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识三十论》的介绍∵

作者:济群法师∵

一、作者∵

《唯识三十论》的作者为世亲菩萨,又译天亲,音译伐苏畔度,在佛教史上地位极高。世亲菩萨早年于有部出家。在当时的印度,大乘佛教并没有独立的僧团。所以,龙树、提婆等大德虽弘扬大乘佛法,却都在部派佛教的僧团出家。有部是部派佛教的重要宗派,在着述方面尤有建树。佛教史上的第四次结集,即由迦湿弥罗的论师们完成,《大毗婆沙论》正是此次结集的重要成果。《大毗婆沙论》共两百卷,以正统的有部思想对阿含经典的义理作了详尽阐述。

世亲菩萨于有部出家,后兼学经部理论。因《大毗婆沙论》不外传,世亲菩萨便匿名来到迦湿弥罗学习此论,并以经部思想批判有部论点。世亲菩萨在弘扬小乘的阶段,着述颇丰,有“千部论主”之誉。其中,以《俱舍论》影响最为广泛,时称“聪明论”。此论在中国也影响甚巨,早在南北朝时期,便出现了专事研究并弘扬《俱舍论》的俱舍师。

当时的印度,小乘僧团中往往没有大乘经典,在教理学习上非常封闭,难免产生局限,世亲菩萨也因此轻视大乘。无著菩萨便设法度化他,托病令世亲前来探望,并命人在其邻室诵念大乘经典。世亲菩萨听闻大乘思想后,顿觉极为殊胜,于是回小向大,广造论释弘扬大乘。他不仅对弥勒菩萨的《辨中边论》、无著菩萨的《摄大乘论》、《十地经》等许多唯识论典作了注解,还造论阐发自己的唯识思想。其中,思想最为成熟的是其晚年所着的《唯识二十论》和《唯识三十论》,尤其是后者,代表了世亲菩萨对唯识学的发展和建树。

二、本论的撰作目的

如果说无著菩萨是唯识宗的创立者,那么,世亲菩萨便可谓集大成者。因为唯识宗的理论体系正是在其手中不断完善并趋于成熟的。

世亲菩萨撰写本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破我法二执,显唯识中道之理,这在《成唯识论》中也有说明。其实,整个佛法的建立是为了破除我法二执。二执如蔽目之叶,使众生看不到宇宙人生的真理,因我执产生烦恼障,又因法执产生所知障。这无始以来的二执、二障,正是有情流转生死的根源。佛法虽有宗派之分,但皆以破除二执为目的。中观讲一切法空,一切法无自性,空的就是我法二执。禅宗祖师的机锋棒喝,夺能夺所,扫荡的也是我法二执。

唯识学建构的理论体系,能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唯识见,认识世间万有只是心识的显现。除此而外,并无我们所认为的实我实法。在《成唯识论》的开头几卷,广破小乘和外道的种种我法之见。《唯识三十论》更是开宗明义:“由假说我法,有种种相转”,以此破我法执,显唯识理。只有破除我法二执后,才能证得我空、法空的真理,成就菩提涅盘的果位。

三、本论的组织结构

《唯识三十论》由唯识相、唯识性、唯识位三部分组成。

首先是明唯识相,共二十四个偈颂。相就是现象,唯识相主要属于依他起相的范畴,从正面成立唯识。通过对八识的分析,阐述三能变的思想,即八识如何展开宇宙人生的一切现象。其中又包括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是破我法二执,其次是成立诸法唯识,第三是解答外人疑难。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可以使我们认识到缘起的世界是怎样建立的,从而树立唯识正见,转迷成悟,转识成智。凡夫的思维处于错误惯性中,而这种惯性又来自无始无明。所以,必须依佛法正见分别、思维、抉择,依佛法正见重新审视世界。正见为八正道之首,是契入佛法的唯一门径,能以佛法正见观察世界、人生,取代原有的错误认识,这是学佛必须具备的基础。

学习唯识,须在唯识见的指导下修学。当然,唯识见并非趣向真理的唯一途径。有些人文化基础差一点,逻辑思维弱一点,学习唯识理论会有困难。但也不必因此担忧,佛法中任何一宗的正见都可以帮助我们见道。各人根机不同,适合法门也不同,应该寻找适合自己修学的佛法正见,作为破迷开悟的武器。

学习唯识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我们树立唯识正见。民国以来,唯识宗几乎演变为纯哲学的理论。法相唯识有众多名相,但建立名相是为了排遣名相,故唯识是以建立名相始,排遣名相终。《解深密经》对此有个生动的比喻,即“以楔出楔”:有物堵塞于竹筒内,打入锲子是为了将其打出来,因此打入锲子只是手段而非目的。众生无始以来为妄执所转,学习唯识,是为了以佛法正见取代原有的错误知见。若进入唯识殿堂之后,沉溺在名相中转来转去,乐此不疲,忘却本来目的,岂非本末倒置?

