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宗∵有境】

拉然巴格西∵索南曲培主讲

有境在唯识宗非常重要,现在讲境和有境,一切法我们可分成境和有境,在四部宗义中,唯识对有境的认识和其他教派不尽相同,一般的有境分成人、心,和能够表达事物含意的声音三种,其中的“人”,指的是补特伽罗,有生命者。[心]指的是有生命者的意识,能认识事物的心(意识)。

唯识宗的有境主张分成实相派和假相派,实相派承认有阿赖耶识,这一点和其他宗义完全不同。假相派主张的有境(也就是心),和其他宗派是相同的,承认有六识,但实相派在承认有境(即心)的时候,会在六识之上,加上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共有八识。那到底阿赖耶识是有,还是没有?中观、唯识假相派及经部宗、和一切有部,他们认为阿赖耶识是不存在的,唯识实相派认为要有阿赖耶识,才有业果的安立处,我们都了解,我们所造的业都会生果,在寻找业的安立(寄存)处时,实相派就会把阿赖耶识,做为业果的安立处,我们在谈论阿赖耶识有无时,我们不能单纯说阿赖耶识存在或不存在,要根据你所承认,或站在某一宗派的立场,要以他们的宗义去做承认,如果你承认唯识实相派,则要承认有阿赖耶识。

唯识实相派和假相派,他们对“人”的认识也是有所不同,实相派认为补特伽罗这个人,指的是阿赖耶识,假相派和其他宗派的认识相同,认为第六意识是[我]。实相派要去承认阿赖耶识的原因,是要去安立业果,业果的习气要有一个安立处,认为业果的安立处,如果安立在第六意识,会有很多的过患产生,所以他们就往下推,最后推到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无记习气的寄存处,因为是业果的安立处,所以一定要非善非恶,也就是无记。像善法不可能寄存或薰习不善的习气;非善法也是一样,无法薰习善的习气。

阿赖耶识是一切善恶习气的寄存处,后随因缘现起它的果。一般圣者的修持到菩萨八地时,阿赖耶识就不存在了,因他们可以把所有的不善习气都断除掉。

修学这些对我们的修行有很大帮助,平常说“我”,那这个“我”是以怎样的方式去存在?这个“我”在进行怎样的思维?我们好好去观察的话,对我们认识补特伽罗有很大帮助。

因根器及因缘不同,佛陀讲四部宗义,中观应成派,我们认为是最究竟的见,中观应成派认为,“我”,补特伽罗的安立处,如果去寻找的话,是找不到的,它是唯名言安立而已。中观自续派之下,都认为补特伽罗我的安立处,如果去寻找的话,可以找得到。有些认为是第六意识,有些认为阿赖耶识是安立处。

我们好好地思维,这些宗派之间,他们对补特伽罗人无我有那些不同的认知?我们去思维的话,会有很多的心得。

阿赖耶识是梵文,翻译成藏文是“一切法的根本”,指的是一切善恶习气的寄存处,宗喀巴大师也写了三页有关阿赖耶识的偈颂,由此可见阿赖耶识的重要,我们也要尽己所能去了解。信佛法者,能对法义多做思维者,不同于其他的人,他具有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分辨能力,具有思维的能力,对所讲的诸法,能去做思维及辨析。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观察力加深,对于所学的法,能信心大增,你们如果要好好学的话,要很扎实、很精细的去学习,没有办法这样做的话,也可以用一种概括的方式去听闻、去了解。

要去观察“我”是依五蕴存在,还是离五蕴而存在,可以在平时的学习中多去观察,这样的话,可以对“我”了解得很透彻。

“我”一般都是“业”的安立处,业的含意是当你的心在思维的时候,“心所”都是业,你的思维会有一种习气,这种习气本身是无记的,这种习气,实相派说安立在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是一种有境,它是人也是心,对实相派来讲,人和心是不相违的,阿赖耶识、人、我是同义,同时它也是心。阿赖耶识既然是无记,那它的所缘境是什么?最直接的所缘境,就是五根和色等五法,眼耳鼻舌身和色声香味触。间接的所缘是六识所能够认识的一切境。

所缘境和所了悟是不同的,阿赖耶识仅仅是所缘而已,阿赖耶识的有境(所缘境),分为直接和间接的,直接是五根和色等五法,间接是我们的六识。

阿赖耶识的功能是业果的寄存处,当我们在思维的时候,业的习气就会种在阿赖耶识上,平常我们的所思所为都是欲求安乐,远离诸苦,我们的安乐由善的习气而来,痛苦由恶习气而来,我们未来要得安乐离痛苦的话,就要有善习气,现在去行善法,各种恶业的习气不要种在阿赖耶识上,如此善的习气都是安乐。

阿赖耶识存在的界限,以小乘来讲的话,是从凡夫到无余涅盘,就是到唯识灭尽的时候,阿赖耶识就不见了。

以大乘来讲,从凡夫到第八地(如金刚般的褝定)为止,到如金刚般的褝定这个阶段,把不善的习气,无有剩余的断除掉,这时阿赖耶识就不存在了。

佛陀最初传下唯识的教义,后来衰弱,后由无著菩萨等人的宏扬,开创了唯识宗,把唯识的教义,重新宏扬,此法利益到许多人,这里承认有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我,这本身有深刻的含意,好好去思维。

我们平时说修行佛法,可以得安乐,但是并不是说修行佛法,当下马上能得安乐,平时凡夫都会受到贪瞋痴三毒的迫害,受尽种种苦,我们可以思维这个“我”,去除三毒。当我们遇到贪瞋痴三毒时,我们去思维,可以断除三毒对我们的痛苦,也可以降低我们自身贪瞋痴三毒的烦脑,这就是去观察我、思维我最大的利益。

对方如果伤害我,思维对方真正在那里?是他的总体,或者手脚,或是心等,结果找不到真正伤害我者,最多找到他相续中的憎恨心,才对我造成这种伤害,观察对方,也可以消除自己强烈的瞋恨心,自身所得当然是安乐。贪也是可以这样去做观察。

在日常生活中,去认识境和有境非常地重要,对人、我的观察等,可以去断除粗分的痛苦。细分的苦,要有空性慧,才能观察细分的烦恼,先调伏外在强烈之苦,对法去做观察,才能断除细分的苦,这是我们讲课最主要的重点。

我们的憎恨心及贪心,并不是一次过了之后,就不会再生起,贪瞋痴烦恼,如果没有从根断除的话,会源源不断地产生,所以要从贪瞋痴的根去断除。

实相派主张的八识,其中的末那识,指的是烦恼识我执,它所缘的境是阿赖耶识,我执缘阿赖耶识,产生实执,因我执产生种种烦恼,颠倒的事件即生起。

接下来发问时间:

学员问:请问格西,遮法分成无遮和非遮,请把非遮再详细说明一下,谢谢!

师长答:无遮我们会举空性、无我的例子,非遮的例子,比方说,非非瓶。

无遮是说,要诠说自己,把所断遮除之后,不会引申到其他法。如无我,无我的所断是把“我”断除掉,把“我”断除掉之后成[无我],无我不会引申其他的意义,故称无遮。

非遮是说,诠说自己的所断之后,可以引申他意,像非非瓶,非瓶不是瓶;非非瓶,不是瓶的不是,就是瓶。把所断之瓶(非瓶),遮除掉之后,还可以引申到一个法,就是瓶。即非瓶不是瓶,非非瓶是瓶。

学员问:无常是非遮吗?

师长答:无常不是遮法,它是实法,成立之法。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