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之比较
释惠空
圆光佛学学报创刊号
1993.12∵出版
页307-327
--------------------------------------------------------------------------------
.
页307
目次
壹、绪论
贰、大意
参、二品在原论中地位之比较
肆、二品内容纲要介绍
∵一、总标
∵二、安立
∵三、作意与所缘
∵四、摄诸经宗要
∵五、众义
∵从〈定品>看〈三摩呬多地>
伍、二品内容增减之比较----依〈三摩呬多地>逐项比较
∵一、总标
∵二、安立
∵三、作意与所缘
∵四、摄诸经宗要
∵五、众义
陆、二品特色比较
∵一、定体辨析
∵(一)心一境性之体性辨析
∵(二)无色界之体性辨析
∵(三)内等净支分之辨析
∵二、所缘之比较
∵三、无漏圣定断惑之比较
∵(一)五圣智三摩地
∵(二)圣五支三摩地
页308
∵(三)有因有见圣正三摩地
∵四、检行定
∵五、禅定认同之差异----宗要比较
∵(一)八解脱之比较--以前三解脱作比较
∵(二)四无量心之比较
∵六、众义
∵(一)乐空闲等
∵(二)善修止观
∵(三)等持、等至善巧
∵(四)有倒、无倒
∵(五)检行定
∵(六)不受诸想
∵(七)四种趣道
∵(八)四种净胜
∵(九)思惟五相
∵(十)陶练其心
∵(十一)思惟三相
柒、结论
注∵∵释
参考书目
壹,绪论
∵本篇定名为《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
之比较,为何会选定此一个题目?因“戒”生“定”,因“定”发“
慧”,《俱舍论》∵〈∵定品∵>∵中言“定”为圣道之缘。由此可知在佛
法中修习禅定所占之地位。中国因禅宗、净土宗成立行法;禅宗注重
“明心见性”,不论禅定;净土注重“信、愿、行”,亦不论禅定。
于是后人有“修行无须禅定”之观念,然而吾人以为:在修行圣道过
程,“定”之发“慧”为不可或缺,是无庸置疑的。禅、净宗师以为
具备了生死之决定心,与往生之“信、愿、行”,则禅定自在其中,
故就尺寸之处,恳切叮咛行人。禅定之为过程,岂可舍而弃之耶?
页309
古人云:“功夫成片。”非禅定之谓语,非“心一境性”耶?印度诸
师,于四禅详加论析,其恳切之用心,岂可怀疑耶?以是今日之佛弟
子,欲求修道之阶径,当以禅定为重要之入手阶梯。谓“定”乃世间
人之事,乃自悟、悟他,此为撰此篇之根本心意,欲从二品之探讨中
,于禅定深切刻之了解,自益资他,此为起程。
∵《俱舍论》世亲所作,《瑜伽师地论》为无著所传,兄弟二人去
佛九百年,虽《俱舍》所代表是有部,《瑜伽》乃唯识论典,宗派各
有不同,然出于二菩萨之手,其时代之同一性,可看出依各宗派所重
不同,禅风亦不同,此为选定此一题目之第二用意。
∵〈定品>与〈三摩呬多地>为二部大论之禅定探讨篇章,然其内容次
序雷同。其差异处在宗派的依据,对于禅定内容之认定,以及禅定修
习之方法,有种种不同之探析角度,此不同之角度更赋予我们对禅定
思惟之空间,从比较异同之中,盼更能加深我们对禅定特质之认识,
此一为本文之所欲达成目的也。
贰、大意
∵内容大分为四章:
∵第一章∵一∵论〈定品>与〈三摩呬多地>在原论中地位之比较。《俱
舍论》以叙述生死流转,涅盘还灭之“因”、“缘”、“果”为全论
之组织架构。《瑜伽》是以十七地作为整个三乘圣者之境、行、果的
思想架构。此一章欲从“境”、“行”、“果”与“因”、“缘”、
“果”之关系中,探析禅定在全体佛法中之思想定位。因为若不了解
定学在全体佛法思想的地位,则无法肯定禅定之重要。反之,∵若能肯
定在修学过程中之必要,及阶次之因缘性,则定学之定位焕然可彰。
∵第二章--分别对于二品做纲要性之介绍。本文虽从整体讨论,无
法就细部逐分析,然二品之内容若无一全貌之掌握,则讨论内容或令
思路不畅,故略为介绍说明。
∵第三章--对于二品详细内容之讨论。彼此容有增减,其所同者何
?所异者何?异者为缺,或者为增?增之理为何?由彼此增减不同,
可看出禅定内容之抉择、取向及态度。
∵第四章----评论二品之特色。《俱舍》是部派之产物,而论主撰
述之本怀,
页310
亦在以经部纠正有部之失,故其特色在于对法体之辨析与义门之解明
。《瑜伽》则以“相应”为义,十七地皆相应于行法,故《瑜伽》之
所重在于心相之描述,与修行止观心性之掌握。于论中此二特质俯拾
可见,故于此章欲就《俱舍》、《瑜伽》各举数例加以说明之。至于
《俱舍》以“三世实有”为立论之基,《瑜伽》以“识变种子”为根
本说,此当不争之事,故不多论。然除此外,二品对于同一禅定内容
之认定,仍有其各别差异性,亦举“八解脱”、“四无量心”来说明
之。至于二品详细要义、细科之说明,因限于篇幅无法一一详述,容
另篇讨论。
参、二品在原论中地位之比较
∵《瑜伽师地论》之大科──十七地之列表(注1)
∵┌五识身相应地(卷一上)∵∵─────┐
∵├意地(卷一下至三)∵│
∵├有寻有伺地等三地(卷四至十)∵∵│
∵├三摩呬多地(卷十一至十三上)∵───│──────境
∵├非三摩呬多地(卷十三中)∵───│