其次是关于“唯识性”。建立唯识是为了扫除遍计所执性,通达圆成实性,这是学习唯识的根本。但很多人往往停留于理论,不知对唯识理论的执着亦成了遍计所执。认识唯识相,既不是为了满足内心好奇,更不是为了获得玄谈素材,而是为了契入唯识性。而唯识性就是真如实性,是三性中的圆成实性。正如《唯识三十论》所言:“此诸法胜义,亦即是真如。

第三是关于“唯识位”。位,是修行的过程和位次。在唯识位的内容中,包含行和果两部分。行,是修行过程;果,是通过修行证得的二转依果。这部分内容,是从唯识相证得唯识性的修行过程。

《唯识三十论》主要由这三部分组成。虽然只有短短三十个偈颂,但文约义丰,正所谓“含万象于一字,约千训于一言”。既是一部唯识学概论,也是唯识学集大成之力作。

四、本论的注释及流传

《唯识三十论》中,世亲菩萨以极其简练的语言将唯识宗的繁复理论作了概括。按通常情况,应当再造释论对偈颂进行注释,但尚未进行这一工作便圆寂了。在世亲入灭后的两百年间,佛教界将《唯识三十论》的研究作为重点课题。据记载,当时研究本论的共有二十八家,其中最着名的为护法、难陀、安慧、亲胜、火辩、德慧、净月、胜友、最胜子、智月十大论师,他们相继为本论造了释论。另外,陈那、德光、戒贤等论师,也对本论颇有研究。

玄奘三藏到印度学习唯识时,主要师从戒贤论师。戒贤是护法论师的弟子,自然继承了护法的思想。玄奘留学归来,开始着手翻译带回的大量经典。译到唯识经论时,本拟将十大论师的不同观点分别翻译。门下弟子窥基论师则认为,中国人向来好简,如此复杂的理论只恐后人在学习时莫衷一是,不如将各家之见糅译在一起。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成唯识论》,糅十家之见而以护法观点为主。如种子的问题,十大论师中有“新熏说”、“本有说”、“本有新熏说”之分;心分的问题,则有一分、两分、三分、四分的不同观点。玄奘三藏在翻译中,虽列举各家之见,又站在护法的角度对其他诸家进行批判,使我们学习时能有清晰的思想脉络,不致于目迷五色。

玄奘三藏翻译唯识论典时,同时为弟子们讲解,不仅对各家之说有介绍说明,还穿插游历印度的见闻,精彩纷呈。遥想当年译场情景,实在令人向往。这些解说多由窥基论师记录成文。我们可以发现,玄奘三藏在翻译之外并未留下多少着述,倒是弟子窥基论师有不少着作传世。其中多为述记,如《成唯识论述记》、《辨中边论述记》,这些《述记》是我们了解唯识思想的重要依据。若是研究《成唯识论》,《成唯识论述记》即为必读之书。除《成唯识论述记》外,窥基大师还撰有《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其后又有慧沼撰写的《成唯识论了义灯》,智周撰写的《成唯识论演秘》,此三家被视为唯识宗的正统传承。

除此而外,玄奘门下还有一位影响较大的弟子,那就是被后人视为异端的暹罗人圆测。虽然他也曾追随玄奘三藏学习,但因早年学习真谛思想,故兼收并蓄,既有玄奘之见,亦兼真谛之说。正是因为这一点,玄奘门下弟子多将其视作异端。圆测留下的论着中,最着名的是《解深密经疏》,我在闽南佛学院讲解《解深密经》时,非常认真地研究过这部注疏,确为学习唯识的重要资料。

唯识宗在中国三四传之后,基本湮没无闻。后于明朝有过短暂复兴,沙门雪浪从大藏中录出八种唯识典籍,选编为《相宗八要》,以此作为修习相宗之阶梯。随后有明昱着《相宗八要解》、智旭着《相宗八要直解》传世,代表着他们对唯识学的研究成果。《相宗八要》分别是:《百法明门论》(世亲造,唐玄奘译)、《唯识三十论》(世亲造,玄奘译)、《观所缘缘论》(陈那造,玄奘译)、《六离合释》(失造论及译者名)、《观所缘缘论释》(护法释,唐义净译)、《因明入正理论》(商羯罗主造,玄奘译)、《三支比量》(玄奘立)、《八识规矩颂》(玄奘造)。但在当时,《成唯识论述记》等唯识典籍未在教界流通,故唯识宗的弘扬并未形成气候。其后数百年,这一宗派几成绝学。

唯识宗在现代的复兴,始于民国年间。杨仁山居士从日本请回大量唯识经典,在其创办的支那内学院,有欧阳竟无、吕澂、王恩洋等多人致力于唯识研究。太虚大师也十分重视唯识学的弘扬,自称“教学法相唯识,行在‘瑜伽菩萨戒本’”,在他老人家创办的闽南佛学院及武昌佛学院,都将唯识学作为重要课程。缁素二众的共同努力,使沉寂已久的唯识学在中国得到再度光大。

我们现在使用的教材《唯识三十论讲话》,由日本学者井上玄真所着,芝峰法师翻译。芝峰法师为太虚大师高足,也是民国年间颇有影响的一位法师。本书在众多注释本中较为详尽,将《成唯识论》和《成唯识论述记》的观点作了简要介绍。直接阅读原典,不仅耗时耗力,还未必能读懂。依据这本教材,我们就能在短时间内掌握《成唯识论》的思想脉络。∵

2007年11月修订版∵∵∵∵∵∵∵∵∵∵∵∵∵∵∵∵∵∵∵∵∵∵∵∵∵∵∵∵∵∵∵∵∵∵∵∵∵∵∵∵∵∵∵∵∵∵∵∵∵∵∵∵∵∵∵∵∵∵∵∵∵∵∵∵∵∵∵∵∵∵∵∵∵∵∵∵∵∵∵∵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