寅四、于无余尽灭等(分二科)∵∵卯一、牒经言

又于是中无余尽灭乃至究竟者。

这是第四科「于无余尽灭等」。「出诸受事」这一科里面分四科,第一科「辨差别」,第二科「释经说」。「释经说」分二科,第一科「举忧根」。这苦、乐、忧、喜、舍,一共是五根,现在「举忧根」,分四科。第一科「于生位」,这是说忧在什么时候生起,是说它的「生」。第二科「于彼因缘等」,这「忧根」是什么因缘生起的。第三科「于出离中极制持心」,这是告诉修行人,心里面若有忧愁的时候要立刻的制止它。第四科是「于无余尽灭等」,就是把这个忧要「无余」、没有遗余的,把它全部的灭掉,这样意思。这一科分二科,第一科是「牒经言」,就是把经上的话再说一遍。

「又于是中无余尽灭乃至究竟者」,「又于」就是又在《无倒经》中这样说,「是中无余尽灭」,这个忧要无余的,把它全部地消灭,乃至到究竟地把它消灭了。经上这句话什么意思呢?这是把经上的话引来。

底下第二科是解释经的道理。分二科,第一科是「标」。

∵∵

卯二、释彼义(分二科)∵∵辰一、标

谓灭随眠故,灭诸缠故。

这里边的意思是「灭随眠故」,就是灭出去忧的「随眠」、灭除去忧的「缠」;经上这段话,就是这两个意思。这「无余尽灭」,应该是灭诸「缠」,就是显现出来的烦恼,就是现行。「究竟」就是「灭随眠」,灭除它的种子。

这是「标」,把经上的大意标出来。第二段是「辨」就是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是「简世间静虑」,把世间静虑的情况把它挑出去,不算数。

∵∵

辰二、辨(分二科)∵∵巳一、简世间静虑

世间静虑但能渐舍彼品粗重,不拔种子。若异此者,种永拔故,后不应生。

「世间静虑但能渐舍彼品粗重」,这个不是佛教徒,他也可能放下世间的欲,去修学禅定。但是他们修学禅定,只能逐渐的弃舍「彼品」、「彼」忧愁那一类的「麤重」;「品」者类也,那一类的现行的烦恼,所造成的无堪能性是灭掉了。「不拔种子」,没能够消灭那忧愁的种子,忧愁的种子不能消灭。

这个「麤重」在前文曾经解释过,有两个意思:一个意思也就是「种子」也名为「麤重」;但是在这里不是那样解释。第二个解释,什么叫做「麤重」呢?就是我们心里面有各式各样的烦恼活动的时候,就使令你的身、使令你的心没有堪能性,没有堪能修学圣道的能力,就造成了这样的能力。说心里面烦恼动了一下,没什么关系嘛!过了几分钟、或是过了多少天,烦恼过去没有事了。不是!它能使令你的身心不能学习圣道,有这种障碍,那就叫「麤重」。「麤重」就是无堪能的意思,没有能力。

现在这里边说世间的不是佛教徒,不能超越世间的那些修行人,他们也能修学禅定,但是只能灭除去现行上的无堪能性,而不能拔除烦恼的种子;他们所以不能究竟的得解脱。这可见还是学习佛法好,学习佛法能够把种子消灭。为什么学习佛法能消灭种子呢?这个理由在那里呢?就是佛教徒能修苦、空、无常、无我的「观」,四念住的观。修无常、修无我,就是能深入「诸法实相」,所以能断除种子;若不能深入「诸法实相」就不行,你不能断除种子的,这原因就在这里。

