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五、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分三科)∵∵未一、征
∵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住者:云何为食?云何为饮?云何为啖?云何为尝?云何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一共是分六大科,现在是第五科,分三科,第一科「征」。
∵「若食若饮若啖若尝」也需要「正知而住」,是怎么样情形呢?这是问。「云何为食?」怎么叫做食?「云何为饮?云何为啖?云何为尝?云何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这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下面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先解释「食」的问题,先「标列」。
∵∵未二、释(分三科)申一、食(分二科)∵∵酉一、标列
∵谓诸所有受用饮食,总名为食。此复二种,一啖、二尝。
∵「谓诸所有受用的饮食,总名为食」,这个「食」是通名。但是分二种,「此复二种,一是啖,二是尝」。
∵∵酉二、别辨(分二科)∵∵戌一、啖(分三科)∵∵亥一、征
∵云何为啖?
∵怎么叫做「啖」呢?
∵∵亥二、列
∵谓啖饼褂、或饭、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余造作转变,可啖可食,能持生命。
∵「谓啖饼褂、或饭、或糜、或羹、或臛,或有所余造作转变」,前边举出来这么多所啖的食品。「或有所余」,或者另外还有其它的要经过造作而有「转变」,一般的说应该「转」生为熟就叫作「变」,也是可以「啖」可以「食」的。「能持生命」,能够滋养你的生命的存在。
∵∵亥三、结
∵如是等类皆名为啖,亦名为食。
∵这是这一段结束了。
∵∵戌二、尝(分三科)亥一、征
∵云何为尝?
∵这是第二科,先是「征」。
∵∵亥二、列
∵谓尝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鱼、肉、酰、鲊或新果实,或有种种咀嚼品类。
∵「谓尝乳、酪、生酥、熟酥、油、蜜、沙糖」,和这「鱼、肉、酰」,「酰」就是醋。「鲊」是一种鱼,「或新」鲜的「果实」。「或有种种的咀嚼的品类」。
∵∵亥三、结
∵如是一切总名为尝,亦名为食。
∵「如是一切总名为尝」,这个「尝」习惯上这么样的用。「亦名为食」,也叫做「食」。
∵∵申二、饮(分二科)酉一、征
∵云何为饮?
∵这是又一个问题。
∵∵酉二、列
∵谓沙糖汁、或石蜜汁、或饭浆饮、或钻酪饮、或酢为饮、或抨酪饮、乃至于水,总名为饮。
∵「谓沙糖汁」,「饮」是这汁一类东西名之为「饮」,「或石蜜汁」,「或者饭浆饮」,「饭浆」应该就是米汤了。「或钻酪饮、或酢为饮、或抨酪饮、乃至于水,总名为饮。」
∵∵申三、正知住(分二科)∵∵酉一、明正知
∵若于如是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所有自相,能正了知;若于一切所食所饮所啖所尝,能正了知;若于尔时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若于如是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是名正知。
∵这下面第三科「正知住」,先「明正知」。
∵「若于如是」,若这位修行人对于这些食,「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所有的自相能正了知」,它们个别的情况,你都能够保持内心的清净。「若于一切所食所饮所啖所尝,能正了知;若于尔时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你受用的时候「能正了知」。下面说到「应食」,这样的饮食你「应该食、应该饮、应该啖、尝」,实在还没有啖,还没有这样受用,但是你已经保持内心的清净的。「若于如是应食应饮应啖应尝、能正了知;是名正知」。这结束这一段文。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自所有若食若饮若啖若尝,自知而食、自知而饮、自知而啖、自知而尝。于所应食、于所应饮、于所应啖、于所应尝,正食正饮正啖正尝,应时而食、应时而饮、应时而啖、应时而尝。如所应食乃至如所应尝,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尝。
∵这是第二段「显住相」,前面说「正知」,这下面说「正知而住」。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说那位修行人,他因为常修止现,所以成就了他的清净的心,就是这清净有力量,他的正念有力量所以使令心清净,所以叫做「成就此正知故」。「于自所有若食若饮若啖若尝,自知而食、自知而饮、自知而啖、自知而尝」,就很清净的去食饮啖尝。「于所应食、于所应饮、于所应啖、于所应尝,正食正饮正啖正尝,应时而食、应时而饮、应时而啖、应时而尝」,在那个时候这么受用。「如所应食乃至如所应尝,如是而食乃至如是而尝」。
∵∵未三、结
∵如是名为若食若饮若啖若尝正知而住。
∵这是结束这一段。
∵这是第五科结束了。下面第六科。
∵∵午六、若行若住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而住(分三科)∵∵未一、征
∵若行若住,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住者:云何为行?云何为住?云何为坐?云何为卧?云何悎寤?云何为语?云何为默?云何为解于劳睡?云何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正知而住?
