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四、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分二科)酉一、依四句答(分三科)
∵戌一、无明与行(分二科)亥一、问
∵问: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
∵现在这个大科是三杂染的第三科「生杂染」。生杂染里面一共是有四大科,第四科是「生流转」,生流转这一科也是生杂染的最后一科。「生流转」第一科是「约自身辨」,这一科里面一共是分成九科,九科里面的第八科是「缘起分别缘」,这一科非常多,这缘起分别缘里面又分九科,这个九科里面现在是第四科「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
∵现在是第四科,前三科都已经讲过了。前三科的第一科是「十二支次第分别」这讲过了,第二科是「缘义分别」,第三科是「十二支前后相望的分别」,前后相望的分别这一科也很长。现在是第四科「十二支为缘抉择分别」。看这十二支为缘是什么意思?也还是有一点十二支相望,还是有点意思。这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依四句答」,分三科,第一科是「无明与行」。先问。
∵「问: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假设一件事情它是由无明的力量生起的,由于自己的没有知识、没有智慧,有特别错误的见解,因此而发动出来一种活动,那么这个活动就是以无明为缘而生起的。
∵这个以无明为缘而生起的东西,「彼法是行耶?」那件事是不是十二缘起里面的那个「行」呢?十二缘起里面第二支是「行」。那么这是提出这个问题,这是一个问题。「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假设说那一件事是行,什么是行呢?前面解释过,或者是我们发动出来的行为是对自己、对于他人都是有利益的。对别人有利益、对自己也好,那么这是一种行为。
∵第二种行为对自己有伤害,对于别人也有伤害,这是一种行为。第三种是超越了这种境界,就是修了色界定,或者是无色界定,这种不动的这种高深的禅定的一种行为。这也是行,就是福行、罪行、不动行这三行。
∵「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这发动出来的活动是行,那么这种行是以无明的力量发动出来的吗?「彼无明为缘耶?」这个意思,这两句话。
∵∵亥二、答(分二科)天一、标
∵答:应作四句。
∵这底下是回答,回答这个问题。你提出这个问题,应该作成四句话来回答这个问
∵题,应该这么讲才比较圆满。这句话是「标」出来四句,第二科是「辨」,说明这四句。
∵∵天二、辨
∵或有行非无明为缘,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或有亦无明为缘,亦是行,谓福、非福、不动、身语意行。除如是四相,是第四句。
∵「或有行,非无明为缘」,有可能有一种行动。但是不是无明的力量发动的,不是,那是什么呢?「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无漏就是佛教徒他放下世间上的尘劳,修学四念处想要得涅盘,想要做这件事。那么修四念处是断烦恼,无漏,「漏」是烦恼的意思,没有烦恼,你这种行动是能灭除烦恼,不滋长烦恼的,所以它是「无漏」。这种无漏的行为不是无明为缘而有的,它也是行,但不是无明的力量发动的。
∵「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这个无覆无记,这个「无记」,就是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恶,所以叫做「无记」。这种无记有两种:一种是里面「有覆」,这个「覆」是隐藏的意思,表面上看不出来什么事情,好像没有什么,但是里面有问题,里面也是有贪瞋痴的烦恼,但表面上没有痕迹,那就是「有覆」。表面上是「无记」,但里面是有烦恼的,叫做「有覆」。
∵这种情形,譬如说是得到色界定的人、得到无色界定的人,他也是有烦恼的,他也有贪烦恼、各式各样的烦恼也是有,有的时候没有瞋。但是因为有高深的禅定就把那个烦恼折伏了,就是不明显。譬如说这个警察的力量非常的大,这个土匪、是有土匪,但是土匪不敢活动,就表面上没有土匪,就是警察的力量大把土匪镇伏住了,表面上就是没有土匪,那么治安的情况很好。那么这种情形就叫做「覆」,叫做「有覆无记」,不能说有土匪因为土匪没有活动嘛!就是这个意思。
∵现在是说有禅定的人,有禅定的人他的烦恼被禅定折伏了,就好像没有似的,这是一种情形。第二种情形没有烦恼,是无覆,没有烦恼隐伏在这里,但是你也不能说它是善,也不能说它是恶的。
∵『不思善、不思恶,正恁么时,那是上座本来面目。』这是《六祖坛经》说的。但是《维摩经》说:『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这和六祖大师说的不一样,这个《维摩经》入不二法门,那个菩萨我认为是高明一点,这样说是对的。只是说『不思善、不思恶,那是上座本来面目』,那是无记嘛!怎么能说是本来面目呢?不过这可以有个圆满一点,再多加上虚云老和尚就是把六祖大师的这句话,把它圆满了一点解释解释。
∵现在说无记,「无覆无记」就是真实没有善、也没有恶,是这么一种境界。这个没有善、也没有恶的身语意行。或者是我们身体发出来的行动,说出来的话,内心里面的思想,是属于「无覆无记」的,属于这样的情形的。属于这样的情形,那也不是无明为缘,无明是染污的,染污的无明,由它来推动出来的身行、语行、意行,那也是染污的。而不能说是无记的,不能这么说,所以「无漏」是佛教徒修学圣道的境界。
