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思想与生态文明刍议——吴言生

当今之世,生态文明急剧恶化,而佛教思想则是拯救、维护生态文明的最有深度、最为丰富的思想资源。

2007年8月,中央电视台《社会调查》节目中,有一句话让人触目惊心的话:“北极熊淹死了!”∵北极熊善于游泳,在正常情况下能游十多公里,能在浮冰与浮冰之间安全转移。但全球气候的变暖,浮冰之间的距离是越来越大,以致于北极熊下水之后,没有体力游到另一块浮冰上,北极熊就这样被活活地淹死了。

导致这种灾难的罪魁祸首,恰恰就是人类。明代张献忠写了一首刀剑铿锵、杀伐有声的七杀碑说:“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德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张献忠大开杀戒的事情且当别论,如果我们把这首诗当对是对人类的自私和贪婪深恶痛绝的檄文,读起来倒是震聋发瞆,掷地有金石之声。

一、生态文明恶化的罪魁祸首

生态文明恶化的罪魁祸首,在西方,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在东方,是日益膨胀的贪婪欲望。

西方文明传统是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中心主义相信人是自然的主人,自然只是为人类所利用的工具。人类中心主义是经典的基督教神学教义。其核心内容是人是万物的中心,人相对于自然有两个权力:一是享用自然物,包括植物和动物。《圣经》中神说,凡活着的动物,都可以作人的食物。二是统治自然。《圣经》中神说,他要生养众多的人,遍满地面,让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所有的土地以及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

人类中心主义观念被认为是生态危机的根源。随着生态危机的加剧,西方人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早在20世纪30年代,哲学家海德格尔就开始对人类中心主义提出批评,发出了“拯救地球”的呼吁,被看成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思想先驱。

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恶化状况的出现,“人类中心主义”越来越多地被人们质疑,被当今西方社会看成一种有缺陷的伦理,必须加以深刻反省,非人类中心主义思潮遂取而代之。思想家们提出了“生命中心伦理”、“生态中心伦理”,以取代人类中心主义的位置。

而在东方,日益膨胀的贪婪欲望而导致的对生态文明的严重戕害,不但没有进行冷静反省,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其一,据《新快报》(07年7月24日)披露:记者调查广州餐馆水煮活猫制作全过程,看到尚未断气的家猫被放入沸水中翻煮。烹猫者说:“越折磨,味道越鲜。这是为了保证血液充分被肉质吸收,做出来的猫肉味道好极了。”

其二,洞庭鼠患源于人祸。07年6月上旬以来,洞庭湖区的约20亿只老鼠突然躁动起来,随着水位上涨大量内迁。湖滩上到处可见老鼠窝,堤岸、护坡变得百孔千疮。老鼠将所遇到的绿色植物啃噬殆尽,连天然湿地植被也不放过。(《新闻晨报》7月15日)这是因为,贪吃“口水蛇”的风气盛行,蛇成了美味,猫、蛇、鼠的三角平衡被打破,没了天敌的老鼠于是鼠丁兴旺,危害人类。

其三,长白山野生动物濒临绝迹,只剩下了树。一位在长白山工作了18年的学者说,1985年他离开长白山时,狍子叫,野猪跑,鸟飞蛙鸣,长白山天天都在开动物的音乐会。而现在的长白山,一片死寂。从2000年到2005年,打松子成了长白山新的经济增长点,红松被个人承包,“鼠口夺粮”。松鼠和其他动物的粮食都被人类贪吃,它也就无法生存了。

其四,透支子孙的“救命水”。06年,新京报报导了一则消息:北京市地勘局在云岗地区打的两眼华北最深的冷水井通过验收。这两眼井中,深的有1800余米,打穿了距今5亿年的奥陶纪岩层,取水为寒武纪深部基岩岩溶水和构造裂隙水。这种事实让人触目惊心。为满足不断增加的用水需要,近三十年来有关部门大规模超量开采地下水,北京市是大量超采地下水的城市,北京平原地区已经出现2000平方公里的漏斗区,京津塘地区的地下水几近“十水九空”,于是,有人打起了深层地下水的主意。深层地下水是深度在地表下1公里左右的蓄水层,它不能够通过地表水渗漏进行补充,很多是被封闭了千百万年的“化石”。这种水是不到万不得已禁止使用的“救命水”,是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子孙水”。开采深层地下水,就是靠透支子孙后代的“救命水”来维持我们这一代人的高耗水。

