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大乘百法明门论研究(三三)∵∵∵∵∵∵∵∵∵∵∵∵∵∵∵∵∵∵∵∵∵∵∵∵∵∵∵∵∵∵∵∵∵∵∵∵∵∵作者:智果
本文:
∵∵∵∵上来已说「中随烦恼」竟,今续研究「大随烦恼」。何谓「大随烦恼」?「大」是指其
生起之范围广大,遍及「不善」及「有覆无记」两种染心;「随」是显示其与根本烦恼的关
系,即此八条大随烦恼,是根本烦恼之等流或分位。如下表所示:
∵∵∵∵∵∵∵∵大随∵┌不信、懈怠、昏沈、掉举、散乱──根本烦恼之等流
∵∵∵∵∵∵∵∵烦恼∵┤
∵∵∵∵∵∵∵∵∵∵∵∵∵└放逸、失念、不正知──根本烦恼之分位
∵∵∵∵今试简介如下:
∵∵∵∵一、不信--就是「信」的反面。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不信?於实德能,不忍乐欲,
心秽为性;能障净信,惰依为业。」今依此文,分四点研究:
∵∵∵∵(一)不信所依--不信依何而生?即实、德、能三种。
∵∵∵∵1∵实,指诸法之实事、实理。诸法之实事,即「俗谛」,指世间的事相,凡夫俗见以
为精审确当者,是名「俗谛」。诸法之实理,即「真谛」,指真实之理性,圣人智慧乃知其
精审确当者,是名「真谛」。
∵∵∵∵∵∵若就佛法而言,凡是说明诸法因缘生之义者,叫「俗谛」。何以呢?因为世俗凡夫,
未悟本性,无不逐相而转,佛法遂晓以一切诸法,但是缘生,有即非有,其义决定,故名「
俗谛」。凡是说明缘生即空之义者,叫「真谛」。何以呢?因为透过圣人之智慧,就在此虚
妄相上,见其真实性,故圣人之智慧能洞澈明白一切诸法,非有而有,当体即空,其义决定
,故名「真谛」。十方诸佛出世,为众生说法,虽无量无边,要而言之,不出此二谛,二谛
即赅一切佛法,若能洞澈二谛,中道自然圆明。
∵∵∵∵2∵德,指三宝之真净德。
∵∵∵∵∵∵「佛」真净德谓远离妄染,常乐我净,导诸众生,出迷途而就觉道。
∵∵∵∵∵∵「法」真净德谓种种修行法门,有照澈痴闇之德,三世诸佛皆依之修行而成正觉。
∵∵∵∵∵∵「僧」真净德谓戒定严身,六和自备(所谓「六和」即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
悦,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弘宗演教,绍隆佛种者。
∵∵∵∵∵∵以上佛法僧,悉称为宝者,以不为世法之所侵凌,不为烦恼之所染污故。世间七珍,
虽称为宝,但能享受一时,毕竟成空,只能养生,不能送死。若论三宝,则能息无边生死,
远离一切怖畏,自主自在,究竟常乐。故古德有言:「茫茫长夜中,三宝为灯明;滔滔苦海
内,三宝作舟航。」三宝之德,无量无边,由此可知。
∵∵∵∵3∵能,指世出世善法。世间善法,谓五戒、十善、四禅八定等。出世间善法,谓四谛
、十二因缘、六度、四摄等。此等善法有何能力?曰:善法如舟车然,能运载行者,到达安
稳、快乐之境界!如五戒善法,能运载众生,越於三涂,生於人间;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
能运载众生,越於四洲,达於上界;四谛、十二因缘,能运载众生,越於三界,到有余、无
余涅盘、成阿罗汉及辟支佛;六度、四摄,能运载众生,总越三界二乘之境,到无上菩提、
大般涅盘之彼岸!
∵∵∵∵(二)不信行相--即「不忍乐欲」!
∵∵∵∵∵∵∵∵∵∵1∵於实事理中,不愿随顺忍可。
∵∵∵∵∵∵∵∵∵∵2∵於真净德中,不能欢喜好乐。
∵∵∵∵∵∵∵∵∵∵3∵於世出世善,不肯希求冀望。
∵∵∵∵(三)不信体性──「心秽」,谓「不信」之自相浑浊,复能浑浊余心心所,知极秽物
,自秽秽他(即不但自己不信,而且又能破坏他人信心),是故说此「心秽」为性。唯识心
要云:「若有疑者,犹可生信,若真不信,则佛亦无如之何,故极秽浊也。」
∵∵∵∵(四)不信业用-略说两说:
∵∵∵∵∵∵1∵能障净信,净信者何?瑜伽八十三卷云:「闻彼功德及与威力殊胜慧已,即於彼
法处所,而起随顺理门,故名净信。即由如是增上力故,身毛为竖,悲泣堕泪,如是等事,
是净信相。」今不信之人,不愿听闻正法,不喜亲近善友,不肯众善奉行,故无此等净信相
。
∵∵∵∵∵∵2∵懈怠所依,谓不信者,多懈怠故,所谓无所事事,卧屍终日,不能断恶修善,不
求闻法,闻而不思,思而不修,若续若断,顺逆境变,是懈怠相!
∵∵∵∵二、懈怠──就是「精进」的反面,「懒惰」的别名。成唯识论卷六云:「云何懈怠?
於善恶品,修断事中,懒惰为性;能障精进,增染为业。」今依此文,分三点研究:
∵∵∵∵(一)懈怠体性──即於善法不勤修,於恶法不勤断,是懈怠之体性。瑜伽六十二卷云
:「云何懈怠?谓执睡眠、偃卧为乐,昼夜唐捐,舍众善品。」显扬一卷亦云:「懈怠者,
谓耽着睡眠,倚卧乐故,怖畏升进,自轻懱故,心不勉励为体。」由此可知懈怠之特徵是:
∵∵∵∵∵∵1∵耽着睡眠──心昏身重,禅定善法不能发生,沈滞三界,空过光阴。
∵∵∵∵∵∵2∵偃卧为乐──偃卧,即放纵身心,躺下休息之义。世人皆以修行为苦,偃卧为乐
,殊不知:修行是勤苦暂时,安乐永劫;偃卧则是?安一世,受苦多生。
∵∵∵∵∵∵3∵怖畏升进──即闻佛道长远而生退怯,观众生难度而生厌倦。
∵∵∵∵∵∵4∵妄自轻懱──或因愚钝而於无上菩提一向无心,或以根浅而於大般涅盘自鄙无分
!
∵∵∵∵∵∵5∵心不勉励──即对断恶修善事,心不勇扞,犹犹疑疑,拖拖拉拉,因循苟且,得
过且过!
∵∵∵∵(二)懈怠业用──分两点说明:
∵∵∵∵∵∵1∵能障精进,入阿毘达磨论云:「心不勇扞,名为懈怠,与前所说精进相违!」
∵∵∵∵∵∵2∵滋长染法,谓懈怠之人,必听任贪瞋痴等烦恼,滋生增长,蔓延扩大。
∵∵∵∵(三)简异──或曰:「某人披星戴月,孳孳於名利,甚至勤於为恶,是不是精进?」
今料简如下:
∵∵∵∵∵∵1∵於诸善法,如五戒十善,六度四摄等策勤(策励勤勉),方可名为精进。
∵∵∵∵∵∵2∵於诸染法,如杀盗淫妄等策勤,则名为懈怠,何以故?退善法故。
∵∵∵∵∵∵3∵於诸无记法,如作画、雕刻等技巧或取舍屈伸等威仪策勤,则属於「欲」、「胜
解」所摄。何以故?於诸善品无进退故。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