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十六、六十二种有情(分二科)巳一、征
云何六十二种有情之类?
巳二、列
一、那落迦。二、傍生。三、鬼。四、天。五、人。六、刹帝利。七、婆罗门。八、吠舍。九、戌陀罗。十、女。十一、男。十二、非男非女。十三、劣。十四、中。十五、妙。十六、在家。十七、出家。十八、苦行。十九、非苦行。二十、律仪。二十一、不律仪。二十二、非律仪非不律仪。二十三、离欲。二十四、未离欲。二十五、邪性聚定。二十六、正性聚定。二十七、不定聚定。二十八、苾刍。二十九、苾刍尼。三十、正学。三十一、勤策男。三十二、勤策女。三十三、近事男。三十四、近事女。三十五、习断者。三十六、习诵者。三十七、净施人。三十八、宿长。三十九、中年。四十、少年。四十一、轨范师。四十二、亲教师。四十三、共住弟子及近住弟子。四十四、宾客。四十五、营僧事者。四十六、贪利养恭敬者。四十七、厌舍者。四十八、多闻者。四十九、大福智者。五十、法随法行者。五十一、持经者。五十二、持律者。五十三、持论者。五十四、异生。五十五、见谛。五十六、有学。五十七、无学。五十八、声闻。五十九、独觉。六十、菩萨。六十一、如来。六十二、转轮王。
这一大科是有「六十二种有情」,现在说到五十八、是「声闻」。前面说到「见谛、有学、无学」,通常说,这就是指声闻说的,可是里面的义也是通于独觉、菩萨的。第五十八种说到「声闻」。「声闻」,就是发出离心听佛说法,他能够殷勤精进,欲速出三界,希望能够得涅盘,这样的根性的人就叫做「声闻」。
第五十九、是「独觉」。「独觉」,他也是要听佛说法、栽培善根的;他也一样要有出离心,感觉到生死是苦,希望涅盘,乐独善寂。他要栽培更殊胜的善根,超过了声闻的,这利根的要四生,钝根的要百劫,栽培善根殊胜了,他出在无佛法的世间,他无师悟道,无师自悟得「独觉」了,得到圣道了。
在《俱舍论》上说,这样的圣人当然他也有三明六通,这种神通是高过阿罗汉的。其中有一项特别的事情就是:他不说法,这个独觉他不说法。他不说法是什么原因呢?他能说法,不是不能。其中有一样很明显的事情:他有广大的宿命通、天眼通,也有宿命通,他能够回想以前亲近佛的经过,听佛说法的事,他自己都知道。所以,他应该是有能力说法的;但是他不愿意说法。不愿意说法,一方面就是,总是不是菩萨,这大悲心也是有,可是没有菩萨那么殊胜。第二种就是:这种根性就是不愿意动,就像我们明知道运动对身体健康有帮助,就是不愿意动,这是有点关系。第三个原因:众生久远以来在生死里边迷惑颠倒,都顺这个生死流的,现在忽然间劝他逆生死流,是很难很难的事情。所以他感觉到难以教化,他不说法。
昨天我去翻《俱舍论》,我以前认为辟支佛他不能说法,昨天读《俱舍论》才知道他有能力说法。我认为这个说法是有道理,因为他能够──就是刚才我说这个理由,他能够回忆以前听佛说法的事情。这个说法的不容易,就是假名的施设不是容易的。我们从经论上看,佛为我们说法:这是色、受、想、行、识,这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色、声、香、味、触、法,这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这是六波罗蜜──这种种的法相不是容易建立的,这个假名施设是佛菩萨大智慧的境界,这个法相的名言的安立不是容易。
阿罗汉和辟支佛、有神通的人,虽然不如佛菩萨那么广大,但是他对于众生的根性也知道多少的。知道这个人有没有善根、知道这个人没有业障,他现在是什么样的烦恼多、什么烦恼少,他应该从什么地方悟道──这些有神通的阿罗汉、辟支佛都是应该知道,一看就会知道;当然没有佛菩萨那么圆满。所以经论上说,他不说法,就是现神通,有因缘的时候他会现神通,就这样教化众生,他不大说法。有的地方,就是特别高的大辟支佛也是说法,不过就是很少有这种情形。
六十、是「菩萨」,这是要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也是要从佛闻法,栽培善根,有大悲心要宏扬佛法,安乐一切众生,要这样子。这三乘圣人,前两种都是要发出离心;第三种要发无上菩提心,也就是发愿。
发愿,我说我妙境自己,初开始出家以后,不知道这件事。当然也会随着大众,以前上殿、念佛七,初开始还没有打过禅七;初出家的时候,也随着放蒙山,也会念『众生无边誓愿度』,也是这么念。但是心里面没有发、没有从心里面:『我要度众生』,没有这种心情;也没有说:「我要了生死,我要得涅盘」,没有这种心情。这是逐渐的学习佛法,应该是我妙境到了香港以后,这个心才发,读经的时候有欢喜心。我现在,我愿意你们各位──不是我问你们,你们自己问自己:有没有发出离心?有没有发无上菩提心?自己问自己:有没有发?
