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四十一)∵∵∵∵∵∵∵∵∵∵∵∵∵∵∵∵∵∵∵∵∵∵∵∵∵∵∵∵∵∵∵∵∵∵∵∵作者:智果
本文:
(承222期)
∵∵∵∵六、灭尽定——何谓灭尽定?此定与前之「无想定」,合称为「二无心定」,因为此二
无心定,同样是在厌心种上,具有遮碍转识不生之功能而建立起来的。(据成唯识论卷六载
,「厌」即是对於所厌之境界,不起染着。厌,是与「善慧」俱起的「无贪」一分)若此厌
心种,只伏前六识心心所不起现行,即叫「无想定」;若此厌心种,不但令前六识心心所不
起现行,又兼灭尽第七识俱生我执及彼心所,则叫「灭尽定」。
∵∵∵∵百法直解云:「三果以上圣人,欲暂止息受想劳虑,依於非想非非想定,游观无漏以为
加行,乃得趣入。入此定已,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识俱生我执及彼心所亦皆不行
,惟第七识俱生法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身心分位假立。」以上文字分为五段:
∵∵∵∵(一)明得定之人——「三果以上圣人」。三果,是声闻所证果位之一。声闻所证之果
位,依修行断惑多少,分为四种,即初果须陀洹,断尽三界见惑八十八使,预入圣道法流。
二果斯陀含,则更断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前六品(上上乃至中下共六品)。三果阿那含,则更
断欲界九品思惑中之後三品(下上、下中、下下共三品)。四果阿罗汉,则更断上二界七十
二品思惑尽,已出三界,已证涅盘。
∵∵∵∵此处说「三果以上圣人」,乃包括三果以及三果以上圣人(即声闻四果,缘觉辟支佛及
大乘菩萨),皆能入此定。
∵∵∵∵(二)明修定动机——「欲暂止息受想劳虑」,当知此定又名「灭受想定」,何以呢?
因为一切圣人,在进入此定之前,特别厌患受、想二种心所,而务求伏灭它,故从「加行」
(即进入正位前之加功修行)来立名,称为「灭受想定」。
∵∵∵∵依大乘佛法言,「受想」只是五十一心所中之两种,为何一切圣人偏厌之?今谨依俱舍
论所说,特举两点理由以说明并申论之:
∵∵∵∵第一受想为诤根之凶——「诤」就是烦恼,能损害自他,故有互相乖违的特性。凡是有
情众生,不论是高级的,或低级的,莫不具有烦恼;若无烦恼,即不成为有情众生。但是烦
恼之产生,必有其由来,若无根由,烦恼即不生起。然则烦恼生起的根由为何?依佛教经论
中说,即是诸欲及诸见(「诸欲」指五欲六尘。「诸见」指一切倒见)。故俱舍论卷一云:
「诤根有二,谓着诸欲,及着诸见。」若再深入一层的追究:「诸欲与诸见,又是以什麽为
原动力而得生起?」探究到这基本的动因,即发现到「受想」的势力!大毘婆沙论七十四卷
云:「受能发起爱诤根本,想能发起见诤根本。」意思是说:藉着「受」的力量,有情才会
发起贪着五欲的烦恼;藉着「想」的力量,有情才会发起执着倒见的烦恼。受想二种是生起
一切烦恼的根本动力!故云:「受想为诤根之因!」
∵∵∵∵然而依佛教经论中说,发起爱诤的,大都是指一般俗人,而发起见诤的,多半是指出家
人!(当知:此处出家人并不专指佛教的出家众,因为古印度的宗教信仰者,大都是出家的
,故当时凡是出家者,总名为「沙门」,不论内道、外道也)。故解深密经疏引真谛三藏注
曰:「斗诤二种,一者在家,於五尘境,由思惟烦恼,故起斗诤。二、出家人,由相违所起
诸见,故生斗诤!」
∵∵∵∵兹先研究「受能发起爱诤根本」,当知在家俗人的爱欲所以特别重,和环境有密切关系
,因为他们生存在尘世间,对於五欲六尘的享受,有着极大的自由权,只要自己的力之所及
,就尽量的去享受,唯五欲是求,不受限制。可是,欲望无穷,物价有限,以有限的物质,
填无穷的欲望,这是绝对不可能填满的,所谓「欲壑难填」。况且,不只是一人如此,而是
人人如此,怎能有求皆遂,事事如意?若求而不得,事与愿违,就发生了你争我夺的现象,
世间家庭的不和,社会的不安,世界的动乱,乃至人类的种种苦难,可说无一不导源於对五
欲六尘的爱欲贪着!故法华经譬喻品云:「诸苦所因,欲贪为本。」杂阿含经亦云:「若众
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反之,「若无世间爱念者,则无忧苦尘劳患!」
∵∵∵∵不错!世间的一切忧患苦痛,悉皆起源於爱欲,爱欲若绝,苦痛则息!可是,爱欲还有
它的原动力,要断绝爱欲,就得先解决引生爱欲之原动力——受,所谓「受以起爱为业」(
成唯识论卷三)瑜伽师地论五十五卷云:「受云何?谓三和合故,能领纳义。」意即:「受
」是根境识三和合所生,即领略客观的境界,受纳於主观的心中,谓之「受」。「受」又分
三种1﹑当我们领略到顺境,受纳於主观的心中,即生起喜悦、愉快的情绪谓之喜受、乐受
。因而生起欲合之爱2﹑当我们领略到逆境,受纳於主观的心中,即生起忧愁、痛苦的情绪
,谓之忧受、苦受。因而生起欲离之爱。3﹑当我们领略到一种平凡的境界,受纳於主观的
心中时,既不兴起昂扬、兴奋的心理,也不兴起厌恶、悲伤的情绪,只有一种平平淡淡的感
觉,谓之「舍受」,因而生起不合不离之爱。
∵∵∵∵如上所述,即可证知,「受」在有情众生地位上,确是发起爱诤的基本原因,因此佛说
「五蕴」法时,特别将它从种种心所中,单独提出来,立为受蕴,藉此以促使众生,对此一
「诤根因」,要特别提高警觉,不要长期的受其愚弄!