∵├有心地无心地等二地(卷十三中)∵──│
∵十七地∵∵───├闻所成地(卷十三下至十五)────∵│
∵├思所成地(卷十六至十九)─────∵│
∵├修所成地(卷二十)∵∵───────│
∵├声闻地(卷二十一至三十四)────∵│─────行
∵├缘觉地(卷三十四下)∵───────│
∵├菩萨地(卷三十五至五十中)∵────┤
∵├有余依地(卷五十中)∵───────┼──────果
∵└无余依地(卷五十下)∵─────┘
∵《俱舍》一九品的列表(注2)
∵┌─∵∵分别界品──诸法体─┬─总明有漏法──┐
∵│∵∵│∵∵│
∵├─∵∵分别根品──诸法用─┘∵∵│
∵│∵∵│
∵├─∵∵分别世品──有漏果─┐∵∵│
∵│∵∵│∵∵│
∵├─∵∵分别业品──有漏因─┼─别明有漏法──┼─事
∵│∵∵│∵∵│
∵九∵∵品──┼─∵∵分别随眠品─有漏缘─┘∵∵│
∵│∵∵│
∵├──分别贤圣品─无漏果─┐∵∵│
∵│∵∵│∵∵│
∵├──分别智品──无漏因─┼─别明无漏法──┘
∵│∵∵│
∵├──分别定品──无漏缘─┘
∵│
∵└──破我执品─────────────────理
∵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十七地,是以“境”、“行”、“果”三
位配十七地:前九地是三乘的“境”,次六地是三乘的“行”,后二
地是三乘的果。前九地明“境”中可分为三:初二地是“境体”,一
切皆以“识”为体性;次三地是以“境相”,粗、细二异;后四地是
“境界位”,定体可分为;具、不具,心有、无。此中〈三摩呬多地
〉是位于后四地也,是“境界位”中主要的部份。在“行”位中,我
们可以理解〈声闻地∵>∵中,包含世间与出世间二道。∵而二道中的世
间道,又以“四静虑”为核心,可由“二道资粮”、“品类建立”、
“心一境性”及“广释修相”中之世间道目次中处处可见。因此在谈
论“境”位中〈三摩呬多地∵>∵时,∵难免要和“行”位中〈声闻地∵>
的“定”法,如“心一境性”等,等量同观。然〈声闻地〉建构的禅
定及其探讨的角度,必定与〈三摩呬多地〉建构的禅定不同,由于“
地”的基本差异而不同。但亦不可忽略了〈声闻地〉中所讨论“静虑
”之基本成分,这也是为何要与《俱舍论》〈定品〉作为比较的理由
。
∵再看《俱舍论》的九品中,是以生死流转与涅盘还灭作区隔,涅
盘还灭中又以〈智品〉、〈定品〉、(贤圣品)为“因”、“缘”、“果
”之关系。若以“境”、“行”、“果”与生死、涅盘二门之匹配,
则《瑜伽》之“境”应配“生死流转门”。而《瑜伽》中之“行位”
及“果位”,当配“涅盘还灭门”。因此,可理解到〈定品〉又相当
于《瑜伽》的行、果位,〈三摩呬多地〉则相当于《俱舍》的“生死
流转门”。
页312
∵在此认为从二论对禅定给与不同之定位,给与我们不同的思考空
间,在《俱舍论》有二处提到禅定:一处是在〈世间品〉,二处是在
〈定品〉。同样的,在《瑜伽论》中对于禅定的叙述也分列于二处:
一处是〈声闻地〉,一处则是〈三摩呬多地〉。〈世间品〉中的“定
”是生死流转的“定”;〈定品〉中的“定”则是涅盘还灭的“定”
。〈三摩呬多地〉中的“定”是属于“境”、“行”、“果”中的“
境”;是“生死流转门”中的“定”;〈声闻地〉中的“心一境性”
是二道的“道”,这就是“境”、“行”、“果”中的行位,也就是
涅盘还灭门中的“定”,所以〈世间品〉中的“定”等于〈三摩呬多
地〉;〈定品〉中的“定”等同于〈声闻地〉中的“静虑”及诸“定
”位。
∵所以,《俱舍论》中的〈定品〉是属于“涅盘还灭门”中“缘”
的地位,由“缘”之定位,也辅助我们对于禅定在生死流转,涅盘还
灭世道与出世间道的定位。
∵至于二论对诸“定”叙述之主体为何?可从〈三摩呬多地〉与〈
定品〉之间异同的分析看到其论意之所在。由于对诸“定”主体之叙
述,二部论可说都有其共同的观点,至于内容多寡,角度的取舍或有
出入,然无损于二部论对诸“定”的地位,及主体内容认同的共通性
,这是我们必须对二品在各论内地位的不同,而都有共同认知所要强
调的一点。至于主体内容与说明,留待在下一节来叙述。
肆、二品内容纲要介绍
∵前文已对二品做一基本介绍,在对二者思想有所了解以后,可进
一步加以比较说明。首先列出《瑜伽论》〈三摩呬多地〉科表(如附
表),在科表中,可看出:(注3)
∵┌─一总标─┐∵∵┌─一总标
∵│∵∵│∵∵│
∵如∵∵├─二安立─┤∵∵├─二安立
∵颂∵∵│∵∵│∵∵│
∵文──┼─三作意─┼─六科。根据长行则可分为五科─┼─三作意、所缘
∵中∵∵│∵∵│∵∵│
∵有∵∵├─四相──┤∵∵├─四诸经宗要
∵│∵∵│∵∵│
∵├─五宗要─┤∵∵└─五众义
∵│∵∵│
∵└─六众义─┘
313页
长行分列为:
∵一、总标
∵标出〈三摩呬多地〉之内容:1.∵静虑,2.∵解脱,∵3.∵等持,
4.∵等至。四个禅定课题为一品讨论之全部内容。
∵二、安立
∵“安立”一科,主要是建立在“四静虑”的思想架构与内容上
,以下细目尚有“定体”,“盖”....等四科,只是透过“四静虑”
的安立,而了解“四静虑”的思想架构与本质。
∵三、作意与所缘
∵作意、所缘,说明透过修行作意的过程中,达到入定的过程所
