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法是一乘种姓有五

乘是运载义,由譬喻而立名,其体有二:初就人说,次就法言/就人说者,谓诸有情种姓非一、根机各别,故有发趣修声闻乘者,有发趣修大乘者,更有唯能修习人天善法,终不能出世得解脱者。就法言者,佛所说法,有了义教不了义教。不了义教者乃是世尊为适应众生的根机,从了义教中选取少分或多分而说的密义言教,又名权教。了义教者乃是世尊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显了相而说的究竟圆满的教法,又名实教。今言一乘者,是指佛所说的教法而言。言种姓者,是就众生的根机而言。

关于佛所说的教法,到底是只有一乘,还是有三乘、五乘?学人见解各不相同。关于众生的根机,究竟是只有一种、皆可成佛呢?还是有多种、成就不一呢?经论所说也各有差异。今本佛说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的原则,从唯识佛法的角度表明个人的看法:谓若从教法而言,则一乘是真实,三乘等是方便。若就众生根机而言,则三乘等是真实,一乘是方便。以何义故作如是说?为显此说,非无依据,次当略说所依经论。

宇宙人生究竟圆满的实相真理只有一个,如是真理放之四海而皆准,竖穷三际而皆然;如是真理甚深最甚深,微妙最微妙,难通达最难通达;如是真理若佛出世,若不出世,终无变异;如是真理所诠表的即是大乘一实相印,又名一乘法。如《法华经》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此意显示究竟圆满的佛法唯是一乘,但因有情根机不同,接受和学习佛法的能力各异,故佛方便善巧,对机施教,而说大乘、小乘等种种教法。由此说明,就教法而言,一乘是真实,三乘是方便;就根机说,各有差别。

例如:世尊为摄受度化畏无我句的愚夫及为开引计我外道,隐法无我而以密义说如来藏教。世尊于初时唯为发趣声闻乘者(包括缘觉),本我空法有而说阿含教。世尊于第二时唯为发趣修大乘者,本我空法空而说般若教。如上三类教法皆是世尊以隐秘相转正***。世尊于第三时普为发趣一切乘者,以显了相,本非有非空的中道而说了义方广教。于诸教法中,了义教为一乘真实,其余皆是对机施设的方便教法。又《法华经·药草喻品》云:“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意谓佛所说法唯是一类,然随众生的根性差别,其所接受的佛法或感受遂有不同。该经又云:“三乘同人一法性。”意谓法性是一,而能够趣人此一乘法性的有情的根机则有三乘差别。又《维摩诘经·佛国品》中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咸谓世尊同其语,是则神力不共法。”此中圣言都说明:佛说的法相同,而众生的根性各别,理解各别。

又如《解深密经》云:“复次,胜义生,诸声闻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盘。诸独觉乘种性有情,诸如来乘种性有情,亦由此道此行迹故,证得无上安隐涅盘。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非于一切有情界中,无有种种有情种性,或钝根性,或中根性,或利根性有情差别。”此中义显,究竟清净的妙道,唯有一乘,更无第二,即说明法是一乘。云何一乘法?如《解深密经》云:∵∵“一切诸法,从本以来,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盘。”归趣之法虽唯一乘,并非有情种姓无有差别,故佛说诸如来乘种性为利根,诸独觉乘种性为中根,诸声闻乘种性为钝根。经中义理明显易知,法是一乘,种姓有别,决定无疑,不可动摇。是故学人不可因法是一乘而否认众生种姓有别,也不可因众生种姓有别而否认法是一乘,兼而取之,乃是中道。若如是者,乃能不为言句所困,义理所滞,方可善解经义,得大利益。

《解深密经》又云“善男子,若一向趣寂声闻种性补特伽罗,虽蒙诸佛施设种种勇猛加行方便化导,终不能令当坐道场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以故?由彼本来唯有下劣种性故,一向慈悲薄弱故,一向怖畏众苦故。由彼一向慈悲薄弱,是故一向弃背利益诸众生事。由彼一向怖畏众苦,是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我终不说一向弃背利益众生事者,一向弃背发起诸行所作者,当坐道场能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说彼名为一向趣寂声闻。”此段圣言说明:决定应有定性的声闻、独觉种姓有情,并说明其决定不能成佛的原因。“若回向菩提声闻种性补特伽罗,我亦异门说为菩萨o(何以故?彼既解脱烦恼障已,若蒙诸佛等觉悟时,于所知障其心亦可当得解脱,由彼最初为自利益,修行加行脱烦恼障,是故如来施设彼为声闻种性。”此段圣言说明:还有一类不定种姓的声闻、独觉有情,先学小乘,后时遇缘即可舍小向大修学大乘,此时佛则说彼名为菩萨。

又如《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中,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此何密意?”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如我于彼声闻乘中宣说种种诸法自性,所谓五蕴或内六处或外六处,如是等类,于大乘中即说彼法,同一法界,同一理趣,故我不说乘差别性。”此段经文是问答佛说一乘之密意。如前所说,乘体有二,或以人为体,或以法为体。因人根机不同,故佛对机所说教法有异。人有发趣声闻乘者,也有发趣修大乘者。故佛所说之法也随之而有声闻乘教法和大乘教法。既然人和法都有声闻乘与大乘的区分,何故世尊说若声闻乘若复大乘唯是一乘?观自在菩萨大慈大悲,知诸学人于此有疑,故代学人向佛请问。其目的是想要佛开金口,亲释众疑。学人所疑为何?谓有学人于佛所说教法或执“一乘真实,三乘方便”;或执“三乘真实,一乘方便”。也有学人于众生根机或执“一乘真实皆可成佛,三乘方便”;或执“三乘真实非皆可成佛,一乘方便”。如是各执己见,互兴争论。佛陀答言:如我在声闻乘教法中曾经说过种种诸法自性,如五蕴、内六处、外六处,如是等法。佛于小乘法中讲的是这些,于大乘法中讲的也还是这些,同是五蕴等法,道理也没什么两样。即由此法界、理趣二皆相同,所以从教法言不可说有乘差别性,并非众生的根机种姓无有差别。

又《大乘人楞伽经》云:“复次,大慧,有五种种姓,何等为五·谓声闻乘种姓,缘觉乘种姓,如来乘种姓,不定种姓,无种姓。”此段经文唯就众生本具的本性住种姓而言说有五种,若依习所成种姓言则更有无量差别。

如《大般若经》云:“若有情类,于声闻乘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能证得自地无漏;于独觉乘决定者,闻此法已,速依自乘而得出离;于无上乘决定者,闻此法已,速证无上正等菩提;若有情类,虽未证人正性离生,而于三乘不定者,闻此法已,皆发无上正等觉心。”此段圣言说明众生的种姓有四类,所谓定性声闻种姓,定性独觉种姓,定性如来种姓,不定种姓。此中未说无性种姓,由彼不堪听闻出世法故,何况大乘般若教法。

《金刚经》云:‘‘须菩提,以要言之,是经有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如来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者说。……须菩提,若乐小法者,着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即于此经不能听受、读诵、为人解说。’’该经又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中无为法是所归趣求证之法,唯是一乘;一切贤圣是三乘圣贤。由其根机智能不同,所证无为亦有深浅偏圆之别,故说法是一乘,种姓有别。

