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九、离欲胜利(分二科)∵∵辰一、举颂言

智者如空无染污,不动犹如天帝幢,如泛清凉盈满池,不乐淤泥生死海。

这是第九科「离欲胜利」,分二科,第一科是「举颂言」,第二「长行」解「释」。又分两科,第一科「别释颂」。又分三科,第一科是「第一义」。又分三科,第一科是「释颂初句」。分三科,第一科「标」。

∵∵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巳一、别释颂(分三科)∵午一、第一义(分三科)∵∵

未一、释颂初句(分三科)∵∵申一、标

今此颂中,辩阿罗汉苾刍,心善解脱,超诸戏论,犹如虚空。

这是「标」,这一个颂里边是「辩」别这个「阿罗汉苾刍」的「心善解脱」的境界。这「智者如空无染污」,这个「智者」就是阿罗汉,阿罗汉有智慧的人,这位圣者比丘的心里面,已经成就了很好的解脱。解脱什么呢?「超诸戏论」,超越了很多的这些戏论,无意义的这些戏论,就像「虚空」那样子,这是标。这个《披寻记》的文。

∵∵

《披寻记》六七七页:

超诸戏论者:此中戏论,谓八世法。如下自释:所谓利、衰乃至苦、乐。如是一切,皆不能染,是故名超八世法者。如〈闻所成地〉释。(陵本十五卷二页

「超诸戏论者:此中戏论,谓八世法。」这个「戏论」指什么说的呢?就是八种世间法。「如下自释」,下文有解释,「所谓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八种法。「如是一切,皆不能染,是故名超」,就是这些一切的戏论,都不能够染污阿罗汉的心,是故名字叫做「超诸戏论」。就是这些戏论的事情,对于阿罗汉来说,阿罗汉没有这些分别,所以叫做「超」,超越了这个境界。「八世法者。如〈闻所成地〉」解释,讲过了,在「十五卷二页」那里。这一段是「标」,下边第二科是「征」。

∵∵

申二、征

何以故?

什么原因会这样子?下边第三科是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譬「喻」。

∵∵

申三、释(分二科)∵∵酉一、举喻

譬如虚空,离诸戏论,净与不净,皆不能染。

「譬如」这个「虚空」,它也是超越一切「戏论」的。是什么呢?「净与不净」,在虚空里边,或者是善人,或者是恶人,或者有道德,或者是没有道德的这些人,「皆不能染」,都不能染污这个虚空。虚空对于这两类人,它都没有分别;它若有分别,就是染污了,它没有这个分别,它不对那一个有所碍着,没有这个事情。这是举譬喻,下边第二科是「合法」。

∵∵

酉二、合法

诸阿罗汉亦复如是,一切世法若顺若违皆不能染,所谓利衰乃至苦乐。

「诸阿罗汉亦复如是」,也是这样子,「一切世法若顺若违皆不能染」,这阿罗汉的心,他不入定的时候,他的眼耳鼻舌身意,也接触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这些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世间法。这些世间法在我们凡夫来说,有顺有违,有随顺我的心情的,有不随顺违背我的心情的;这些差别的境界,对阿罗汉来说,是无分别的,阿罗汉不去取着这种事情,不是因为顺就爱着,对于违背他,他就憎恶,阿罗汉没有这些分别心,你违背他也好,你随顺他也好,他心里面没有这些戏论,所以叫做「超诸戏论」,这就叫做「心善解脱」。

这个「一切世法」指什么说的呢?「所谓利衰乃至苦乐」。这个「利」就是得到了如意的色声香味触,如意的五欲,就叫做利。这个「衰」就是不如意的色声香味触,违背他,使令他心里面不欢喜,那就是衰。利、衰、毁、誉,这个利衰是在内心里边说的,接触种种的境界,内心里边的反应,从这方面说有利有衰。毁、誉、称、讥,这就是表现在身口上的境界,毁、誉、称、讥。这个「毁、誉」就是背面,不当你的面,说你这个人的过失,就叫做毁,你这个人没有信、进、念、定、慧,就叫做「毁」;「誉」就是赞叹你有信、进、念、定、慧的功德。这个「称、讥」是当面,前两个是背面,称、讥是当面赞叹你、呵斥你。这个「苦、乐」就是内心里面,就是他这时候,前五识是「苦」,第六识是「乐」,就这些事情,称、讥、苦、乐。接触到境界的时候,心里面有苦有乐,这些世间法的顺违,对阿罗汉来说是没有分别的,所以叫做「皆不能染」,这就叫做「超诸戏论,犹如虚空」。那么这个「智者如空无染污」,这句话解释完了。

