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二、所依(分二科)辛一、等无间依

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

辛二、种子依

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

这是十七地里面的第二地,「意地」。「意地」里面也是分五科。第一是「自性」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所依」。「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谓意」,这里说到的「所依」,和「五识相应地」一样,也是有三个依:「等无间依,谓意。种子依,谓如前说一切种子阿赖耶识」,它也有俱有依,俱有依就是末那识,但这里面没有标出来。

「彼所依者:等无间依」,这里说的这个「意地」,前面说到的自性,说到心、意、识,就是第六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都包括在内了。这里说到「所依」,「等无间依」也应该是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都有「等无间依」的,就是自己这个识的前一刹那识过去了,那个就是「等无间依」,所以叫做「意」。前面解释过「意」,当依止讲。若是指第六识来说,单说第六识,那就是它的前一刹那识灭去了,就是它的依,就叫做「意」。

「种子依」,这个「等无间依」说过了。这底下说第二种是「种子依」,就是它的生起要有种子才可以的,那指什么说的呢?「谓如前说」,就像前面「五识相应地」说的「一切种子阿赖耶识」,那么就是它的「种子依」。这是和前面都说过多次了。若是末那识,当然也有它的「种子依」,它也是由种子才能现前的,才能出现刹那刹那的末那识。那么阿赖耶识,在《摄大乘论》上解释,就是前七转识,从无始劫来这样的熏习它,阿赖耶识就是这样子有了。那《摄大乘论》这样解释,那也就等于是种子了。

庚三、所缘(分二科)辛一、通缘一切

彼所缘者:谓一切法,如其所应。

这底下是第三科「所缘」,「所缘」分两科。第一科「通缘一切」。第二科是「别缘不共」。这个「缘」者,虑也。缘虑,就是思惟观察的意思。说到这个心、意、识的「所缘」是指什么说的呢?「谓一切法」,「一切法」都是心、意、识的「所缘」。这个「五识相应地」说到前五识,它的所缘不是一切法,只是一部份,眼识有一部份,就是色,一部份的色、声、香、味、触是它的所缘,不是通于一切法的。但是现在说到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它所缘虑的境界是非常广大的,所以说是「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所缘。但是三个识也有差别。

所以「如其所应」,如其心、意、识所适合的,就是它所缘的。那么如果第六识说呢?当然前五识所缘的,第六识也能缘;前五识所不能缘的,它也能缘。所以乃至到第八识所变现的一切,它都能缘,所以是非常广大的。当然所变的根身、器界它是能缘。是「谓一切法,如其所应」。

若是第七识末那识所缘,在《成唯识论》上说,护法菩萨的意思,它只是缘第八识的见分,就是阿赖耶识的明了性,那个无分别的明了性,它就缘虑那个境界执之为我,它是这样缘的;其它的就不缘了,那么这样说就是很狭。

可是印顺老法师,根据《摄大乘论》上的说法,就不只于此了。在《摄大乘论》上,这个「所知依」这一章里面,有个「缘相差别」在那里面,就「所知依」里面的「缘相差别」,还有一个「入所知相」那一章里面,也有一些根据。印老法师认为:「第七识不但缘阿赖耶识的见分,同时也缘阿赖耶识的种子相」,阿赖耶识里面种子,它也是缘的。这是印老法师这样解释。那么这是第七识。

若阿赖耶识,它就是遍缘一切根身、器界、种子。我们这个身体的这个根,眼、耳、鼻、舌、身这个根、山河大地,乃至它本身里面所受熏一切种子,它都是能缘虑的。但是阿赖耶识不缘心,不缘心法,它不缘心。这是所谓「一切法」就是这样意思。「彼所缘者:谓一切法,如其所应」,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如其所应」的缘「一切法」。

辛二、别缘不共

若不共者:所缘即受、想、行蕴,无为、无为、无见无对色,六内处,及一切种子。

「若不共者:所缘」。这个「谓一切法」,这是不共前五识的。把前五识所缘也包括在内了,叫做「谓一切法,如其所应」。「若不共者所缘」,就是不共于前五识的,前五识不能缘这个心法的;但是心、意、识也是能缘的。这个所缘的是什么呢?所缘虑的境界是什么呢?「即受、想、行蕴」,这个色蕴,包括声、香、味、触都在色蕴里面,这是共于前五识。这个「受、想、行蕴,无为,无见,无对色,六内处,及一切种子」,前五识所不缘,所不能缘的。所以这是心、意、识所缘的境界。