如《涅盘经·如来性品》中云:∵∵“以诸声闻无有慧力,是故如来为说半字九部经典,而不为说毗伽罗(谓五明中之声明论记)方等大乘。”该经又云:“有诸钝根声闻弟子,以有钝根声闻弟子故,不得演说一乘之实。,’该经又云:“所言佛性甚深甚深!难见难人,声闻缘觉所不能服。”该经又云:“如是佛性唯佛能知,非诸声闻缘觉所及。”

在《胜鬘经》中,也说一切众生有四种。如云:“何等为四?谓离善知识无闻非法众生,以人天善根而成熟之;求声闻者,授声闻乘;求缘觉者,授缘觉乘;求大乘者,授以大乘。”此中“无闻非法众生”即是无姓有情,言无姓者,谓无出世无漏种姓,非无佛性。

《增一阿含经》中云:“佛告阿难:如汝所说,吾恒说三乘之行,过去、将来三世诸佛,尽当说三乘之法。”此处说明因众生有三种根机(种姓),故佛为说三乘相应之法,令起三乘之行。

如上略举几部经典以证明有情种姓各别之说,实则有类似说法的经典还有许多,恐繁不举。于诸经外,更有许多论典,也主张有情种姓各别之说。

如《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云:“云何种姓?谓略有二种:一、本性住种姓,二、习所成种姓。谓诸菩萨六处殊胜有如是相,从无始世展转传来,法尔所得,是名本性住种姓。习所成种姓者,谓先串习善根所得,是名习所成种姓。此中意义二种皆取。又此种姓亦名种子,亦名为界,亦名为性……若诸菩萨成就种性,尚过一切声闻独觉,何况其余一切有情。当知种性无上最胜。何以故?略有二种净。一、烦恼障净,二、所知障净。一切声闻独觉种性,唯能当证烦恼障净,不能当证所知障净;菩萨种性亦能当证烦恼障净,亦能当证所知障净,是故说言望彼一切无上最胜。”该论卷三十五又云:“住无种性补特伽罗,五种性故,虽有发心及行加行为所依止,定不堪任圆满无上正等菩提。”该论卷二云:“复次,此一切种子识,若般涅盘法者,一切种子皆悉具足;不般涅盘法者,便缺三种菩提种子。”该论卷六十七云:“住无种性补特伽罗,是名毕竟无般涅盘法。”《成唯识论》根据《瑜伽师地论》主张有两种种姓,如云:“一、本性住种姓,谓无始来依附本识法尔所得无漏法因;二、习所成种姓,谓闻法界等流法已闻所成等熏习所成”亲光菩萨所着《佛地经论》对于种姓也主张有两种。如该论卷三云:“如是四智相应心品种子本有,无始法尔,不从熏生,名本性住种姓;发心已后外缘熏发渐渐增长名习所成种姓。”

“《摄大乘论·彼果智分》云:“若此功德圆满相应,诸佛法身不与声闻、独觉乘共,以何意趣佛说一乘?”此中有二颂:

为引摄一类,及任持所余,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

法无我解脱,等故性不同,得二意乐化,究竟说一乘。

此中所说二颂原出《大乘庄严经论》,无著菩萨此处引用乃为明辨诸佛说一乘意趣,以释学人疑难。诸佛法身无量功德圆满相应,不与声闻、独觉乘共,由是可知三乘因果各自差别。既然三乘因果各有差别,以何意趣佛于余经中说一切众生皆当作佛?又于《法华经》中为舍利弗、大爱道比丘尼等声闻众,一一授记,皆当作佛?初颂中先以二因说明佛说一乘的目的。为引摄一类者,为欲引摄不定种姓的声闻、独觉,令发大心,修大乘行,由彼虽是声闻、独觉,而复具有菩萨种姓,堪成佛果故。及任持所余者,及为任持其余不定种姓的菩萨,彼虽菩萨,而复具有声闻、独觉种姓,于大乘道心有畏怯,欲于小乘道速得解脱,佛欲令彼安住大乘不退堕故。由不定种姓,诸佛说一乘者,由有不定种姓的声闻、独觉及不定种姓的菩萨,佛为摄受彼等,令彼不定小乘舍小向大,回向菩提;令彼不定大乘,安住大乘,勿退其心。为度如是不定种姓有情,故佛说一乘。次颂中复以八义说明佛说一乘的意趣。谓诸经中说一乘的地方很多,所取的意义也不尽相同,、本论以八义来说明,应可概括无遗了。法无我解脱等故者,此句总摄三因:1.法等故者,法谓法性真如,即是由二空所显的圆成实相,三乘圣者皆以此为所证境界而得解脱,虽其所证有深浅偏圆的不同,但法性真如是三乘圣者同所归趣,由所趣平等,故说一乘。如《解深密经》说:∵∵“一切声闻、独觉、菩萨,皆共此一妙清净道,皆同此一究竟清净,更无第二,我依此故,密意说言:唯有一乘……”又如《法华经》云:“三乘同人一法性。”此二都是约法平等而说一乘的,并非是从众生种姓角度讲一乘的。2.无我等故,谓三乘有情皆无有我,我既本无,云何分别此是声闻,此是独觉,此是菩萨;无我既然平等,则不能分别此是小乘,此是大乘,由此无我平等意趣,故说一乘。3.解脱等故,谓从断除烦恼、生死而言,三乘同得解脱,同证涅盘。如《解深密经》说:“由解脱身故,说一切声闻、独觉与诸如来平等平等,由法身故,说有差别。”即由三乘所得解脱皆平等故而说一乘。4.性不同者,众生的种姓虽各不同,而不定种姓诸声闻等终当舍于小乘得成佛故,而说一乘。5、6.得二意乐者,一、摄取平等意乐,谓佛摄取有情以为一体,自既成佛,余亦成佛,由此意趣故说一乘。此显佛陀大悲,欲度一切众生,令得与佛平等解脱。二、法性平等意乐,谓诸声闻法华会上蒙佛授记,得佛法性平等意乐,未得法身。由得如是平等意乐,作是思维:诸佛法性即我法性,我等与佛平等无二故说一乘。复有别义,谓彼众中有诸菩萨与彼舍利佛等同名,蒙佛授记。故佛一言含二种益,谓诸声闻摄得同佛法性意乐,及诸菩萨得授记别,由此道理故说一乘。7.化者,谓佛化作声闻乘等,如世尊言:我忆往昔无量百返依声闻乘而般涅盘,既涅盘已,复成佛者,此依佛变化身说。又法华会上,舍利弗等,蒙佛授记,有人说也是佛所化现的,谓是化声闻非真实声闻,即由此道理故,佛说一乘。8.究竟者,依究竟理故说一乘,唯菩萨乘最极究竟,由过此外无别胜乘,即由此道理故,佛说一乘。即由如上所说八义,诸佛世尊宣说一乘。