必须了解的方便或理论,以及如何认识“定”障与去除的方法。
∵四、摄诸经宗要
∵摄诸经宗分中,主要解说后三科“解脱”、“等持”、“等至
”的内涵。
∵┌─解脱分为八解脱、八胜处、十遍处
∵│
∵├─等持从三摩地到金刚喻定等共有十五科
∵│
∵└─等至分为四科(注4)
整个摄诸经宗要内容,皆在解说诸经中所出现诸禅定法。
∵五、众义
∵“众议”一科,自细目“乐空闲”以下共有十一科。皆说明修
习禅定过程中所具功德性,对于“众义”与“作意”“所缘”之不同
建立,我们必须说明的是----“众义”指修“定”过程中的种种善法
性,这就是“运心”过程中的心相。“作意”及“所缘”是述明在
修“定”过程中,心相之运转与心体的分析。主要在心相、心体特质
、本质分析中,行者掌握心之特质后以便利运行,与前面提及“运心
”的过程中所得的善法是不同的。至此简单的说明〈三摩呬多地〉基
本结。
页314
∵从〈定品〉看〈三摩呬多地〉
∵从小节列析〈定品〉的组织内涵(先搅科判附表)。〈定品〉分
二科:一、所依诸定,二、能依功德。一、所依诸定的内涵是指“四
静虑”、四无色定、诸等持;二、能依的功德是指四无量心、八解脱
。而在所依诸定中,主要说明是以四静虑为主体的八等至,从“静虑
”的探讨乃至“净等至”一科,有关修习“等至”种种相关问题的分
析,此皆以“四静虑”为主体内涵而建立的。
伍、二品之内容增减之比较----依〈三摩呬多地〉逐项比较
一、《俱舍》〈定品〉科表:(注5)
∵┌─一定功德─┐一所依诸定─┐∵∵一四静虑──一出体──显静虑体
∵│∵∵│∵∵├─二四无色定∵∵二显其差别
∵│∵∵│∵∵│
∵│∵∵│∵∵│∵∵┌一总明
∵│∵∵│∵∵├─三八等至─┴二别明∵┐一别明静虑─┬∵一静虑
∵│∵∵│∵∵│∵│∵∵├∵二静虑
∵│∵∵│∵∵│∵│∵∵├∵三染无
∵│∵∵│∵∵│∵│∵∵├∵四名不
∵│∵∵│∵∵│∵│∵∵├∵五生受
∵│∵∵│∵∵│∵│∵∵└∵六起下
∵│∵∵│∵∵│∵└二明三等至─┬一初得
∵│∵∵│∵∵│∵∵├二等至
∵│∵∵│∵∵│∵∵├三顺四
∵│∵∵│∵∵│∵∵├四修超
∵│∵∵│∵∵│∵∵├五等至
∵│∵∵│∵∵│∵∵├六等至
∵│∵∵│∵∵│∵∵├七等至
∵│∵∵│∵∵│∵∵├八近分
∵│∵∵│∵∵│∵∵└九中定
∵│∵∵│∵∵│
∵│∵∵│∵∵└四明诸等持─┬─∵一∵寻伺等三等持
∵│∵∵│∵∵├─∵二单空等三等持
∵│∵∵│∵∵│
∵│∵∵│∵∵├─∵三重空等三等持
∵│∵∵│∵∵│
∵│∵∵│∵∵└─∵四修四等持
∵│∵∵└─∵二能依功德─┌∵一四无量
∵│∵├∵二八解脱
∵│∵├∵三八胜处
∵│∵├∵四十遍处
∵│∵├∵五明得依身
∵│∵└∵六起定缘
∵├─∵∵二正法住世时
∵└─∵∵三流通分(造论宗旨)
页315
二、《瑜伽师地论》〈三摩呬多地〉科表:(注6)
∵┌∵一总标──┐∵一静虑
∵│∵∵├∵二解脱
∵│∵∵├∵三等持──∵分十一
∵│∵∵└∵四等至
∵├∵二安立───∵一总──∵一安立离生喜乐(定体)
∵│∵∵二盖障┌∵盖相
∵│∵└∵食非食
∵│∵∵二别──∵一支分┌∵一依地立数
∵│∵└∵二明废立
∵│∵∵二定名┌∵一别名
∵│∵└∵二通名─┌∵一增上心
∵│∵∵├∵二现法桨住
∵│∵∵├∵三彼分涅盘
∵│∵∵├∵四差别涅盘
∵│∵∵└∵五出诸受事
∵│
∵├∵三作意及所缘┌─∵一标
∵│∵├─∵二别辨∵──∵一作意差别┌─∵一二种∵┬──∵一七种
∵│∵│∵│∵∵└─∵二四十种
∵│∵│∵└─∵二相摄
∵│∵│∵∵二所缘差别┌─∵一辨相┌─∵一四相
∵│∵│∵│∵└─∵二三十二相
∵│∵│∵└─∵二明摄
∵│∵└─∵三通辨──┌∵一修作意所由
∵│∵∵├∵二四缘、入等至
∵│∵∵├∵三四得定者
∵│∵∵├∵四味净定等差别
∵│∵∵├∵五四分定异
∵│∵∵├∵六次第超越
∵│∵∵└∵七薰修差别
∵├∵四摄诸经宗要──┌∵一八解脱
∵│∵├∵二三三摩地
∵│∵├∵三有寻伺三摩地
∵│∵├∵四小三摩地(无量心)
∵│∵├∵五一分修等三摩地
∵│∵├∵六喜等俱行三摩地
∵│∵├∵七现法乐住等四种定
∵│∵├∵八五圣智三摩地
∵│∵├∵九圣五支三摩地
∵│∵├∵十因具圣三摩地
∵│∵├∵十一金刚喻三摩地
∵│∵├∵十二五现见三摩地
∵│∵├∵十三胜处、遍处三摩地
∵│∵├∵十四无想三摩地
∵│∵└∵十五灭尽三摩地
∵└∵五摄众义──┌∵一乐空闲
∵├∵二修无量
∵├∵三等持善巧
∵├∵四有倒无倒
∵├∵五四检行定
∵├∵六不受诸想
∵├∵七四种趣道
∵├∵八四净胜
∵├∵九思惟五相
∵├∵十陶练其心
∵└∵十一思惟三相
页316
∵就〈定品〉与〈三摩呬多地〉的主体内涵分析而言,〈三摩呬多
地〉的内涵:静虑、解脱、等至、等持在〈定品〉中也都具足,如“
所依诸定”中就曾谈到四静虑,八等至、诸等持;“能依功德”中也
包含“解脱”一项。
∵另外二者对于“四静虑”,也是将“四静虑”置于基本核心的地
位加以探讨。所以可说,在主体结构上,二者所探讨是一致的,至于
在分析过程中,或相摄的法相,或所占的宗派地位,或思考的理则等
种种不同,这些都是下面即将讨论的项目。对于主体而言:
第一:二者所探讨的对象不出静虑、等至、等持、解脱。
第二:以“四静虑”为核心,禅定的开展站在这个立场上,有同与异
∵的差别。(按:等至、等持是不同的,请参考《大毗婆沙论》
∵一六二卷)
从二表的架构上,我们可以看出:二者内容之增减与否;二者互缺与
否;二者思考角度以及二者繁略不同。
∵以下再就〈三摩呬多地〉与〈定品〉逐项比较说明。以〈三摩呬
多地〉组织较为严谨,故先以〈三摩呬多地〉为主,来说明与〈定品
〉的同异。第一“总标”一项中:
∵〈定品〉的内容大致如此,然无如〈三摩呬多地〉对全品内容严谨
的标示与说明。
第二“安立”一科:
∵基本上,上文对于“定体”与“支分”的说明,两科与〈定品〉
是一致的,但是对“定体”的叙述则较〈定品〉为简略。而在〈声闻
地〉“心一境性”一科中,则有与〈定品〉雷同的描写,于此一段〈
定品〉专节中对“定体”的比较说明详加叙述。“静虑支分”一项所
叙述的各有特色,皆有重要的地位,拟置〈定品〉中加以叙述。在“
安立”一科中,另有两项即“盖障”与“定名”,则全是〈定品〉所
无。第三“作意”及“所缘”一科:
∵此中对于“作意差别”与“所缘差别”全是〈定品〉中所无,故
将此列入〈定品〉中所全无。“作意及所缘”中,“通辨”一项中下
列七科,则是〈定品〉中所涉及修习禅定之问题。此是探讨在禅定运
心过程中,一则所须了解到禅定与“四静虑”相关的特质;再则在修
“定”过程中,所运定心与修习所入之定境之特质及相属之关系。第
四“诸经宗要”一科:
页317
∵“摄诸经宗要”中有“解脱”、“等至”、“等持”等共有十五
科禅定之法。其中有七法〈定品〉皆有,余七法〈定品〉所缺。
第五“众义”一科:
∵“众义”一科者下列十一法,皆〈定品〉所缺。
陆、二品特色比较
∵现就二品中,有关禅定几项较特别之问题,来比较他们特色之差
异。
一、定体辨析
∵《俱舍》重于对“法体”与“义门”之分析。众所周知,《俱舍
》一论是世亲菩萨对有部思想之调整,虽以经部之说而论证之,然以
理长为宗,对于〈定品〉之讨论,亦不外乎此。故〈定品〉中其讨论之内
容不出静虑、等持、等至、解脱等,此前已论。然而对“法体”之判
定,则是《俱舍》〈定品〉中所独具之特色,试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心一境性之体性辨析
∵在〈定品〉中,“心一境性”为静虑之主体。然而,何法为“心一
境性”呢?对于此一问题,经部、有部都有不同之看法。有部认为:
有一法、有一心所,令心体于一境上相续而转,名“三摩地”,非“
心体”即是“定”。而经部反驳此一说法,以为若“心一境性”是“
三摩地”心所,则诸“三摩地”是大地烦恼,一切心都依境转,那么
一切心应该都是在“定”中。有部却认为“三摩地”是大地法,以“
三摩地”殊胜,所以唯有此法殊胜,余品不名为“等持”。
∵论主亦主经部,认为:应当即心专一境,谓名“心一境性”,并
引契经说此为增上心学故。心清净最胜,即“四静虑”故。由上可知
:经部是以心清净为“定”之体,有部是以“三摩地”令心于境转为
定体。此二对于定体的辩证,可看做〈定品〉对“法体”分析的一例。
∵(二)无色界之体性辨析
∵对于无色界定,有部认为无色界“无色法”,而大众部、化地部
以为“有色法”。有部破斥大众部、化地部,以为无色、无大种故无
造色。又破大众部
页318
之所谓“无色界身量小,故名无色。”水虫极微应名“无色”;若谓
身极清妙故名无色者,有部破云:中有、色界亦应名无色,因中有也
是清妙者。故谓大众部言:欲、色界实有欲、色、名欲、色界。无色
不然,非随义立,虽实有色而名无色,此说不成立。然大众部又引四
经来证明无色界有色;第一经云:“谓无色界有寿则有暖,暖即是色
法。”第二经云:“名色与识相依,彼无色界识体非无,则亦应许有
名色。”第三经云:“言识之所缘为名色,彼界有识故有色。”第四
经云:“非离色、受、想、行有识体,彼界有识故有色、受、想、行
。”有部一一破之。(注∵7∵)
∵最后有部的问难:“无色界经多劫,色相续断后未生下欲界、色
界时,此色从何而生?”论主以经部义答:“谓此色从心生,非从色
起,为昔所起感色果因,薰习在心之功能,今熟,是故今时欲、色界
之色法,从彼无色界心法中的色种子而生。”(注8)
∵此一段对无色界中“有色”、“无色”的讨论。大众部、化地部
以为“有色法”;经部、有部以为“无色法”。在辩难、破斥大众部
时,以有部之说,而结论却以经部立论。此一段亦可说是〈定品〉在辨
析“法体”中值得注意的一例。
∵(三)“内等净”支分之辨析
∵在〈定品〉第九颂中,论及四静虑之全体,删去重复者共有十一支
心所,而第二静虑“内等净”一支,经部、有部有不同看法。经部以
为此第二定能远离彼“寻、伺”鼓动,定体相续,清净寂静而转名为
“内等净”。有部不同意,谓若定体远离“寻、伺”即名“内等净”
者,此“内等净”。应无别体,如何许有十一实事?是故应说此“内
等净”为信根。此是净相故立净名,离外鼓动内等流故名“内等”,
净而内等故名“内等净”。若无此信根则十一事不成立。经部以为心
所依于心之分位建立,∵故亦可名为心所,有部不同此说(注∵9∵)。
此一段为对禅支十一事、“内等净”之讨论。
