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二十六)作者:智果
本文:
唯识学说到烦恼有二类,第一类是「根本烦恼」六种,上回已简介过,接下来要谈谈「
随烦恼」〈又名「随惑」〉。
俱舍论二十一卷言「随烦恼」有二义〈今采後义〉:
(一)名一切之烦恼,以一切之烦恼,皆随逐於心,为恼乱之事,令不离染,令不解脱
,令不断障,故名「随烦恼」。如世尊说:汝等长夜为贪瞋痴,随所恼乱,心恒染污。
(二)对於六种根本烦恼,而名其余之烦恼为「随烦恼」。其与根本烦恼的关系又分
二类,二类为何?成唯识论六卷云:「唯是烦恼分位差别、等流性故。」即(1)或无别体
,唯是烦恼分位差别,是说这一类随烦恼与根本烦恼是同体,然其与根本烦恼不同之处,只
是在於藉着根本烦恼之一分假立耳。共有十三种,即忿、恨、恼、害、嫉〈以上五种皆以瞋
恚一分为体〉,覆、诳、谄〈以上三种皆以贪痴一分为体〉,憍、悭〈以上二种皆以贪爱一
分为体〉,放逸〈以懈怠及贪瞋痴四法为体〉,失念〈以念及痴各一分为体〉,不正知〈以
慧及痴各一分为体〉。(2)或有别体,性是烦恼同等流类,是说这一类随烦恼虽与根本烦
恼不是同一个体,却是与根本烦恼同类!虽与根本烦恼同类,但其势力并不强胜,不能生出
其余染污心所,以非因故,不名根本烦恼。此类随烦恼共有七种,即无惭、无愧、不信、懈
怠、昏沈、掉举、散乱。
其次就「随烦恼」生起之范围大小,又可分小、中、大三类,如下表可知:
(1)自类俱起小随烦恼〈三义都无〉
(2)遍不善性中随烦恼〈具其中二义〉
(3)有覆无记大随烦恼〈三义具足〉
小随烦恼,行相粗猛,各自为主,互不相容。唯於不善心中,各别而起,若一生时,必
无第二,故名为小。
中随烦恼,自类俱起,但遍不善性,不通「有覆无记」〈其性染污而体性嬴弱,无力招
感苦乐果,谓之「有覆无记」。如俱生之我法二执,即第七识是也。「覆」有二义,一者覆
障义,谓此染法能障圣道。二者覆蔽义,谓此染法能蔽心令不净。〉范围较前为大,较後为
小,故名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自类俱起,遍於不善及有覆无记二种染心,范围最大,故名大随烦恼。
今先简介小随烦恼十种:
一、忿─就是一种暴怒之心。百法直解云:「依对现前逆境,愤发为性。能障不忿,执
仗为业。此即瞋恚一分为体。」谓此暴怒之心是何时发作的?曰:一个人对着现在可见、可
闻的一切违情境界,突然间发起的暴怒之心,名为「忿」。且此怒心一发即不可收拾,乃至
起恶色,出恶言,甚至拿起刀枪棍棒等凶器,与对方大打出手,演出惨烈的?争来,令自他
都陷入痛苦的深渊之中!论语颜渊篇载,子曰:「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意即:吾人偶然间碰到一点不如意的事,一时克制不了,怒气便猝然发作起来,和别人发生
争?,不顾自己生命的危险,也忘了会连累到父母兄弟,这种人不是糊涂透顶吗?蕅祖唯识
心要云:「一朝之忿,忘身及亲,结祸速雠,莫此为甚,故首明之!」意即:「忿」之一字
,最容易与人结恶缘,招祸患,故二十种随烦恼中,特别排在第一位,其目的无非是劝人修
心应当先从「徵忿窒欲」下手吧!〈按:心本不生,因境有。境有顺逆,故心有忿怒和贪欲
,此二烦恼,过患甚大,故行者,当戒止克制之!〉
最後再辨别此一烦恼之假实。成唯识论六卷云:「此即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忿相用
故。」故知「忿」是假有之法。
二、恨─就是怀恨在心。百法直解云:「由忿为先,怀恶不舍,结怨为性。能障不恨,