「若异此者,种永拔故,后不应生」,说是世间静虑的学者,你若说他「不拔种子」,他的修行不究竟,他是不同意的。他说:大家都一样,所有的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都是平等的,没有说你比我高,没有这回事情,他不同意;他认为他也是究竟圆满的。若这样的话,「若异此者」若不同于上面这个文说的道理,不是这样说;「种永拔故」,他们也能够消灭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种子是永久的消灭了。若这样的话,「后不应生」,以后他们的禅定退失了,世间静虑是无常的,退失了以后又来到欲界,来到欲界的时候,这烦恼又出来了,事实上就是这样子。若是他们也是永久的消灭了烦恼种子,以后来到世间就不应该生烦恼的;为什么他们生烦恼了呢?这可见就是烦恼种子没有断的关系。这一段解释完了。

∵∵

巳二、显无漏静虑

无漏静虑,二种俱舍。

这底下是第二科「显无漏静虑」的殊胜,就是佛教徒修「四念处」,能够修无常、无我,观「诸法实相」,这样修学静虑的时候「二种俱舍」,烦恼的「现行」能弃舍了;烦恼的「种子」也能弃舍,所以就是永久的得大解脱,而不会再退回来的。

∵∵

丑二、例余根∵

如是于余,随应当知。

这是第二科「例余根」。这底下说这忧根,就是例其余的那些「根」;其余的「根」,就是苦根、喜、乐、舍诸根。那么也都是这样子,这佛教徒是特别是究竟的,非佛教徒是不行的,他们是不及格的。所以「般若波罗蜜」是佛法中,不共于其他宗教的,是佛教特有的殊胜义。

∵∵

子三、辨受相(分四科)∵丑一、忧根(分二科)∵寅一、问

问:以何等相,了知忧根?

这是第三科,辨受的相。前面是「出诸受」,现在说这「受」的相貌。「受」的相貌分四科,第一科,忧根的相貌,第一科是「问」。

「问:以何等相,了知忧根?」若有这件事,就有这件事的相貌;若没有相貌,那就是没有这件事的。现在说是我们修行人有「忧根」,有忧愁的这件事;这「忧」而且还是很有力量,所以称之为「根」。它是什么相貌呢?这「忧」的相貌你说说我听听,这样意思。这是问,底下回答。

∵∵

寅二、答

答:或染污相、或出离欲俱行善相。

就是这两个相貌。

∵∵

《披寻记》三六九页:

或染污相等者:依耽嗜忧名染污相。此复云何?谓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可喜可乐,乃至可染;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若已过去若尽若灭,若离若变而生于忧,如是相忧名依耽嗜忧。依出离忧,名离欲俱行善相。此复云何?谓即于诸色乃至诸法了知无常,乃至没已,又于先及今所有诸色,了知无常苦变等法已,于胜解脱起欲证愿,谓我何时当具足住,如诸圣者所具足住处?如是于胜解脱,欲证求愿惧虑之忧,是名依出离忧。义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五卷十页)。

「或染污相等者:依耽嗜忧名染污相」,「耽嗜」就是「爱着」的意思,爱着五欲。爱着五欲所以就有忧,那么这就是「染污相」。「此复云何?」,这个「耽嗜忧是染污相」,这里面的含意是什么?你说说。「谓于眼所识色乃至意所识法」,就是色声香味触法;我们的眼识乃至意识去分别、取着色声香味触法。分别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色声香味触法有三种情况:一个是可喜可乐,一个是不可喜可乐,一个是非可喜可乐非不可喜可乐、就是无记性的;现在是说可喜可乐的,这种色声香味触法。「乃至可染」,可喜、可乐、可爱、可着、可染,这些令人满意的境界的这种色声香味触法。这种色声香味触法,你若得到了的时候心情快乐,哪里有忧愁的事情呢?为什么说忧呢?这底下解释。

