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三、结

如是已说由三种相建立缘起,谓从前际中际生,从中际后际生,又于中际若流转、若清净,是名缘起体性。

在大科上说三种杂染,「烦恼杂染」,「业杂染」,二科已经过过去了。现在是第三科「生杂染」,生杂染这一科,这一科里面一共有四大科:第一科「生差别」,第二科「生艰辛」,第三科「生不定」,第四科「生流转」。现在是属于「生流转」这一科,生流转这里面有「征」有「释」,在释中第一科是分成三科:第一科是「标」,第二科是「征」,现在就是第三科是「结」。

这个「缘起体」,在这里面「约自身辨」里面一共是分九大科:第一科是「缘起体」,第二科「缘起门」,第三科「缘起义」,以下一共有九科。现在是第一科「缘起体」,缘起体里面,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释」,现在是第三科是「结」。

「如是已说」,就是前面这一大段已经讲说了,有三种相貌建立缘起的体性。就是用三种相貌,解释缘起的体性。那三种呢?谓「从前际中际生」这是第一个相,「从中际后际生」这是第二相,「又于中际若流转、若清净」这是第三相,一共是用这样的三科,来解释十二缘起的体相,「是名缘起体性」。前面把这三大科都解释过了,我不知道各位还能记得吧!

∵∵

未二、缘起门(分二科)∵∵申一、征

缘起门云何?

∵∵

申二、释(分二科)∵∵酉一、标

谓依八门缘起流转:

一共是分九科「缘起体」,就是解释十二缘起的大义。这以下是第二科,说这个「缘起门」,缘起门实在来说呢,就是一切的缘起法分成九类,就是这样的意思。分成九类,现在这是第二科「缘起门」。

「谓依八门缘起流转」,就是分成八类,不是分成九类,分成八类。就是八个门户,说一个大房子有八个门;就是一个缘起法从八方面去解释,是这样意思。是依八门,这是「缘起门云何?」是问。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先是「标」。

「谓依八门缘起流转」,这是依据,也可以说是从,从八个方面来解释「缘起流转」的相貌。众生从无始劫以来,相续不断的在生死里面「流转」;这个流动,相续不断的流动,就是叫做「流转」。这些流转的情况都是因缘生起的,没有一样事自然而有的。那么那八门呢?

∵∵

酉二、列

一、内识生门,二、外稼成熟门,三、有情世间死生门,四、器世间成坏门,五、食任持门,六、自所作业,增上势力,受用随业所得爱非爱果门,七、威势门,八、清净门。

「一、内识生门」,「内」就是有情,一切有情生命体里面的识,这个地水火风是没有识的;只是有情,一切有情生命体里面才有识,所以叫做「内识」。这个「识」是怎么样生起的呢?它也是因缘有的。譬如说:有眼根、有色境,然后才有眼识。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而有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就是这一切「识」,要依据内根缘外境而有识,「识」就是这样生起的。

「二、外稼成熟门」,就是身外的,就是我们生命赖以生存的食品,就是农作物、庄稼、稼穑这一切的五谷。当然要有田地、要有种子、还要有水、有肥料、有阳光,然后才能有五谷的成熟,这也是缘起的。

「三、有情世间死生门」,第三个门就是这些有情,有心、意、识的有情。有心、意、识的世间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的世间,它有死也有生,有生也有死这一部份。这就是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乃至生缘老死,那么这就是十二缘起,就是「有情世间生死门」。

「四、器世间成坏门」,有情他一定有一个处所,是他居住的地方,那就是这个「器世间」。这个「器」,就是一个器具,譬如一个生果放在一个器里面,不然的话这个生果怎么拿呢?那么说有器世间。有一个世界,这个众生在这里生存,当然这个「器世间」,包括了稼穑也是在内,这就是全面的。众生所以能生存,也就是因为有了「器世间」,这器世间也是很重要。这器世间也有成坏的事情,就是一切众生共业所造成的器世间;这个众生若离开了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坏了。

