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四、等起
寻伺等起者:谓发起语言。
这是这一段文里的第四科「寻伺」的「等起」。第一科,是「寻伺」的「体性」。第二科,「寻伺所缘」。第三科「寻伺行相」。这三科昨天已讲过。现在是第四科「寻伺等起」。「寻伺等起」怎么讲呢?就是由「寻伺」而「发起语言」,就是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是先有「寻伺」,然后才能发出来「语言」。这个「等」这个字,就是什么样的「寻伺」,就「发起」什么样的「语言」,它们是相等的,能发起的「寻伺」和所「发起」的「语言」是相等的,所以叫做「等起」。那么这等于说这个「寻伺」它有这样的作用。
壬五、差别(分二科)∵∵癸一、标
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
是这第五科,是寻伺的类别,这里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寻伺差别者:有七种差别」,这个「七种差别」,前面在「意地」里解释过了。就是第一,是「有相分别」。第二、「无相分别」。第三、「任运分别」。第四、「寻求分别」。第五、「伺察分别」。第六、「染污分别」。第七、「不染污分别」。
癸二、指
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说。
「谓有相无相,乃至不染污,如前」面说过了。这是列出来。
壬六、决择(分二科)∵∵癸一、征
寻伺决择者:若寻伺即分别耶?设分别即寻伺耶?
这是第六科「决择」,就是再观察、简择,再分析一下,究竟这个「寻伺」里面有什么意义?是这样意思。这是先问!「寻伺决择者」底下才是解释。怎么样的问法呢?「若寻伺即分别耶?设分别即寻伺耶」,这提出二个问题。这里面说的「寻伺」,是不是就是「分别」的意思呢?某一种文义,某一种境界出现的时候,心里面去思惟分别,那么在这里说是「寻伺」,这「寻伺」是不是就是「分别」的意思呢?
「设分别即寻伺耶」,假设说是这个人心里面在分别,是不是那就是「寻伺」呢?提出这么二个问题。底下就是辨明这二个问题,分二科。先「标义答」,先标出这个道理,再回答这个问题。
癸二、辨(分二科)∵∵子一、标义答
谓诸寻伺必是分别;或有分别非寻伺。
这是「标义答」。「谓诸寻伺」,这是我们所有的有情,所有的众生,内心里有很多的「寻伺」,这个「寻伺」决定是「分别」的意思,「寻伺」就是「分别」,这是一个回答。「或有分别非寻伺」,或者有的人他内心在分别的时候,但是不能说那是「寻伺」,说「寻伺」,是不对的,那么这是两个回答。这两个回答叫「标义答」。这底下解释,第二个这个解释后面这一句,就是「或有分别非寻伺」,解释这一句。
子二、释后句
谓望出世智,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法,皆是分别,而非寻伺。
「谓望出世智」,就是超越世间的人,他不是一般的生死凡夫,他是圣人。圣人在观察世间一切缘起法的时候,他心里面也是有分别,这是染污、这是清净,这是善、这是恶、这是无记,这是凡夫、这是圣人、这是佛,他在这样分别的时候,不是无分别,是有分别的,就是「出世智」,那么这是一种有分别的智慧。另外一种圣人就是无分别的智慧,他与第一义谛相应的时候,心里面没有分别,这都是属于「出世」间的「智」慧。
「所余一切三界心心所法」,这个剩余的一切生死凡夫,内心里面,是心王也好,心所也好,他在流动,在动作的时候,都是「分别」。这个表示什么呢?这个圣人内心的世界,是大解脱境界,都是与真理相应的;这个凡夫不与第一义谛相应,也不与世俗谛相应,都是虚妄分别,凡夫内心里面的事情,都是虚妄分别。那么圣人的内心与真理相应,是无分别的,都是无分别。所谓无分别,就是无执着的分别,在后得智也还是有分别,但是这里的意思呢?圣人的有分别也属于无分别;凡夫所有的内心都是分别,都是虚妄分别,现在这个文的意思是这样的意思,「皆是分别」。
