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始于敬畏——浅谈佛教道德观
李炳时
佛教之基本道德有五戒: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饮酒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与儒家思想磨合,故一般也有佛教的“五戒”和儒家的“五常”彼此呼应之说,即“不杀生”是为“仁”,“不偷盗”是为“义”,“不邪淫”是为“礼”,“不妄语”是为“智”,“不饮酒”是为“信”也。
在五戒的基础上,佛教的道德项目扩充为“十善”:
一,不杀生
二,不偷盗
三,不邪淫
四,不妄语
五,不两舌(不挑拨离间,不说长道短)
六,不绮语(不花言巧语,不讲恶俗无聊的话)
七,不恶口(不骂人,不冷嘲热讽)
八,不贪欲
九,不瞋恚(不怨恨)
十,不愚痴(不执迷。另一说为“不邪见”)
其中一至三项为身之德,四至七项为口之德,八至十项为意之德。因此,佛教道德观由内至外、滴水不漏地全面涵盖了一个人的行为、语言和意识等三个层面的操守。其中,护持生命是佛教道德的核心价值,因为佛教要求从身、口、意三个方面给予全面尊重的肉身、财产和尊严,均可视为生命的外延。
构成中国人道德观念核心的儒家思想,经过两千多年的锤炼,早已兼取其它宗教、学派的内容,其中,佛教的影响尤为深远。儒学一个晚近的发展高峰──“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在一定意义上正是儒佛互融的成果,不但不少思想内容参自佛教,乃至一些特定的术语,以及思辨的场域和方式,也从佛教原封不动地照搬过来。这反映出宋明一代的儒学大师们承认佛教的思想价值,从中吸取种种养分来丰富、深化儒家思想。
事实上,佛教道德观早已深入国人一代又一代的道德实践之中,例如“行善积福”这一普遍的观念与行为,迄今于华人社会依然构成一个极富生命力的伦理传统。
中国人之道德,首重孝道,此亦儒家仁爱观之根本也。佛教重孝,可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中《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其说理之深入骨髓,劝勉之感人肺腑,世间难出其右。
佛教道德观具有本身的一些特点:
一,道德基于慈悲。予众生欢乐为慈,拔众生之苦为悲。众生平等,道德的对象不限于人类,而是面向包括所有有情生命在内的一切众生。例如吃素、放生,即于此理中来。
二,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客观道德规律,有效地促使人们怀着敏锐的警觉,时刻恪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原则。
三,藉由修行的方法,例如念佛、诵经、拜佛、参禅、静坐、观想等等,培养禅定的力量(即一般所称之“定力”),以化解任何不健康的念头、欲望和情绪,使之无法进一步发展出有违道德的行为(例如美国就有一些机构,采用禅修的方法来辅导问题青少年)。
四,道德行持的目的和过程,是个人和众生一起,不断提升生命的质量和层次,超克其中的种种局限,最终离苦得乐,达致彻底的觉悟、解脱、清净和圆满。
无论从理念的崇高性、思路的透彻性、实践的可行性和效果的彻底性而言,佛教均向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其珍贵的道德体系。佛教道德观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用丝毫不爽、实实在在的因果铁则代替陈义过高而效益偏低的说教,将道德行持牢牢奠基于人们对因果的敬畏之上,使道德上的“应该”和“必须”双环紧扣,避免道德成为个人不堪负荷的外在压力,而成为个人心中自明的、不敢怠慢的律令和习惯,使我们尽管并非道德上的完人,也能不可思议地产生强大的道德勇气,在道德上无论大事小事,均有所为,有所不为。前司长先生假若深信因果,就算被人用枪迫着收下天文数字的金钱,也必定决不敢收,从而成就一个廉官的经典。
佛教道德观一开始即以一体化的众生为念,这就避免了道德上的多重标准,不会在让一些众生分享快乐的同时,又向另一些众生洒下痛苦。而基于“诸法无我”这一神圣法印,亦避免将道德扭曲成为实现不道德目的之工具(例如人们有时会表现得很有德行,但动机“有我”,未必纯正)。佛教道德之实践,让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和尊严,都能得到其它人唯恐不周、未敢有失的维护,确然是人际融洽、社会和谐的本质保证。去斋铺一问即知,那里的人文气氛比较健康,营业秩序较好,因为经常吃素的人无论属何阶层,何种教育背景,一般都比较斯文有礼,鲜有喧哗呼喝、粗言秽语之举。佛家说得好,吃素能长养慈悲心,慈悲心增长之下,种种不尽慈悲的行止,便能于不知不觉中消弭。因此,佛教道德观,对于今天充斥着种种道德问题的个人和社会,可谓功德无量之一帖良药矣。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