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二、成经说(分二科)黄一、由无明灭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后际应生,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是故说言: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

这是第二科「成经说」,前面第一科是「辨断相」。「成经说」:成立经上的法语,也就是由前面那一段文的解释,可以成立经上这一段的话;也可以说由经上的这一段话,成立了前面这一段的法语。分两科,第一科是「由无明灭故得无生法」。

「设彼无明不永断者」,假设那个修行人,他的「无明」没能够真实的消除,他这个执着没能够真实的消除。「依于识等受最为后」,识、名色、六入、触、受,一共是五法,这五法「受」是最后。

「所有诸行」,「行」是由无明发动的。无明发动了「行」,或者福行、罪行、不动行;或者善、恶、不动,有这样的行发动以后,就在阿赖耶识里面熏成了识、名色、六入、触、受,熏成了这样的名言种子和有支种子,也包括我爱的种子。因为这样的关系呢,「后际应生」。「后际」,就是在这生命体以后,在十二因缘里面就是后面那个生老死,就是「后际」。那么在「后际」的时候,这识、名色、六入、触、受就出现了,就是投胎得果报了,那么这一个生命死了,下一个生命就出现了。

「由无明灭故,更不复起」,前面是因为「无明」没有灭,我们的内心,举心动念都是执着,都是执着有我、执着有法,不知道是如幻如化、是毕竟空的,不与空相应。若这样的话呢,那么生死是没有办法解脱的,这个生命解脱了,后一个生命又出现了,这个苦还是要再来的。

「由无明灭故」,因为这个修行人,他常常修四念处的关系,他没有我的执着,也没有法的执着,不管接触到什么境界,他常能与第一义相应,这叫做「无明灭」;常能与第一义相应叫做「无明灭」。我们举心动念时总是执着,我们执着习惯了,也不感觉有什么不对。但是你若读这个《金刚经》、或者读《阿含经》也是一样,你才发觉我们念念的都是错误,才发觉这件事。现在是说这修行人他成功了,他进入到圣境,他能够「无明灭」,不管遇见什么境界与道相应。

「更不复起」,不再生起这种执着心,不再生起无明的烦恼。这样子一来「更不复起」,「依于识等受最为后所有诸行,更不复起」。我们现在心里面能够在一切境上不取相;不取色、声、香、味、触、法;不取眼、耳、鼻、舌、身、意;也不取色、受、想、行、识,于一切法都不取相的时候,那么将来在「后际」的时候,识、名色、六入、触、受,就不生起了。那么这个人死亡了的时候,他不会像一般的凡夫去投胎了,去得果报了,没有这个事。所以那个识、名色、六入、触、受就不生了,不生也就不灭,所以叫做「更不复起得无生法」;成就了识、名色、六入、触、受的不生,不生它就不灭,这叫做得「无生法」。那么这个由「无明灭」,也就是他清净的智慧成就了。

「是故说言」,所以佛陀在经上说:「无明灭故行灭,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所以经上说:这个执着心灭了的时候,由执着心发动出来的业也就没有了,也就不发业了,不再去造作生死业了。这个「无明」灭,所以由「无明」所发动的「行」也就灭了;行灭再识灭,识灭再名色灭,名色灭再六处灭,六处灭再触灭,触灭再受灭,就是这样子。而这个「灭」就是不熏,不在你的阿赖耶识里面熏习这种种子了。所以行灭则识灭,不会像前面有个「随业识」,就不会有这个事情;识灭则名色灭,也不熏习名色的种子;名色灭则六处灭,也不熏习六处的种子了;六处灭则触灭,乃至「异熟生触灭」。

这个地方有两个意思:一、「异熟生触灭」,这里说「异熟生」,就是从异熟生出来的。这个「异熟」就是阿赖耶识,叫果报识,从果报识生出来转识;阿赖耶识是根本识,由根本识生出转识。这个转识呢,阿赖耶识有相识、见识,阿赖耶识先现出根身器界,这是相识;然后现出转识就是见识。这个见识和相识相接触,阿赖耶识现出来根身器界我们是不知道,觉悟不到这里,因为它是非常微细的;等到现出这个转识,转识与相识接触时候我们知道,因为这是粗显的境界,我们这个识与相一接触,这叫做「异熟生触」。