∵可知《俱舍》于此深密的讨论法体之差别。而在〈三摩呬多地〉之
“安立”一科体性中明:一、断除五法,二、五法圆满。一、断除五
法中明心所应断,二、五法圆满中明所应生起的相状,这是在《瑜伽
师地论》中特别提出来的。由此可知“安立”一科中,重视心相之描
述。对“心一境性”之特质,则在〈声闻地〉的“安立瑜伽”此一项
中,较接近于《俱舍》对“心一境性”之建立。
页319
《瑜伽师地论》中明断除五法与五法圆满,强调修行则心性得以调整
;《俱舍》则重于“法体”的辨析。此可看出《瑜伽》与《俱舍》所
重差异不同,对比出《俱舍》在部派众多时代中,对于“法体”辨析
的特性之一例。
∵二、“所缘”之比较
∵对于“诸定”之所缘境是修“定”行法中一重要之课题,现就二
论在此一课题上讨论之差异加以比较。
∵《俱舍》〈定品〉所论:如论云:“此诸等至缘何境生?颂曰:‘
味定缘自系,净无漏遍缘,根本善无色,不缘下有漏’”(注10)由
此可知〈定品〉所谈的所缘境,乃就诸定对于以下所缘,在三界九地中
所能取的界限为何,有为、无为,有漏、无漏之种类差别,作义门之
归纳判析。但除此之外,对能缘心与所缘境的特质,及其在此观过程
之转交,则无另外分析。
∵《瑜伽》之“所缘”有四类,此论云:
∵“云何所缘差别,何等为相?1.所缘相,2.因缘相,3.应远离
∵相,4.应修习相。
∵1.所缘相者,谓所知事分别体相。
∵2.因缘相者,谓定资粮。
∵3.应远离相者,复有四种,谓沉相、掉相、乱相、着相。
∵4.应修习相者,当知对治此四种相。”(注11)
“所缘相”即定境中止观运心境所论,此部分因在〈声闻地〉中有论及
,故此地略。“因缘相”即是修定前之准备功夫,此亦于〈声闻地〉中
论及。另外此地所详论者,是为“应远离”及“应修习相”。在修习
禅定之过程,先取“定”资粮相,从而正取所缘相。然而于所知事分
别体相中,会有障缘及异缘,即所谓的“应远离相”。在如现取所知
事分别影像过程中,调和修地定资粮,舍离障缘、异缘即是“应修习
相”。故知在《瑜伽》中所列四缘,基本上是就行者在修习瑜伽止观
相应行中,内心依于正常之止观运心之情形下,心识所可能发生之所
有心理变化之现象,尤其对于“定”于种种心相的转变及特质,做了
详尽之分析。综论之,《俱舍》──注重“法体判定”与“义门分别
”;《瑜伽》──注重“心相”与“止观”特质,修行升进掌握差别
之说明。
页320
∵三、“无漏圣定”断惑之比较
∵在《瑜伽》与《俱舍》中皆有论及“无漏圣定”。所谓“圣定”
者,是指于“定”中具有无漏,能断诸惑。然而在〈定品〉中对于圣
定断惑之说明则非常简略,仅论及“无漏定”、“净定”、“染定”
之能否断惑。(注∵12∵)
∵然而在《瑜伽论》中对于断惑之圣定,则非仅论及,且例举诸“
定”,进一步对诸“定”之行相加以分析说明,亦对诸“定”之引发
修学过程,做详细之分析、说明。此即前所说《俱舍》就“法体”“
义门”之判定,而《瑜伽》重止观作用之阐明与修行升进之掌握之一
例。
∵(一)五圣智三摩地
∵此“三摩地”是无漏性、是圣者善法,故明圣。又此“定”有“
五行相”差别,皆是智性所摄,故云五圣智三摩地。如论云:
∵“评曰:一切皆是世俗智性,皆知定事有差别,故此五圣智皆处
智力所摄。”(注13)
∵此五乃是说明圣智于定中之差别行相功能,故云“体”是一,“
行相”分五,故前说“五行相智”,(注14)其差别行相之用如论文
所云。
∵(二)圣五支三摩地
∵此五支是是,1.喜(初、二禅),2.乐(三禅),3.清净心(四
禅),4.明相(四圣定中“三摩地”法),5.观相(审观安立,断除
结缚,所有圣定──无漏慧)为五支三摩地。
∵文中以五喻而更明言:
∵“四支皆行观察,而第五支于前四能观察,更审观察。”(注15)
∵(三)有因有见圣正三摩地
∵善故名圣,无漏故名圣者。所谓“因”,是指由先了知世间有真
实阿罗汉正行、正至,便于出离得生乐欲,获得正见。次复以正思惟
,出离家室,从此出家受尸罗,修治净命,名正语、正业、正命。此
正见等五,于所对治邪见等犹未能断,(注16)然能为圣定做远牵引
,故名之为“因”。
∵为欲断除所治法故,又为修习道资粮故,方便观察,依闻、思、
修、慧发生正见,于诸邪见了知,此是为欲断除邪见等故,发劝精进
,若由此故能断所
页321
治,集能治法,令其圆满,是名“正念”。此念即是三摩地分,故亦
兼说“正三摩地”。(注17)
∵由此可见此诸“三摩地”中所论,皆是圣无漏定,且于断诸烦恼
结使之流程,及种种行相皆详细叙述。然而在〈定品〉中则是略而无论
,虽则亦可归入〈智品〉之内,然从《瑜伽》之说明可知,由二论之论
师于禅定之修行差异,而开导出教示内容亦有如前所论,偏重于定中
心相阶次之说明与否之差异点。
四、检行定
∵对于“净定”在生、住、异、灭之过程中,“定”的进退安住亦
是重要讨论之课题。此一论题──“净定”四种,在二论亦有详略之
不同。
《俱舍论》论及:
∵1.名字。
∵2.诸地所摄。
∵3.能生无漏。
∵4.四者互相生起。(注18)
对于彼此的运心之转合则无详细叙述,然而《瑜伽》则主要说明为何
发生四分之因缘。
如《瑜伽》二处:(注19)
∵┌───┬────┬────────────┐