「而非寻伺」,但是不是「寻伺」。这话的意思,就是有寻伺欲的人,前面一开始在「有寻有伺地」一开始那段文,曾经解释过。是凡「有寻伺欲的人」,那他内心的分别是属于「寻伺」的;「无寻伺欲的人」,他内心里面有分别,但不是「寻伺」,在这里正好是这个意思。那么出世间的圣人,若和三界内都是凡夫对比,圣人都是无分别的,可以这样解释。凡夫都是有分别,有分别这就是分二类:一个是有寻伺欲的分别,叫「寻伺」;无寻伺欲的分别,叫「分别」这样意思。所以这个「寻伺」是「分别」,但是有的人的分别不是「寻伺」,因为他没有寻伺欲,这里就是这样来解释这段文,这是一种解释。
另外一种情形,就是我们读这个《大智度论》的时候,会知道一件事,这个佛菩萨到八地菩萨以上的这一些圣人,他心里面是无分别的,但是他也能说话,他也能够做种种诸法实相的法语,但是内心里无分别。无分别的境界表现于外,又好像有分别,所以那样的事情,那就和这里完全不同了。我们凡夫内心里面要分别的时候,要说话的时候,一定先要寻伺,然后才能够说话,才能做种种分别。那么那样的圣人不是!那样的圣人在无分别的境界中,就好像有分别似的,能发出来一切的语言,这是这样意思。
壬七、流转(分二科)∵∵癸一、征(分二科)∵∵子一、那落迦
寻伺流转者:若那落迦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
这以下是第七科「流转」,说这个「寻伺流转」的情况,就是在生死里流转的众生,各式各样的寻伺不同,这样解释这段。第一,是「征」。这个「征」,就是问,问分二段。先问「那落迦」。后问「旁生等」。这底下先是问。
「若那落迦的寻伺」,这个地狱里面的众生,他内心里面的「寻伺」,「是何等行」,他是在什么境界上活动?它这个寻伺。「何所触」,他的寻伺是「触」什么境界呢?「何所引」,寻伺了以后会「引」发什么事情?「何相应」,他的寻伺心所和谁「相应」?和谁和合?「何所求」,他内心的寻伺,他希望什么呢?「何业转耶」,什么「业」来「转」动他呢?这样子,提出这么多问题。这是站在问这个地狱的众生的「寻伺」的情况。底下就是畜生等。
子二、旁生等
如那落迦如是。旁生、饿鬼、人、欲界天、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
「如那落迦」的众生这样子。那个「旁生」,和「饿鬼」,和「人」,和「欲界天」,和「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他是「何等行?何所触?何所引?何相应?何所求?何业转耶」?这样问。这下边就「辨」,「辨」明这个问题。
癸二、辨(分四科)∵∵子一、那落迦等(分二科)∵∵丑一、举那落迦
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触非爱境,引发于苦,与忧相应,常求脱苦,娆心业转。
「谓那落迦寻伺,唯是戚行」,这底下先举这个「那落迦」。这个地狱的众生,他内心里面的「寻伺」,就是忧愁的境界,在忧愁的境界上活动。就是那个「寻伺」的时候,是一种忧愁的境界。那个「戚」,就是忧愁的意思。「触非爱境」,他的寻伺所接「触」的境界呢,就是不可爱的苦恼的境界,或者是猛火,或者是大寒冷的境界,种种的苦恼的境界。
「引发于苦」,他的「寻伺」,「引」出来的是什么呢?就是「苦」恼,另外没有别的。「于忧相应」,前边那个「戚行」也是忧,这里也说「忧」,他的「寻伺」就和「忧」在一起活动,和合「相应」。这个「戚」,是说他活动;这个「相应」,是和合的意思,有点不同。「常求解脱苦」,他的「寻伺」就是一直的想要「解脱」这个「苦」恼的境界,就是这件事。
