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二、七种无知(分二科)∵∵地一、总标

复有七种无知:一、世愚,二、事愚,三、移转愚,四、最胜愚,五、真实愚,六、染净愚,七、增上慢愚

这十二缘起第一是「无明」,这一科里面分两科,第一科「约所知事辨」,第二科「约能知的智慧」来说明。「所知事」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十九种无知」已经说过了,现在是第二科「七种无知」,七种无知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就刚才念这一段。除了十九种无知,又有七种的无知,就是七种的无明。那七种呢?第一种是「世愚」、第二种是「事愚」、第三种是「移转愚」。

第一种的「世愚」,就是过去、现在、未来;前际、后际、现在际,在这三世上不明白是无我、无我所,所以叫做「世愚」。第二个叫做「事愚」,是约内外说的,这前面说过。

第三种是「移转愚」,这个「移转」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由未来到现在,由未来移转到现在,由现在移转到过去。这时间的相貌有点迷惑性,我们说是由未来到现在,由现在到过去;也可以说由过去到现在,由现在到未来,也有这种意思。这个「移转」呢,就指前面那个「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业能感果报,所以就是移转了。由未来到现在,由现在到过去才能移转。

「四、最胜愚」,就指前面那个「于佛无知、于法无知、于僧无知」,对于三宝有所不知,这个「最胜愚」,三宝是最殊胜的。「五、真实愚」,真实愚是苦、集、灭、道,对于出世间的因果不明白,这叫做「真实愚」。

「六、染净愚」,就是前面「于因无知」,计因所生法无知,就是因果。因果有善、恶,所以称之为「染净」。「七、增上慢愚」,就是最后那个「于六处触如实通达无知」,那么这叫做「增上慢愚」,就是对沙门果有所不知。

∵∵

地二、别名摄(分二科)∵∵玄一、征

前十九无知,今七无知,相摄云何?

前面是把「七种无知」列出来,这下面「别明摄」,就是于「十九种无知」互相的关连,分二科,第一科是问。前面说的十九种无明,这里又说七种,那彼此的关连,是怎么样呢?

∵∵

玄二、释

谓初三无知摄初一,次三无知摄第二,次三无知摄第三,次三无知摄第四,次四无知摄第五,次二无知摄第六,后一无知摄第七。

这底下就解释,这个十九种无知里面,初开始的三个无知,可以摄持这里的第一个愚,就是「世愚」。那么正是很恰当的,前际、后际、前后际。

「次三无知摄第二」,十九种无知的第二个,三个无知就是:内无知、外无知、内外无知,那么可以该摄这里的第二个「事愚」。正好是指这个色受想行识的事,都是无我、无我所,但是我们不知道,认为有我、有我所,所以叫做「事愚」,那么和前文也是正相合的。

「次三无知摄第三」,摄第三就是「移转愚」: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无知。「次三无知摄第四」,「次三无知摄第四」就是三宝,摄这个「最胜愚」。「次四无知摄第五」,苦、集、灭、道,四个无知,摄这里的第五个「真实愚」。「次二无知摄第六」,就是于因无知、即因所生法无知,摄这里的第六个「染净愚」这样子。

「后一无知摄第七」,就是「于六触如实通达无知」,就是沙门果证的不明白,摄这里的最后一个「增上慢愚」。

∵∵

天三、五种愚(分二科)∵∵地一、标总列

复有五种愚: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

前面是十九种无知和七种无明。这是第三科,还有五种的无知。

「一、义愚,二、见愚,三、放逸愚,四、真实义愚,五、增上慢愚」,这个「义愚」,就是不明白道理,对于一切所应该通达的事情,都是不明白。那么这就叫做「义愚」。这样的词,这样的名字,它的范围是非常广的,可以包括十九种无明都在内了。

「二、见愚」,这个人「见」,有一点智慧的意思。他有智慧,能有所见,在这广大的、复杂的情况中,他能够看出来一些道理,那么叫做「见」。但是这种见,是愚痴的境界,有无明的,实在是错误了,搞错了,所以叫做「愚」。

第三是「放逸愚」,这个「放逸愚」,这《披寻记》解释的好,想要生到天上去,但是又不想要做善事,那么就叫做「放逸愚」。就是要有好的享受,但是没有好的品德,这是有问题。

四是「真实义愚」,对真实义不明白,那么苦集灭道是「真实义」,不明白就是「愚」了。「五、增上慢愚」,这和前面一样。

∵∵

地二、明别摄(分二科)∵∵玄一、征

前十九种愚,今五种愚,相摄云何?