《佛地经论》卷二云:“无始时来,一切有情有五种姓:一、声闻种姓,二、独觉种姓,三、如来种姓,四、不定种姓,五、无有出世功德种姓。……第五种姓无有出世功德因故,毕竟无有得灭度期……虽余经中,宣说一切有情之类,皆有佛性,皆当作佛,然就真如法身佛性,或就少分一切有情方便而说,为令不定种姓有情,决定速趣无上正等菩提过故。”此中所说真如法身佛性,即是一切有为法所具有的平等空性,在无情称为法性,在有情称为佛性。此佛性在凡不减,在圣不增,一切有情平等具有。此佛性者乃是五分别智所证之理体,唯识学称之为理佛性。此中所说少分一切有情,不过是就一分有情的行佛性而说的,行佛性又名事佛性,乃是能证五分别理之智能潜能,也就是唯识学所说的菩提种姓。虽理佛性人人本有,但唯有理佛性并非成佛的全部条件,如无情之物,虽具空性,决不可说无情也可成佛;又无性有情及定性的声闻独觉虽具理佛性,然佛说彼决定不能成佛;唯有决定大乘种姓及部分不定种姓有情才具备了成佛的可能性,他们成佛只是时间问题。

综上所述,无论声闻乘教法,大乘般若教法,还是了义方广教法都有“种姓各别”之说。虽然于一些大乘经中也有“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的说法,但皆属诱引不定种姓的方便之说。如《涅盘经》云:“狮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该经又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成佛。”因此从有情的根机而言,说一乘者实是方便,种姓各别,决定真实。这是法相唯识宗(简称相宗)和般若中观宗学人(简称空宗)所共同认可的。然在佛教界,那些主张如来藏缘起说或主张法界缘起说者,也就是真常唯心宗(简称性宗)的学者,对于这种说法或有不认同的。他们主张一切众生皆可成佛,甚至连无情之物也可成佛,如有人言:“情与无情同圆种智。”或问:同是依于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而学为何会形成如此差别呢?这点很容易理解,具体讲是因为大家对佛教的教义理解不同所致。其中,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关于宇宙万法生起的缘由,法相唯识宗依于了义经主张阿赖耶缘起说;而性宗学人依于不了义经等主张如来藏缘起又名无为缘起说,或主张法界缘起又名真心缘起说。由此缘故,便在许多方面形成了区别,甚至形成了完全对立的局面,这就是佛教界目前的现状。即由以上所说——法是一乘、种姓有别的观点,可以显示出唯识佛法在“有情的种姓和如来的教法究竟是一乘还是多乘”方面的特点。

五∵∵唯识学的修行次第

凡是修学大乘佛法者,无不以成就圆满佛果获得究竟解脱为最终目标。那么,从最初发菩提心学佛开始直至最终成佛,需经多少时间?需经哪些位次呢?当知需经三无数大劫;需经资粮位、加行位、见道(通达)位、修道(修习)位,然后才能证得究竟位。其中,从最初发心学佛开始,进入资粮位乃至跨越加行位见道登地,需经第一阿僧祗劫;见道登地后,从初地步步进修乃至超越第七远行地,需经第二阿僧祗劫;从第八不动地步步进修直至出金刚喻定成就圆满佛果,需经第三阿僧祗劫。如是说者有何依据?

(一)略举所依经论

《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中,观自在菩萨白佛言:“世尊!经几不可数劫,能断如是粗重?”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经于三大不可数劫,或无量劫,所谓年月半月昼夜一时,半时须臾,瞬息刹那,量劫不可数故。”此意显示:欲尽断二执二障的现行和种子,需经三大不可数劫,即是通常所说的三大阿僧祗劫。

《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中,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波罗蜜多、近波罗蜜多、大波罗蜜多,云何波罗蜜多?云何近波罗蜜多?云何大波罗蜜多?”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若诸菩萨经无量时,修行施等,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未能制伏,然为彼伏。谓于胜解行地软中胜解转时,是名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渐复增上,成就善法,而诸烦恼犹故现行,然能制伏,非彼所伏。谓从初地以上,是名近波罗蜜多。复于无量时,修行施等,转复增上,成就善法,一切烦恼皆不现行,谓从八地以上,是名大波罗蜜多。”义谓于地前资粮、加行位(胜解行地)中,菩萨多是软品胜解、中品胜解现行,而少上品胜解现行,亦未能断分别二执二障,故于第一阿僧祗劫,唯修世间有漏的波罗蜜多;菩萨在登地见道后,已得无漏无分别智,已断分别二执二障的现行和种子,但从初地至七地末,仍有俱生二执二障的现行,故于第二阿僧祗劫,所修六度虽清净无漏,然是有相有功用行,故名近波罗蜜多;从八地以上乃至成佛,此间俱生二执二障的现行尽已降伏,唯以无功用行断彼种子,故于第三阿僧祗劫,所修六度名大波罗蜜多。由大乘修行分三大阶段,因此,所修波罗蜜多亦有三种。如是三大阶段既是通常所说的三大阿僧祗劫。

《摄大乘论·彼修差别分》中云:∵∵“复次,凡经几时修行诸地可得圆满?有五补特伽罗,经三无数大劫:谓胜解行补特伽罗,经初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及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于前六地及第七地,经第二无数大劫修行圆满;即此无功用行补特伽罗,从此以上至第十地,经第三无数大劫修行圆满。”此中五补特伽罗者,谓一有情,由修行程度位次差别,而建立为五种。胜解行补特伽罗者,谓修行资粮位和加行位的学人,虽未见道亲证真实,但于佛法已得殊胜信解故。清净增上意乐行补特伽罗者,谓见道位及初地菩萨。由彼已得五分别智,已证真实,已断分别二执二障的现行和种子,已得清净增上意乐故。有相行无相行补特伽罗者,有相行补特伽罗指从二地乃至六地的菩萨,由彼修有相有功用行故。无相行补特伽罗指第七远行地的菩萨,由彼修无相有功用行已至最后故。无功用行补特伽罗者,指第八、九、十,三地菩萨,由彼修无功用行故。论中显示,地前胜解行地需经初无数大劫乃得修行圆满(其中加行位历时较短,资粮位需时极长);从初地至七地末,需经第二无数大劫乃得修行圆满;从八地至十地末,需经第三无数大劫乃得修行圆满。

已出所依了义经论,由是故知,从最初发心乃至成佛需经三大阿僧祗劫,真是佛说。

(二)略释五位名义

言五位者,谓依了义唯识学所建立的修行位次,即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究竟位。其中前四属因,后一是果。

1.资粮位:即是修集资粮之位,为唯识五位之初位,又名/顷解脱分,由所修行于果无违,随顺远离二执二障,趋向涅盘解脱故。若欲趋往无上菩提,须备资粮以助其行,故初学佛法,当修集种种资粮,谓修世间有漏六度以积集福德智能两种资粮,故初位名资粮位。真正学佛必先从资粮位开始(若于往昔世久修道行,已超越此位者,现世修行则不必如此。),于此位中又分三位,初位名十住位,中位名十行位,后位名十回向位,俗称三贤位。又十住中初住名发心住。、发心住者,谓菩萨初发大菩提心并能令心安住于此,故名发心住。那么,怎样才算进入这资粮位呢?若人已发起了坚固的菩提大愿则可谓之进资粮位人僧祗数。那么,如何才能成就发心住,发起坚固的菩提大愿呢?当知应修十信(十心),由修十信成就即可成就发心住,进入资粮位。云何十心?(1)信心:一心决定,乐于成就。∵∵(2)念心:常修六念,念佛、法、僧、戒、施、天。(3)精进心:闻菩萨藏精进修习无间善业。(4)定心:于事于义要系心安住,远离一切虚伪轻躁,忆想分别。(5)慧心:闻菩萨藏思量观察,知一切法无我无人,自性空寂。(6)戒心:受持菩萨清净律仪,身、口、意净不犯诸过,有犯悔除。∵∵(7)回向心:所修善根回向菩提,不愿诸有(不求生三界)回施(回向布施)众生,不专为己,回求实际(回向求证诸法实相),不着名相。(8)护法心:防护己心,不起烦恼,更修默护,念护,息心护,他护等五种护心。∵∵(9)舍心:不惜身财,所得能舍。(10)愿心:随时修习种种净愿。初学佛法,当亲近真善知识,依止善知识故,能于菩萨藏法多闻多思,遮止诸恶,勤修诸善。由此便能断疑生信,积集资粮,学修日久,闻思力胜,信心增加,逐渐成就十信,乃至成就发心住,发起坚固的菩提大愿,正式进入资粮位,人僧祗数。