∵「若行若住,广说乃至若解劳睡正知住者」,这是第一科先「征」。「云何为行?云何为住?云何为坐?云何为卧?云何悎寤?云何为语?云何为默?云何为解于劳睡?云何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正知而住?」这提出这么多的问题。
∵下面解释分九科,就是前面列出来这九样,先解释这个「行」。
∵∵未二、释(分九科)∵∵申一、行
∵谓如有一,于经行处来往经行,或复往诣同法者所,或涉道路,如是等类,说明为行。
∵「谓如有一」,一位修行人,「于经行处来往经行」,在这经行的这个地点一来一往,在那里经行。「或复往诣同法者所」,这个「行」先说是经行,但是也有不同的行,就是什么呢?「往诣同法者所」,同学习一种法门的人,到那里去。「或涉道路」,要经过一段道路的。「如是等类,说名为行」。
∵这是这一科,下面第二科。
∵∵申二、住
∵复如有一,住经行处,住诸同法阿遮利耶邬波陀耶及诸尊长等尊长前,如是等类,说名为住。
∵「复如有一,住经行处」,在经行处那里住,这个「住」应该说立,「住」就是立在那里。「住诸同法的阿遮利耶」就是阿阇黎,「邬波陀耶」就是亲教师,就是和尚。「及诸尊长」,还有其他的尊长这些人。「等尊长前」面,住在这么多的尊长的面前,「如是等类说名为住」。
∵∵申三、坐
∵复如有一,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坐、或诸敷具、或尼师坛,结加跌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如是等类说名为坐。
∵「复如有一,或于大床」,这第三科说「坐」。或者在「大床」,不是高广的床。「或小绳床、或草叶的坐、或诸敷具、或尼师坛」,这个「尼师坛」就是坐具,你静坐的时候要把尼师坛敷在那里,前面那个「敷具」就是其它的,其他你所用的东西,也可做这种用途,也可以敷在那里坐。「结加跌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这前面解释过,「如是等类说名为坐」。
∵下面第四科是卧。
∵∵申四、卧
∵复如有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或阿练若、或在树下、或空闲室,右胁而卧,重迭其足;如是等类,说明为卧。
∵「复如有一,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的座位上面,或者是「阿练若处」、寂静处,「或在树下」,「或空闲」的屋子里边、「空闲室」。「右胁而卧,重迭其足,如是等类,说明为卧」。这是第四科结束了。
∵现在是第五科「悎寤」。
∵∵申五、悎寤
∵复如有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于后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说名悎寤。
∵这就叫做「悎寤」。在醒觉的时候一直是经行宴坐,宴坐经行,这样修止观来清净自己的障。
∵∵申六、语(分二科)∵∵酉一、列(分三科)∵∵戌一、读诵法教
∵复如有一,常勤修习如是悎寤,于未受法正受正习,令得究竟。所谓契经、应颂、记别、广说如前。即于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谓大音声若读若诵。
∵这是第六科是「语」,分二科,第一科是「列」出来什么语,列出来三科,第一科「读诵法教」。
∵「复如有一,常勤修习如是悎寤」,这位修行人,这位禅师他常这样子修习止观的。「于未受正法正受正习」,这位禅师他对于其他的人,没有学习过佛法的,没有秉受过经论的人。「正受正习」,他须要跟他来学习佛法,这个「受」是秉受,就是受这个经文,这个古代的时候和现在有一点不同,古代的时候这位禅师都是把经论背下来,跟他学的人呢,他背这个经论背出来、对方领受,这样子。这个「习」就是数数的,一次又一次来秉受。「令得究竟」,就是这一部经或者一部论叫他圆满的领受了,那么这就叫做「语」。
∵这个所受习的是什么呢?「所谓契经、应颂、记别、广说如前」,就十二分教。「即于如是已所受法,言善通利」,就是对于这个已经秉受的这个法语,「言善通利」,这个文句你是非常流利的。「谓大音声若读若诵」,这个言善通利就是大的音声把它读诵,读诵它。当然这也叫做「语」。
∵∵戌二、为他开示
∵或复为他广说开示。
∵或者又须要,为那个人来开示这个法语里边的义,这也叫做「语」。
∵∵戌三、庆慰劝励∵∵
∵于时时间与诸有智同梵行者,或余在家诸贤善者,语言谈论共相庆慰,为欲劝励及求资具。
∵这是第三科「庆慰劝励」。「于时时间」,就是时时有这种事。「与诸有智」慧的「同梵行」同修圣道的人,或者是,「或余」就是,不是出家人,「同梵行者」是出家人,或者其他的在家的「诸贤善」的,也是修学圣道的人,和这些人。「语言谈论共相庆慰」,也是来讨论佛法这件事情,互相的来庆慰,大家能学习佛法是特别吉祥的事情,所以叫做「庆慰」,这个「共相庆慰」或者指同梵行者说。「为欲劝励及求资具」,对在家的诸贤善者要劝励他、勉励他学习佛法,这是也要说话。「及求资具」,或者向他有所求资身资具,这也要说话。
∵∵酉二、结
∵如是等类说明为语。
∵∵申七、默(分二科)∵∵酉一、列(分二科)∵戌一、思惟
∵复如有一,随先所闻随先所习,言善通利究竟诸法,独处空闲,思惟其义筹量观察。
∵这是第七科是「默」,先列出来,分二科,第一科是「思惟」。
