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崇安教授图:净严

一般人都认为宗教是“劝人为善”。这只是一个粗浅的看法

,因为追究起来,善本身就有不同的层次,其间的差异非常地大

,就像教育一样,小学教育和大学研究所的教育,二者的训练方∵

式和重点就有所不同。佛法是站在究竟灭苦的立场来看待“善”的问题。善的问题也就是道德的问题,佛法将之归类到三学中的“戒学”,如理而合法的,称之为“律仪”

,不如理、不合法的,称之为“非律仪”。众生为何会做出“非律仪”的行为呢?这是由于不能守护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六根和外境接触后会生起种种善恶的心理,所以这六根又称做“六触入处”。为了使众生达成究竟的灭苦,佛陀引导众生从“非律仪”走向“世间律仪”,再从“世间律仪”走向“出世间律仪”。由于佛陀能够善巧地引导众生一步步达成究竟的灭苦,所以被称做“天人师”。以下举例说明佛陀如何以譬喻讲解不同层次的“律仪”。

做个尽责的守田人

有一时期,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园内有比丘修行。每到黄昏的时候,比丘们都聚集在佛陀的面前

,聆听开示。这一天,佛陀说:

“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眼根于色境生起眼识时,种种因缘产生了欲望、贪求、亲昵、爱念、或者决定附着之处,便应好好防护自己的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是令人恐怖畏惧的险道,有障碍、有艰难。这些是恶人所依靠的

,不是善人所依靠的,所以自己应该加以防护。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如此。”

这儿佛陀直接指出,当一个人的眼睛看到色境生起眼识时,如果顺乎己意的就生起贪爱和执着,逆乎己意的就生起嗔心和执着,这种以习性直接反应出爱恨的心理,就是恶人所依靠的险道,这就是“非律仪”,这种心理是不对的,应该加以防护。同样的,耳根听到声音、鼻根闻到香气、舌根尝到味道、身根碰到东西、意根想到种种的事时,如果生起贪爱和生气,依着习性放任自己的好恶,这种行为就是“非律仪”,应该加以防护。佛陀接着用譬喻来说明:

“就好比田里有好的禾苗,守田人却懒惰放逸,让关在栏中的牛跑出来偷吃禾苗。愚痴的凡夫也像这样,六触入处……乃至于懒惰放逸。如果田里有好的禾苗,守田人应内心不懒惰放逸,不使关在栏里的牛只出来偷吃,假设走进田里,就将它驱赶出来。

所谓我们的心、意、识,多闻的圣弟子面对五欲功德(色、声、香、味、触)应当好好地加以守护,尽心止息贪爱、执着。”

这儿佛陀用譬喻来说明,守田人放任牛只偷吃禾苗是不对的,好好守护牛只才是正确的行为。同样的,修行者要好好守护自己的六根(六触入处),不可以对色、声、香、味、触等对象生起贪爱和执着。这种以“阻止”的方式来守护,便是“粗品的世间律仪”。佛陀认为这样的训练是修行的起步,还要更上一层,所以接着说:

“如果田里有好禾苗,守田人能不懒惰放逸,看见栏中的牛跑进田里去,就立即左手牵着牛鼻,右手拿着木杖

,捶打其全身,驱赶出田。比丘们!你们如何想呢?牛只遭捶打的苦痛后,从村庄至住宅,从住宅到村庄,还会像以前那样跑去偷吃田里的禾苗吗?”

比丘们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它想起以前进入田里遭受捶杖痛苦的缘故。”

世尊说:“比丘们!对我们的心、意、识,也应像这样,多闻的圣弟子对于六触入处要极生厌离、恐怖,安住内心,制伏此心,系念于一处。”

这意思是说,修行者遵守戒律时,还要运用智慧观察

:“恶行之后便是苦果”,违背戒律后所得的利益甚少,

所得的苦果甚多,因而不再行恶,就像牛只知道偷吃禾苗后便会得到捶杖的痛苦,这种透过如理的思考而懂得守戒

,便是“中品的世间律仪”。但是佛陀认为这样的训练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观察人间欲界的贪爱都是短暂而无常的

,所以修行者对于自己的六根(六触入处)和人间的五欲要生起厌离、畏怖,要修习禅定,制伏此心,系念一处,

得到色界或无色界的安乐和宁静。修行者用色界或无色界的定心,制伏欲界的爱恨心理,这些心理一时不会现行了

,这样就拥有“细品的世间律仪”。一个能遵守“世间律仪”的人,就像是好的守田人,以世间的标准,算得上是善人了。

文:林崇安教授图:净严

一般人都认为宗教是“劝人为善”。这只是一个粗浅的看法

,因为追究起来,善本身就有不同的层次,其间的差异非常地大

,就像教育一样,小学教育和大学研究所的教育,二者的训练方∵

式和重点就有所不同。佛法是站在究竟灭苦的立场来看待“善”的问题。善的问题也就是道德的问题,佛法将之归类到三学中的“戒学”,如理而合法的,称之为“律仪”