还有其他种种行迹,可谓罄竹难书。

二、深态生态学的观点

深层生态学的始祖是李奥波(AldoLeopold,1887-1948),他的经典之作《沙乡年鉴》被美国人视为∵20∵世纪最重要的自然主义经典作品,被生态学界奉为“绿色圣经”。

出于对大自然的观察和热爱,李奥波建构了迥异于传统西方思想的大自然哲理,《沙乡年鉴》中的《大地伦理篇》是表达其思想的佳作。

李奥波主张大地伦理,并创造性地使用“社区”一词。大地伦理将“社区”扩展为包含无情世界的草木、山水、动物等的“生物社区”。在这个社区内,人与自然界和谐共存,其中的每一件事物,与任何其他事物均有关联和依赖性,组成了一个有情与无情世界交融共舞的生命共同体。“一种最终极的民主已经实现,它把所有植物和动物都视同人类。”(TheRightofNature,1989)

深层生态学主张“人处于自然之中”(humans-in-nature)而非在其上,把人置于跟其它生存物平等的层次。深层生态学主张人是依赖着生态界来存活,所以不该像主人对待奴隶一般剥削它。

深层生态学的思想基础是“自我实现”和“万物平等”。自我实现指超越小我以实现整体性的大我。当一个人体悟了“生态大我”之后,生态系统中的所有东西,都是“大我”的一部分。

深层生态学强调“万物平等”、“生态中心主义的平等”、“生物圈平等”,肯定“所有的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都有生存与发展的平等权利,在生态系统中具有平等的地位。

深层生态学的兴起与发展过程中,受到了东方思想的熏陶,他们发掘并引入了东方文明的佛教思想。哈佛大学出版社近年来连续出版了多部着作,深入探讨东方思想对当今生态文化思潮的巨大价值,如《佛教思想与生态学》(1997)、《儒家与生态》(1998)、《道家思想与生态学》(2001)。西方学者认为生态困境的根源出自于人类中心主义,其解决之道就是要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观、自然观、价值观,于是他们纷纷向佛教寻求答案。

西方环境运动思想家纳什(Nash)对东方宗教、哲学赞誉有加。他说:“这些信仰(东方诸宗教)的核心是对传统基督教一向所不能免除的二元论与人类中心主义的排斥。”(Nash,1989)

西方人对东方佛教的了解,主要得益于禅学大师铃木大拙(1870-1966)。20∵世纪初,铃木大拙从日本来到美国,传播佛教思想。铃木大拙在其着作中试图打破西方二元的世界观,主张我们内在的生命融入自然并同它合而为一,自然不是我们要去征服的对象。

受此影响,艾伦·瓦兹认为自然界(包括人类本身)是一个整体,主张一种全面发展的道德意识必须涵盖自然中的所有存在物;美国环境学者罗尔斯顿等人则认为佛教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学说对东方人保护生命起过很大作用。这些观点代表了西方学界对佛教所蕴含的生态学价值的充分肯定。

具有深层生态学意味的环保运动开始后,对佛教生态思想的发扬,以1975年普立兹奖得主、美国诗人史耐德(GarySnyder)的影响最为巨大。史耐德从小对荒野充满同情心及好奇心,他在日本习禅∵10∵年,广读铃木的着作。60年代后期,史耐德回到美国,开始构思一种独特的佛教生态哲学。史耐德将佛教教义与深层生态学密切结合,用佛教教义和美国印地安原住民的自然观架构他的生态伦理,最具体的表现就是他的《龟岛》与《斧柄》两本诗作。他主张“草木和动物都是人(people)”,主张自然万物也有其基本权利,动物有“动物权”,草木有“草木权”,草木也有“解脱的潜力”。

深层生态学在其发展过程中,深受大乘佛教教义的影响。大乘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无情有性思想、尊重生命思想、圆融无碍思想,都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三、佛教的生态观及其现代价值

佛教生态观的哲学基础是缘起论。缘起论是佛学有别于其他宗教哲学的根本性思想。依据缘起的观点,整个世界处于圆融互摄、共生互动的网络中,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从缘起论的立场,产生了佛教生态观的基本思想。