这「异熟生触」在无明没有灭的人,叫「无明触」,就是执着心,看见什么都执着是真实的,不与道相应,叫「异熟生触」。现在因为「无明灭则行灭」的关系,所以这个「异熟生触」也就灭了,就是「无明触」就没有了,不再执着了,不在执着是真实的了。若是在修习四念处时候,在静坐的时候这样思惟,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思惟,遇见什么境界总是用般若的智慧,用这无我观的智慧,观察它是假的、是空的、是毕竟空的、无我、无我所这么观察,长时期的这样观察。有的时候也用奢摩他,这是明静而住,不用奢摩他的时候,就用毗钵舍那来观,观察因缘所生是毕竟空寂的。那么你就于这个境界,就在学习这个「异熟生触灭」的这种法门,在学习。如果你不学习那么心里干什么呢?不学习这个明相应触,那么当然就是无明相应触了。说我出家一百年了,你一直的这样,你一直是无明相应触,那就是还是个平常人。

所以「次第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由「异熟」的种子生出来的「识」、或生出来「受」的种子,那么就是识去接触境界就会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生乐受的时候,贪烦恼就来了;生苦受,这个瞋烦恼就来了;这不苦不乐受的时候,那也并不是圣人,还是个愚痴的境界,就是这个凡夫就是这样子。但是这个人他「无明」灭了,他有智慧的时候,这个「异熟生受」不起,为贪、瞋、痴烦恼做因缘的那个「受」不起。那么就变成一个不受,这个苦、乐、舍都是毕竟空的,他的贪、瞋、痴也不起了;那就是无贪、无瞋、无痴的境界现前,就是明相应触的境界出现了。

在经上说的这一段话呢,和前面「证得慧解脱」这一段文是相契合的,是相契合。这是弥勒菩萨自己说前一段文,又引到经上的这一段文;这个对而观之,它是相契合的。当然这也表示我们应该如是学,应当学、应当学;这个突吉罗罪的时候,就是听到应当学、应当学。可以这样试一试,可以这样试一试,行、住、坐、卧的时候这样试一试,试一试应该是很好的一件事。∵

前面这是由「无明灭」得「无生法」,这个得无生,这个无生是指后际的「无生」;后际的时候,识、名色、六入、触、受、灭这个「无生法」。

∵∵

黄二、由爱灭故得无生法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无明触灭故,无明触所生受灭;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

「于现法中无明灭故,无明触灭」,黄二、这是第二科「由爱灭故得无生法」。但是我前天说过,因为由「无明灭」而后是「爱灭」,这是真实的灭。若未得到「慧解脱」的时候说爱灭,那个爱灭是假的还不是真实的。

「于现法中」,就是于现在的日常生活的境界里面,若是你的修行达到了这个程度,这个「无明灭」了,这个执着心没有了。因为因此之故「无明触灭」,这个执着心的「触」,也就息灭了。「无明触灭故,无明触所生受」也就灭了。在前面那个「乃至异熟生触灭故,异熟生受灭」,应该和这个是同一个意思,是同一个意思。但是那时候是「异熟生」,因为「异熟生」说和这文字上有点儿不同,那个意义还应该是一致的。所以「异熟生触灭」,包括后际,也通于现法,我刚才说那个地方有两个意思,就是这个意思。但是这里单说现在,「无明触灭,无明触所生受」也就灭了。

「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因为有了「受」,就刚才说过,有如意触就会生出贪爱的心;那么你能有够明触,没有所受的如意的境界。这如意的境界是假的,是水中月、是镜中像,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的,由假入空,令心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个修行这件事,我们由其是欢喜静坐的人,有的时会走岔路。什么岔路呢?在静坐时候,令这一念明了的心安住不动,这就是了,很容易说这就对了,其实不对。现在明白这儿什么呢?当然这件事要读《般若经》才明白,才容易明白。《般若经》的意思,你要增长般若的智慧,不是说我修行的时候,这个念念的明了、不散乱,不昏沈、不散乱有个明了性,这就对了!其实是止,这只是止的境界。这不是修行人最高的那个目标,不是,这个只是一个方便,最高那个地方是在那里呢?是你要通达一切法不可得这个智慧,是造成这个智慧。是要你成就一切法不可得的智慧,是用这个智慧,成就这个智慧这叫做圣道。