《仁王般若经·菩萨教化品》及《菩萨璎珞本业经·贤圣学观品》中将四种转轮王配以菩萨行位:以铁轮王配十信位,尚未真正进入资粮位;以铜轮王配十住位,属资粮位的初贤位;以银轮王配十行位,属资粮位的中贤位;以金轮王配十回向位,属资粮位的后贤位。是故,修学佛法,由修十信成就乃能发起大菩提心;由发心故人资粮位初修十住;修十住已,复修十行;修十行已,复修十回向;修十回向已,人加行位。

2.加行位:即见道前所修加行之位,为唯识五位之第二位,又名顺抉择分,由能顺趣真实抉择,为见道现观因故。于此位中菩萨主要修习四寻思观和四种如实遍智观,又由胜劣初终修行差别,此加行位分成四位,即暖顺抉择分、顶顺抉择分、谛顺忍、世第一法。

云何名为四加行位?略而言之:初位,名暖顺抉择分位,简称暖位。于此位中,依明得定,修习下品四寻思得下品无义忍,初步了达境空。第二位,名顶顺抉择分位,简称顶位。于此位中,依明增定,修习上品四寻思得上品无义忍,彻底了达境空。第三位,名谛顺忍位,简称忍位。于此位中,依人真义一分定(印顺定),修习下品四如实遍智,得谛顺忍,既能印前境空,也能了达心空。第四位,名世第一法位。于此位中,依无间定,修习上品四如实遍智,得世间第一的加行五分别智,双印我法二空,于次一刹那即人见道。

云何名为四种寻思?一者名寻思,推求文名唯是意言故。二者义寻思,推求依此文名所诠之义,亦唯意言故。三者自性假立寻思,推求名义所有自性,谓色受等唯是假立故。四者差别假立寻思,推求名义所有差别常无常等皆是假立故。何以故?诸法实相,本自离言,不可宣说。名想言说,唯是意识分别计度增益而有,故彼名言唯意言境。依彼名言所起义觉,亦唯意言,本无体故。既然名义皆非实有,故知依彼名义所执种种自性差别亦唯意言亦唯假立。

《集论》云:名寻思者,谓推求诸法名身、句身、文身自相皆不成实,由名身等是假有故,观彼自相皆不诚实。事寻思者,谓推求诸法蕴处界相皆不诚实,由诸蕴等如名身等所宣说事皆不诚实,是故观彼相不诚实。推求者,是观察义。自体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自体唯是假立言说因性。能诠所诠相应者,谓此二种互为领解因性。所以者何?善名言者,但闻能诠,由忆念门便于所诠得生领解。或但得所诠,由忆念门便于能诠得生领解。若如是观察是名自体假立寻思。差别假立寻思者,谓于诸法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差别唯是假立名言因性。所以者何?以于能诠所诠相应中推求常无常、有上无上、有色无色、有见无见等差别相,唯是假立名言因性,如是观察是名差别假立寻思。

云何名为四种如实智?(1)名寻思所引如实智,谓于文名思维观察得决定已,如实遍知一切文名唯是意言故。(2)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于事义思维观察得决定已,如实遍知名言所诠诸所知事唯是意言故。(3)自性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于自性假立思维观察得决定已,如实遍知一切自性皆不可得,唯是假立故。(4)差别假立寻思所引如实智,谓于差别假立思维观察得决定已,如实遍知一切差别皆不可得,唯是假立故。

先前于理推求观察名为寻思,次后于理决定印可名如实遍智。寻思是因,实智是果。诸菩萨众为人唯识,故勤加行修习如是四寻思及四如实智,以此方便能够悟人唯识,如实了知名、义、自性、差别皆不可得。

何云暖位?谓诸菩萨依止明得定,修习下品四寻思观,始观所取名、义、自性、差别,皆是自心变现,依假施设而有,实不可得,唯有意言无别境界,由是引发下品无义忍,依此建立暖顺抉择分。言暖者,由譬喻得名,譬如钻木取火,虽未得火,已有火前相(暖)现。由见道体(根本五分别智)能断烦恼,如火烧薪,故喻如火。暖位菩萨虽未得根本五分别智,而得下品无义忍,故喻为暖。言下品无义忍者,此位修四寻思,于无有义(识外实境)爱乐认可,名无义忍。初观力弱,故名下品。

何云顶位?谓诸菩萨在前修习下品寻思的基础上,依止明增定,更修习上品寻思观,进一步思维观察名、义、自性、差别,皆不可得。此时观力渐强,观境渐深,智能增长,于唯识无义之理爱乐认可已至顶点,由是引发上品无义忍,依此建立顶顺抉择分。言顶者,亦由譬喻得名,譬如登山,已达顶峰,此位修习寻思已至极处,故喻为顶。

何云忍位?谓诸菩萨依止人真义一分定(俗称印顺定),修习下品如实智观,于无所取义已得决定印持,于无能取唯识之相亦能随顺爱乐认可,依此建立谛顺忍。虽彼意识于识外境决定应无已得印持,然犹未能伏彼能取唯识之相,故名人真义一分。虽未能伏唯识之相,然于无有能取之识亦能随顺爱乐认可,故名谛顺忍。谛谓真实法无我性,此忍顺彼,名谛顺忍。忍者印可证悟之义,此位菩萨既能印前境空又可顺后心空,故名谛顺忍。

云何世第一法位?谓诸菩萨得谛顺忍已,更依止无间定,修习上品如实智观,伏唯识想,决定印可能取所取二法皆空。经由此位,即可于次一刹那进入见道位,故称此位所依止定,名无间定。此位所得智等,为异生有漏法中最殊胜者,故名世第一法。

又此四位中修唯识观,暖、顶二位观所缘境离识皆无。忍、世第一法印所取境无,观能取心亦非实有。依唯识义,修唯识观的次第,先依暖、顶二位观所取空。所取者何?谓即名、义、自性、差别,如是四法皆非离识而有,唯识所现,依他起摄。寻思此四唯假非实,似外相转,实唯在内,由此了达四种遍计执义皆不可得。当知此中,名义等四摄一切境,境依于识众缘而生非有似有,属依他起。不了此四依识缘生,妄执识外有实法体,其心外法而实无有,名遍计所执。由修寻思了达心外之名义自性差别悉皆是无,即此名为观所取境无。非是观于不离识境亦是空无,若如是者成颠倒过,不离识法缘生似有,拔有为无故成颠倒。故《楞伽经》云:“由自心执着,心似外境转,故我说一切,唯有识无余。”又《厚严经》云:∵∵“如愚所分别,外境实皆无,习气扰浊心,故似彼而转。”又《华严经》云:“世间所见法,但以心为主,随解取众相,颠倒不如实。”由此等圣教,故知识外诸法皆无,若不离识可许似有。此即菩萨于暖、顶位以四寻思加行之智,观所取境无。次依于忍印所取无,观能取识亦复不有。最后于世第一法位,双印能取所取皆无。何以故?由前修四寻思观所取无唯是以理推求观察尚未决定印可,故名寻思。今于所取境无决定印可,故名为忍。又能取心对境而立,境既非实,心亦非实,心随境生,境无心灭。于此忍位虽亦印能取空,而未能双印心境俱空。故于世第一法而能双印心境俱空。