这里是问,底下嘛解释。

∵∵

玄二、释

谓见愚,摄前六及于因所生法无知;放逸愚,摄于业异熟俱无知;真实义愚,摄于佛等乃至道谛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当知义愚,通摄一切。

「谓见愚,摄前六及于因所生法无知」,这里第二个「见愚」,可以收摄前十九个愚里面的前六个愚。「及于因所生法无知」,及于因无知,从因所生法无知,这两个。那么前六加这两个就是八个,这「见愚」也可以该摄八个无明。

「放逸愚,摄于业异熟俱无知」,就是业无知、异熟无知,业异熟俱无知,这在前面的次第是第七、第八、第九。那么这三种无知都可以放在「放逸愚」里面,生死业都是属于「放逸」的事情。

「真实义愚」,这个「真实义愚」可以「摄于佛等,乃至道谛无知」,佛、法、僧无知,苦、集、灭、道这七个无知。「增上慢愚,摄最后无知」,这个最后这无知,可以包括在这里面了。正好是前面那个「愚」,增上慢愚。「当知义愚通摄一切」,这里面五个愚,后面四个都解释了,这个「义愚」没有说,现在最后解释。它是通摄一切的,十九个无明都可以包括在内了。

这是「约所知事」,所认识的一切缘起的事情,来辨别这个「无明」,这是第一科。现在第二科是「约能知」的智慧来说这个无明分两科,第一科是「异门差别」,分两科,第一科「辨差别」。

∵∵

亥二、约能知智辨(分二科)∵∵天一、异门差别(分二科)∵∵地一、辨差别

复次无知、无见、无有现观、黑暗、愚痴、及无明暗,如是六种无明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

这个在前面约所生一切缘起法,来辨别无明,现在约能知的智慧。是「无知、无见、无有现观」,这里面有六种无明。「无知」,就是从字面看,就是「知」和「见」,都是智慧,但是在六识上来看呢,第六意识是知,眼识是见,但是这里面的看法,在字面上看应该无差别。可是这个《披寻记》的解释呢,就把它分别了,不现见的事情,你不明白叫做「无知」;现见的事情,当前就可以见闻觉知的事情,你不明白叫做「无见」,这是这么样的分别,「无知、无见」。

「无有现观」,这个「现观」是什么呢?是说修行人,佛教徒修学圣道成功了的人。他这无漏无分别的智慧出现了,修成功了,与真如理相应的时候,这无分别智与真如理相应的时候,叫做「现观」。那么现在说「无有现观」,那就不是圣人了,那么就是凡夫境界,凡夫境界那么就叫做「无知」了。

「黑暗」,黑暗也是「无知」;「愚痴」也是无知;「及无明暗」,还是「无知」。这三个名词,字面上用的字是不一样,但是表达的意思应该是无差别。既然无差别也还同时列出来,还是有差别的。看看他自己这个作者本身怎么解释。

「如是六种无明差别」,这是一共有六种差别。「随前所说七无知事,次第应知」。这是本论作者自己的解释,这六种不同的无明,什么意思呢?是「随前所说」的「七无知事」。前面不是有七种无知:世愚、事愚、移转愚,另外四个,那么这里的六种无明呢,就是随顺前面所说的七无知事的次第,就明白它是什么意思了。

这样解释呢,第一个「无知」,就是那个世愚;第二个「无见」,就是那个第二个事愚的意思。「无有现观」,就是第三个「移转愚」,因为你没有圣道的智慧,就是要流转生死;你若有圣道的智慧,这生死就停下来了,那么是这么样在配合。

「黑暗」就是最胜愚;「愚痴」就是真实义愚,对于苦集灭道的次第的道理不明白,叫做「愚痴」。这个染净愚和增上慢愚,合起来名为「无明暗」,这样解释,这么也就可以明白这个意思了。