如果只是说:「我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触、法生心」,这心里明明了了,不取色、声、香、味、触、法,其实是取的,只是心里明明了了而住,说这就是对了。其实这个凡夫能做到这件事,得四禅八定的人就是这么回事,只是心里明静而住,就是这样子,但是这还是凡夫。所以现在佛教的意思要「无明灭」,无明灭这个执着心要灭,你只是明静而住,那个执着心还在。没有修我空观,这我执还在;不修法空观,法执还在,你那个明境而住是与我执、与法执相应的境界,那怎么是?是个什么东西?还是个凡夫的境界,无明还在里面,还没有灭。所以现在要告诉你「无明灭」,那执着心要灭才可以。

「无明触所生受灭;无明触所生受灭故,爱灭;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这是般若的智慧出来了,要出这个智慧的,这通达一切诸法实相的智慧,这智慧成就了才是圣人,那个智慧成就了是圣人。若见诸相非相,那这是智慧啊!我只是明静而住,能八万大劫还是生死凡夫,那怎么是圣道呢?不是的,除非巳经有无所得的毕竟空,通达一切诸法真实相的智慧,已经成就了,他明境而住,那是可以。如果你那个智慧没有成就,你还是生死凡夫,还是生死凡夫。可是,当然能明静而住,已经比一般凡夫是好一点,比散散乱乱的好一点,但是还是不行的。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注意这件事。

这样子「无明触所生受灭故,是爱灭」,这个爱也就不起了。「爱灭故,如前得无生法」,那么这是现在不是将来。这是「于现法中」,这个般若的光明出现的时候,与诸法实相相应了,所以这个「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无明灭、触灭、受灭、爱灭、灭而不生,所以叫做「无生法」,得到这个不生,不生法。当然这个不生法呢,以般若为基础,般若是观一切的根、身、器、界,眼、耳、鼻、舌、身、意,不管是内里面的,外边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无我、无我所,以此为基础。这时候无明灭、触灭、受灭、爱灭,这叫做「无生法」。

这段文,这是指现在说,现在就成就了这个,你现在就成就了这个「无生法」。你将来才能够识、名色、六处、触、受也就不生了,这个生命体结束了以后,不再去识、名色、六入、触、受了,不再得果报了。所以「如前得无生法」,就像前文所说的得「无生法」。前面是指「后际」,现在是指现在际,是现在法是「中际」,现在就这样子。而现在这样子,这是由你现在常常修四念处这样修来的,你常常这么锻练,你就能根本的转变了自己,这个凡夫的这种性格,根本的就能转变。你现在静坐的时候也这样思惟,你经行的时候也这样思惟,这就开始转变了,就不随顺这个「无明触」;就随顺明触,你现在就是样子。

「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由于这个原因,所以经上佛就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这个「爱灭」所以是「取灭」;爱增长名取,爱的力量增长广大,那就叫做「取」;这个爱的增长广大了,从烦恼这方面叫做「取」。它这样这么大的烦恼,它不会只停留在烦恼的境界,它已经是有行动的,所以取缘有。爱缘取,取缘有,这个业力的力量就大了,你的烦恼力量大,你造的业力也是大了,所以在你阿赖耶识里面熏成的业力,就达到了「有」的程度,就可以有果报了。你若是虽然是也有这样的取着去熏习,但那个时候的力量还不是很大,未必能得果报;现在到「取缘有」的时候是可以有果报了。有果报了,你现在的果报一结束了,那就是瞥尔随它去,就是要得果报了,识、名色、六入、触、受就出来了。

而现在这里说:「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这个「等」呢,就是等于那个「取缘有」。现在说是要「灭」,那么取灭则有灭;有若灭了当然是生又灭;生灭则老死灭;老死灭则忧悲苦恼灭,那么就是这样意思。所以「由此故说取等恼最为后,诸行永灭」。这一切的这些有漏的行为,有漏的这些色、受、想、行、识;有漏的这些生、老、死,也都结束了。这是于「现法中」无明灭则触灭、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诸行永灭」,这是在现法说。