3.见道位:见道位又名通达位,是唯识五位的第三位。即是初生无漏无分别智亲证现观诸法实相之位。谓诸菩萨历经第一无数大劫之艰苦修行,超越了资粮位的三贤位及加行位的四善根位,于世第一法后,顿生无漏五分别智,断除分别所起烦恼所知二障,亲证二空真如,谓之见道。《成唯识论》云:“加行无间,此智生时体会真如,名通达位。初见理故亦名见道。即菩萨证得无分别智,断离能取所取之一切分别心,体会平等法界之修行阶位。即于前一阶位‘加行位’之‘世第一法’中,依于无间定,修习上品如实智,印证能取所取皆空,而得根本五分别智,远离有所得之心,了证二空所显真理,断除二障之分别随眠,而正住于唯识实性,称为通达位。”又见道位分为两种,所谓真见道与相见道。言真见道者,即是根本五分别智实证唯识性。言相见道者,即是后得无分别智亲证唯识相。菩萨若人真、相二种见道时,即生如来家住于初地(谓此见道是初地初心所摄)。

以下修道位及究竟位,乃是大乘圣道,境界甚深微妙,高远广博,此非专论,今于此处且略释名义。

4.修道位:修道位又名修习位,是唯识五位的第四位。谓诸菩萨见道登地已,更进修五分别智,断所余俱生二执二障,故名修习。《成唯识论》云:“为断余障证得转依,复数修习无分别智,是故此位名修习位。”又此修习位更分十地,于十地中分别修习十种胜行,断除十种障,证得十种真如。此修道位修习圆满须经两大阿僧祗劫,其中,从见道登初地始至七地末属第二阿僧祗劫,从八地始至十地末属第三阿僧祗劫。

5.究竟位:究竟位即是佛果位,是唯识五位的最后一位。谓诸菩萨于第十地修习圆满,既圆满已,遂人金刚喻定,于此定中永断一切尘沙细惑及彼随眠,转舍有漏的八识及有漏之身,转得四智相应菩提及证无上大涅盘,现起无漏佛身佛土,究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获得三身、四智、五眼、六通等无边佛智功德。

以上五位中,地前资粮、加行二位,皆以有漏加行智为其体。于见道位,则以根本后得二智为其体。修道位十地,皆以无漏有为无为诸功德法为其体。究竟位则以如来菩提涅盘为其体。

(三)略说发菩提心

所谓发心,又名发愿,就是在自心中树立一个远大的奋斗目标或确立一个坚定的志向。菩提有三类:所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般所说的发菩提心皆是指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言。也就是把成就无上佛果得究竟解脱作为学佛修行的最终目标。这如初人佛门受三皈依时所发四宏誓愿,或常说的上成无上佛道,下化无边众生。又如《金刚经》上下二卷中,佛在回答须菩提云何应住一问时,皆云:“诸菩萨摩诃萨当生如是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我皆令人无余涅盘而灭度之。”

若人欲发菩提心修大乘行,应先了知此菩提心以何为体?当知菩提心以信、精进、正念、正定、正慧为体,由此随顺得菩提故。何故修学大乘佛法必先从发大菩提心开始?智周大师云:“初发心者,将求大果,必要先发菩提之心。由发此心,欣彼果故。因能修行断诸惑障,证大涅盘。心若不发,便无欣趣;欣趣既无,谁有修行;行若不修,何能断障;障不断故,焉得菩提。故《华严经》牛十住初首名发心住。般若经论十八住中,第一亦名发心住。《成唯识论》亦云:‘从发深固大菩提心,是以第一先须发心,由发心故人僧祗数。’”省庵法师的《劝发菩提心文》中亦云:“人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愿立则众生可度,心发则佛道堪成。苟不发坚固心立广大愿,虽有修行,总是徒劳辛苦;纵经尘劫,依然还在轮回。故《华严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法,是名魔业。’忘失尚尔,况未发乎?故知欲学如来无上乘者,须疾发菩提心不可缓也。”由此说明,真正学佛修行必先从发菩提心开始。

既知学佛修行一定要先发菩提心,那么,发起大菩提心应具备哪些条件呢?《瑜伽师地论·菩萨地》云:“菩萨发心由四种缘、四因、四力而能发心。言四缘者:一、见诸佛菩萨有不思议神变威力。或从可信闻如是事。既闻是已,于大菩提深生信解,因斯而发大菩提心。二、虽不见闻佛及菩萨神通功德,于菩萨藏闻已深信,为得如来微妙智,故发菩提心。三、或有一类,虽不见佛及以听说如是正法,而见一切菩萨藏法将欲灭没,便作是念,菩萨藏法久住世间,能拔无量众生大苦,我应住持菩萨藏法发菩提心,为灭无量众生大苦,为护菩萨藏增上力故,于如来智深生信解而得发心。四,、或有一类虽不睹见正法将灭,而于末劫见诸浊恶众生十随烦恼之所恼乱,谓多愚痴、多无惭愧、多诸悭嫉、多诸忧苦、多诸粗重、多诸烦恼、多诸恶行、多诸放逸、多诸懈怠、多诸不信。见是事已,便作是念:大浊恶世于今正起,诸随烦恼之所恼乱,能发下劣声闻心者,尚难可得,况于无上正等菩提能发心者,我当应发大菩提心,令此恶世无量有情随学于我起菩提愿,由见恶世发心难得增上力,故发菩提心。言四因者:一、谓诸菩萨菩萨种性而得具足。二、赖佛菩萨善友摄受。三、于诸众生多起悲心。四、于极多时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无有怯畏。言四力者:一、谓诸菩萨由自功力,能于无上正等菩提,深生爱乐。二、由他功力,,深生爱乐。三、宿习大乘相应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况睹神力闻其正法。四、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维等,长时修习种种善法,由此加行发菩提心。”

发菩提心有何功德?《华严经》云:“发心功德不可量,充满一切众生界,众智共说无能尽,何况所余诸妙行。”又云:∵∵“若有菩萨,初发心誓求当证佛菩提,彼之功德无边际,不可称量,无与等”。又云:“菩萨于生死,最初发心时,一向求菩提,坚固不可动。彼一念功德,深广无边际,如来分别说,穷劫犹不尽。”《发菩提心论》云:“如来言:如诸菩萨最初发心下劣一念福德果报,百千万劫说不能尽。况复一日一月一岁。乃是百千所习诸心福德果报岂可说尽。何以故?菩萨所行无尽,欲令一切众生皆住无生法忍得无上菩提故。”《华严经》云:“若有能发菩提心,则为不断诸佛种,则为严净诸佛刹,则为成就诸众生则为了达诸法性。”