「或由不得现所得,或由随念先时所得」。「或由不得现所得」,是的!你得到了,心里面没有忧;但是心里面会分别,分别这是「不得现所得」,这得到的这个欲它会变化的,它若变了你就不得,就不能得到现在所得的。这种可爱的境界若失掉了;虽然没失掉,但是你心里面顾虑可能会失掉,你心里就来了忧愁,就是「不得现所得」。一个是失掉了当然是心里面忧愁,但是心里面顾虑会失掉也会忧愁。这个失掉的原因也是很多的,就不多说了;这是一个「忧愁」。「或由随念先时所得」,或者是现在是没有这种可喜、可乐的欲,心里面也没有忧。但是忽然间忆念以前经过的五欲、经过的这种色声香味触法的时候,以前得到的时候这个欲怎么怎么的…。这时候「若已过去」,当然这事已经过去了。「若尽若灭」,或者过去事过去了;或者是没有过去、失掉了多少叫作「尽」,或者完全失掉了就是「灭」。「若离若变」,说是境界还是在,但是分离了;或者是变化了、不在了,原来的境界变化了。「而生于忧」,有这么多的原因心里面有忧。「如是相忧,名依耽嗜忧」,这因为是有执着心、有爱着心而生忧愁;这不是清净心,这是「染污相」。

「依出离忧」,这是第二项「或出离欲俱行善相」这一句。「依出离忧,名出离欲俱行善相」。这个「出离忧」怎么讲呢?这也通于非佛教徒、通于佛教徒。就是或者非佛教徒的修行、或者佛教里面的修行人,这两种人都有这种情形。最初他是感觉「欲」是苦,他把这欲放弃了不要了,弃舍这欲了,是「出离欲」,就是出离这个欲,我从这个欲出来了,不要了!这时候还有忧,这就叫「出离欲俱行善相」,这句话是这样意思。这句话还没说明白,不要紧「此复云何?」再解释。「谓即于诸色,乃至诸法,了知无常」,这是享受欲乐的人,他忽然间有了善根,善根发动了。虽然还有欲可享受,但是他知道这个欲是无常的、不会永久这样子,一定会变化的。变化的时候,就令人苦了。变化了「乃至没已」,说是各式各样的变化,还是有这件事,而这件事也会灭、也会没,就是息灭了、没有了,终究是灭了。这是知道欲是要无常,那么我应该怎么办呢?欲是无常,我应该怎么办呢?

「又于先及今所有诸色了知无常」,又有一种情形就是以前过去的事,「及今」是现在;过去所有的诸色声香味触法,及现在所有的色声香触法「了知无常」,你能够觉悟了这个欲是无常的、是会变化的,不会永久可爱的、不是的;「了知无常」。「若变等法」,这个文是《显扬圣教论》上的文,我查那个文「若变等法」的「若」是个「苦」,应该是个「苦」。「了知无常苦」,是个「苦」;无常就是苦,自己也会无常、欲也是无常,无常的时候不行了、不能随心所欲了;不能随心所欲而又想要欲,想要欲而又不能,所以就苦了,痛苦。「了知无常苦、变等法」,是无常、是苦、会变,总总的这些令你不如意。你能这样觉悟了以后,「于胜解脱起欲证愿」,这当然是佛教徒,对于解脱了一切欲的那个清净的解脱境界,没有欲的那种清净、高尚、自在、安乐的境界「起欲证愿」,能发起我想要成就,我想要得禅定、想要得三昧乐;我不高兴这个欲的乐,我想要得三昧乐。想要得三昧乐,就是要有这个愿望;这就是在欲里边吃了苦头了然后就生厌离心,听人说「三昧乐」最殊胜,好!我要得三昧!建立了坚定的意愿。「起」就是发起、建立,「欲证愿」欲证三昧乐的这种愿。

「谓我何时当具足住?」有了这个愿,当然就去学习这件事。学习了怎么样修禅定,然后自己就是到一个地方,把准备的条件都预备好了,然后用心修。今天也修、明天也修,白天也修行、夜间也修行,夜间也修行、白天也修行,修行了很久还没有成就。没成就这时候心里就想:「我何时当具足住?」我什么时候才能得三昧乐呢?「如诸圣者所具足住处」,就像圣人他们成就那个三昧乐那样,我什么时候能成就呢?

