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佛教的人生观及其积极意义

四川省广汉中学∵黄宗赋

一、佛教对“人”与“生”的基本看法。

“人”是什么?怎样叫“生”?世俗对于人生的解说∵,往往以为人生几十年光阴就是人生的定位∵,把人生概指为“人之一生”、“人的生命”或“人的生活”而已。而佛教对于“人”∵、“生”的理解却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

首先,“人”是什么?即人的根本内涵究竟是怎样的?世俗认为“人为万物灵长”。人是“自然主义的宇宙下那个渺小的两手动物”(胡适之语)。孟子又是说“仁者∵,人也”。但是佛教对于人却认为,人只是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六大等缘法的和合相∵,若是离去十八界、十二处、五蕴、六大等缘的和合∵,其实无人可得。从这种五蕴等和合相而假说为一个人∵,而五蕴等又是刹那生灭的∵,故人又是相续——生灭——的假相。按金刚经所说:“无人相”∵,是表明人本无实∵,不过为诸法和合及相续的假相而已。既然为和合及相续的假相∵,则本无固定的实人可知∵,即所谓“人假无人”。

第二、怎样叫“生”?生的内涵是什么?∵,生本以对灭而言∵,灭是灭去∵,生是生起∵;从无而有是谓之生∵,从有至无是谓之灭∵,这一点是通常人所共知的。但普通还有一种解说∵,生与死对∵,以死对生∵,分明是一种生活、生长的意思。但佛教释“生”为∵“缘生”∵。从众缘和合而生。又讲缘生之生本空∵,以实无能生,所生之可分划。假说此法为所生∵,而观此法实唯众缘∵,假说众缘为能生∵,而观众缘全即此法。且众缘与此法同为众缘所生法∵,而此法与众缘亦同为能生的众缘∵,摄入重重∵,交遍无尽∵,即所谓“生空无生”。

二、佛教对人生的根本看法。

佛教对人生的根本看法主要表现在其四圣谛中。四圣谛指苦谛、集谛和灭谛、道谛。前者指佛教的人生观,后者指佛教的解脱观。苦谛指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僧会苦、求不得苦、五盛阴苦。即人生就是苦难。集谛指“业”与“惑”,这是痛苦的原因。若要解脱人生的苦难,只有通过八正道的途径,根灭“五欲”,才能达到涅?境界。

(一)无上胜义谛——大教之源,万法之本。∵按佛教的观点,当初释迦牟尼佛,舍弃了王位,舍弃了最美丽的眷属,舍弃了世间难舍的一切,只是因为大悲心切。他做太子时看见鸟吃虫子,看见众生为了生活而互相吞吃;又看到有老人,有病人,有死人,人有这么多的苦痛,老,病,死皆不能免,自己不能无动于衷,不能不去救度,于是就出家了。太子出家后,对所有的外道名师参拜求学,很快就达到老师的造谐,同老师相齐等了。再要前进,就须另找新老师了。于是从一个又一个,全都学遍了,仍是不行,只有靠自己。就在菩提树下,结吉祥草为座,发大誓愿,不证菩提不起于座。在腊八夜里,一眼看见明星豁然大悟,彻见本来。悟时开口的第一句:“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一切有生命有情感的生物,都具有如来的智慧与功德。佛就是觉者,最彻底的觉悟者。而一切众生由于妄想执着,在迷惑之中,尚未觉悟,丧失了佛的本性。