发菩提心,就是本论──《瑜伽师地论》里面后边有讲。但是《菩提道次第广论》上也是说得很亲切、说得很恳切:要发出离心,要发无上菩提心。发无上菩提心的人一定是具足出离心的;不然的话,无上菩提心是很难发的,也是很难发的。
所以,一个人,我这么想,我的虚妄分别:受戒、传戒的道场,传沙弥戒,然后传比丘戒,然后传菩萨戒,大家也都是『你是菩萨否』?『是菩萨』,『发无上菩提心未』?『发无上菩提心』。但是我感觉发无上菩提心不多,真实发了无上菩提心的人不是很多。这个不是很多──但是,众生无定性,犹如水上波;水上那个波,是有风的时候起浪,它本身不决定的。这自己,我们本身有一个……,众生都是有爱,有爱心。第一个爱,就是爱自己的母亲、也爱父亲;但是我认为爱母亲的心是强一点。发菩提心从这里开始,所以发无上菩提心是能发的,若能发无上菩提心,常思惟生死是苦,这个地方很重要;然后由爱父母的心,把这一念心扩大了,就发无上菩提心了,发了无上菩提以后学习佛法不同的,用功修行的时候是两种境界,发心与没有发心是完全是不同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里面是:第五十八是「声闻」,第五十九是「独觉」,第六十是「菩萨」。那么这三种圣人不同的地方就是发心不同,发心是不一样的。
我们中国佛教,当然是大乘佛法在流行;这个《阿含经》、这小乘佛法不是那么样的流行。但是近来、这多少年来,小乘佛教开始有大德的提倡,逐渐的显示出来他的重要性,也有人发心学习,那么这发出离心的因缘就比以前多了一点。
发出离心和发无上菩提心,本来这众生的问题的确也是很复杂的,本来都是发道心──发出离心是道心、发无上菩提心也是道心,本来是融合而没有冲突的;但是又会有冲突,凡夫的境界是这样子,是这样子。所以现在,我的心情,我个人的意见,我们欢迎《阿含经》翻译成汉文,欢迎它在中国兴盛起来,不排斥这件事;但是小乘佛教学者,他有一点排斥大乘。我和各位说过,我去年还是前年?九四年到新加坡去,我就和锡兰的比丘同他谈,他那说话就是排斥大乘佛法。那么现在我们华人的比丘里面,欢喜学习小乘佛法的也是有,也逐渐的他表示出来的意见,也是有一点排斥大乘,也有这种事情。
我又发觉到第二件事,就是影响了很多的人,影响了很多的人对大乘佛法的信心动摇,不只是一个人。有的人无所谓,什么大乘?小乘?无所谓。我认为这个人就是没发心的关系。有的人认真一点:「『小乘是佛说,大乘非佛说』,那我相信小乘。」这样也是好,相信小乘也好,也能了生死、得涅盘,也是好;但是,一排斥大乘,使大乘佛法会受到影响,不是好,不吉祥,就不吉祥!