∵「复如有一,随先所听闻」的,随先所学习的佛法,「言善通利、究竟诸法」,这一部都究竟圆满了,这一部经或一部论从始至终都是通利的。「独处空闲」,就是一个人住在空闲的地方。「思惟其义」,前面「言善通利」指文句说的,这「思惟」文句里边所诠释的道理。「筹量观察」,这个筹量那个义的相貌,去观察它的怎么一个道理。那么这是「思惟」。
∵∵戌二、修习(分二科)∵∵亥一、止
∵或处静室,令心内住、等住、安住、及与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
∵这第二科是「修习」。这言善通利是「闻」,思惟其义筹量观察是「思」。
∵下边「或处静室」,住在静室里边。「令心内住、等住、安住、及与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这是九心住,就是修奢摩他的止了,这个九心住下文有解释。
∵∵亥二、观
∵或复于彼毗钵舍那修瑜伽行。
∵前面是说「止」,这底下说「观」。这位修行人他学习止,「或复」,复又学习「毗钵舍那」的观,「修瑜伽行」,修止也是瑜伽行,修观也是瑜伽行。而先说修止而后说观,这就是先止而观,因为止了以后这心的力量强大,然后作观能够深入诸法实相,是这样的意思。也是说你止若成功以后,这个观才有力量断烦恼得圣道的,所以先止而后观。但是随时这一座之中,也可以先止而后观,也可以先观而后止的。
∵∵酉二、结
∵如是等类说名为默。
∵修止也好,修观也好,都是默然的,不讲话了。
∵∵申八、劳睡
∵复如有一,于其热分极炎暑时,或为热逼或为劬劳,便生疲倦非时惛寐,乐着睡眠;是名劳睡。
∵这第八科是「劳睡」。「复如」有一位禅师,「于其热分」,这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夏天是最热的时候,热的时候「极炎暑时」,热的时候有极热的时候。「或为热逼」,或者这个人,他的身体健康情况,为热所逼的时候就有问题。「或为劬劳」,或者是经行宴坐、宴坐经行太辛苦了。「便生疲倦」,为热所逼就生出疲倦来,或者劬劳的时候也会有疲倦,这个疲倦了的时候呢「非时惛寐」,不是睡眠的时候,但是这时候也有睡眠的需要。「乐着睡眠」,心里面就欢喜要去休息,要去睡觉了。「是名劳睡」。
∵∵申九、正知住(分二科)∵∵酉一、明正知(分二科)
∵戌一、释(分四科)∵∵亥一、于行等相
∵若复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所有自相,能正了知。
∵「若复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这个「劳睡」,这个于夜中分的睡眠之外的,不在那个范围内。这下边是第九科「正知住」,分二科,第一科「明正知」,先解释,「于行等相」。
∵「若复于行广说乃至于解劳睡」,说这位修行人,这个行住坐卧乃至解劳睡这件事,所有的情况,行的「自相」,行住坐卧「乃至解劳睡」的本身的情况「能正了知」,他都保持内心的清净。
∵这是第一科「于行等相」,下面「于应行等」。
∵∵亥二、于应行等
∵于所应行,乃至于所应解劳睡,能正了知。
∵他知道现在应该去经行,应该住,应该坐卧,乃至应该解劳睡,他会知道这件事,也是保持清净。
∵这是第二科。下面第三科,「于行等时」。
∵∵亥三、于行等时
∵于应行时,乃至于应解劳睡时,能正了知。
∵「于应行」的时间,「乃至于应解劳睡」的时间。应该是应该,但是不是那个时候还是不能做,还要有时间的,「能正了知」。
∵下面第四科,「于如行等」。
∵∵亥四、于如行等
∵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能正了知。
∵「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也是「能正了知」。这个「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下边有个特别的解释,「能正了知」。
∵∵戌二、结
∵是名正知。
∵这是结束这段文。
∵∵酉二、显住相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其自行、乃至于其自解劳睡,正知而行、乃至正知而解劳睡。若所应行、乃至若所应解劳睡,即于彼行、乃至于彼解于劳睡。若时应行、乃至若时应解劳睡,即此时行、乃至此时解于劳睡。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劳睡。
∵「彼由成就此正知故,于其自行、乃至于其自解劳睡,正知而行」,能清净其心的这样做,「乃至正知而解劳睡」。「若所应行,乃至若所应解劳睡,即于彼行、乃至于彼解于劳睡」,应这样做就是这样做。「若时应行、乃至若时应解劳睡,即此时行,乃至此时解于劳睡」,在时间上说这个时候应该行,乃至应解劳睡,那么你就这个时候来做这件事。「如所应行、乃至如所应解劳睡,如是而行、乃至如是而解劳睡」。
∵∵未三、结
∵如是名为于行、于住、于坐、于卧、于其悎寤、于语、于默、于解劳睡、正知而住。
∵这是结束这一大段。
∵∵巳二、总显次第及所为事(分二科)午一、征
∵复次如是正知而住,云何次第?为显何事?
∵这个「正知而住」一共分二大科,第一科是「广分别」,就是「别辨其相」一共分六大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总显次第及所为事」,这句话其实就是给前面这一大段文做个注解,是这样意思。究竟是指什么说的?分二科,第一科是「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