热恼为业。此亦瞋恚一分为体。」谓此烦恼与「忿」不并生,而是在「忿」後生起,即暴怒
之後,不顺心之境界虽已过去,可是我却怀念旧恶,恨意难消,名为「恨」。故俱舍论二十
一卷亦言:「恨,谓於忿所缘事中,数数寻思,结怨不舍。」既然是「数数寻思」,於是在
内心深深地建立起一股又浓又厚的怨气,久久不能释怀!不仅如此,而且更由「恨」生「恼
」,如火烧心,身热心恼,总想找机会与对方算帐,以发泄心中这一股怨气!故顺正理论五
十四辨「恨」与「忿」的差别是:「如桦皮火,其相猛利,而余势弱,名为忿。如冬室热,
其相轻微,而余势强,名为恨。」
其次再辨别此一烦恼之假实。成唯识论六卷云:「此亦瞋恚一分为体,离瞋,无别恨相
用故。」故知「恨」亦是假有之法。
最後为说一则怀恶不舍,恨意难消的公案以资警惕。根据神僧传记载,唐悟达国师知玄
,与一僧邂逅,时僧患恶疾,人皆厌恶之。知玄视候无倦色。不知此僧实为佛世十六大阿罗
汉之一迦诺迦***,特来人间,方便示现,接引有缘。後别,僧谓玄曰:「子後有难,可往
西蜀彭州茶陇山相寻,有二松为志。」後玄居安国寺,懿宗亲临法席,赐沈香座,恩遇甚厚
。未几,左足膝上忽生一人面疮,眉目口齿俱备,以食餧之,吞啖与人无异,求医莫效!因
忆旧言,入山相寻,见二松於烟云间,信所约不诬。即趋其处,佛寺焕俨,僧立於山门,顾
接甚欢。天晚止宿,知玄以所苦告之。曰:「山有泉,濯之即愈!」黎明,童子引至泉所,
方掬水间,疮忽作人语曰:「未可洗,有要言奉告!」继而言曰:「公博达古今,曾读西汉
书袁盎杀晁错传否?」答言:「曩曾读之!」疮又作人言:「公即袁盎,余即晁错,错以公
言,腰斩东市,其怨何如!吾累世求报此夙怨,而公十世为高僧,戒律精严,报不得便!今
汝受赐过奢,名利心起,故能害汝。今蒙迦诺迦***,洗我以三昧法水,资我超拔,自今以
往,不复向汝寻仇矣!」知玄闻言,身毛直竖,掬水洗之,痛入骨髓,昏厥倒地,绝而复苏
,急视左膝,疮已不见,回顾寺宇,莽不复见,遂就其地,造十方寺,用垂纪念,并述慈悲
三昧水忏三卷,普利人间!
以上一段公案,提及袁盎与晁错结怨的典故,根据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所载,大意是说在
西汉景帝时,朝廷中有二位大臣,一位是袁盎,一位是晁错,此二人平素交情不好,有晁错
在的地方,袁盎就离去,有袁盎在的地方,晁错也离去,两人互不相容,从来没有同堂讲过
一句话。当时诸侯势力强大,压迫到天子的地位。景帝采用晁错之计,拟削减诸侯封地,却
引起七国之乱。於是盎与错两人互相进谗言。错说盎曾接受吴王的金钱,专为他藏匿隐蔽,
说是不会造反,今天果然造反了,请治盎的罪过。而盎却对皇上说吴王等国所以造反的原因
,主要是错主张削减诸侯封地之故,只有尽快杀掉错,拿来向吴国谢罪,七国之乱才能平息
!於是皇上听信盎的话,竟将错腰斩於东市!错死後,这一股怨恨之气,深植於心中,久久
不能释怀,总是想找机会报仇!可是盎十世为高僧,戒律庄严,所以一直无法下手!一直等
到晚唐懿宗时,盎转世为悟达国师,深受懿宗器重礼遇,名利心生,由是错才找到报仇的机
会!试想这一股恨意,郁悒在心,从西汉初年一直到晚唐,其间经过一千多年,而这一股恨
意,却依然还在,可见此一烦恼势力之强大,十分可怕!
俗云:「怨宜解不宜结」,吾人平素在社会上,应广结善缘,勿横结恶缘,一旦与人结
恶,若自己不是,宜赶紧致歉,祈求谅解!若对方不是,吾人亦不必与之计较,效法伯夷叔
齐「不念旧恶」的宽容态度,「不藏怒,不宿怨」,自能消灾免难,平安吉祥,得大福报!
勉之!勉之!
补白:
佛律严身
圣教照心
内外清净
菩提之因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