这是「由爱灭故得无生法」,前后这两段,这两段就是,一个是由「无明灭故得无生法」,就是将来的识、名色不生了;「由爱灭故」呢,就是现在,触缘无明触,触、受、爱、取等也都灭了。就是现在也是清净,未来也是清净,这样意思。而这一科就是来成立前面的「证心解脱」,这两科和前面那两科相对应的,是这样意思。

∵∵

地三、辨涅盘(分二科)∵∵玄一、有余依(分二科)∵∵黄一、标义

如是于现法中,诸行不转;由不转故,于现法中于有余依界,证得现法涅盘。

这是第三科「辨涅盘」。「后际不生趣清净究竟」,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是「趣清净」,第二科「明永断」,这两科都讲完了。现在第三科「辨涅盘」,就是说明修行人得到涅盘的境界。涅盘分两科:一个是「有余依」,一个是「无余依」。

「有余依」,就是这个人得涅盘了,他的这个无漏清净的无我、无我所毕竟空的这种智慧,与诸法毕竟空不生不灭相应了,与「诸法实相」相应了。但是还有残余的生命体的存在,叫做「有余依」。这个「依」就是身体叫做依。分两科,第一科是「标义」,先标出「有余依」的大意。

「如是于现法中」,像前面说的这样子,在现在色、受、想、行、识的境界里面。「诸行不转」,这无明、触、受、爱、取,这些境界都不动了,这些事情都不动了。就是因为般若出来了,光明的般若慧出现了的时候,这些无明、爱、取、有都不动了。

「由不转故,于现法中于有余依界,证得现法涅盘」,由于这个无明、触、受、爱、取等不活动的关系,与你现在的色、受、想、行、识里面,就不是凡夫的境界了。就在那个「有余依」的境界里面,证得了「现法涅盘」,就是现在就入于不生不灭的世界去了。虽然还是有漏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受、想、行、识在这里活动,但是他的内心是与「涅盘」相应了,与涅盘相应了。就是你现在修四念处,你现在静坐的时候是念念的趣向涅盘,等成功了,正念一起来就是「涅盘」的境界,就成就了这个涅盘。成就了涅盘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呢,在后面的《瑜伽师地论》上说了,它有四种寂静、四种功德:

第一个是「苦寂静」:就是将来的生、老、死是没有了,将来。这个生命存在这是现在,生命结束以后第二生的生、老、死的境界,一切的苦恼都没有了,这是一种功德。

第二个是「烦恼寂静」:就是现在,现在他念念与诸法实相相应,所以贪没有了,瞋也没有了,愚痴也没有了,念念是清净的,烦恼不活动了,是烦恼寂静。

第三个是「不损恼有情寂静」:因为他还有这个生命体的存在,他还免不了还有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或者是出家人可能有师徒的关系、师友的关系,还有在家居士的关系,这些关系难免有一些冷热的事情。但是这个人呢,无论其他的人么样触恼他,他不会去损恼任何人;这是圣人,这是指最低程度是阿罗汉。众生怎么样触恼他,他不会去伤害任何人、这个生命,「不损恼有情」。你若众生有种种的毁辱他、伤害他乃至杀害他;他不生瞋心、他不去报复、不伤害任何人,能达到这个境界,能达到这个境界。这个圣人,我们从经论上有的地方讲圣人的故事是这样子,无论怎么样他不会伤害任何人。因为他得有余涅盘之前,他在修行的时候他不管别人的事,他就念念去修这个圣道,常念念趣向第一义谛、念念与圣义谛相应,令他不取着色、声、香、味、触、法,他心不取相,他念念这样修行。这样修行贪烦恼生起的机会没有,没有生烦恼的机会;他时时的增长般若的智慧,达到了一个程度时候,他就得了「有余依」的涅盘。

不像我们常看别人,看别人怎么怎么的,看了就是,不是生贪心、就生瞋心、就生愚痴心。这位修行人他不看别人,这个不看别人又和我们一般的用法也不一样,他看一切境界,他也是有眼,不能说不看,但是他总是向道上会。你不管你是怎么样,都是与诸法实相去相理会,他这样子他的心就与诸法实相相应,他就不生烦恼。所以到结果的时候也是这样子,出现什么事情呢,心不动。可爱的也好,不可爱的也好,他总是心是与诸法实相相应,所以能够「不损恼有情寂静」,能达到这个程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