,不如理、不合法的,称之为“非律仪”。众生为何会做出“非律仪”的行为呢?这是由于不能守护好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这六根和外境接触后会生起种种善恶的心理,所以这六根又称做“六触入处”。为了使众生达成究竟的灭苦,佛陀引导众生从“非律仪”走向“世间律仪”,再从“世间律仪”走向“出世间律仪”。由于佛陀能够善巧地引导众生一步步达成究竟的灭苦,所以被称做“天人师”。以下举例说明佛陀如何以譬喻讲解不同层次的“律仪”。

做个尽责的守田人

有一时期,佛陀住在拘睒弥国的瞿师罗园里。园内有比丘修行。每到黄昏的时候,比丘们都聚集在佛陀的面前

,聆听开示。这一天,佛陀说:

“如果有比丘或比丘尼,眼根于色境生起眼识时,种种因缘产生了欲望、贪求、亲昵、爱念、或者决定附着之处,便应好好防护自己的心。为什么呢?因为这些是令人恐怖畏惧的险道,有障碍、有艰难。这些是恶人所依靠的

,不是善人所依靠的,所以自己应该加以防护。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也是如此。”

这儿佛陀直接指出,当一个人的眼睛看到色境生起眼识时,如果顺乎己意的就生起贪爱和执着,逆乎己意的就生起嗔心和执着,这种以习性直接反应出爱恨的心理,就是恶人所依靠的险道,这就是“非律仪”,这种心理是不对的,应该加以防护。同样的,耳根听到声音、鼻根闻到香气、舌根尝到味道、身根碰到东西、意根想到种种的事时,如果生起贪爱和生气,依着习性放任自己的好恶,这种行为就是“非律仪”,应该加以防护。佛陀接着用譬喻来说明:

“就好比田里有好的禾苗,守田人却懒惰放逸,让关在栏中的牛跑出来偷吃禾苗。愚痴的凡夫也像这样,六触入处……乃至于懒惰放逸。如果田里有好的禾苗,守田人应内心不懒惰放逸,不使关在栏里的牛只出来偷吃,假设走进田里,就将它驱赶出来。

所谓我们的心、意、识,多闻的圣弟子面对五欲功德(色、声、香、味、触)应当好好地加以守护,尽心止息贪爱、执着。”

这儿佛陀用譬喻来说明,守田人放任牛只偷吃禾苗是不对的,好好守护牛只才是正确的行为。同样的,修行者要好好守护自己的六根(六触入处),不可以对色、声、香、味、触等对象生起贪爱和执着。这种以“阻止”的方式来守护,便是“粗品的世间律仪”。佛陀认为这样的训练是修行的起步,还要更上一层,所以接着说:

“如果田里有好禾苗,守田人能不懒惰放逸,看见栏中的牛跑进田里去,就立即左手牵着牛鼻,右手拿着木杖

,捶打其全身,驱赶出田。比丘们!你们如何想呢?牛只遭捶打的苦痛后,从村庄至住宅,从住宅到村庄,还会像以前那样跑去偷吃田里的禾苗吗?”

比丘们回答说:“不会的,世尊!为什么呢?因为它想起以前进入田里遭受捶杖痛苦的缘故。”

世尊说:“比丘们!对我们的心、意、识,也应像这样,多闻的圣弟子对于六触入处要极生厌离、恐怖,安住内心,制伏此心,系念于一处。”

这意思是说,修行者遵守戒律时,还要运用智慧观察

:“恶行之后便是苦果”,违背戒律后所得的利益甚少,

所得的苦果甚多,因而不再行恶,就像牛只知道偷吃禾苗后便会得到捶杖的痛苦,这种透过如理的思考而懂得守戒

,便是“中品的世间律仪”。但是佛陀认为这样的训练还不够,还要进一步观察人间欲界的贪爱都是短暂而无常的

,所以修行者对于自己的六根(六触入处)和人间的五欲要生起厌离、畏怖,要修习禅定,制伏此心,系念一处,

得到色界或无色界的安乐和宁静。修行者用色界或无色界的定心,制伏欲界的爱恨心理,这些心理一时不会现行了

,这样就拥有“细品的世间律仪”。一个能遵守“世间律仪”的人,就像是好的守田人,以世间的标准,算得上是善人了。

认清随缘假合的琴声

但是,佛陀认为训练到此还是不够,所以,继续以譬喻来说法:

“过去世时,有一位国王听到未曾听过的美妙琴声,生起了非常爱乐、贪着的心理,便问大臣说:‘这是什么声音?令人非常爱乐!’