∵∵

未二、释第二句

又诸有学,已离欲贪向阿罗汉,于四念住善住其心,修无相心三摩地时,如天帝幢;于其一切动发憍举,戏论营为,生愿俱行所有贪爱,不能倾动。

这是第二科解释这个第二句,前边解释第一句,解释这个初一句,解释完了。现在解释第二句,「不动犹如天帝幢」,解释这一句。

「又诸有学」,这就不是指阿罗汉说,指「有学」。这个「有学」,初果、二果、三果都是有学。指那一个说的呢?是「已离欲贪」,那就是约三果,三果他已经远离了欲界的这个贪爱心。「向阿罗汉」,这个三果虽然是离欲界欲了,他还没有圆满,他还要继续努力的修行,希望得到阿罗汉果,「向阿罗汉」。怎么样能得到阿罗汉果呢?「于四念住善住其心」,就是修身、受、心、法,修这个四念住,修四念处。「善住其心」,他能把他的心安住在四念处这里用功修行,他不离开四念住。

「修无相心三摩地时」,这个四念住里边,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观法无我的时候,就是到了「无相心三摩地」,就是他这个心不取一切相,心里不取一切相,就是心里面没有伴侣了,不与万法为伴侣的境界。您心里面取相,就有相与心作伴,与心作伴,就表示心里有分别。现在这「无相心三摩地」的时候,心里面远离一切相,就是无分别的境界。这个时候内心的境界,是什么境界呢?先说一个譬喻,就像天帝释提桓因有个幢,像那样的境界。「如天帝幢」是什么境界呢?

这里解释,「于其一切动发憍举,戏论营为,生愿俱行所有贪爱,不能倾动。」这个修无相心三摩地,这里边不全是止,也有观,这里看出这个解释,说心里无分别,那是止的境界吗?不是,它这里面有智慧的。「于其一切动发憍举」,这个「憍举」就是憍慢、高举,就是我,这个我很大,就是动发憍举,自己有了优点的时候,这个高慢心就生起来,自己修学圣道有了成就了的圣人,也有这件事。「动发憍举」,就是他心里面有动,不寂静。什么事情呢?发出来高慢心,你们都不如我,动这个高慢心,就是这个我、我慢,这种分别心,这是动。「戏论营为」,就是这个戏论这里面,就是种种的言说,种种的分别。前面说这个若顺若违,这个世间的八法,这些利、衰、毁、誉、称、讥、苦、乐这些事情,这叫做「戏论营为」。

「生愿俱行」,就是生命体死掉了,这个中有出现以后,他就愿意再得一个果报,他这个心里面有这样的愿,心和愿「俱行」,同时活动。活动的时候,所有的贪爱,这个「所有贪爱」,这就是后有爱,「生愿俱行」,这是后有爱。「一切动发憍举」,这是现在的有爱,爱着自己这个我,爱着这个我,就是我慢。这个「戏论营为」,这是对一切法都有爱着,都有执着心。所以这个地方,所有的贪爱,一切的动发憍举,一切的戏论营为,一切的生愿俱行所有的贪爱,「不能倾动」,都不能够动摇他的无相心三摩地。就像那个倾动,「倾」是偏了他的心,「动」是摇动,这个「天帝幢」,没有这回事,不倾不动。所以正好形容这个三果圣人,「于四念住善住其心」的时候,修无相心三摩地的境界,他是没有我慢的这种分别心,没有一切的分别心,也没有生愿俱行的贪爱,这就叫做「如天帝幢」。

∵∵

《披寻记》六七八页:

于其一切动发憍举等者:此中略显三种不能倾动:一、谓不为计我我慢之所倾动。即此中说动发憍举。二、谓不为一切相之所倾动。即此中说戏论营为。三、谓不为后有爱之所倾动。即此中说生愿俱行所有贪爱。

「于其一切动发憍举等者:此中略显三种不能倾动」,有三种事情不能倾动他。「一、谓不为计我我慢之所倾动」,三果圣人修四念住的时候,他内心里面修这无我观,所以没有这我我慢的这种分别,没这个分别。「即此中说动发憍举」,这句话就是「不为计我我慢之所倾动」的意思。「二、谓不为一切相之所倾动。即此中说戏论营为」,就是这句话,「不为一切相之所倾动」。「三、谓不为后有爱之所倾动。即此中说生愿俱行所有贪爱。」因为这个无相心三摩地,就是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他先修空三昧,就是修无我观了;又修这个无愿三昧,就是利、衰一切八法,就是世间的这些八法,都停下来了,没有这些分别;最后是无相,所以无相里面包括这么多事情。所以没有我、我所、我慢的分别心,没有一切法的戏论,也没有后有爱,后有爱还是我见,还是我、我所的爱的关系。这样子修无相心三摩地里边,包括这无我观空三昧,包括这无愿三昧,离一切戏论。这个「生愿俱行」,也还是在无愿三昧里边。