这件事,我认为在我们中国佛教已经开始了;不但是在***开始了,我相信在中国大陆也开始了,也是开始。但是中国大陆,希望佛教再进步一点,再进步。这我看难免是会逐渐地会激烈起来。激烈起来,我们若是──我的想法:欢喜小乘佛法,你就努力的学习小乘佛法,也是好;欢喜大乘佛法,你努力的学习大乘佛法。你对小乘佛法若能深入的学习了以后,再去读大乘经论,也会发欢喜心,也会的。你读了大乘经轮,你深入的去学习,你去读《阿含经》,也会发欢喜心。因为这都是圣人境界,不是凡夫境界。你读《阿含经》,无我、无我所;无我是圣人的境界,这样和大乘经论并没有冲突。
有些地方是有点问题,有点问题,但是这事情是老问题,不是今天的问题,而经论上已经解决了,这些问题似乎都解决了;但是,你不读经论,你就不知道。所以根本上说,小乘、大乘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就是我们本身不足,本身不够充实,佛法学得不够;不够的时候,但是我们还是愚而好自用,就是按照自己的看法:「好!就这样子。」
明白一点说,我在埔里正觉精舍讲《法华经》的时候,有一个人就写了字条,就是提出问题,写个字条给我,劝我:「你不要去贬斥小乘,说一些故事,说一些故事都是说谎话。」我一听这话,「好!你叫我不要贬斥小乘;但是你这话就是贬斥大乘。」《法华经》里面就是说一些故事,像〈譬喻品〉,说一些火宅的故事;〈信解品〉,说穷子的故事;说了很多故事,他不相信这个故事。你这个不相信的话,就是在贬斥大乘,你叫我不要贬斥小乘,而你也贬斥大乘,这事儿对不对?这就是个问题。但是现在我们学习《瑜伽师地论》,这个《庄严大乘经论》、《成唯识论》,都有提到这些严重的问题,这个大、小乘的冲突的问题,都有提到;《大智度论》也有提到,也提到这小乘、大乘的问题。
所以,不要说我们今天听见了一个人对于大乘的不信心的说话,心情就动摇了!你不要着急,你稳、你静下来,静下来,你自然会知道这件事,你慢慢学习佛法,自然会知道这件事。这文上说:「声闻、独觉、菩萨」,实在这里面没有冲突。但是小乘和大乘,以大乘佛法的态度来说,声闻、独觉是大乘的一个阶梯、一个前方便;但是小乘佛法是不同意这个话,尽管不同意,事实上是这样子,是这样子。
六十一、是「如来」。这个「如来」怎么讲呢?就是我们现在学习这个《瑜伽师地论》后面有解释『言无虚妄,名为如来』。唉呀!我看见这句话真是,就是不说谎话,这就是佛。我们通常说:一个好人、一个诚实的人不说谎话,这是人的境界就不说谎话。现在用这句话来解释佛的境界,佛是不说谎话的。可是这『言无虚妄』若加以解释,就是不简单。就是佛从成道那一天,在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那一天,一直到最后入涅盘,在中间这四十几年为众生说法,每一句、每一句都是真实不虚的,『言无虚妄』,那叫做「如来」。
我初开始到佛学院来,我还不知道有这句话,是后来读这个……后来才知道。不过这个话天台智者大师在解释《法华文句》也提到,但是他不是这一句话,意思是一样;意思是一样,但是自己看不懂。后来看到《瑜伽师地论》这『言无虚妄,名为如来』,这才「啊!这么意思。」
六十二、「转轮王」,这是后一种有情,是「转轮王」。
巳三、广(分二科)∵∵午一、标列
此转轮王,复有四种:或王一洲,或二、三、四。
这底下就加以解释,解释这个「转轮王」。解释转轮王有四种:「或王一洲,或二、三、四」。或者这个王他统治这一个洲,有四大部洲,他统治一个洲;或者是二个洲;或者三个洲;或者四个洲。
午二、随释
王一洲者:有铁轮应。王二洲者:有铜轮应。王三洲者:有银轮应。王四洲者:有金轮应。