∵│退分∵∵│1∵钝根∵∵│不堪忍。∵∵│
∵│住分∵∵│2∵中根∵∵│爱味相应。∵∵│
∵│进分∵∵│3∵利根∵∵│出离方便,于定不生喜足。│
∵│抉分∵∵│4∵利根∵∵│于萨迦耶见见过患。∵∵│
∵└───┴────┴────────────┘
∵复于四分中之行者教令思惟,检察自己处于何法,而善自勉励,
此即是《瑜伽》与《俱舍》一重法体、义门分析,一重心相于修行层
次升进之掌握差异,此四分定为显明之一例。(注20)
五、禅定认同之差异──宗要比较(注21)
∵诸经宗要中主要阐述于佛经中所谈及一些禅定的名称,对禅名称
做一说明。
页322
(一)八解脱之比较──以前三解脱作比较
∵┌─────────┬──────┬─────┬─────┬─────┬────┬────┬─┐
∵│∵名∵∵│内(能依心)│外(所观)│∵∵体∵│∵所∵∵缘∵∵│目∵∵的∵∵│∵依∵∵身∵│得│
┌─┬─┼─────────┼──────┼─────┼─────┼─────┼────┼────┼─┤
│俱│1∵│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内未调伏色想│但观外境∵∵│∵∵无贪∵∵│不净显色∵∵│?除障惑│依初,二│通│
│舍├─┼─────────┼──────┼─────┼─────┼─────┤∵∵令远∵∵│静虑∵∵│凡│
│论│2∵│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内已调伏色想│但观外境∵∵│∵∵无贪∵∵│不净显色∵∵│?引发惑│∵∵│圣│
│∵∵├─┼─────────┼──────┼─────┼─────┼─────┤∵∵令退∵∵├────┤得│
│∵∵│3∵│净解脱作证∵∵│∵∵│净相∵∵│∵∵无贪∵∵│净显色∵∵│∵∵│依后静虑│∵∵│
├─┼─┼─────────┼──────┼─────┼─────┼─────┼────┼────┼─┤
│瑜│1∵│有色观诸色解脱∵∵│未离色界欲,│通观内外∵∵│世出世正智│显色,真如│?除障惑│∵∵通∵∵│∵∵│
│伽│∵∵│∵∵│内外俱有色∵∵│∵∵│慧为性∵∵│光明相∵∵│∵∵令远∵∵│∵∵│通│
│师├─┼─────────┼──────┼─────┼─────┼─────┤?引发惑│∵∵│∵∵│
│地│2∵│内无色观外色解脱∵∵│已离色欲,依│通关内外∵∵│世出世正智│显色,真如│∵∵令退∵∵│∵∵二∵∵│凡│
│论│∵∵│∵∵│无色定离色界│∵∵│慧为性∵∵│好恶相∵∵│∵∵│∵∵│∵∵│
│∵∵│∵∵│∵∵│染∵∵│∵∵│∵∵│∵∵│∵∵│∵∵│圣│
│∵∵│∵∵├─────────┼──────┼─────┼─────┼─────┤∵∵│∵∵界∵∵│∵∵│
│∵∵│3∵│净解脱作证∵∵│∵∵│通净不净∵∵│世出世正智│摄受色∵∵│∵∵│∵∵│得│
│∵∵│∵∵│∵∵│∵∵│∵∵│慧为性∵∵│∵真如∵│∵∵│∵∵│∵∵│
│∵∵│∵∵│∵∵│∵∵│∵∵│∵∵│∵∵│∵∵│∵∵│∵∵│
└─┴─┴─────────┴──────┴─────┴─────┴─────┴────┴────┴─┘
∵八解脱中的第一解脱,《俱舍》言:内有色、外有色解脱相,意
味内未伏除见者,色想名内有色,但观外境名外观色。《瑜伽》不然
,为离色界欲,或虽以离见者,色想安立现前明有色,通观内外名观
诸色。
∵第二解脱言:内无色想者,依无色定而意解思惟,所以说前之《
瑜伽》通观内外色,而有坚正,故别标内外四色想。初解脱未离色欲
,内外具有色,故但言有色。《俱舍》所言:“内”是指伏除内身色
想。《瑜伽》一言:无色定离色界染名无色想,此第一就其内心离染
而言;第二就其所观,《俱舍》但观外境,《瑜伽》通观内外。
∵第三解脱,《俱舍》言:唯观净相;《瑜伽》言:于内净、不净
色通观,而后相待成一味清净色。
∵以上是《瑜伽》与《俱舍》对前三解脱的不同看法。对于为何要
修解脱,二论则大体同异。
∵余四无色界解脱大略相同。第八灭尽解脱以后再论。以上为解脱
之比较。
∵(二)四无量心之比较
∵在《俱舍论》中有无量“三摩地”,而在《瑜伽师地论》中,除
了无量“三摩地”外,更建立小、大二种“三摩地”,这是一项有待
探讨的问题。如图:(注22)
页323
∵┌──┬──┬───┬─┬─┬───┐
∵│所缘│∵观∵│作∵意∵│信│欲│胜∵∵解│
∵┌─────────┼──┼──┼───┼─┼─┼───┤
∵│∵小三摩地∵│∵少∵│∵小∵│∵∵少∵∵│小│小│∵∵小∵∵│┐
∵├─────────┼──┼──┼───┼─┼─┼───┤│-非无量、无际故
∵│∵大三摩地∵│∵大∵│∵多∵│∵∵大∵∵│上│上│∵∵上∵∵│┘
∵├─────────┼──┼──┼───┼─┼─┼───┤
∵│∵无量三摩地∵∵│∵无∵│∵无∵│∵无量∵│无│无│∵无量∵│
∵│∵(四无量)∵∵│∵量∵│∵量∵│∵∵│量│量│∵∵│
∵└─────────┴──┴──┴───┴─┴─┴───┘
二论所谈之“四无量心”最大的差别是:
∵┌───┬────────┬────┬───┬──┐