譬如说:众生在欲界这里生存,这个欲界就不会坏;若是众生都修禅定,跑到色界天去了,不在这个世界居住了,这个世界就坏了。若是众生要来,那么这个世界就是成就,成就好了众生就来了。所以从这样的说明看出来,若有一个世界,就是一定有有情的;若有世界的存在就是有有情,不能说是只有世界没有众生,不应该是这样。因为世界是以有情为根本的,所以有世界就会有有情;有有情也就一定有世界,世界的成坏以有情的来去来决定。有情若来世界就成就;这个有情走了,走了这个世界就没有了。当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全部的、所有的这个世界的众生都走了,这个世界就不存在了。

「五、食任持门」,这个有情世间,他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一定要有饮食,不吃饭是不能生存的。那么这是什么呢?就是四种饮食:段食、悦意触食、意思食、识食。这四种食能「任持」他,能保持他的生命,正常的生长、正常的生活,能保持住他的正常生活,所以不能够说没有食。当然我们欲界的众生,这个段食也是很重要,可是也要有悦意触食,也要有意思食,也一定要有这阿赖耶识这个识食。没有识,没有其余的三种食,只是段食也还是不能生存的。若是不是佛法谁能知道这件事,若不是佛说谁能知道这件事?

「六、自所作业,增上势力,受用随业所得爱非爱果门」,这是第六个缘起门。第六个缘起门呢,实在也就是有情世间死生门,更详细的说明了一下。这个众生他有果报,或者是善报、或者是恶报、或者是超越了善恶到了色无色界的禅定,这个色无色界的禅定我们先不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果报呢?「自所作业」,是他自己所创造的业力所成就的。这个业力「增上势力」,有强大的力量,他造的这个业力有强大的力量,随这个力量就得到了,他就「受用随业所得爱非受果」,就是他受用、他享受,就是那个果报发出来的作用为他享受;为他享受那个果报呢,是随业所得爱果、随业所得非爱果;随他所造的福业,他就得到一个可爱的果报;随他所做的罪业,他就得到一个不可爱的果。这个爱非爱果呢,是他自己的罪业、福业所得,为他所享受的。这就看出来「缘起的相貌」是这样子。是「自所作业」所成就的,不是别的人给他一个爱果,给他一个非爱果,不是,是你自己创造的。

「七、威势门」,这第七个呢,就是另外有一种人不欢喜欲,不欢喜这个欲。他欢喜离欲,他就修禅定得到了四禅八定,主要是四禅。他就会成就广大的神通,这个禅定和神通有大威德、有大力量。那么使令他,远离了欲界到了色界、无色界天去了,这是另一种缘起,也是缘起。

「八、清净门」,这个清净门,前面那都是在三界里面,流转生死相貌的缘起。另外有一种众生就是观察三界都是苦,能够断惑证真,得到般若波罗蜜的智慧。能够听到佛说法的音声,听闻正法能够如理作意,能够得到正知正见而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处灭,六处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所以这是「清净门」,这是清净。

那么前面那七种就是「流转门」,这清净就是「还灭门」。这个生死流转也好,涅盘还灭也好都是缘起,加起来就是有八种,有八个相貌、八个部分来解释「缘起」的。

∵∵

未二、缘起义(分二科)∵∵申一、征

缘起义云何?

∵∵

申二、释(分二科)酉一、显甚深

谓离有情义,是缘起义;于离有情复无常义,是缘起义;于无常复暂住义,是缘起义;于暂住复依他义,是缘起义;于依他离作用义,是缘起义;于离作用复因果相续不断义,是缘起义;于因果相续不断,复因果相似转义,是缘起义;于因果相似转复自业所义,是缘起义。

前面是一共九科,前面的「缘起体」、「缘起门」都说完了,现在说缘起的义、缘起的道理。缘起的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征」,就是问。「缘起义云何?」

「缘起门」你说完了我也听到了,这个缘起的道理是怎么回事情?你说出来我听听,这是问。底下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显甚深」,第二科「明建立」,这个显缘起是很深奥的,不是肤浅的事情,这一共是八句。那么「缘起义云何?」这是问,底下:

「谓离有情,是缘起义」,这是第二科是解释,解释先解释这个甚深义。「谓离有情义,是缘起义」,这个「有情」,就是有情识的这句话,「有情识」。这个「有情识」,梵语就是萨埵,不是菩提萨埵,那个菩提,那是圣人。现在不是说圣人,一般的人就是萨埵,翻到中国话就是翻个「有情」。这个旧的翻译翻个「众生」;新的翻译翻个「有情」。这个「众生」这句话呢,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众生相就是我的意思。

我怎么叫做「众生」?就是从无始劫以来数数的受生死,很多的生,受了很多的生、很多的死,所以叫做众生,这么样叫这么名字就这么意思,这是旧的翻译,旧的翻译这样子讲,也正好是「补特伽罗」的那个意思,「数取趣」的意思。可是新的翻译翻个「有情」,翻个有情,那么就是在字面上说「有情识」。

但是若从我所执着的我,叫做众生的话,这个「有情」应该还有个解释才对。还有个解释说什么呢?我们在色受想行识里面执着有个我,多数的人来说,执着谁是我?就执着「识」是我。色、受、想、行、识,执着这个「识」是我,应该是这个样子比较合道理。譬如说:这个身体瘦了,身体是地水火风,这生理的组织有时候瘦了、有时候胖了。但是这个我是没有变化,这个「识」还是没有变化的。

「识」有受想行,这个色是我的住处。这个识、这个想,这个地水火风的生理的组识是我的住处。我的住处,它和一切境界接触的时候,他有受的事情,有所觉受;那么它也有想的事情,有思想,取着一切境界的分际,能够安立种种的名言,那么这是想。它也会有种种的行动,有目地的、或者是作善、或者是作恶、或者是作不动、修禅定、或者出世间无漏的功德。

那么就是这个「识」,色为他的住处,另外它有受想行的事情,所以「识」是主体;识是生命的主体。说若执着我,识是我,这样说有情呢,就是我的本身是有觉知性的,我的本身是有情识的。这样讲「有情」者即是我也,就是所执着的我。所执着的我,通常的这个有我论者:「我是常恒住不变易的」,因缘生法都是无常的,我是常恒住不变易,是非因缘生;所以是常恒住的非因缘生,那就是「有情」的意思。

现在说是佛法中,认为一切都是「缘起法」,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都是缘起。所以就是在一切法里面,没有这个非缘起的我可得,所以「离有情义」,那就是「缘起义」。若承认有我,那是违背缘起的,不合缘起的道理;一切缘起法里面没有我可得叫「离有情义」,这叫做缘起,是「缘起义」,就是没有我可得。那么,这个可以这么解释,「离有情义是缘起义」。如果若是执着有我,而认为真实是有我,那就不符合缘起的道理了。所以这第一句是「离有情义是缘起义」。

「于离有情复无常义」,这「缘起」里面还有一个道理,就是「离有情」以后,「复无常义」。一切法通常说,有我执,还有法执。没有我了以后,还有一切法,一切法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一切法还是无常,「无常义」。没有常恒住的我,没有这个非缘起法,其余的一切法呢?「复无常」,又是刹那刹那生灭变化的,它也不是常恒住、不变异的,「是缘起义」,这就是缘起的道理,就是有生灭的,刹那刹那变化的,这是「缘起义」。

「于无常复暂住义」,这个无常,不是永久存在的这一切色法、一切心法,这一切有为法都是无常的。无常之中「复暂住义」,还有一个暂时存在的意思,就是刹那间的存在,它生起了,有刹那的存在,刹那随转,还有这样意思。不是说一点也不存在,一点也不存在这个有情的世间也好,无情的世间也好,很难有东西存在了,那也很难成立了。所以「于无常复暂住义是缘起义」。

「于暂住复依他义」,这个暂时存在的,刹那间存在的一切法。得无生法忍的人,能看见一切法有刹那相、有刹那相。那么这个刹那相是「于暂住复依他义」。这个刹那相是怎么有的呢?「复依他义」,它又是依赖众多的因缘才现起的,所以叫做「缘起义」。这样表示呢,都没有自然而有的事情,都是因缘,每一法有每一法的因缘,这样才能现起刹那相,不是自然而有的。