1.众生平等与尊重生命思想

大乘佛教将一切法都看做是佛性的显现,万法都有佛性。天台宗大师湛然将此明确定义为“无情有性”,即没有情感意识的山川、草木、大地、瓦石等都具有佛性。禅宗强调“郁郁黄花,无非般若;清清翠竹,皆是法身。”基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无情有性”、“一切众生(甚至于草木无情)皆可成佛”的思想,佛教主张“尊重生命”,“青山为我身,流水为我命”,因此要尊重包括植物与动物在内一切生命形式。

众生平等不仅是不同个人、不同人群、不同人种的平等,而且是宇宙间一切生命的平等。任何生命都具有尊严性,因此应当用尊敬的态度来对待。这样的佛性观,使人类对无情世界的草木国土不再以征服者自居,而是平等视之。

受此思想的影响,深层生态学敬畏一切生命。英国着名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自然界的无生物和无机物都有它的尊严性,生命的尊严,所以我们尊重他,爱护他。深层生态学将对人类的关怀扩展到对一切生物的关怀,不光是对动物,对植物也加以敬重,所以这个理论就叫做“敬畏生命”。它的倡导者施韦泽因此还获得了1954年诺贝尔和平奖。实际上,它是佛教的基本思想。

现代生态的危机根源于人类中心主义,各式各样的个人主义都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不同表达形态,它们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各种问题的根源,佛教众生平等与尊重生命思想正可对治这一痼疾。

2.圆融无碍与大慈大悲的思想

《华严经》中的“因陀罗网”,是帝释天的宝网由无数的宝珠联缀而成,每一宝珠都映现出其他宝珠的光影,珠珠相映,影影相含,重重无尽。华严学者以此阐述一与一切的关系,认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与一切,相入相即,圆融无碍,重重无尽。

生态是生命体系与非生命体系构成的,二者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它们是融合而不可分的整体。对非生命体系的掠夺、干扰、破坏,都会使支持生命存在的结构解体,都是违反生命网的原则。

佛教在圆融无碍的基础上生发出大慈大悲的思想。《维摩诘经》典型体现了这一思想。在经文中,维摩诘将自己与众生看为一体,对一切众生之病感同身受。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条件给予人欢乐,以众生的身心病苦感同身受,这充分地体现了佛教的社会责任感。

3.净化心灵与庄严国土的思想

净土是大乘佛教追求的理想境界,对净土的描绘体现了佛教的理想生态观。佛教最有代表性的净土是阿弥陀佛净土,又称西方极乐世界,包含了佛教徒对理想生态的设定。极乐世界是无苦有乐的世界。极乐世界有八功德水,有丰富的树木鲜花,优美的音乐,有增益身心健康的花雨,有奇妙多样的鸟类,有美妙的空气与和风吹习。

从国土净的角度来说,佛教生态观可保护自然生态。自古名山僧建多,佛教以解脱为修行目标,在青山绿水间筑庵建庙,佛化自然,为清修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佛教活动场所,大多树木葱郁,鸟语花香,是生态保护的典范。

从心净的角度来说,中国佛教重视通过心灵的自觉,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进而改善自己的行为。通过对现实世界的改造,在现实社会建设美丽的净土,这就是《维摩诘经》所倡导心净则佛土净的思路。禅宗将其发挥为净土在世间,莫向西方求的思想,重视现实世界的改造。

4.知福惜福与永动持续的思想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说:“现代人的贪婪将会把珍贵的资源消耗殆尽,从而剥夺了后代的生存权益。”法演禅师说:“福不可享尽。”佛教珍视每一粒米的价值,说:“施主一粒米,重于须弥山。若是不行道,披毛戴角还!”雪峰、岩头、钦山等禅师三人结伴参访时,行脚经过一条河流,看到河中从上游漂流下来一片新鲜的菜叶。过了不久,就见一人匆匆地从上游跑来,找寻那片流失的菜叶,三人遂不约而同地说要到他家去化缘。佛经里记载,有一位菩萨,每丢一张纸,深怕污染了大地,每讲一句话,怕惊醒了大地,每走一步路,怕踩痛了大地,凡此,都是一种充满慈悲心的生态环保的意识。

由于人类中心主义、人类自私贪婪的作祟,生态环境正有日愈恶化之势。在中国当代由于破坏生态而引起的恶性事件正层出不穷。要使生态文明得到健康永续的发展,就必须借助东方文明尤其是佛教思想的资源。风水随着人心转,福人居福地,福地福人居。心净国土净,心浊国土浊。只有根除了人心的痼疾,生态文明的天空才会天青日丽,万里无云。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