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十四)作者:智果
本文:
上来已研究过六位心所中的第一位五遍行,和第二位五别境,今继续研究第三位,即善
十一,论文是:
三、善十一者: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瞋、七无痴、八轻安、九不
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
先研究何谓「善」?成唯识论卷五云:「能为此世他世顺益,故名为善。」「此世」指
现在,「他世」则指过去和未来;「顺」是顺於正理,「益」是益於自他。意即:有一种法
(法谓事理),不但在过去世是顺於正理,利益众生,即使到了现在世也是这样。不但现在
世是顺於正理,利益众生,即使是未来世也是这样,那麽这一种法,即称为善法。
由上述唯识学对「善」所下的定义可知:对一个人所做事是否称得上是「善」,决不能
只看眼前,还要看此事做了之後有没有流弊,也不能只看对我一人好不好,还要看对天下众
生好不好!若此时似乎是对的,但久远劫後却有不良的影响,或只对少数人有利,却对广大
众生有害,则此事即非是善法!
了凡四训上曾记载二则公案,今略述於後:
∵∵∵∵(一)鲁国之法,鲁人有赎人臣妾於诸侯,皆受金於府。子贡赎人而不受金,孔子闻而
恶之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於百姓,非独适已之行也。
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众,受金则为不廉,何以相赎乎?自今以後,不复赎人於诸侯矣!」
子路拯人於溺,其人谢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自今鲁国多拯人於溺矣!」
∵∵∵∵(二)昔吕文懿公初辞相位,归故里,海内仰之,如泰山北斗。有一乡人,醉而詈之,
吕公不动,谓其仆曰:「醉者勿与较也。」闭门谢之。逾年,其人犯死刑入狱,吕公始悔之
曰:「使当时稍与计较,送公家责治,可以小惩而大戒。吾当时只欲存心於厚,不谓养成其
恶,以至於此!」
又如某家大富,值岁荒,穷民白昼抢粟於市。告之县,县不理,穷民愈肆,遂私执而困
辱之,众始定,不然,几乱矣!
由以上二则公案观之,像子贡之出钱赎人而不受赏金,以及吕公之宽宏大量,不计人过
,若就世俗眼光来看,则是正确的、善良的行为!可是圣人之眼光高瞻远瞩,唯恐子贡之行
为会影响到後来的人不肯再出钱赎人!而吕公之行为,却招致此人死刑入狱!可见「现行虽
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则似善而实非也!」
至於子路之拯人於溺,而接受人家的报答,以及某家大富私下捉拿并侮辱抢米的穷民,
若就世俗眼光来看则是不对的,不善的举动!可是圣人的智慧深谋远虑,以为子路的行为,
有鼓舞社会人心向善、向上以及见义勇为的作用,而某家大富的行为,却能导至社会秩序的
安定和平,使得老百姓能安居乐业,可见「现行虽不善,而其流足以济人,则非善而实是也
!」
总之:讨论一件行为之善或不善、道德或不道德,决不能仅就当前的作为裁定之,必须
洞澈人情事理,并且通过时间三际的考验,所谓「顺益此世他世」方可谓之为「善」,否则
即为「不善」!
有人说唯识学是佛学中的心理学,它是专门探究内心的一门学问,因此以下所列之十一
条善法,多就内心上来研究。克实言之,内心与外表并不可分,故大学云:「诚於中,形於
外。」你有什麽样的心理,就会表现出什麽样的行为。因此你要有善的、道德的行为,你的
内心就先得有一个纯正、清净的念头,纯正、清净的念头是吾人善行的原动力!成唯识论卷
六云:「唯善心俱,名善心所。」谓以下十一条,唯有在善心中,方可生起,即十一条中,
任何一条生起,即是善良的、道德的心理!今即逐条研究之:
一信──信就是信心、信仰之心,亦即内心对某一对象,有了殊胜的了解,因而生起一
种崇敬、仰慕、好乐、渴求之心,而没有丝毫的疑惑,谓之「信」。
信,是净土行者求生净土三要─信愿行之首,也是修学佛法四个阶段─信解行证的第一
条。今百法十一条善法中,又把「信」列在最前面,可见此一字对於修学佛法者是如何的重
要!经言:「佛法大海,信为能入。」佛法无边,浩如烟海,多少人对之望洋兴叹!但只要
对佛法有信心,即能向着浩瀚的佛法大海,精勤的前进!(因此百法将精进列於信後,先有
信心,方能精进故。)反之,缺少了信心,则不得其门而入!即便是入了门,若无信心,也
是一无所获,故大智度论云:「经中说信为手。如人有手,入宝山中,自在能取,若无手,
不能有所取。」信心之重要可知!今仍分两点研究之:
∵∵∵∵(一)信之体性──百法直解:「於实德能深忍乐欲,心净而为体性。」此中又分三小
段,即(1)信之依处,谓实德能。(2)信之因果,谓深忍乐欲。(3)信之自性,谓能
令心净。兹简介於後:
(1)信之依处──谓信心所依赖之处所,此即探讨信心是依赖什麽生起来的?答案是
:信心依实、德、能三条生出。
1实──指诸法之实事(世俗谛)实理(胜义谛)。良以诸佛为一大事因缘出现於世间
,虽然说法无量,可是要而言之,不出此二谛,此之二谛即可该摄一切佛法。
何谓世俗谛?在佛法中,凡是说明「诸法缘生」的道理的,称为世俗谛。何以故?因为
凡俗迷情,未悟本性,於是妄想执看,逐相而转。诸佛遂为开示世间一切诸法,但是缘生,
有即非有。其义决定,不可动摇,因此名为「世俗谛」。
何谓胜义谛?在佛法中,凡是说明「缘生即空」的道理的,称为胜义谛,何以故?因为
圣人睿智,即此虚妄之相,而见真实之性,因此洞明世间一切诸法,非有而有,当体即空,
其义决定,不可动摇,故名为「胜义谛」。
龙树菩萨曰:「为世谛故,说有众生。为第一义谛故,说众生无所有。」世谛,即世俗
谛,第一义谛,即胜义谛。世俗谛说明「即空之有」,胜义谛说明「即有之空」,空有不着
,离有无二边,即合唯识中道之义。如上所述之实事实理,甚深微妙,难可解了,然以「如
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故吾等对此实事实理,唯有随顺忍
可,安而行之,丝毫不敢违背,所谓「於实深忍」,「信」之一字即依此而生!