∵∵∵∵以上说明「受能发起爱诤根本」已竟,接着研究「想能发起见诤根本」。「见诤」,就
是说由於彼此思想、见解的不同,而在言语上兴起争端议论,谓之「见诤」。譬如佛经上常
说古印度有九十六种外道,一一外道,皆各有所「见」,不过外道之「见」,却以染慧为本
质,对於真谛理,作一种颠倒错谬推求的「恶见」或「倒见」,如於於二空真理,妄执实我
实法,即是外道之见。佛法中所说的见,即类似近人所说的思想或主义,各个外道对於自己
所立之见,无不执为最胜最妙,能得清净解脱,是唯一的真理,其余都是虚妄不实的,因此
古印度外道彼此之间,经常为了思想见解上之差异,兴起冲突与斗诤!解深密经胜义谛相品
曾描写有七万七千个外道,共同聚集在一处坐谈,思惟讨论,普遍地去寻求诸法的胜义谛相
,竟然寻求不得!或有外道「即用种种诸法,以为胜义,无别真如」;或有外道认为「离诸
法外,别有胜义,与一切法,决定别异」;或有外道认为诸法胜义变异,而非常住。总之各
个外道之见解都互相违背,於是在口头上就兴起诤论来,各执已见,唇枪舌剑,互相攻击,
最後则闹得不欢而散!
∵∵∵∵如上所述可知:世间一个团体的离合聚散,以见解是否一致为关键之所在!若见解统一
则和合团结,若见解相违则归讲离散,故世尊所组的僧团,即提倡「六和合」,所谓身和共
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其中尤以「见和」最为重要,
因为共同的见解,是巩固团体,维系家风之唯一基础!在团体生活中,一定会有不同的意见
与看法,这就需要彼此礼让,互相沟通,如此才能顾全大局!绝不容许团体中的每一个人,
以自己的意见为意见,而为所欲为!
∵∵∵∵不错!「见和同解」则无冲突与斗诤,可是「见」还有它的原动力,要破除倒见、恶见
,先得解决引生倒见、恶见的原动力「想」。何谓「想」?百法云:「於境取像」(对於境
界,执取其差别相状,如大小方圆等)瑜伽论五十五卷云:「想为何业?谓於所缘,令心彩
画,言说为业。」谓「想」的作用是与心相应,令心对於所缘的境界,加以推理比较、构图
策划,然後对於所缘境界,施设种名言。反之,若没有「想」的推理比较、构图策划,那麽
种种名言,即无从建立,既无名言,我们不但没有开口说话的余地,一切的倒见恶见、争端
议论也无从生起!由此可知:若要无有见诤,就要先解决引生见诤之原动力——想,所以佛
说五蕴法时,特别将「想」从诸心所中提出来,别立为蕴,以促使众生对於这个诤根因,能
特别提高警觉,不要长期为想所愚弄!
∵∵∵∵第二受想为生死之因——生死,是生命的业果,有果必有因,那麽招致这业果的动因是
什麽?就是受想二心所,易言之,有情众生的生死,是由受想所支配!故俱舍论一卷云:「
生死法,以受及想为最胜因。由耽着受,起倒想故,生死轮回!」意即:有情众生之所以生
死疲劳,无有间断者,一方面是由於男女互相占有,彼此耽着欲乐享受,另一方面则是由於
生命开始,投胎时之第一念所生起的颠倒想,所谓「男女互於父母之处,起贪及恚,而缘父
母不净,谓为己有,而生贪爱。」(相宗纲要)
∵∵∵∵由於众生具有这颠倒想及耽着欲乐享受之两种因缘,所以自无始劫来,即在生死圈中,
转来转去,受种种的痛苦!我佛世尊示现在世间,讲经说法,其唯一目的,即在使众生离生
死的缠缚,得涅盘的解脱!世尊既知受想二种心所为生死大苦之主要因素,所以世尊说五蕴
法时,特别将受想从诸心所中提出,别立为蕴,令众生了知受想二心所,自无始劫来,即在
困扰着我们,是我们离苦得乐的最大劲敌,我们要提高警觉,严加防患,并知所对治才是!
