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观看唯识

从众缘所生法看唯识:

在《中观论颂》中有句话「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很多人虽皆能琅琅上口,但在诠释上,却不免有偏差。何以故?

如常以种子发芽为例,而辨别其因缘果。

或以建筑房舍为例,而说明其因缘果。

虽这些比喻都没错,但很容易被错认为「心外有法」。

在西方有些学者,就说中观思想,乃偏于「唯物论」。

既《中观》是不偏两边的,怎么会偏于「唯物论」呢?

然若就「众缘」,都限指心外的缘;所成的「法」,又是心外的法。其不落入「唯物论」也难矣!

于是乎,我们就得对「众缘所生法」这句话,作重新的诠释与澄清:

首先说到「法」:

何谓「法」?在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对六尘(色、声、香、味、触、法)中,最后即是意根对「法尘」也。

在原始佛法中,又都谓「根尘和合,而生识」。即意根加上法尘,而成「意识」也。

关于意根是什么?法尘与「意识」的差别为何?因为很类似,故很多人都分不清楚!这问题且留待下面,再详细剖析。

现先结论:「众缘所生法」的法,绝不可能是心外有法的法。因为我们绝对看不到客观的外物。何以故?

以一切物,既先透过我们的「感官」去觉知,又得透过我们的「心识」去了别。最后呈现的,怎可能是纯粹、客观的外物呢?

因此「众缘所生法」,就不如「众缘所生识」,来得明确。这识,既可说是意识;也可说是前六识,包括眼、耳、鼻、舌、身识。

所以在唯识学有谓:九缘成眼识。九缘乃:明缘、空缘、境缘、根缘、作意缘、根本依缘即阿赖耶识、染净依缘即末那识、分别依缘即第六识、种子缘。

在九缘中,我们又可将之归为三类:尘境、根身、心识。

于是乎,以「众缘所生识」─万法呈现时,必然是「识相」,而非「物相」;而曰「唯识」也。

然而若由此而说是「识有境无」,就太矫枉过正了。因为在九缘成眼识中,乃包括「尘境」的缘也。

所以:识加上「尘境的缘」,才能变现成万法。识加上「尘境的缘」,时候才到,善恶才成报也。

从修道看唯识:

从中道的立场看「识有境无」,乃是矫枉过正。然而就修道的对治方便,还不能不矫枉过正。何以故?

此为在九缘成眼识中,心识的缘几乎占一半以上。

其次就修道而言,在「众缘所生识」中,主要是从「心识」中去着手也。

如从尘境和根身去着手,就是「外道法」了。

所谓内学者,即是从心识中,去修习、去觉悟的。

尤其有情众生之所以惑业、烦恼,都是为「心随境转」的缘故。

于是为方便从「心识」中去着手,为方便使心不被境转,为方便「摄境归心」故,而说成「识有境无」。

简单讲,「识有境无」是方便说,而非究竟义。

然而这种方便说,不是待大乘才有;早在《杂阿含经》中,即有类似的说法。

如:

圣所说海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言:「大海者,愚夫所说,非圣所说;此大小水耳。云何圣所说海?谓眼识色已,爱念、染着、贪乐,身、口、意业,是名为海。一切世间阿修罗众,乃至天、人,悉于其中贪乐沉没,如狗肚藏,如乱草蕴,此世、他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耳识声,鼻识香,舌识味,身识触,此世、他世,绞结缠锁,亦复如是。」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