「何所求」,就是求脱苦。「娆心业转」,这个何「业转」耶?就是「娆心业转」。这个「娆」,就是烦燥心里不安,叫做「娆」。心里面不寂静,那么叫做「娆心业转」。这「娆心业转」这句话,这是没得禅的人,没得初禅,没得色界定的人,除了色界天、无色界天之外,欲界的人都是有这种问题,心里面老是不安。这个不安的原因,在地狱里面的众生,当然这个苦恼,受这么多的苦恼,心里不安。但是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欲的关系,有这个欲,心里面老是向外攀缘,不安、不自在,叫做「娆心业转」。
丑二、例饿鬼
如那落迦寻伺,一向受苦;饿鬼寻伺亦尔。
「一向受苦」这一句就包括前面这么多句,总而言之是这样境界。那么「饿鬼」的「寻伺」也是这样,也都是受苦。
子二、旁生等
旁生、人趣、大力饿鬼,所有的寻伺,多份戚行,少分欣行;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
那么「旁生」里面的事情有点差别。「旁生」,和「人趣」,和「大力」的「饿鬼,所有的寻伺,多份戚行」,多数是忧愁,少分是欢喜的。一少分的心情是欢喜的,多分都是忧愁。「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的境「界」:「旁生」,和「人」,和「大力」的「饿鬼」都是这样。这个「大力饿鬼」,他是饿鬼的,但是他有大的神力,但是也有一些大力的鬼,还是福德很大,并不恶,不是恶。「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多分引苦,少分引乐;多分忧相应,少分喜相应」;这个「苦、乐」,约前五识说;这「忧、喜」,约第六识说的。这个「触非爱境」,「多分触非爱境,少分触可爱境」:这个「触」,是「触」在外面的境界。「多分求脱苦,少分求遇乐;娆心业转」还是这样子。「旁生」也是这样子,「人」也是这样子,「大力饿鬼」也是这样子。
子三、欲界诸天
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欣行,少分戚行;多分触可爱境,少分触非可爱境;多分引乐,少分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娆心业转。
「欲界诸天所有寻伺,多分戚行」,这底下第三科说到「欲界诸天」。「欲界」的「诸天」,他们内心也是「寻伺」,多分是欢喜的,少分是忧愁的。欲界天也有一点忧愁,不全是欢喜的。「多分」是「触可爱境,少分」是「触非可爱境」;「多分」是「引乐,少分」是「引苦」;「多分喜相应,少分忧相应;多分求遇乐,少分求脱苦」,这个因为他的苦恼也少,也还是「娆心业转」,心里老是不寂静,老是要动,老是攀缘,老是希求,老是不安,这样子。
子四、初静虑地天
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一向欣行,一向触内可爱境界,一向引乐,一向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不娆心业转。
「初静虑地天,所有寻伺」,这底下第四科「初静虑」。第二、第三、第四以上没有讲,因为那方面没有寻思欲了。现在说「初静虑地天」有「寻伺」欲。他「所有」的「寻伺」,「一向欣行」,都是欢喜的,没有不欢喜的事情。「一向触内可爱境界」,就是三昧,就是禅定,而没有不是向外的,所以内里面禅定的境界,都是「可爱」的,没有不可爱的境界。「一向」是「引乐」,「一向」是「喜相应,唯求不离乐」,他也有所求,希望这个乐,与他不分离。「不娆心业转」,他没有这个「娆心」的「业」,他心里面寂静,不攀缘,没有这个不安的烦躁的这个心情。这是第二科解释完了。这个第二科是「随别释」这一科解释完了。
己三、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分二科)∵∵庚一、征
复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设建立?