∵∵∵∵所以,世尊後来开示行者所修的诸定当中,就有「灭受想定」一种,专门对治受想的活
动。修学此定的行者,若能依照世尊的指示,如法修行,即能克制受想,止息欲乐享受,远
离颠倒妄想,因而了脱生死,亲证涅盘!
∵∵∵∵(三)修定之方法——「依於非想非非想定,游观无漏以为加行,乃得趣入。」凡佛弟
子,欲修灭尽定,必须依着次第而修。所谓「次第而修」,即指由浅入深,从一个禅定,进
入另一个禅定,心心相续,不生异念,无间无杂之谓。可分为九个步骤:
∵∵∵∵1∵先以「觉观」(新译「寻伺」)净除欲染(五欲能染污真性故名欲染),离生喜乐
而入初禅。(既离欲界染,故生喜乐)。
∵∵∵∵2∵次以「内净」(内,谓心。净,谓信。由信力令内心净,故名「内净」),舍离「
觉观」(寻伺躁动,扰乱定心,信能除彼,而令心净,如波浪息,水则澄清),定生喜乐而
入二禅。(既无觉观,摄心在定,则生喜乐)。
∵∵∵∵3∵次更舍弃喜动,离喜妙乐而入三禅。
∵∵∵∵4∵次更双亡苦乐,舍念清净,而入四禅。(舍二禅之喜及三禅之乐,心无憎爱,一念
平等,清净无杂)。
∵∵∵∵5∵次更灭色缘空,入无边空处定。(既得四禅已,犹厌色界色质为碍,不得自在,故
加功用行,灭一切色相,而入虚空处定。)
∵∵∵∵6∵次更灭空缘识,入无边识处定,(既得无边空处定,心缘虚空,虚空无边,缘多易
散,能破於定,即舍虚空,转心缘识,心与识相应。)
∵∵∵∵7∵次更灭识,缘无所有,入无所有处定。(即不缘一切内外境界,内即识处,外即虚
空,舍此二处,转缘无所有处也。住於此定,怡然寂静,诸想不起。)
∵∵∵∵8∵次更灭无所有,缘於非想非非想处,入非想非非想定。(既得无所有处定已,深知
前识处之有想如痈如疮,前无所有处之无想如痴,故舍之而入非有想非无想之定。)
∵∵∵∵9∵次更了知此种极微细想,仍是有漏有为,即依此定,游观寂灭真无我理以为加行,
乃入此「灭尽定」。「九次第定」中,此居最後,不依「有顶」(即无色界之第四处,非想
非非想天也,此位於三界有漏世间之最顶故),不能加行证入也。又虽依有顶,而非有漏,
以必游观无漏,方能入故。若修至淳熟,则随意出入,无不自在。或於无所有地心之後得入
,或於识处地心之後得入,乃至或於离生喜乐地心之後得入,或於欲界散地心之後亦得径入
也。
∵∵∵∵(四)灭识多少——「入此定已,前六识心及心所一切不行,第七识俱生我执及彼心所
,亦皆不行。」意即:所有不恒行(前六转识)及恒行一分(染污意)心心所皆灭。
∵∵∵∵(五)正显假立——入此定已,「惟第七识俱生法执,与第八识仍在,不离根身,依此
身心分位假立。」
∵∵∵∵以上简介「灭尽定」已竟,最後略说二定差别。
问:灭尽定与无想定,俱称无心,二定何别?
答:有四义不同:
∵∵∵∵1∵得人异——灭尽定是圣人得,无想定是凡夫得。
∵∵∵∵2∵祈愿异——入灭尽定,作止息想,求功德入。无想定,作解脱入(即出离想,非灭
计灭。)∵
∵∵∵∵3∵感不感果异——无想定是有漏,能感无想天别报果。灭尽定是无漏,不感三界果。
∵∵∵∵4∵灭识多少异——灭尽定灭识多,兼灭第七染污末那无想定灭识少,只灭前六识。
补白:
∵∵∵∵有德即有福∵∵无瞋即无祸∵∵心宽寿自延∵∵量大智自裕
∵∵∵∵应思老头陀∵∵愿居众人後∵∵破衲以遮身∵∵持钵度贫陋∵∵∵∵——比丘尼量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