「如是于圣解脱欲证求愿惧虑之忧,是名依出离忧」这个「忧」是这么回事。「如是」就是这样子,「于圣解脱」这个三昧乐想要成就的愿望,因为有这个愿推动自己常常的要静坐、经行;静坐、经行地修行,不是一下子就成就嘛,心里面就有一点「惧」,就是有顾虑:「唉呀!我能成就吗?」能成就,几时才能成就呢?没有把握呀!这时候心里面有忧,这个「忧」是「出离欲俱行善相」。这是你精进、不怕苦,要减少睡眠、还要减少吃饭,很多的事情都放下了,都不去作,很勤苦的去修行,这是一个善。与善相应的;已经放弃了欲,但是没有放弃「欲」的种子还在,这时候有这么多的善法的现行,就是修学三昧的时候,但是心里面有忧,这就叫作「忧」,「是名依出离忧」。「义如《显扬论》说,《显扬论》五卷十页」。

这是「辨受相」,第一是「忧根」的相貌说完了。忧根的相貌就是两种,一个是「染污相」,这是在欲里面生活的人苦恼境界;「出离欲俱行善相」,这是修行人,修行人也有忧,是这个相。

∵∵

丑二、苦根

苦根者:或由自等增上力故、或由身劳增上力故、或火烧等增上力故、或他逼等增上力故,诸离欲者,犹尚生起。

这个「苦根」怎么讲呢?「苦根者:或由自等增上力故」,苦;本来是没有苦,怎么有苦呢?自己虚妄分别出来的,自己身口意有所造作而出来苦。「或由自等增上力故」,或者由自己的因缘,自己发动出来一种原因制造成了苦;这后边有解释,为什么自己给自己找苦恼呢?后边有说。

「或由身劳增上力故」,或者由身体的劳作,劳作的时候使感觉到苦。「或火烧等」,我们这身体、若用火烧这身体的时候当然是苦,大水若淹的时候也不得了,或者是人用刀来砍一砍也受不了;「或火烧等增上力故」这是个苦恼。「或他逼等增上力故」,就是有其他的有情逼迫你,种种的令你生出苦恼的力量。

「诸离欲者」,这些事情都是引发出来痛苦的事情。这个事情「诸离欲者」;有欲的人有这个「苦」,离开欲的人也还是「犹尚生起」,还有这些事情,也是苦。

∵∵

《披寻记》三七○页:

或由自等增上力故等者:所得自体,或由自害,或由他害,名由自等增上故苦。久处住等威仪,即生大苦,不可堪忍,名由身劳增上故苦。若火所烧、若水所坏、若风所燥、名火烧等增上故苦。由他种种逼恼因缘能为损害,名他逼等增上故苦。如是诸苦,初静虑中犹未能断,由是说言诸离欲者,犹尚生起。

「或由自等增上力故等者:所得自体」,我们所得的这个身体。「或由自害、或由他害,名由自等增上力故」,有的时候自己打自己,或者自己伤害自己,这个有苦恼。「或由自害、或由他害」,或者是我们去伤害别人的时候,别人也一定要报复要伤害我们,「名自等增上力故苦」。「久处住等威仪,即生大苦」,若是把你困在一个小的房间里面,不准你出来,你看你苦不苦?也是苦。或者是你立在那边久了,也是苦;坐在那里久了,也是苦。叫你卧在那里,你感觉舒服吗?卧久了不准起来,你也是苦。所以这个事就是「即生大苦」,「身劳等增上大苦」。「不可堪忍」这种苦名「由身劳增上故苦」。「若火所烧」,我们的身体为火所烧、或者为「水所坏、若风所燥,名火烧等增上故苦」,这是一个苦。「由他种种逼恼因缘能为损害」,那叫「他逼等苦」。这是几种增上力故苦。

「如是诸苦,初静虑中犹未能断」。说是我们努力的修行,超过了欲界,成就了色界初禅,你得到初静虑了,但是这种「苦」你还没能断,还有可能要受。「由是说言,诸离欲者,犹尚生起」,这是说出苦根的一些缘由。