发菩提心有何胜利?《瑜伽论·菩萨地》云:“发心菩萨有二胜利:一者初发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二者发心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守护,若寝若悟若迷闷等,一切魍魉人非人等不能恼害。又此菩萨转受余生,由如是福所摄持故,少病无病。不为长时重病所触,常益众生无劳无损。”《大集经》颂云:“若乐喜发菩提心,如是乃能断恶有,能为人天开正路,能闭八难邪险径,诸根具足不盲聋,皆由至心发菩提。”又云:“能见十方诸世尊,能闻无上甘露味,若能至心发菩提,是故能破疑骄慢,无量智能得自在,能为众生说法界。”又《华严经》云:“初发菩提心,即成无上觉。”

又此菩提心行相如何?《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发心品》云:“又诸菩萨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盘及以如来广大智中。如是发心,定自希求无上菩提,及求能作有情义利,是故发心,以定希求为其行相。”

又此菩提心所缘如何?恒以所求所度而为所缘。缘菩提故,自求当证。缘众生故,悲心希济。故《瑜伽师地论》云:“又诸菩萨缘大菩提及缘有情一切义利,发心希求,非无所缘,是故发心,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一切义利为所缘境。”

何故发菩提心欲上成佛道,就一定要度诸众生呢?《华严经》云:“因有众生而生大悲,因有大悲而发菩提心,因发菩提心而成无上觉。”由此可知,大菩提心是从大悲心生的,大悲心是因众生而生的,因此,若离众生则不能发起真正的菩提心。佛言:∵∵“一切男子皆我父,一切女人皆我母。”义谓一切众生曾是我等父母。今知一切众生在生死苦海中受极大痛苦,便可激发菩萨的大悲心,进而激发起救度一切众生之大愿。故经言:“菩萨但从大悲心生,不从余善生。”又云:“为利益救度一切众生故,而发成佛之心。”这样由有众生故,而起大悲心,由大悲心而树立度生的宏愿,以佛陀为榜样,发心救度一切众生,如是名为真发菩提心。如此发心则不易变悔,不会落于小乘、凡夫、外道,否则不名为真发菩提心。菩提心尚未发,何况成就呢?再从成就佛果而言,佛名两足尊,福德智能二皆圆满具足。菩萨欲成佛果则必先广积无边福慧。如经言:“福德智能二资粮,菩萨善备无边际。”那么,此无边福智当从何生?经言:“众生是智能的源泉,众生是福德的海洋。”又言:“若菩萨不度众生,终不能成无上菩提。”《华严经》云:“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菩萨而为花果。”这些圣言都告诉我们,若欲成就无上佛道,必须发大愿心度化无边众生。若不发心度众生者就不可能发起大菩提愿。因此,若人发心欲上成佛道,定要起大悲心度诸众生。

若人欲发菩提心,当如何发此心?若人起正愿心求菩提时,当恭敬至诚发如是心,说如是言:“愿我决定当证无上正等菩提,能作有情一切义利,毕竟安处究竟涅盘及以如来广大智中。”是故初始发心大悲为首,以悲心故能发转胜十大正愿:∵∵“一者、愿我先世及以今身所种善根施于一切,悉共回向无上菩提,令我此愿念念增长,生生不忘,为陀罗尼之所守护。二者、愿我回向大菩提已,以此善根于一切处,常得供养一切诸佛,恒常不生无佛国土。三者、愿我得生诸佛国已,常得亲近,随侍左右如影随形无刹那顷远离诸佛。四者、愿我得近佛已,随我所应说法,即得成就菩萨五种神通。五者、愿我得五通已,即达世谛假名流布,了第一义得正法智。六者、愿我得正法智已,以无厌心为众说法,示教利喜皆令开解。七者、愿我开解诸众生已,以佛神力遍至十方无余世界,供养诸佛听受正法广摄众生。八者、愿我于诸佛所闻正法已,即能随转清净***,十方世界一切众生听我法者闻我名者,即得舍离一切烦恼,发菩提心。九者、愿我能令一切众生发菩提心已,常将随护除无利益与无量乐。舍身命财摄受众生荷负正法。十者、愿我能荷负正法已,虽行正法心无所行,如诸菩萨行于正法而无所行亦无不行。”诸如是等,诸圣教中愿行非一,此略显示。

若人已发菩提心,当如何守护此菩提心?《大般若经》云:“菩萨摩诃萨常勤守护是菩提心,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瞎者护余一目,如行旷野守护导者,菩萨守护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因护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由何因缘能令菩萨退失菩提心?《瑜伽师地论》又云:“有四因缘能令菩萨退菩提心:一、种性不具。二、恶友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心微薄。四、于长时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怯畏惊怖。”

(四)略说初学方法

初学佛法之人应以何等方法来修学佛法呢?关于这一问题,随各人见解不同,回答亦自不同。今依了义经来作解答。如《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观自在菩萨复白佛言:∵∵‘世尊!于此六种所学事(六度)中,菩萨云何应当修学?’佛告观自在菩萨曰:∵∵‘善男子,由五种相应当修学:一者最初于菩萨藏波罗蜜多,相应微妙正教法中,猛利信解。二者次于十种法行,以闻思修所成妙智,精进修行。三者随护菩提之心。四者亲近真善知识。五者无间勤修善品。”’于此所引经文,今更略作解释,以明初学方法。∵∵·

谓修学佛法从最初发起坚固菩提心始直到成佛,其间虽经历三无数大劫,然皆以修六度为主。其中胜解行地修习世间有漏的六度;初地至·七地以有相有功用修习清净无漏的六度;八地至十地以无相无功用修习清净无漏的六度。又《摄大乘论·彼人因果分》中说:以修习世间有漏的六度为因,广积福德智能两种资粮,能够悟人唯识实性,亲证真如,生起无漏无分别智;菩萨见道登地后,则以修习出世无漏六度为果。是故修学佛法即是修习六度。此处佛说应以五种相来修习六度。

1.最初于菩萨藏波罗蜜多,相应微妙正教法中,猛利信解者,谓初学佛法,当以菩萨藏法为学习内容,尤其要以了义方广教法为主。于此甚深微妙正教法中,应猛利修学,以求生起正信胜解,获得坚固正见。