2德──指三宝之真净德:
佛真净德,谓常乐我净等。「常」者不迁不变之谓,性体虚融,湛然常住,历三世而不
迁,混万法而不变,故名常德。「乐」者安稳寂灭之谓,离生死逼迫之苦,证涅盘寂灭之乐
,故名乐德。「我」者自在无碍之谓,然有妄我、真我之别,若外道凡夫,於五阴身强立主
宰,执之为我,乃是妄我,若佛所具八自在称为我者,即是真我,故名我德。(按八自在我
者,一能示一身以为多身。二示一尘身满大千界。三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土。
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义经无量劫。八身遍诸处犹如虚空。)「净」
者,离垢无染之谓,无诸惑染,湛然清净,如大圆镜,了无纤翳,故名净德。
法真净德,谓如来随机设教,五时所说权实诸经,有照彻痴闇之德,若有见闻者,依之
修行,皆能离苦得乐,乃至究竟成佛。
僧真净德,僧以和合为义谓弘宗演教,化度众生,绍隆佛种之僧众,戒定严身,六和自
备故。(按六和者,一身和共住,二口和无诤,三意和同事,四戒和同修,五见和同解,六
利和同均。)
古德有云:「茫茫长夜中,三宝为灯明,滔滔苦海内,三宝作舟航!」唯有三宝才是人
生真正之皈依处,是以吾人一旦对於三宝之真净德发起欢喜好乐之心,崇敬归向之意,所谓
「於德深乐」,「信」之一字即依此而生!
3能──即能力,指一切有漏善及无漏善,因为此等善行有能力运载我们得到乐果,乃
至成就圣道!一个深信因果法则的人,一旦对於乐果、圣道生起希望获得之心,自能孳孳不
倦、不疲不厌地去实践五戒十善、六度万行等善法,所谓「於能深欲」,信之一字即依此而
生!
(2)信之因果──即「深忍乐欲」四字,忍是信之因,乐欲是信之果。故成唯识论卷
六云:「忍谓胜解,此即信因。乐欲谓欲,即是信果。」上句是说吾人对於实事实理,有了
殊胜的了解,於是内心即安住其上,不为一切别解、别行,异学、异见所退失倾动,叫做「
忍」。它是信心生起之因。反之,吾人倘若对於实事实理,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甚至被五
欲六尘所改变,此即表示某人无有「忍」力,信心亦无由而生!
下句是说:乐欲即是欲,一种希求渴望之心,由於前面信心的坚固增强,遂对所好乐之
境界,生起希求渴望获得之心,勇猛精进,不达目的,决不终止,所以说「乐欲」是信之果
。
(3)信之自性──即「心净」二字。谓此信之自体澄清,能使一切心、心所清净,以
心胜故,但立「心净」之名。喻信如水清珠,入水一分,水清一分,入水十分,水清十分,
同理吾人对实德能之信心增加一分,即心净一分,信心增加十分,即心净十分,所谓:「清
珠投於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信心投於秽心,秽心不得不净!」百法论纂补义云:「若见佛
像,一起信敬之心,心便清净!」由此益显「信」之自性矣!又因为信之自性能令心净,可
知佛法中所谓的信是智信,而非迷信。因为唯有智信才能破除烦恼令心清净,乃至见性成佛
;若是迷信则徒增惑乱,日趋困扰而已!以上简介信之体性已竟。
(二)信之业用──百法直解云:「对治不信,乐求善法而为业用。」此言信之业用有
二:
上句是说:「信」能对治「不信」,以信是善法,不信是烦恼法,善与烦恼是相对立的
。(按不信是大随烦恼之首,其定义为:「不信者,於实德能,不忍乐欲,心秽为性,能障
净信,懈怠所依为业。」)
下句是说:信是一种砥砺我们乐於追求善法的原动力!是以十二门论云:信有三相,即
乐於亲近善人(照应「於德深乐」),乐於听闻正法(照应「於实深忍」),乐行布施(照
应「於能深欲」)!吾人信佛,且此三相,「信」之一字才够得上,否则,信如羽毛,飘飘
浮浮,即是毛道众生!
更正:一八六期第17页修行漫画,「富贵花间落」更正为「富贵花间露」。
编者案:「明伦史画选辑」一书,凡欲函索者,可附回邮十二元,寄明伦杂志社,即可奉送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