(二)人生之苦,生死苦海六道轮回。按佛教的观点,众生起惑造业,不但障蔽了本有的佛性,而且招致种种业报,∵沉沦生死海中,轮转六道,欲出无期。而且轮回之说是佛教独有的。佛教认为由于众生妄想执着,造种种业。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一丝不爽。于是或因还债,或因索命,种种因缘,轮回六趣(即六道)。∵天,修罗,人是三善趣;畜,鬼,地狱是三恶趣。人是属于善道,但人生就是苦难。《华法经》讲“三界如火宅”。人一生是八苦交煎。人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是震撼人心的痛哭。日薄西山,来日不长,要饱受老来之苦。弥留之际,求生不得,求死不能,要饱受死亡之苦。爱别离更苦,爱的人要别离,越是爱,别离的时候就越是苦。怨憎会苦,有隔膜的同事单让两人碰上了,真别扭。越别扭,越碰到一起,到哪都碰到些别扭人。因缘不好到那都怨憎会,最不理想的是这样:有的夫妻,两人在一块就吵架,就怨憎会,等两人分开了又彼此想,又成了爱别离。所以说众生没办法。还有求不得苦。要想办件事却求之不能,要想得到所要却求之不得。欲壑难填,苦上加苦。成吉思汗打平了欧亚,想不死不可能。因为有求不得苦。再加上人人都有生老病死苦。还有五阴(即蕴)炽盛苦,五阴就是色,受,想,行,识。众生妄想执着,于是五阴炽盛,受一切苦厄。五阴障蔽了本有的佛性,所以它最苦,余苦皆从它而生,其为八苦。这就是人类的八苦。八苦交煎,其苦万状。众生之所以受苦,在于众生只是还没有觉悟的佛,觉悟的众生才是佛。

(三)脱离苦海,只有背尘合觉。佛教认为,众生起惑造业而沉沦六道,受无量苦,十分冤枉。因为众生本来与佛平等,具有同样的智慧功德,只是由于妄想执着,枉受轮回。∵“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唯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一句话在于启发众生的智慧,增长众生的悲心,不但希望众生自己不要枉受轮回之苦,也希望让一切有缘的人出苦。希望众生牢记八正道,要自觉、觉他。只要去掉妄想执着,根灭“五欲”,就能恢复本来面目,就能达到涅?境界。轮回本是空的。但贵在背尘合觉。尘是尘劳妄想,觉是本有的觉性,与尘相对。众生是背觉合尘,对于本来的觉悟,本来和佛一样平等的心,完全不认识,∵只知欣赏声,色,货,利,心中想的只是加官晋级,享福受乐,这叫作背觉合尘。这样只能在六道中转。∵轮转六道,就因为背觉合尘,所以要回转,回头是岸。佛的教义在于度众生成佛,要摆脱生死,要普作救度,宏扬正法,这些思想就是背尘合觉的开始。开始有这种念头和想法要向觉悟。佛教认为,这是可贵的“始觉”的萌芽。久久坚持不断发展,就自然达到念念之间,事事之间,处处之间都是背尘合觉,慢慢就跟本有的觉性就合了。就是说有一天始觉能与本觉相合了。若能完全相合,便彻底恢复了本有的佛性,也即是本有的法身,那就是成佛了。所以一个人背觉合尘就六道轮转,受苦无尽。要能背尘合觉,才能出六道,大彻大悟,而成为佛。

三、佛教人生观的积极意义。

宗教是人类社会一种重要的社会力量。它根本上是一种世界观,是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一种特殊的认识和评价,它有一整套思想理论。与哲学艺术等具有同等社会意义。正确地理解、了解佛教的人生观,对于广泛认识人类精神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佛教是人类精神生活中重要的一环,它的人生观从某种程度上看对于人开启自性思维,使人获得积极人生观;对于净化社会、人心,保护生态环境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开启自性思维,倡导自主人格。

佛教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花园,这个花园里本该有随时开放的花朵,本该是五光十色、生机盎然,本该是阳光灿烂、万紫千红、欣欣向荣,可是多愁的人们总是在这花园里种植烦恼葛藤,开的是苦涩的花,收的是苦恼的果。他们已迷失到认为这不是花园,这儿没有沃土,这儿是长满荆棘的地方!

佛教认为,只有像周利盘陀伽念诵“扫帚”才能除去心垢,用扫帚开发心智思惟,最后得到解脱,证阿罗汉果。进入佛陀所得之妙法境界。∵“扫帚”二字并非法义圣谛,却能令人开悟见智。念诵“扫帚”不是佛法,但是能令人深心思惟,显露智光,使人契入大道。佛陀说显说密,说此说彼,无非是引导众生去返观自得!降服贪求的妄心,开启自性的思维,回到自性的源头,回到香飘十里的花园。