∵「无覆无记」的身语意行,这个《披寻记》上面说:有覆无记也在内,也在这句话以内。那也不是无明的力量发动的,不过这句话再考虑一下,可以再思惟一下,有覆无记不是无明为缘,这句话再想一想。这样说是「行」,但是,不是无明为缘发动出来的,那就是「无漏」,佛教徒修学圣道的行为,加上「无覆无记」的身语意行,那就不是无明发动的,这是一种情形。
∵「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这个佛法和世间法不是相同。除非是学习法律的,或也就说你这个行为的动机是什么?要考察一下,若是不是属于这一类的范围内的,那不管动机是什么,不管这件事,只要是有利可图这件事就可以做,但不管动机这是一种情形。
∵但是佛教不是,佛教是你这个行为是由什么动机发动的?由无明发动的,不是无明发动的要注意这件事,要观察这件事,观察自己的心怎么样的动。那么这可见我们佛教徒举心动念的时候要注意、要注意这件事。所以说是「或有行,非无明为缘,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这是一种情形,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或无明为缘而非是行」,是无明发动的,但是,不是属于行,不是属于行的,那是什么情形呢?「谓除行所摄有支,所余有支」,在十二缘起里面就是把行,无明缘行的这个「行」,属于行的这一部份除掉不在内,那么「所余有支」所剩余的,其余的十个支,就不是属于行了,那也是无明为缘的。
∵譬如无明为缘,识、名色、六处、触、受出来了,那就不是行支了,或者是底下生老死也不是行支了。这是一句。「或有亦无明为缘亦是行」这是第三句,或者有的情形是无明为缘发动出来的行,什么行呢?谓福行、非福行、不动行。这个福行、非福行、不动行也都是身语意行。福行里面也一定是要通过身语意才能造作出来,非福就是有罪过的事情,也是要通过身语意,不动也是要身语意,是这样意思。这样子这第三句,这是无明为缘而有行,是这样意思。
∵「除如是相」把前面的这三句除掉,剩余的就是第四句了,譬如说这个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那么就不是前三句,前三句都不包括在内,就是分这么四句。那么这是回答了这个问题。「若法无明为缘,彼法是行耶?设是行者,彼无明为缘耶?」这个问题回答完了,这是用四句回答。
∵∵《披寻记》三二六页:
∵谓无漏及无覆无记身语意行者:此中身语意行,通说无漏及与有覆无记二种应知。
∵∵戌二、行与识等(分二科)亥一、举行与识(分二科)天一、问
∵问:若行为缘,彼亦识耶?设是识者,行为缘耶?
∵这是第二科「行与识等」。先举出来行与识,先问。
∵「若行为缘,彼亦识耶?」这个由于我们的「行」,就是我们造作出来的行为、造作出来的业力。这个业力的力量使令这个人的心,使令他的思想变成这样子。
∵譬如我举个例子:头几天我也说过,譬如这个人生存的时候是男人,但死了以后第二生变成女人了,变成女人是什么,就是他的思想是女人的思想。那中阴身他投胎的时候,那中阴身是个女人的思想。他原来生存的时候他是活了一百岁,或者活了几千岁都是男人的思想。但是死了之后变成女人的时候,那个心就是女人的想法不是男人了,为什么会变呢?
∵「行为缘」这个业力,这个业力使令他就变了,业力使令他变成这样子,所以行为缘。现在说是提出这个问题:「行为缘彼亦识耶?」说这个业力的发动出来的情形,那一定是识吗?一定是识,是这样子吗?「设是识者,行为缘耶?」假设是「识」,是他的思想上的活动;思想上活动一定是识做发动的因缘吗?一定是这样子吗?这是提出这两个问题。
∵∵天二、答(分二科)地一、标
∵答:应作四句。
∵是第二回答这个问题,先「标」出来,应该「列」出来「四句」来解答这个问题。底下是怎么四句呢?
∵∵地二、辨
∵或行为缘非识,谓除识所余有支。或识非行为缘,谓无漏识及无覆无记识,除异熟生。或亦识亦行为缘,谓后有种子识及果识。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或行为缘非识,谓除识所余有支」,「或行为缘」说是这个人的业力发动出来事情,但是那还不是识。不是那个识是什么呢?「除识所余的有支」,那么不是那个识,其余的有支:名色、六处它也与无明有关系,也是与行有关系,那个就不是识了。名色、六处、触、受也与无明有关系,也与行有关系的。但是那个不是识,可见这个「行」它发动出来的事情不限于识。
∵「或识非行为缘,谓无漏识」,或者是识,是思想上的事情,但不是以行为缘的,是什么呢?「谓无漏识」。譬如说佛教徒,这个人他经过长时期的修行,他修四念处、八正道成功了,他是圣人了。圣人的时候他的正念一提起来,他的这个识是无漏、是「无漏识」,就是没有烦恼,只是般若的智慧,光明的智慧和这个识在一起活动。在一起活动的时候没有烦恼,那叫「无漏识」。而这个识,识的活动就不是行为缘,不是我们做世间上的有漏的业力作因缘,这不是的,那是「无漏业」的力量。
∵「及无覆无记识」,这个「无覆无记识,除异熟生」,这个「无覆无记识」就指阿赖耶识,阿赖耶识的无覆无记识。无记识「除异熟生」,异熟生,「异熟」就是阿赖耶识,由阿赖耶识生出来的「识」,那么就是前六识。前六识不在内,只是阿赖耶识的无覆无记识,阿赖耶识无覆无记识是它自己的种子现起来的,那就不是行为缘,也不是行为缘的。
∵不过这个地方还是可以再分别,阿赖耶识若约增上缘来说,行也是有力量,这个业力使令你得到一个阿赖耶识,就是在因中的时候,因果的「因」是有善、有恶,到果上的时候是「无记」的。这样说当然是约增上缘来说,就是行为缘。若说是按因缘来说,就不是行为缘了。它本身的种子现出来「无覆无记识」,那就不是行为缘了。在这个无漏识和无覆无记识不算这个异熟生,那就是「识」而不是以行为缘的,这样子讲!