这是第三大科「如理作意」。这个「如理作意施设建立」:这个「如理作意」在我们内心上来说是没有这个「如理作意」的;没有「如理作意」,他能够「施设」出来,安排出来,能「建立」出来,所以叫做「如理作意施设建立」。那么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问。
「复次,云何如理作意施设建立」,就是我们众生多诸苦恼,就是由不如理作意引发出来的。因为这样子就想要离苦,就要排除去这个不如理作意,要「建立」这个「如理」的「作意」,怎么样「建立」法呢?怎么样安排法呢?提出这个问题。这第二个就是解「释」。解「释」里面分两科。第一科,是「总标列」。「总标列」里面,先用这个「媄藚南」这个方式「标列」。
庚二、释(分二科)∵∵辛一、总标列(分二科)∵∵壬一、嗢柁南
嗢柁南曰:依处及与事,求受用正行;二菩提资粮,到彼岸方便。
这是「嗢柁南」的句子。底下就「长行」来标列。「长行」,也就是解释前面这四句话。
壬二、长行
应知建立略有八相:由依处故、事故、求故、受用故、正行故、声闻乘资粮方便故、独觉乘资粮方便故、波罗蜜多引发方便故。
「应知建立略有八相」,这如理作意有八种方式:第一个,是「谓由依处故」,这个颂的第一句,是「依处及与事」。第二,就是「事故」。第三,就是「求故」。第四,是「受用故」。第五「正行故」。第六「声闻乘资粮方便故」。第七「独觉乘资方便故」。第八「波罗蜜多引发方便故」。这是有这么多的「如理作意」的差别,这是「标列」。底下「随别释」,随标列的次第,一条一条的解释,分两科。第一科,「明八相」,这「八相」里面,先解「释初五相」。「初五相」里面,第一个是「依处」。
辛二、随别释(分二科)∵∵壬一、明八相(分二科)
癸一、释初五相(分五科)∵子一、依处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者:谓有六种依处。一、决定时。二、止息时。三、作业时。四、世间离欲时。五、出世离欲时。六、摄益有情时。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依处者」,这个不是违背道理,而是随顺道理的作意思惟,与道理相应的思惟,当然这里是说「寻伺」的思惟。这「寻伺」,这个「如理作意」,它是有一个「依处」的,依止处,依止什么去思惟,才算是「如理作意」呢?就是这个问题。这个问题里面,在下面说出来「谓有六种依处」。「六种依处」,就是十一个善心所。十一个善心所是「如理作意」的「寻伺」,是「依止处」,不然那不能算是「如理作意」。
这十一个善心所分成六个,六类。用六个不同的境界,表示出来「如理作意」的「依处」。第一个,是「决定时」,就是你要决定这样做,这个善法的时候,如理作意的时候,你要做一件,内心里面有如理的作意,去做种种的善法。这个一开始的时候先要「决定」,先要「决定」。这个「决定」是什么呢?就是信。信,我相信有善、恶果报,这个信,这个信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决定」的意思,我不犹豫。我现在感觉到痛苦,是由不如理作意来的,我现在为了灭除去痛苦,远离一切痛苦,求得安乐,我对于这样的事情,我「决定」要这样做,那就是对于这件事有信心关系,才能这样「决定」;不然的话,不能「决定」,是不能「决定」的。
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我修习出世间的善法,能解脱一切苦,我修习世间的善法,也能解脱三恶道的苦,得到人天的安乐,我相信这件事,就「决定」这样做了,这叫做「决定」。就是一开始的时候,先要有信心来「决定」;「决定时」是有「信」相应的。
二、「止息时」,第二个「止息时」,这就是「止息」什么?「止息」一切恶法,不敢做恶事,不敢做恶事的时候,是有惭愧心的关系,有惭愧心。就是这个惭愧心,第一个是自尊心,我希求向贤人、圣人看齐,我不应该有错误的事情,那么这就是惭,就是惭。我如果做错误的事情,这些贤圣善人会呵斥我,诸天善神都会知道的,这样子我太羞耻了,所以叫做愧。这样子,有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就把一切恶法停下来了,不敢做恶,「止息时」。因为什么能「止息」一切恶法呢?是有惭愧心的关系。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