大臣回答说:‘这是琴声。’

国王告诉大臣说:‘去把那个声音取来。’

大臣接受命令,立即前往取琴过来,报告国王说:‘大王!这就是发出好听声音的琴。’

国王告诉大臣说:‘我不用这琴,去取先前听见的可爱的琴声来。’

大臣回答说:‘这琴是由众多的部份组合而成的,有琴柄、有琴身、有琴柱、有琴弦、有琴皮,并有善巧弹琴的人弹它,具备众多的因素,才能发出美妙的声音,各部份组合不齐,是不会有音声的。刚才所听到的琴声,久已过去,也转而灭尽了,不可能再把它取来。’

这时,大王这样说:‘咄!何必用虚伪不实的东西!世间的琴就是虚伪不实的东西,它使得世人沉迷、贪着。你现在就把这琴拿出去,一片片的加以析破,丢弃到各方。’

大臣接受命令,将琴析为百份,丢弃到各处。”

佛陀这一譬喻是说,有的修行人不断地禅修,已经压伏欲界的贪爱,获得寂止(奢摩他),生起禅定之乐,但是却黏着在禅定的快乐之中,就像国王最初迷于琴声的美妙一样。为了破除迷恋之心,就要像大臣一样,看清美妙的琴声,是由众多的部份组合而成的。禅修者要以内观(

毗钵舍那)的智慧,仔细观察禅定中的快乐感受,都是缘生而无常、无我的。当禅修者以智慧如是观察时,仍是属于上品世间律仪,还要努力达成止观双运,生起平等的正智,如实通达身心的无我,所以,佛陀继续说:

“如是,比丘们!对色身、感受、想、思和欲求,要知道这些身心现象都是无常、有为、心愿所造、因缘所产生的,原先说这些‘是我,是我所有’,而今看清这些都不是我、我所有。比丘们!应该生起这样的平等正智,如实观察这些身心现象。”

在此,禅修者要以智慧看清(1)从初禅到第四禅,所有的感受都是依于色身的。(2)从初禅到灭尽定之间,大多会有“想和感受”的现行。(3)将来所有感受的因,都是来自思、欲求和心愿。如是观察从初禅到非想非非想处的一切法,都是缘生而无常、无我。经由不放逸力,禅修者生起平等的正智后,如实通达圣谛,当下永断“见道所断的烦恼”,破除我、我所执,获得出世间的“有学律仪”;获得有学律仪后,禅修者继续用功,再以平等的正智灭除一切“修道所断的烦恼”后,便证得出世间的“无学律仪”。证得“无学律仪”后,没有比这更高的律仪了。佛陀的指引众生,便是要达到这一究竟的层次,到达这一层次后拔除了所有的烦恼,超越了生死,不再轮回于苦海之中了。

佛陀讲完经后,所有听讲的比丘们都高高兴兴地遵行佛陀的教导。以上所介绍的是《杂阿含经》第1169经。

当致力于无学的律仪

二千五百年前佛陀对众生的开示,仍然生动地保留在《阿含经》中,当日众生的烦恼,还是相同于今日众生的烦恼;当日灭除烦恼的方法,还是相同于今日灭除烦恼的方法。佛陀所教导的正法是适用于每一个人的。众生眼中的“律仪”,和佛陀眼中的“律仪”,是有深浅的不同。“粗品的世间律仪”,是来自听闻力。“中品的世间律仪

”,是来自思维力。“细品的世间律仪”,是来自世间的修习力(指止或禅定)。“有学的律仪”和“无学的律仪

”,是来自出世间的修习力(指止观双运)。一个能遵守“粗品和中品”世间律仪的人,以世间的标准,算得上是善人了。但佛陀指出,即使能遵守“细品”的世间律仪,仍然处在生死轮回的苦海之中。所以,佛弟子们应向上,致力于“无学的律仪”,这样才能解决生死的问题。∵∵∵∵∵∵∵∵∵∵∵∵∵∵∵∵∵∵∵∵∵∵∵∵∵∵∵∵∵∵∵∵∵∵∵∵∵∵∵∵∵∵∵∵∵∵∵∵∵∵∵∵∵∵∵∵∵∵∵∵∵∵∵∵∵∵∵∵∵∵∵∵∵∵∵∵∵∵∵∵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