∵∵

地二、显总合

于后二无知事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暗。

这二科「显总合」。「后二无知事」,就是染净愚和增上慢愚。这个「总合为一」,就是这里的「无明暗」,是这样意思。「总合为一,起此最后无明黑暗」,就是这样意思。

∵∵

天二、所治差别(分二科)∵∵地一、辨(分二科)∵∵玄一、约三慧辨

复有差别: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

前面是「异门差别」,约能知的智慧说无明,有异门的差别,也就是这六种无明。现在第二科,约智慧所对治的不同,来辨别这无明。第一科是「辨」分两科,第一科「约三慧辨」。

「复有差别」,还有不同的含义,什么呢?「谓闻思修所成三慧所治差别,如其次第说前三种」。「谓闻思修所成三慧」,就是我们学习佛法的人,初开始是闻所成慧,再进一步思所成慧,再进一步是修所成慧,这三种智慧。由这三种方法,所成就的三种智慧,这三种智慧成就了以后它是有作用的。有什么作用呢?

「所治差别」,能对治,就是能消除内心的无明。「闻」所成慧所对治的无明,就是「无知」;「思」所成慧所消除出去的无明,就是「无见」;「修」所成慧所对治的无明,就是「无有现观」,「如其次第说前三种」无知。

∵∵

玄二、约三品辨

即此所治葌、中、上品差别,说后三种。

这是第二科「约三品辨」,就这里说的「闻思修三慧」所对治的无明,所对治的无明,是有三种不同。第一种是「葌品」的无明,第二种是「中品」的,第三种是「上品」。这是说这个无明烦恼力量的软、强、弱,分三品,这样子来解释。「说后三种」无明的。

∵∵

地二、结

如是所治差别故,自性差别故,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这是结束这段文。前面这样解释呢,由闻思修三种智慧,所消除去无明的差别,说前三种无明。

「自性差别故」,在无明本身的体性上看,也是有软、中、上品的不同。所以加起来,「建立六种差别应知」。

本论的作者有大智慧,可以广、也可以略,说十九种,又说七种,又说五种。这个开合自在。

∵∵

戌二、行差别(分三科)∵∵亥一、身行(分三科)∵∵天一、征

身行云何?

∵∵

天二、标

谓身业。

∵∵

天三、辨

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

前面是说的「无明」,说的无明的道理,这个无明的里面呢?一开始说的是,不知道是无我的道理,执着有我,这过去世是有我、是没有我?未来世是有我、没有我?从这里开始解释无明。一开始就是执着有我是个无明;后面的意思,执着有法也是无明,这个无明的大意解释完了。

现在解释第二「行」,无明缘行这个「行」。行分三科,第一科是「身行」,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身行云何?」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个生命体他不老实,他要活动。什么活动呢?「谓身业」,这个身体的活动所造业力,那就是「身行」。这个「身行」,通常说这个出入息是身行。我们有入出息、有这口气,这身才能动,要没这口气就不能动了,所以他叫做「身行」。又有一种意思呢?就是这个身体会发出来种种的活动,那也叫做「身行」。这里当然是,主要是发出来的活动,或者是罪行,这下面有解释。

「若欲界、若色界」,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谓身业。第三科,解释。

这个「身业」这件事,「若欲界」,或者是欲界的活动;「若色界」,或者是色界天身的活动。这里没有提到无色界,无色界就是没有色法,所以他没有前五根就不说了。

「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这个「身业」,究竟是什么呢?「在下」,若在欲界来说呢,就是一个「福业」,一个「非福业」;要在欲界以上的色界天呢?那就是「不动业」,就是定了。这样福业、福行、非福行、不动行,加起来是无明缘行的「行」,是这样意思。

∵∵

亥二、语行(分三科)∵∵天一、征

语行云何?

这个语言这件事,是怎么回事情呢?

∵∵

天二、标

谓语业。

这个「语」,当然内心里面要有所寻思,才能够会说话,所以叫做「语行」。当然也包括,或者是说诚实的语言,或者说虚妄的语言;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这些事情。那么就叫做「语业」。

∵∵

天三、辨

余如前应知。

其余的呢?像前面「身行」所说的,就是「若欲界、若色界,在下名福、非福,在上名不动」,和这是一样。

∵∵

亥三、意行(分三科)∵∵天一∵征

意行云何?