在「受」的时候,我们的心接触到一切境界,心里面有感觉,或者感觉到苦,或者感觉到快乐,或者是不苦不乐。或者是「想」,这个「想」,就是内心里面去认识一切法的相貌的时候,叫做「想」;取相叫「想」。「行蕴」,就是有目地的行为,就是「行蕴」。这样的差别相,第六识是能缘的。在「受」的时候也有第六识,「想、行」的时候也有第六识,第六识是能缘;前五识是不能缘的。

「无为」,「无为」法,一切因缘生法有生灭的变化的,都属于有为。现在单说「无为」,没有生灭变化的。在后面的文,现在是《瑜伽师地论》第一卷一开始的这一部份,后面的文有很详细的解释这个「无为」,有好多种「无为」法。那么这也是第六识所缘的。「无见无对色」,这个「无见无对色」,就是我们的眼所不能见的,我们虽然有眼,但是这种色是不能见。「无对」,就是没有障碍的色法。这个我们眼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所见闻的一切色法,分两种:一个是有见有对;一个是无见有对。现在又是「无见」、又是「无对」。这个「无见无对」呢?就是指意根所缘的色法。一个是这个定自在所生色,大威德三摩地所变现的一切的色法。大威德三摩地,就是这些佛菩萨他在三昧里面所变现出来的一切境界,这一切色法也都属于「无见无对色」的。

我们没有修行的人,我们第六识,心里面思惟、思想所见过的一切的色法,这种色法眼识也不能见,也还是无障碍的。譬如说昨天我吃饺子,你心里面就想这饺子生什么样,但这个是己经过去了,眼识所不能见;但是心可以想,那就是「无见」也是「无对」。若是这眼识所见的饺子,就是有见有对。你心里面想象的那个影像,是无障碍的,所以是「无对」;也不能用眼晴可以看见,因为已经没有了。眼识所见是一定有那一件事,但是第六识是通于有那件事,也通于没有那件事,但是它能想,也可以名之为「无见无对」,但这是平常的境界。

这里说「无见无对色」,主要是指这些有神通的圣人,他所变现的一切境界,所变现的境界,那叫做「无见无对色」。这个「无见无对色」,我们一般人不容易,很难看见,特别有善根的人也可以看见。譬如说现在阿弥陀佛放光,阿弥陀佛的光明遍照娑婆世界一切众生,但是我们看不见,我们不行。譬如说是这个观世音菩萨度化众生,现出个大高山来,度化应该度化的事情,但是我们看不见,亦不得见。有的有修行的人,有修行的人,他在修止观,他在修观,修这个火三昧,也等于放大光明,但是我们一般人不得见,除非你也有修行,你也或者能看得见,不然这个是不能见的。所以这个「无见无对色」,主要是指这个有神通的圣人的境界,那是叫做「无见无对色」。这个「无见无对色」在后文有详细解释,在这里我们不多说了。

「六内处,及一切种子」。这个「受、想、行蕴」是一;「无为」是第二;「无见无对色」第三;「六内处」是第四;「及一切种子」是五,这五种。「六内处」,对六外处说的,外处就是色、声、香、味、触、法。「内处」,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内处」。这个「六内处」,这个不是扶根尘,而是那个净色根,那么这个也是心、意、识所见的境界。这样说我们一般人,我们的意识对于我们自己的净色根,我们也是不能见,这就是第八识才可以见。而前面说「受、想、行蕴」,因为色蕴在前面,那五识相应地说了。那么我们这里说「受、想、行蕴」没有说识蕴。五蕴:色、受、行、想、识,没有识蕴,没说。就在这里「六内处」。「六内处」,眼、鼻、舌、身、意就在这里头,含摄在这里,这是「六内处」。

「及一切种子」,及阿赖耶识里边无量无边的种子,这都是「所缘」,就是心、意、识所缘。照理说我们一般人第六识,我们不能缘一切种子;那是第八识才能缘。根据《摄大乘论》的意思说,第七识也能缘,是这样。第六识不能缘,在这个《披寻记》上他说第六识也能缘,那么我们再思惟一下第六识能不能缘?这是说这个「所缘」。

庚四、助伴(分三科)辛一、出体性

彼助伴者:谓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舍、不害,贪、恚、无明、慢、见、疑、忿、恨、覆、恼、嫉、悭、诳、谄、憍、害、无惭、无愧、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邪欲、邪胜解、忘念、散乱、不正知,恶作、睡眠、寻、伺,如是等辈,俱有相应心心所有法;是名助伴。