「王一洲者」,他能够主宰、他能够统治、教化这一个洲,这样的转轮王。「有铁轮应」,一个铁制的轮、一个圆的轮,好像车轮以的,是铁做的。这个「应」,就是自然的出现,不是自己造的,自然的就出现了一个轮、一个铁轮,那么就称他为铁轮王。
「王二洲者,有铜轮应」,那么「王一洲者,有铁轮应」,那就是一个南赡部洲。若「王二洲者」,就是东胜身洲和南赡部洲,他会有一个铜的体质的轮出现,那就表示他是铜轮王。
「王三洲者」,有一个银轮出现,那么就加上一个西牛货洲。
「王四洲者,有金轮应」,有黄金性质的轮自然的出现了,所以就叫做转轮王。金轮王到什么地方去,这个金轮在前面走,转轮王想要到什么地方去,金轮就随你的意,就到那个地方去,就是在前面为前导。这种事情真是大福德的境界,会有这种现象。
这个轮王有一个特殊的,和经论说另外叫做粟散王,就是小国王,他不是全部的洲,就是洲里面的一部分,某一个地区做王,那么他就叫做粟散王,就是小国王了;那么轮王就是大国王。这个大国王(注:疑为小国王)和轮王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他一定以十善教化他的人民。说是做这个王,不是以十善教化人民,那就是有问题,你不容易统治。人能够修学十善,自然是和平的,容易和平;说是不用十善教化,那这地方烦恼、冲突、纠纷是多得很,很多很多的问题。这是第六十二、转轮王。
辰十一、八位(分三科)∵∵巳一、征
云何八位?
前面是「六十二种有情」。现在是第十一科,是有八个位。八个位是什么呢?
巳二、列
谓处胎位、出生位、婴孩位、童子位、少年位、中年位、老年位、耄熟位。
有这么八个位。这底下解释:第一个叫「处胎位」。「处胎位」怎么讲呢?
巳三、释(分三科)∵∵午一、处胎位
处胎位者:谓羯罗蓝等。
这我们前面讲过了,那就是处在母胎里面那个时候的境界,那叫做「处胎位」。
午二、出生位
出生位者:谓从此以后,乃至耄熟。
「出生位」怎么讲呢?「谓从此后乃至耄熟」,就是从母胎里面出来以后,「乃至」到「耄熟」,这都叫做「出生位」。
这个「耄熟」怎么讲呢?「耄」,就是七十岁、八十岁、九十岁以上就叫做「耄」,就是老了的意思。这个「熟」字怎么讲呢?我费了很多的时间查字典,查这个「熟」字在这里怎么讲才对。通常说我们烧饭有生、熟;在这个地方怎么讲法呢?费了很多时间、精神、最后我知道这个字。「熟」者,甚也,就是老得很厉害了,叫做「耄熟」。七、八十岁了的人,八、九十岁的人,是老得很厉害了,叫「耄熟」。
最初我想讲:这个「熟」,就是知识丰富的人,他寿命长,他世间上的事情经验太多了,有学问,很多的事情都知道,所以这个「熟」应该是知识丰富的意思;但是这里边似乎又不一定是这样,所以,可以包括这两个意思。一个是「耄熟」,年纪虽然很大了,知识特别丰富,所以他是有智慧的人,所以叫做「耄熟」。第二个意思是老,很老很老了,所以叫做「耄熟」,这么讲。
午三、婴孩位
婴孩位者:谓乃至未能游行嬉戏。
婴孩是出胎以后,他逐渐的生长;但他还没有能够自己去玩、去游戏,还没到那个程度,这时候叫做「婴孩」。
午四、童子位
童子位者:谓能为彼事。
「童子位者」是什么意思呢?「谓能为彼事」,就是说他能够自己出去跑、出去玩了,那么这叫做「童子位」。
午五、少年位
少年位者:谓能受用欲尘乃至三十。
「少年位者,谓能受用欲尘」,他知道去享受色、声、香、味、触了。乃至到三十岁,这时候都叫做「少年位」,这说得很清楚,一点不含糊。
午六、中年位
中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五十。
从三十岁到五十岁,二十年的中年,中年是二十年。「从此位乃至五十」,这是「中年位」。
午七、老年位
老年位者:谓从此位乃至七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