∵∵

未三、释后二句

又诸有学,已离欲贪,得不还果,于上解脱心生欲乐。譬如游泛清冷泉池,于爱味定上分诸结热淤泥中,终不欣乐;由于此中不欣乐故,亦不欣乐生死大海。

这是第三科解释后二句。「不动犹如天帝幢」,这是第二句解释完了;这一句是三果圣人修四念住,修善住其心,修无相心三摩地的境界。现在解释后二句,「又诸有学,已离欲贪,得不还果」,又很多的这些有学的圣人,「已离欲贪」,他已经得到不还果的境界。得到不还果之后,「于上解脱心生欲乐」,对于色界、无色界的解脱,得了三果圣人,只是远离了欲界的欲,上二界的欲还没能够远离,所以他心里面还有这样的愿,就是希望能解脱上二界的欲,对于解脱上二界的欲,「心生欲乐」,他生出这样的意愿出来。

「譬如游泛清冷泉池」,他有这样的愿望,他怎么样才能够达成他的愿望?还是修四念处。修四念处的时候,那个境界就像什么似的呢?就像譬如游泛有清冷的泉池,很清凉的这个泉池,在里边游泳,这么一个境界,就是修四念住的时候,就像这样子。「于爱味定上分诸结热淤泥中,终不欣乐」,「于爱味定」就是色界定、无色界定,这个定对于它生起爱味,成就了这个定以后,对于这个定生了爱着心,就叫做「爱味定」。「上分诸结」,就是你对于色界定、无色界定,有了爱着心,有爱、见、慢、无明,这些烦恼,「上分诸结」。「热淤泥中,终不欣乐」,这些烦恼,就像那个热的淤泥似的,是热的。现在是修四念住的时候,就像游泳在清冷的泉池里边,所以就是对治热恼,就是解脱上二界的这些爱味,这些烦恼。是「终不欣乐」,虽然色界定、无色界定是可爱的,但是他不欢喜,不爱着它,是这样意思。

「由于此中不欣乐故,亦不欣乐生死大海」,由于这位三果圣人,对于色界、无色界的定不生爱乐心,当然欲界的欲更不生,更不欢喜了,殊胜的都不欢喜,何况下劣的呢?所以合起来说,「亦不欣乐生死大海」,三界的生死大海,他完全都不欢喜,都不执着、不爱乐。

《披寻记》六七八页:

于上解脱心生欲乐者:不还圣者,已离欲贪,未离色无色贪,是故说言于上解脱心生欲乐。

是这样意思。这是解释这个后面两句,「如泛清凉盈满池」,这个清凉的水,盈满了这个水池里面,在这样的清凉的水池里面游泳,对于那个热恼的烦恼,正好予以对治,也「不乐淤泥生死海」,这是把这两句也解释完了。这是第一个解释,这四句颂是第一番的解释。

∵∵

午二、第二义

复有差别,谓阿罗汉所有饮食、言说、游行,处无相住,有余依苦之所随逐。如其次第,三处应知。

「复有差别」,这是第二义,第二个义道理解释,还有不同的意思。「谓阿罗汉所有饮食、言说、游行,处无相住,有余依苦之所随逐。如其次第,三处应知。」这第一番的解释,解释阿罗汉和三果圣人,来解释这四句话;现在第二个解释,完全是解释为阿罗汉的境界。「谓阿罗汉所有饮食、言说、游行」,阿罗汉是乞食的,为自己生命的存在,要有饮食、游行的事情。饮食、游行的时候,他也是「处无相住」,他心里面没有染污,犹如虚空;阿罗汉要去度化众生,有言说,也是要游行,他能够「不动犹如天帝幢」,「处无相住」。这阿罗汉,也是有三三昧,他能处无相住里面,修四念处,「处无相住」的时候,「如泛清凉盈满池」,这种境界。是「有余依苦之所随逐」,这阿罗汉虽然是到无学的境界了,但是他还有剩余的依苦,「依」就是色受想行识,这有漏的身体,这有漏的身体还是个苦恼的境界,还随逐这个阿罗汉,那就是淤泥的生死海,但是他并不爱着它,「不乐淤泥生死海」。「如其次第,三处应知。」