∵「或亦识亦行为缘」,这是第三句,也是识,也是行为缘的,那正好就是行缘识这句话。「谓后有种子识及果识」,那么后有的种子识,后有是对现有说的,现在的有就是现在的这个生命体、这个身体,后有是这个身体以后的那个生命体,那么叫「后有」。这个后有的、后来有的那个生命体,它是由阿赖耶的种子变现出来的,那么那一个后有的种子识,种子识就是后有。后有从那儿来的?从种子识来的。而那个种子识是由「行」来的,你这样创造就在阿赖耶识这里熏成了种子,那个种子将来得一个后有的果报,这样意思。
∵「及果识」,那个种子识是在因上说的,若在果的时候就是那个种子变现出来果报了,那个「果识」。那么这个是「亦识」也是行,是行为缘而有识,那个识是由行来的,正好是第三句。「除如是相」,那么就是第四句,其他的那就是第四句了。那么譬如说是生老死那就不是就不一样了,或者是爱缘取,那也不是这一句话了。
∵∵亥二、例识与名色等
∵由此道理,乃至触缘受,随其所应,四句应知。
∵由前面这个「行与识」,这个情况也是四句。而这个行与识道理是这样子,「乃至」,就是经过了那个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这几句话也和前面行缘识是一样的。
∵因为这几句也都是由行的业力,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的种子,这些种子有识、有名色、有六处、有触、有受,都是「行」熏成的种子。那么就是和「识」是一样的,所以也就不必另外说了。
∵∵戌三、受与爱(分二科)亥一、问
∵问:若受为缘,皆是爱耶?设是爱者,皆受为缘耶?
∵这是第三科是「受与爱」,受与爱是怎么情形?先问「若受为缘,皆是爱耶?」说是我们现在的内里面这一念灵明的心,我们这一念的灵明的心可以见色、可以闻声、可以分别,知道好、知道坏。这一念分别心和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就是「受」,和境界、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一接触的时候,它就有受,就是有感觉。
∵这个「受为缘皆是爱耶?」有了受的时候就会再生出来一个爱吗?我们有了受,我们通常说是享受,在受的境界里面,因为自古以来的经验太多了,见一样学一样,我的父母是这样子我也是这样学,我的老师这样子我也是这样学。可是父母和老师也是向前人学习,当然继续的读书,继续的做事,从经验中又会选择出来自己所欢喜的。总而言之,选择自己所欢喜的境界去享受。因为从受里面知道能感觉到有点满意,所以就是受的时候,一定是有可意的事情就是爱,因受而得爱,因受而得到一个满意的、可爱的境界去享受。
∵若是不受的时候,这个可爱的受、这个爱是没有的,所以叫做「受为缘」,受缘爱。现在这提出这个问题,因受就决定是爱吗?就是这么意思。你所受的一定是可爱的吗?提出这个问题。「设是爱者,皆受为缘耶?」说是我感觉到可爱的事情,一定是受作因缘的吗?这提出这两个问题。
∵∵亥二、答(分二科)天一、标
∵答:应作四句。
∵应该还是作四句来回答这个问题。
∵∵天二、辨
∵或有是爱非受为缘,谓希求胜解脱,及依善爱而舍余爱。或受为缘而非是爱,谓除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所余有支法生。或有受为缘亦是爱,谓无明触所生受为缘,染污爱生。除如是相,是第四句。
∵「或有是爱,非受为缘」,或者是可爱的,我所追求的一定是我所欢喜的,我所爱的事情,我所爱的。是我所爱,我才去追求,我不能自己追求苦恼没这回事情。是爱!但是,不是以「受为缘」的,不是以受为缘的,就不是以日常的经验中的这个受做因缘的,不是。
∵譬如说是我们生活上的习惯,总是在这个色声香味触这个五欲,五欲里面追求可爱的欲,我们习惯生活上是这样子。但是有的时候不是这么回事,这个可爱的境界不是从受来的,就是从来我没有经验过,由经验中选择自己可爱的事情来追求,现在不是!你没经验过。什么呢?「谓希求胜解脱,及依善爱而舍余爱」。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