∵│所∵∵缘│行∵∵相│体∵∵性│所依地∵∵│漏无漏│所修│
┌─┬─┬─┼───┼────┼───┼────┼───┼──┤
│︽│1∵│慈│缘欲界│与乐∵∵│无嗔∵∵│四禅、未│∵∵│∵∵│
│俱│∵∵│∵∵│一切有│∵∵│∵∵│至、中间│∵∵│∵∵│
│舍├─┼─┤情,能├────┼───┼────┤∵有∵∵│∵凡∵│
│论│∵∵│∵∵│治彼欲│∵∵│无慎∵∵│四禅、未│∵∵│∵∵│
│︾│2∵│悲│界贪等│拔苦∵∵│不害∵∵│至、中间│∵∵│∵∵│
│卷├─┼─┤障,不├────┼───┼────┤∵∵│∵∵│
│廿│∵∵│∵∵│缘色、│∵∵│∵∵│初、二禅│∵∵│∵∵│
│九│3∵│喜│无色界│喜慰∵∵│喜受∵∵│∵∵│∵∵│∵夫∵│
│∵∵│∵∵│∵∵│。或谓│∵∵│∵∵│∵∵│∵∵│∵∵│
│∵∵├─┼─┤大悲体├────┼───┼────┤∵∵│∵∵│
│∵∵│4∵│舍│是无嗔│∵∵│∵∵│四禅、未│∵∵│∵∵│
│∵∵│∵∵│∵∵│喜根,│平等∵∵│无贪嗔│至、中间│∵∵漏∵∵│∵修∵│
│∵∵│∵∵│∵∵│由此力│∵∵│∵∵│∵∵│∵∵│∵∵│
│∵∵│∵∵│∵∵│通三界│∵∵│∵∵│∵∵│∵∵│∵∵│
│∵∵│∵∵│∵∵│。∵∵│∵∵│∵∵│∵∵│∵∵│∵∵│
├─┼─┼─┼───┼────┼───┼────┼───┼──┤
│∵∵│∵∵│∵∵│缘三类│欲与其乐│无嗔∵∵│第三禅∵∵│∵∵│∵∵│
│∵∵│1∵│慈│有情而│∵∵│∵∵│∵∵│∵∵│∵∵│
│︽├─┼─┤起∵∵├────┼───┼────┤∵∵│∵唯∵│
│瑜│∵∵│∵∵│?无苦│∵∵│∵∵│∵∵│∵无∵∵│∵圣∵│
│伽│2∵│悲│、无乐│欲令拔苦│无嗔∵∵│初∵∵空∵∵│∵∵│∵人∵│
│师│∵∵│∵∵│?有苦│∵∵│∵∵│∵∵│∵∵│∵修∵│
│地├─┼─┤?有乐├────┼───┼────┤∵∵│∵、∵│
│论│∵∵│∵∵│∵∵│令乐不相│∵∵│∵∵│∵∵│∵圣∵│
│︾│3∵│喜│∵∵│离,随喜│无嗔∵∵│二∵∵空∵∵│∵∵│∵人∵│
│∵∵│∵∵│∵∵│∵∵│作意。∵∵│∵∵│∵∵│∵漏∵∵│∵行∵│
│∵∵├─┼─┼───┼────┼───┼────┤∵∵│∵∵│
│∵∵│∵∵│∵∵│∵∵│令不乐思│∵∵│∵∵│∵∵│∵∵│
│∵∵│4∵│舍│∵∵│贪等,不│无贪嗔│三∵∵空∵∵│∵∵│∵∵│
│∵∵│∵∵│∵∵│∵∵│染污作意│∵∵│∵∵│∵∵│∵∵│
└─┴─┴─┴───┴────┴───┴────┴───┴──┘
∵由上差别中可见《瑜伽师地论》与《俱舍论》之思想,二者在禅
法之领略上有很大出入。此更可从大、小无量“三摩地”中看出其建
立之差别。
页324
问:为何要建立小、大无量三摩地?
答:基本上就其所缘境而论,在探讨所缘此一问题时,得知所缘境之
∵差异性,在所缘相境之所缘大小上,有不同的尺度。既然论中给
∵予如此启示,分成三种层次,则亦可依此大方向,剖析出更微细
∵之特质与差异性。对于所缘境的大小,可依此理论分析出,在何
∵种禅法之下是属于“小三摩地”,何种禅境下是属“大三摩地”
∵?欲作何观?缘何境,得此小三摩地?具备何种特质?又如何延
∵伸至“大三摩地”?具备何种特质?又必须评估此大三摩地有多
∵少能耐或心力,于何种因缘下方能成就此“大三摩地”?由于所
∵缘境涉及禅法本质问题,根据此一角度开展出去,就可从所缘境
∵上大小问题,分析出很多有关禅法之差别特质。
∵六、众义
∵“众义”中很特别,可看出此在《俱舍》〈定品〉中只有零星几
个细目。〈三摩呬多地〉的“众义”有十一科,探讨到修行过程中修
炼心性,或一种在修行过程中,对于修行禅定的境界之叙述说明,在
修行的法门中没有的问题,或是准备的功夫,或是加行功夫,或是检
察的功夫,或是禅定境界的进步或退步,兹分列说明于下:
∵一、乐空闲等身心远离,不与在家、出家共相杂住,独一无侣,
∵是身远离;远离一切染污,无记所有作意,修一切善,是心
∵远离。
∵二、善修止观──修四无量,常而不间断,安住正念。
∵三、等持、等至善巧──说明知道如何透过语言文字,而能了解
∵修行的过程与修行的行相。
∵四、有倒、无倒──明白在功夫上进步或退步,或有、无颠倒情
∵形。
∵五、检行定──定中有禅定进退情形。
∵六、不受诸想──以通相代诸相,也是说明如何引导思惟的过程
∵方法。
∵七、四种趣道──比丘修行如何才能进入禅定、止观,乃至进入
∵圣果之过程。
∵八、四种净胜──提及戒、定、慧是清净的,怎样的比丘应去求
∵道圆满。
∵九、思惟五相──如何令定清净,该如何去思惟一些行相。
∵十、陶练其心──练心的三种过程。
∵十一、思惟三相---修行止取舍之过程。
页325
∵总括此十一条,乃是对禅定修习过程之说明──此中有些是针对
准备功夫的说明,有些是整体修的过程,或对修习过程之鸟瞰,可能
面对之心的锻炼,作种种说明。以下将此十一条条列出来:
∵第一───┐
∵第二───┼─∵如何进入准备功夫。
∵第三───┘
∵第四───┐
∵第五───┼─∵检察心性在运心时是否有过失、颠倒、乱想。
∵第六───┘
∵第七───┬─∵鸟瞰修道过程应如何进入(朝那些大方向)。
∵第八───┘