「彼助伴者:谓作意、触、受、想、思,欲、胜解、念、三摩地、慧」,前边这个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也是有助伴。现在说心、意、识就是它也是有助伴的。帮助它一起活动的心所有法。都是什么呢?「谓作意、触、受、想、思」,这是遍行心所。这个遍行心所,只要有心就一定有这样的心所有法,所以叫遍行,普遍一切心行,都有这种心所有法,这个我们也讲过了,不再说了。

「欲、胜解、念、定、慧」,这叫做别境心所,特别的别,境界的境,别境心所。就是特别的境界才有这样的心理作用。一般的境界,这个它不是普遍的,所以叫做别境心所。这个「欲、胜解、念、三摩地、慧」这个是五个。这个「欲」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欢喜的事情,我就希望能够成就,我希望成就我所欢喜的事情,所以这是希望的意思。就是有欢喜的事情才有这种「欲」;那不欢喜事就没有了,所以它不是普遍的。因为自己欢喜,所以就希望成就,就采取行动,就去做那件事,所以叫做「欲」。说我想要,我对于这个《法华经》特别欢喜,我想要背,总之就是自己就读起来了,一直把它背起。说我欢喜得到禅定就欢喜静坐;你想要得神通,于似乎就欢喜静坐。这就是出世间功德也好,世间一切法也好,「欲」是很重要。你没这样的「欲」,就不可能有这件事。但这里是指欢喜的事情,所以是这个特别的。

「胜解」,「胜解」的心所是什么意思?就是你对于某一种事情、某一种学问、某一种道理,有强有力的认识,有深刻的认识,不是泛泛的,不是一知半解的,有深刻的认识。你对你所认识、你的见解,你是很坚持,很坚持,坚持我的主张是这样子。别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同你辩论,你是不受影响,不可移转,你的见解是不可以改变的,所以这叫做「胜解」。这个是什么呢?这是要你对某一种真理有深刻的认识的时候,才能有这种心理作用。说我是作医生的,我对心脏病有特别的研究,那就是这样,你就有胜解心说了。说我对于《维摩经》有特别深入的研究,那你就是有胜解心出来。其实都平平这个样子,那你就没有,所以它也不是普遍;普遍的一部份有这种心所的作用。

「念」,这个「念」心所什么意思呢?就是你自己曾经经过的事情,那么你对那一件事,你能够很分明的记忆不忘。你一定是这样,我从来没有经验过的事情,当然是不知道;我经验过,我很熟悉这件事,我心里一想,就想出来,忆念的很分明。那么这叫做「念」。这一定是经过的事,没有经过的事就没有。所以也不是普遍的,它是特别的。而这个「念」这件事,对于自己所经过的事情忆念的很分明不忘,对于修禅定,对于静坐是非常重要。你的念力特别强,你就容易得禅定,于所缘境数数的忆念,你就容易得禅定。所以在佛法里说「念」倒是很重要的;若失掉了「念」就不行了。可是从佛法的理论上说,什么事情都是创造的,就是说我的念力不这么强,记忆力不太好,但是你有毅力的话,你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学习,慢慢的也会增长,这是「念」的心所。

「三摩地」,「三摩地」翻到中国话,就是定,就是等持我们也是讲过。定的心所,也是一个特别的,也不是普遍的。这就是对于所观察的境界,心里面能够专注而不散乱,安住在所缘境界上不散乱,专注,那么这就叫做「三摩地」。这个「三摩地」,它能够使令你容易成就智慧。《遗教经》上说:『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法相』,那么智者大师又加上一点『心在定故,能知世间生灭、不生灭法相』,就是有了「定」,就容易有智慧。不是说有「定」就有智慧,你还要再努力。不过「定」能帮助你得智慧这样意思。这样说这样的心所有法也不是普遍的。

「慧」,这个「慧」是什么呢?就是是对于所观察的境界,能够很正确的、很深入的抉择,观察它是怎么回事。决断而没有疑问,那叫做「慧」。于所观境,简择为性,能断疑为业,能断除去一切的疑问,那叫做「慧」。而这个「慧」的心所,和「三摩地」的定,定和「慧」,都是在所观察的境界上说。前边那个「胜解」,通于定、也不通于定,通于散、也通于定。这底下定「三摩地」和慧,这是「定、慧」有进一步了,和那个「胜解」有点不同。

这些「欲、胜解、念、定、慧」,这个别境的心所,它是特别的境界才有这样的心所法的作用;不是像「作意、触、受、想、思」,是普遍的,和那个不一样。那么这是说阿赖耶识是无分别的境界,但是它有「作意、触、受、想、思」,这可见是非常微细。但「欲、胜解、念、定、慧」,阿赖耶识就没有了。阿赖耶识我们说它是现量境界,无分别的。说它没有这个「欲、胜解、念、定、慧」,没有。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