同时,佛称他自己是“无依道人”,认为从修行到证果,没有别人能够替代得了,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努力。佛教肯定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别人的奴仆,只要努力修法,就可以成佛。重在鼓舞众生的自信和自尊心。佛教认为人人都具有成佛本性,“天上天下,唯我***”,没有谁可以驾驭人类,可以奴役人类,人的成败福祸全在于自己。自我完成伟大的人格——成佛,而修行证果。佛教这种思想,使人从神权的束缚中释放出来,从而得到自由;提醒了人类对自己的行为要自我负责,不能归罪于天或埋怨别人。人有决定自己命运和前途的权利,人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有了独立自主的人格,人就能到自尊和自信。

(二)、积极人生观和其向上精神。

首先,佛教详尽地剖析宇宙人生的问题,目的在于使人获得对人生的积极认识。

一般人对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观和乐观两种。

1∵悲观:认为人生短暂,生命空虚,人活着就是在等待死亡。因此,整天愁眉苦脸,萎靡不振。

2∵乐观:这一类人也不是真的“快快乐乐地过日子”,因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的和意义。他们只是抱着“及时行乐”的观念,用狂欢、纵欲、热闹来麻醉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目的是什么,他们漠不关心,同时也无法知道。

而佛教首先把人生看成是苦恼的人生,然后进一步地分析这些人生的苦恼都是人们自己的无知贪欲招来的。因此,人人都可以自己克服这些苦恼。最后指出人生的幸福之道,希望人们要节制自己的欲望,多为别人服务。自己要想快乐,一定不能把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只有全体众生都能幸福快乐,个人才会有真正的幸福、快乐。

佛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因此,劝人不必太贪恋、太贪求;相反地劝人要布施,修福慧,要能看破,要能挣脱名枷利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财富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精神充实与否,只有修养道德,净化心灵,才能欢度心安理得的人生。

其次,∵佛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人积极奋发向上∵。佛教说人的身体是空的、假的,目的在劝人不要“处处为我”,而要“我为人人”,因为“我”既然是“空的”、“假的”,那么功名利禄要来何用?佛教又认为众生是一体的,休戚与共的,小我生活于大我之中。因此不能自私自利,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佛教劝人要“少欲知足”,并没有要人逃避责任。佛教要人“铁肩担道义”,不能做独善其身的“自了汉”,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是最好的说明。总之,佛教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使人向善,使人积极奋发向上∵。

(三)、对净化社会、人心有一定∵积极作用。

严守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种基本戒律是佛教的基本教义。这五戒就是儒家所提倡的仁(不杀生)、义(不偷盗)、礼(不邪淫)、智(不饮酒)、信(不妄语)。佛教认为严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违犯五戒在社会上就不能立足,同时也为国法所不容,最后只有身系囹圄,∵饱尝铁窗之苦。∵而佛教更认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违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将堕入地狱、畜生、饿鬼等三恶道了。人能不杀生,社会上就没有杀人命案;能不偷盗,就没有小偷、强盗;能不邪淫,就不会有男偷女娼,破坏家庭伦理的事;能不妄语,就不会有欺、诈、骗等事;能不饮酒,则身心愉快,头脑清晰,不会因一时糊涂而闯祸。这样,这个社会就成为宁静、安乐的社会了。因此,佛教的人生态度有净化社会、人心的积极作用。

(四)、对保护生态环境所起的积极作用。

佛教不是生态学,但佛教蕴含着积极的生态思想,在生态危机日益深重的今天,佛教的生态观有积极的生态意义。

佛教的生态实践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对生命的保护,二是对环境的保护。前者包含不杀生、素食、放生、和平运动等行为,后者集中体现为佛化自然、生活环保等。尊重生命、珍惜生命,是佛家的根本观念。佛家认为,诸罪当中,杀罪最重;诸功德中,不杀第一。珍惜生命,是佛家的第一要求。如果触犯此戒,死后将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即使生于人间,亦要遭受多病、短命两大恶报。其次,佛教主张素食。素食的根本目的是从生活中培育人的慈悲佛性种子。今天,野生动物资源日益受到破坏,佛教这种素食主张,无疑对于保护野生动物具有直接的积极作用。另外,佛教的净土理想,主张顺应自然,融入自然,建设自己的生存环境。自觉地佛化自然,使自然界最大程度上与其宗教理念、生命感受相和谐,成为其解脱成佛的理想道场。可以看出佛教徒的环境追求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普遍的人性需要。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