∵第九───┐
∵第十───┼─∵调练心性
∵第十一──┘
∵这一小节对〈定品〉而言是没有的,可见《瑜伽师地论》〈三摩呬
多地〉中,将修行中很多心性过程描述的很清楚。又从纲领中六特色
之比较、“众义”之比较,可见“众义”一节是《俱舍论》完全缺乏
的。“作意与所缘”、“诸经宗要”中,《俱舍论》也大多没有提到
。〈定品〉辨析亦如前所言。
柒、结∵∵论
∵综观以上所谈,有关《俱舍论》〈定品〉与《瑜伽师地论》〈三摩
呬多地〉内容,,在整体份量而言,《瑜伽师地论》所谈的内容比较广
泛,《俱舍》〈定品〉所谈内容比较简单。二者所谈的课题之中心点,
是对定体的掌握,乃至于四禅八定的铺陈;禅定的支分,静虑所开展
出来的四静虑、解脱、等持、等至。基本上这些都是相同的,可是对
于在修行的过程当中,由〈定品〉所强调的特色,可看出其对于修行过
程描述较少,亦即在〈定品〉中所提的重点是对禅定境界的说明,或是
对禅定境界的说明,或是对禅定“体性”的分析。如前所提之定体辨
析当中,一、“心一境性”的比较,二、无色界体性的比较,三、“
内等净”之分析中可见。〈定品〉重于禅定境界的说明、铺陈。《俱舍
论》为有部修“定”之思想,因此大都把思考空间放在对定体的确认
上。
页326
∵从〈定品〉与〈三摩呬多地〉的比较中可见,〈三摩呬多地〉对
于修行过程,比〈定品〉多出很多的科目。例如:对禅定盖障就有专
题讨论。此“盖障”在《俱舍论》中不属〈定品〉,而属于〈随眠品
〉;而在《瑜伽师地论》则将它列入〈三摩呬多地〉之中。从它提出
对心性的冲突点中可知,《瑜伽》认为这是修行禅定所会面对的课题
。还有在“作意所缘”差别之中,这是〈定品〉所没有的。如“七作
意”、“四十种作意”,“七作意”说明由初学禅定,到进入禅定状
态中的整个过程。“四十作意”说明各种不同运心(作意)的特质。
在所缘差别一科当中,则是说明禅定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众义”的
十一科,更把修行中运心的过程特别提出来,这都是〈定品〉中所没
有的。
∵因此〈三摩呬多地〉与〈定品〉最大同异处:
∵一、同:他们对禅定中的定体、静虑、等持、等至、解脱等的探
∵讨,基本的立论可说是相同的,这是禅定的根本。
∵二、异:(一)〈定品〉重在法体、禅定境界的界定。
∵(二)《瑜伽师地论》重点在禅定的相应,是行法,描
∵述修习的过程中,心性上有不同层次上的表露。
∵(三)〈定品〉所谈禅定,只认为在四禅、八定中有所谓
∵无漏定。但是所谈的禅定基本上都放在世间的有
∵漏定中,如前所分析之“四无量”、“八解脱”
∵,乃至后面的“五圣智”、“圣五支”,“因具
∵圣三摩地”“金刚喻定”(注23)等等。四无量
∵心在《俱舍》为有漏定,在《瑜伽》则为无漏。
∵可见《俱舍论》将〈定品〉的位置安立于“缘”的立场,安立于世
间禅,以此建立〈定品〉的位置。虽属于涅盘还灭缘的立场,可是从〈
定品〉铺陈的位置上看,它还属世间有漏定。可是在《瑜伽师地论》
中的摄诸经宗义中,把有关无漏禅定中,列举详细,当成重要课题来
探讨。因此可认为,在《瑜伽师地论》思想中,禅定是很直接与无漏
法相应;可是在小乘《俱舍论》思想当中,认为禅定较单独的局限于
四禅、八定状态中。他们所要提升的是由四谛立场进入到无漏当中。
《瑜伽师地论》的立场,则以随时可从禅定中转到无漏当中。这是在
页327
观察此二论后之结论。透过此分析、了解以后,从修习禅定立场而言
,可说是《瑜伽》比较相应,可给予较多的启示。
注释
注01∵∵《瑜伽论记》卷一上∵∵大正42∵∵页315中栏
注02∵∵《俱舍论记》卷一∵∵大正41∵∵页1-2中栏
注0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韩清净撰∵∵第1册∵∵页347
∵***新文礼出版
注04∵∵同注3∵∵页433
注05∵∵同注2∵∵页417∵∵上栏起
注06∵∵同注3∵∵页347起
注07∵∵同注2∵∵页419∵∵中、下栏
注08∵∵同注2∵∵页420∵∵上栏
注09∵∵大正29册∵∵页147∵∵下栏
注10∵∵《俱舍论》∵∵大正29∵∵页149∵∵上栏
注11∵∵同注1∵∵页386∵∵下栏
注12∵∵同注10∵页149
注13∵∵同注1∵∵页396∵∵下栏
注14∵∵同注1∵∵页397∵∵上栏
注15∵∵同注1∵∵页397∵∵上栏起
注16∵∵同注3∵∵页431
注17∵∵同注3∵∵页432起
注18∵∵同注4∵∵页148∵∵下栏
注19∵∵同注3∵∵页404
注20∵∵同注1∵∵页400∵∵中、下栏
注21∵∵同注1∵∵页389∵∵中栏起
注22∵∵同注3∵∵页418
注23∵∵同注3∵∵页433
参考书目
1.《瑜伽论》∵∵大正30册
2.《瑜伽论记》∵大正42册
3.《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汇编》∵∵韩清净撰∵∵***新文礼出版
4.《俱舍论》∵∵大正29册
5.《俱舍论记》∵大正41册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