∵∵

丑三、喜根

喜根者:谓第二静虑中,即第二静虑地摄。

第三科是「喜根」,「喜根谓第二静虑中」,第二静虑中有喜根。其实初静虑也是有「喜」,但是现在这个文说初静虑有苦,那个喜就不提了。现在说第二静虑有喜,就是他想要成就第二静虑,也是要一番努力的,经过一番努力才能成就!后来成就了,没有白辛苦,心里面欢喜,这喜是这个意思,所以第二静虑有喜。这个喜「即第二静虑地所摄」,就是属于第二静虑的,就都叫做喜。那么这个喜就不是单纯一个喜,还有其他的事情与它相应:触、作意、受、想、思都有的。

∵∵

丑四、乐根

乐根者:谓第三静虑中,即第三静虑地摄。

那个是最殊胜的「轻安乐」,这是一个「乐」。

∵∵

子四、明断等(分二科)∵∵丑一、苦等根(分二科)∵∵寅一、举苦根(分二科)

卯一、释难(分二科)∵∵辰一、说苦未断难(分二科)∵巳一、问

问:何故苦根初静虑中说未断耶?

这个苦恼的事情;前面说这么多的苦,我们欲界的人是有这种苦。得到初静虑了的这种大修行人,有那么高的禅定的人,为什么说他还没有断呢?他还有这种苦呢?

∵∵

巳二、答

答:彼品粗重犹未断故。

就是那个苦根的粗重,他是没断,事实上他还是有的。就是得了初静虑的人,还是有这些苦恼的事情。

∵∵

《披寻记》三七○页:

彼品粗重犹未断故者:此中粗重,谓怖畏粗重、劳倦粗重、大种乖违粗重、及报粗重。如次配前四增上力应知。

「彼品粗重犹未断故者:此中粗重,谓怖畏粗重」,这个得了初禅的人,他还有这种事情,有怖畏的这种苦恼。「劳倦粗重」,这个身体若劳动的时候也是苦。「大种乖违粗重」,这个地水火风大种互相是乖违的;我们这个身体是地水火风组织成的,外面还有地水火风,那和你这身体的地水火风有乖违的时候,这「乖违」就成就了造成一种粗重,就是苦。「及报粗重」,就是原来的业力,前一生业力得到这果报,这种粗重也是苦。「如次配前四增上力」;前面那个「自等增上力故」,就是这上面说的「怖畏麤重」就是「自等增上力故」;「或由身劳增上力故」,就是这个「劳倦粗重」;「或火烧等增上力故」,就是「大种乖违粗重」;「或他逼等增上力故」,这就是包括这个「报粗重」,你前一生的业力得到这个果报,那就是有苦。那么有这样的粗重,得到初禅的人还是有的,他还是没有断,所以还是有这个苦。

∵∵

辰二、苦不现行难(分二科)∵∵巳一、问

问:何缘生在初静虑者,苦根未断而不现行?

这又是个问题;是第二「苦不现行难」,提出这一个问题。什么原因、什么理由「生在初静虑者,苦根未断而不现行」?这个「生在初静虑」这句话有点事情;这个「生」就是在欲界死掉了,生到色界天去了,这个人在人间得到初静虑死掉了,那么生到色界初禅去了,就不是欲界的人了。前面说你得到了初静虑,你还在欲界,还是在欲界里,没生到天上去;你在欲界的时候,那就有这些事情:「彼品粗重,犹未断故」,要是用火来烧你还是受不了,那就是很多苦。若是「生在初静虑」,就是生到色界天上去了,说这个「苦根没断而不现行」,但是没这些苦的现行,没有人说是用火来烧你,你生到色界天没这件事,这几种粗重的苦都不会现出来的;但是苦根还是没有断、还是存在。这底下解释。

∵∵

《披寻记》三七○页:

何缘生在初静虑者苦根未断而不现行者:前说苦根诸离欲者犹尚生起,谓证初静虑中。此问何缘苦根未断,而不现行?谓生初静虑者。由是差别,故义无违。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