2.次于十种法行,以闻思修所成妙智,精进修行者,谓接着应明确修学的具体方法,谓以十法行助成闻思修,以此为方便精进修行。如《瑜伽》云:“依于正教,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勤修加行。”观自在菩萨云:“从闻思修,人三摩地。”因此初学佛法,无不以多闻熏习为人门方便。既知闻思修,应如何下手呢?当知应以十法行为下手方便。何以故?如《瑜伽》云:“谓诸菩萨先于胜解行地,依十法行极善修习,即此资粮、加行名胜解行地。未能证解,但信解故名为胜解。”《解深密经·地波罗蜜多品》中云:“谓诸菩萨,先于胜解行地,依十法行,极善修习胜解忍故,超过彼地,证人菩萨正性离生。”十法行者,如《辨中边论》云:“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讽诵及思修,行十法行者,获福聚无量。”(1)书写,谓于三藏教法欲令广泛流通,若多若少,尊重恭敬,或自书写或使他书,或自刊印或使他刊印,皆名书写。(2)供养,谓以虔诚恭敬之心,用诸供养具,或自供养或将己物令他供养放置佛经,及对放置佛经的处所或塔寺,生恭敬心,皆名供养。(3)施他,谓以法宝、经书施于他人,使他受益,或与他人演说所闻之法,令他受益,皆名施他。(4)听,谓谛听,谓若有人读诵或宣讲佛法时,理应以恭敬心认真听受,专心摄耳,皆名谛听。(5)披读,谓于经典,披阅读诵时,既读其文,又思其义,划分段落,以解宗趣。(6)受持,谓于佛所说的三藏教法,从师秉受已,时常温习,忆持不忘,名为受持。(7)正开演,谓于如来正法,随缘开示,演说其义,令听闻者,生起信解,名正开演。(8)讽诵,谓于如来所说的一切教法以抑扬顿挫的美妙音声,读诵宣扬出来,使人乐闻,名为讽诵。(9)思,即思维,谓于如来所说的一切法义,或自读诵或听他说,牢记于心,忆念不忘,独处闲境,极善研寻,如理思维。(10)修,即修习,谓于如来所说的一切法义,如理思维,修奢摩他毗钵舍那,以求证得诸法的离言实义,是名修习。如是十法行,非声闻乘所能行,唯属大乘所摄,为闻思修三慧助伴,(其中前八法能助闻慧增长,第九能助思慧增长,第十能助修慧增长。)见道前胜解行地的菩萨即以—卜法行为其主要的修行方法。∵∵

3.随护菩提之心者,谓于已经发起的菩提之心,应随时精勤呵护,使其不断增长,勿令退失遗忘,如前所说,犹如世人守护一子,亦如瞎者护余一目,如行旷野守护导者,菩萨守护菩提之心亦复如是,因护如是菩提心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4.亲近真善知识者,谓学佛修行应亲近善知识。善知识者,乃恶知识之对称,指教示佛法之正道,令得胜益之师友。又作善友、亲友、胜友等。《涅盘经》云:“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诸佛菩萨是善知识,善男子,譬如船师善度人,故名大船师;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度诸众生生死大海,以是义故名善知识。”怎样才算是善知识呢?《六门教授习定论》云:“多闻及见谛,善说有慈悲,常生欢喜心,此人堪教定。”谓善知识应具备五德:(1)多闻:’谓已深入经藏,成就多闻,能够开示引导学人,进修大乘正道。(2)见谛:谓已亲证二空真如,或于三学已得成就:即戒行成就;禅定成就;观慧成就。(3)善说:谓已成就辩才,能对机施教,方便善巧为众说法,(4)慈悲:谓具有慈悲心,一心为度众生,欲令离苦得乐而宣说佛法,非为获得名闻利养。(5)具欢喜心:谓已见谛,心常清净,安住实相,是故欢喜;爱乐说法,利济众生,见彼离苦得乐,是故欢喜。《华手经》云:“若有四法,当知是为善知识也,何等为四?一者、能令人人善法中,二者、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者、能令人住于正法,四者、常能随顺教化。”若人具备以上所说种种功德,可说是真正的善知识。但这样的善知识,在末法时期是不容易遇到的,可是修学佛法又不能没有师友,因此,寻求师友,不可求全责备,应退而求其次。若有人对于佛法的行解,有一分长处,胜过自己,也就不妨如法亲近了。如果遇不到全德的善知识,又不愿亲近只有少分功德的善友,那就不可能获得应得的利益。又亲近善友,应多观其德,莫要求其短,若能这样,即可得遇更多的善友。否则,就可能见不到善友。或许有人以为:有无师友并不重要,因为正法可以从经论中去了解。这种说法并不正确,虽然佛法可直接从经论学习,但主要还是要从说法师听闻。说法者的开导,比起自己的阅读理解,到底迅速容易得多。所以,为了要趣人正法,进求佛道,应该亲近善友,佛曾云:“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如理思维,法随法行。”说为预人圣流必须具备的四大条件。由此可见善友的重要。

5.无间勤修善品者,谓于六度、戒定慧三学、十法行闻思修等善法,应精进不懈地修行,只有长期不断的努力,才有迅速成就的可能。

总而言之,从最初发菩提心开始,直到究竟成佛,一定要经历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修道位,须经三大阿僧祗劫,才能真正成佛到达究竟位。是故,若人未能发起坚固的菩提心,终不能进人资粮位;若人不经资粮位和加行位终不能见道登地,作真佛子,更不可妄想,无须勤苦修行而可轻易成佛得解脱。然复当知,时间是不相应行法,不从自种子所生,同样是由众生的心识所现,如梦不实。众生差别繁多,各证一境,各一宇宙,故不同种类的众生,他们的时间观念也各有差别,例如,蜉蝣朝生而暮死,蟪蛄春生而秋亡。四大王众天的一昼夜是人间的五十年,忉利天的一昼夜是人间的一百年,极乐世界的一昼夜是娑婆世界的一劫。又登地以上的大菩萨在度化众生时,随众生的意乐和根机差别,菩萨既可将七日延长为一劫,也可将一劫缩短为七日。今此三大阿僧祗劫乃是释迦牟尼佛依人间的时间来说的,故于此不可执着。又此三大阿僧祗劫虽极漫长,但与有情穷未来际永无有尽的寿命相比,则并不算长。是故可说,所谓三大阿僧祗劫,即非三大阿僧祗劫,是名三大阿僧祗劫。和唯识佛法的观点不同,其他宗派或主张即身成佛、立地成佛、顿悟成佛,或主张一念悟即至佛地,或主张一切众生本来佛等等。即由以上所说可显现出唯识佛法的特点。

六∵∵明修行成佛是转依而非归本

关于学佛修行乃至成佛究竟是转依还是归本?历来是佛教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在佛教界,凡是主张无为缘起、真如缘起、如来藏缘起、真心缘起或法界缘起说的皆坚持归本的观点;凡是主张阿赖耶缘起说的皆坚持转依的观点。或者说,以真常唯心为特色的中国佛教主张归本的说法。而以万法唯识为特色的印度佛教则主张转依的说法。今本佛陀“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的教诲,从唯识佛法的角度谈谈对此问题的看法。

所谓归本,又名归本还原,即是回归本原之义。因为在主张真心缘起的学者看来: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是以如来藏或真心、一心法界为本原而生起的。此真心或如来藏虽能生起万法,而其自身不生不灭,常住不变;本自清净,远离垢染;本来就有,不从它生。不仅如此,此真心或如来藏心还具备了佛所具有的一切智能、神通、功德,所以此心智能光明,万德具足;又此心人人本具,各各不无;此心即是万有之本原,亦是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又是一切众生赖以成佛之因。有情只要通过修行,把缠缚在此真心或如来藏心上的贪嗔痴等染污和虚妄分别等妄执去掉了,当下就能成就圆满的佛果,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故说修行成佛是归本还原。