「于依他离作用义,是缘起义;于离作用复因果相续不断义,是缘起义」,这二句话和中观论的说法,和天台智者大师的说法,有相类的地方。我读《阿毗达磨杂集论》也有这句话,现在读到这个。我最初读《杂集论》的时候,看到这句话很久不明白,不明白「于依他离作用义」,这句话很不好懂,很不懂。现在呢,我这几天常想这句话怎么讲?现在有一个解释,我解释给你们听听。

这个「一切」,唯识上也是说,一切法都有它的种子。种子就是因缘、因缘的种子,还有其他众多的因缘,那么就是他。一个自、一个他;种子是自,还有种子的因缘就是他。这个种子它自己能生出来吗?自己不能,自己不能生,自不生;说是他,还有其他的因缘能生出来一切法吗?也不行。

譬如说:眼识由它自己的种子生眼识,但是若有眼根,没有所缘境的话,也没有光明的话,没有作意心所的话,没有众多的因缘。就光凭种子能生吗?种子不能生,所以自也不能生。但是种子不生,那么其他的因缘能生吗?没有种子是不是能生呢?所以其他众多的因缘也不生,自也不生,他也不生;自也不生,他也不生,共起来也是不能生,共起来也不生。说是没有这些因缘也是不能生,所以一切法是无作用的,没有生起的作用,没有这件事。所以一切法没有生起的作用,那么这个和智者大师说的有点相似。

智者大师说:「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一切法都不生。一切法都不生,怎么生呢?就是这么生的。那么这样说就是下文那样说:「于离作用复因果相续」,没有作用。但是眼识就是这么多的因缘就生了,还是这些因缘,一个自,一个他,还一个共,还是这么生了。就是同时这个自、他、共,又说不生,又说生。

在不生这方面就说:「于依他离作用义,是缘起义」。在其他的经论上说有一个譬喻,《涅盘经》上也在这里面说了好多话的,说个譬喻什么呢?譬如说是一个砂子做不出来油,这个砂,土石这个砂,二个砂子,一堆砂子也造不出来油。自不生、他不生,共起来也是不生,这么样作譬喻。那么不生,一切法是不生,怎么生了呢?不可思议,就是这么生的。但是《中观论》上就是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生,那么怎么说是一法不生呢?就是一切法无自性;无自性、也无他性、也无共性,也无无因性,是因缘生的。那就是又是一个说法,那个解释法不同,和这个解释不一样。

「于依他离作用义,是缘起义」,就是众多因缘生法,你去观察它的时候,在所依的众多的,「他」就是因缘,众多的因缘里面每一法,每一种因缘,都是不生的。以叫做「离作用」,没有生起果法的作用,这是一个意思,这是「缘起义」。

「于离作用复因果相续不断义」,在那个每一法都没有生果的作用之中,而还是有因果相续不断的意思。这么多的因缘和合起来还是有法生,眼识也生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切法都还是各有因缘都还生起了。有因就有果,因果相续,还是不断的,那不可以说有因而无果,那就断灭没有这种事,所以叫做「因果相续不断义」。所以叫做「甚深」,这个「甚深」,无我而有法可得,法又是刹那灭的,又是暂住的,又是缘起的;缘起中又无作用,无作用而又有功能能生一切法。「因果相续不断义,是缘起义」,缘起的道理是这样子。

「于因果相续不断,复因果相似转义」,有因就有果;果又作因,又有果,这样子从无始劫来,一直相续不断的这样演变下去。演变下去,这里面还有些事情的。什么呢?「复因果相似转义」,因和果是相似的、相续下去,而不是不相似。譬如说:做善就得善报,那么就是相似;做恶得恶报是相似。如果做恶得善,做恶因得善果,就是不相似了。前面不如理作意那里说:杀羊,杀了羊供奉天神就可以生天,杀羊是恶,生天是善,以恶因得善果这是不相似,就是不相似。不相似,这件事是不对的。所以这里说「因果相似转义,是缘起义」,一定是这样子才是对的,合道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