士认为很可怕的麻疯病,但是老婆婆的人缘很好;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分超然的爱心。当她听到师父讲「福田一方邀天下善士,心莲万蕊造慈济世界」后,灵机一动,便开始卖起心莲来了。

接连几天,她都走上一公里远的路去卖心莲。沿路上,朋友见到她来就问:「缘姊,有什么事吗?」

「我来卖心莲。」

「什么是心莲?您为什么要卖心莲?」

她开始为他们介绍慈济世界,大家听了之后都非常感动,问她:「心莲一柭舳嗌偾兀俊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