所谓转依,又名转识成智,即转所依之义,谓转舍杂染法所依之阿赖耶识,转得胜净法所依之法身,也可说是转舍杂染的依他起相(虚妄分别),转得清净的依他起相(无漏正智)。唯识佛法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皆从因缘和合而生,生法的因缘也从其他因缘和合而生,宇宙间根本就没有本来存在的不从缘生的事物。因此唯识佛法中根本就不建立所谓的第一因、不平等因、本原或本体等法。若说有一法,本来就有,不从他生;又能为因,生一切法,这是外道宗教、哲学中才有的说法。唯识佛法认为,一切众生平等具有的阿赖耶识是所知依,是生起诸法的根本因。如《阿毗达摩大乘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盘证得。”但于此中,绝不可把阿赖耶识当作生起万法的本原、第一因。因为阿赖耶识本身也从因缘和合而生,如《阿毗达摩大乘经》云:“诸法与识藏,识与法亦尔,更互为果性,亦常为因性。”此中义显:阿赖耶识中所摄藏的诸法种子能为因缘,我见种子及业种子为增上缘,因缘和合能生现行一切诸法;又以现行诸法为因,熏习阿赖耶识,便会形成诸法种子。如是种子生起现行,现行熏成种子,一切诸法无始以来就这样在种现熏生,相似相续的运动变化中存在着。所以,学佛修行就是通过止恶修善、多闻熏习等改变学人的认识和行为,来改变学人阿赖耶识中所摄藏的种子,令杂染的种子分分减少,令清净无漏的种子逐渐增加,增减至极,即可转舍阿赖耶识转得无垢识和大圆镜智,证得圆满法身,成就无上佛果。故说修行成佛决定是转依。为显如是所说非无依据,故次应出所依经论。

如《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中佛告曼殊师利菩萨言:“善男子!若于诸地波罗蜜多,善修出离,转依成满,是名如来法身之相。”此义显示转依即是如来法身之相,谓如来法身以转舍杂染分依他起性转得清净分依他起性为相,此即是通常所说转八识成四智。该经又云:“世尊!声闻、独觉所得转依名法身否?善男子,不名法身。当名何身?善男子,名解脱身。”此义显示声闻、独觉亦由转依而得解脱之身。

又《摄大乘论·彼果智分》中言:∵∵“诸佛法身以何为相?应知法身略有五相,其中第一相即是转依为相,谓转灭一切障杂染分依他起相故,转得解脱一切障于法自在转现前清净分依他起性故。……”该论又言:“诸凡夫覆真,一向显虚妄,诸菩萨舍妄,一向显真实,应知显不显,真义非真义,转依即解脱,随欲自在行。”此中义显转依即解脱。

唯识学中依修行所得位次差别,将转依分为六种,∵∵(1)损力益能转,即资粮、加行二位之转依。此二位修习胜解而有惭愧心,故减损本识中染种子之力而增益净种之势力,虽未断灭烦恼障和所知障的种子,未证转依,然以渐伏现行,故亦称为转依。∵∵(2)通达转,即通达位之转依。以见道无分别智断分别起二障之粗重,证得一分真实之转依。(3)修习转,即修道位之转依。由数数修习十地之五分别智,渐断俱生二障之粗重,次第证得真实之转依。(4)果圆满转,略称圆满转,乃究竟位之转依。成就三大阿僧祗劫之难行,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于无间道断一切粗重,永除惑障,于解脱道证得菩提、涅盘,为成就佛果圆满之转依。(5)下劣转,即二乘位之转依。二乘以自利之念厌苦欣寂,唯能通达生空真如,已断烦恼障之种子未断所知障种子,仅得生空之理智。(6)广大转,乃大乘位之转依。为利他之故,趣大菩提,不厌欣生死涅盘,通达二空真如之理,断除一切二障种子,圆满证得大菩提和大涅盘。

若依《成唯识论》所讲,当知转依差别有四种:(1)能转道,∵∵(2)所转依,∵∵(3)所转舍,∵∵(4)所转得。

(1)能转道者,谓能转舍二障,转得二果义。此有“能伏道”和“能断道”。云何能伏道?谓地前有漏加行智及见道后的根本、后得三种智,此三种智能伏二障随眠势力,令不引起二障现行,故称“能伏道”。其中地前菩萨的加行五分别智,能伏第六意识上的分别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令不现行。地上菩萨有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能伏六、七二识上的俱生烦恼、所知二障的种子,令不现行。云何能断道?即见道时断分别二障种子;见道后根本、后得二无分别智,能分分断俱生二障种子;金刚道后异熟识空能尽断俱生二障种子。故称断灭二障种子为能断道。

(2)所转依者,谓转舍杂染分所依,转得净法所依。此有“持种依”和“迷悟依”两种。云何持种依?谓第八阿赖耶识。因为此识能够执持染净二法种子,故为染净二法种子所依,说名“持种依”。圣道转令舍染得净。云何迷悟依?谓实相真如。凡夫迷实相真如,则真如在缠,故得遍计所执自性,而不得圆成实自性;圣者悟实相真如,则真如出缠,故得圆成实自性,而不得遍计所执自性。因此真如实相则成为凡圣迷悟所依之根本,所以名迷悟依。

(3)所转舍者,此有“所断舍”及“所弃舍”两种。云何所断舍?谓真无间道现在前时,分别二障种子永远断舍不再现行。种子既已断舍,周遍计度的我法二执自然亦舍。何为所弃舍?此指其余有漏法,谓菩萨人金刚喻定时,也就是真解脱道现在前时,能持杂染诸法的阿赖耶识转为圆明纯净的无垢识,一切有漏诸法咸皆弃舍,因为无垢识非彼有漏法种子所依,故名所弃舍。∵∵

(4)所转得者,谓由能转道转舍二障,转得佛果义。此有“所显得”和“所生得”两种。云何所显得?谓无住涅盘。涅盘以真如为体,真如虽本自清净,但由客尘二障覆蔽缠缚,而不显现,真圣道生断除二障,令得显现,名得涅盘。亦即择灭无为,出缠真如,故名所显得。云何所生得?谓大菩提。菩提以无漏净智为体,净智虽由菩提种生,但此种子,无始时来法尔寄居于第八识中,由所知障覆蔽而不现行,后由圣道力断所知障,使无漏智种生起现行,增长广大直至圆满,名得菩提,故名所生得。

由如上所说可以看出,唯识佛法主张:学佛修行乃至成佛决定应是转依。这和其他宗派所主张的归本还原的观点明显不同。由此可以显示出唯识佛法的特点。

总之,玄奘大师所译传的唯识佛法,在中国现有的八大宗派佛法当中有着极鲜明的特点,即从如上所说的五个方面就可以看出唯识佛法与各宗的差异。佛陀在《维摩诘所说经》中,曾为后世学人确立有四依四不依的原则标准,其中的“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就是指以《解深密经》为代表的方广类经而说的,唯识佛法所依之六部经典皆是方广类经,其所依之论乃为弥勒菩萨、无著菩萨、世亲菩萨所造之论。其中的《瑜伽师地论》由能总摄三藏教法,故可说是一部浓缩的大藏经,可说是一切论中最殊胜者。玄奘大师当年之所以会发心前往印度取经,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求取此论。由所依之经论皆殊胜故,知唯识佛法究竟殊胜。今值纪念玄奘大师的盛会,回忆大师传奇光辉的一生,重温大师为法忘躯的菩萨精神,感谢大师为佛教所作的杰出贡献;学习大师所译传的唯识佛法,秉承大师“近光遗法,远绍如来”的弘誓大愿,弘扬大师所弘扬的了义佛法。

唯愿:佛教兴旺,正法昌隆,国家富强,世界和平。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