这个身行、语行说完了,现在说「意行」。「意行」指什么说的呢?这个第六意识要活动,一定要有受、想的心所,不然第六意识也不能活动。所以受想心所是意,叫做「意行」。

∵∵

天二、标

谓意业。

意的造作、意的活动。这个身业和语业,单独的列出来了,这个「意业」的范围就缩小了。那么就是思心所,由思为导首,所有的思想活动,那都叫做「意业」。

∵∵

天三、辨

若在欲界,名福、非福;在上二界,唯名不动。

「若在欲界,名福、非福」,这个「意业」也是一样。若是欲界有情,他的意业活动,或者是福业、或者是非福业。若「在上二界,唯名不动」,不动业,因为他是修禅定的。

∵∵

戌三、识差别(分二科)∵∵亥一、辨相(分二科)

天一、举眼识(分二科)∵∵地一、征

眼识云何?

这底下十二缘起的第三个支,第三是「识」支。无明缘行,这两科说完了。底下说「识」分两科,第一科是「辨相」、分两科,第一科「举眼识」,先是「征」。

「眼识云何?」这个无明缘行说完了,那么说到第三个「识」支。识支究竟指什么说的呢?就指六识说的,第一个是眼、眼识。眼识是怎么回事情呢?∵

∵∵

地二、释

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所有褔、非褔、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

「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这个眼识不是指你现在的眼识说的,「谓于当来」,就是这个生命体结束了,又出现了一个生命体,是那个生命体所说的。所以「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就是以眼根为依止处,眼根就是增上缘了。「了别色境识」,依止眼根发出来眼识,这个眼识有明了性,它去明了各式各样的色境,青黄赤白,地水火风,就指这个说的。

「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这里的意思和前面的意思也是相合的。「谓于当来依止眼根了别色境识」,而这个「识」,当然是由名言种子现起,但是名言种子现起同时也要有,有支种子,就是业,业力的种子。这业种子来支持它,它才能够现行的。

所以这里面说:「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或者是你造的福业,或者造的非福业,造的不动业。由这不动业呢,熏习你以前的眼识的种子。「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就是所栽培的、所滋润的,就是那个眼识的种子,叫做「种子识」。种子即是识,名为「种子识」。

「及彼种子所生果识」,那个种子识,它不能永久停留在种子的状态,所以它会有因缘,它会得果报的时候,这眼识就现行了,就是「果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前面是因,这里是果;因也好,果也好都是「识」。

∵∵

天二、例余识(分二科)∵∵地一、例同

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亦尔。

这是第二科,再加以再说,「如眼识如是」。第一科「举眼识」,第二科就是「例余识」,就是眼识之外,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同眼识是一样的,所以「如眼识如是,乃至意识,应知」也是这样子。那么也是当来的「依止余根了别境识,所有福、非福、不动行所熏发种子识,及彼种子所生果识」,就是这个意思。

第一科是「例同」,第二科是「显差别」,不同。

∵∵

地二、显别

由所依及境界,所起了别、差别应知。

「由所依」,就是由于这个识,它一定要有一个「所依」根,就是眼识依眼根,耳识依耳根,乃至意识依意根,要有「所依」根。

「及境界」,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要有一个所缘境。眼识要有色境、识要有声音,没那个所缘境,这个识是不活动,不能生起的。「及境界」,所依之根、所缘之境;个根不同、境不同,所起的「了别、差别」也就不同。就是依眼根、色境发出来眼识;依耳根及所缘的声音,发出来的耳识,乃至意识。所以这由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差别应知」。

∵∵

亥二、料简

此于欲界具足六种,色界唯四,无色界唯一。

这底下第二科「科简」,再重新的解释解释。是什么呢?「此于欲界」,这个识,若在欲界的众生来看呢,是具足六种识的,眼识、耳识乃至意识。

「色界唯四」,但是色界天的众生,六识不具足,鼻识、舌识没有。因为他们常是入定的,不需要吃人间的欲界的饮食,所以没有鼻识、舌识了,「色界唯四」种识。无色界呢?唯有一种,就是第六意识,前五识都没有。

这样说呢?这个识指六识说,不像前面别的文指阿赖耶识,这里指六识说。

∵∵

戌四、名色差别(分二科)∵∵亥一、别辨种类(分二科)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