∵∵

《披寻记》六七八页:

如其次第三处应知者:颂中四句有三相别:一、谓无染,二、谓不动,三、谓不乐生死。阿罗汉果具足证得,于其饮食、言说、游行等,若行若住三处,如次应知。

「如其次第三处应知者:颂中有四句,有三」种「相」的差「别」,一、是「无染」,就第一句「智者如空无染污」;「二、谓不动」,就是第二句「不动犹如天帝幢」;第三句「谓不乐生死」,「如泛清凉盈满池,不乐淤泥生死海」,这就是不乐生死的意思。「阿罗汉果具足证得,于其饮食、言说、游行等,若行若住三处,如次应知」,他饮食也好,言说也好,游行也好,「处无相住」,都是无染污的,是不动的,「如泛清凉盈满池」的境界,不过还有有余依苦的随逐,但是他并不爱着这个色、受、想、行、识,所以「不乐淤泥生死海」,这是第二番解释。

∵∵

午三、第三义

复有差别,谓慧解脱诸阿罗汉,有学身证,及俱解脱诸阿罗汉;如其次第,三处应知。

这是第三番的解释,又不同了。「复有差别」,还有不同的解释。「谓慧解脱诸阿罗汉」,这慧解脱阿罗汉,他是没得灭尽定,也可能没得到四禅、四空,他只是在近分定里得阿罗汉果,他只是烦恼障是解脱了,这禅定的障碍没解脱,那么这正好是第一句说的了,「智者如空无染污」。「有学身证」,这「有学」在初果、二果、三果是有学,这三果圣人,身证灭尽定,因为这个心不活动了,只是有身体的存在,所以叫身证灭尽定。灭尽定就是「不动犹如天帝幢」,这样意思,这句话指三果圣人说的。「及俱解脱诸阿罗汉」,这「有学身证」这位圣人,他定的障碍是解脱了,但是烦恼障没有完全灭掉,所以他不是四果阿罗汉。「俱解脱阿罗汉」呢?就是定的的障也解脱了,慧的障也解脱了,就是烦恼障解脱了,定障也解脱了,这是俱解脱阿罗汉。这位阿罗汉的境界,「如泛清凉盈满池,不乐淤泥生死海」。这样解释这四句话,「如其次第,三处应知」。

∵∵

巳二、略辨义(分二科)∵∵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

前边「别释颂」这一科解释完了,现在是第二科「略辨义」,分两科,第一科是「标」。「复次今当略辩上所说义」是标,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依离欲」辩。

∵∵

午二、释(分三科)∵∵未一、依离欲辨

谓薄伽梵此中略示离三界欲,于佛圣旨犹有余依,离欲界贪胜进道摄,及不还果。

这是一个解释,约「离欲」来解释。「谓薄伽梵」,谓世尊在「此中略示离三界欲」,就是欲界乃至无色界的欲,完全都消除了,那这样就是阿罗汉了。但是这个阿罗汉,「犹有余依」没有解脱,对于佛的圣旨,是要到无余涅盘才是究竟圆满的。所以对于佛的圣旨来说,这位阿罗汉还有所不足,「犹有余依」的身体存在。那么这是「智者如空无染污」,就是指这个意思说了。

「离欲界贪胜进道摄」,这个「离欲界贪」这句话,这「欲界贪」还没有离,他想要离欲界贪。若这样讲,那初果圣人在内,初果、二果都还没有离,为离欲界贪要修学四念处,这叫做「胜进道摄」,就是发起殊胜的加行向前进,那么叫「胜进道」。就是「胜进道」,是对以前修学的圣道来说,叫做「胜进道」;实在就是修方便道,就是修四念处。这样说,离欲界欲就是初果、二果,指这个说。「离欲界贪胜进道摄」,那么这个时候,也就是「不动犹如天帝幢」,那他无我观也灭除分别我执以后,这正念现前的时候,无我的境界,也可以说是「不动」,「不动犹如天帝幢」,也可以这么解释。「及不还果」,若是已离欲界欲,胜进道摄,那就是三果阿那含了,「及不还果」,那就是「如泛清凉盈满池,不乐淤泥生死海」,这是第三果的境界,这样解释。

∵∵

未二、依胜利辨

复有差别,谓略显示解脱胜利、等持胜利、智慧胜利。

「复有差别」,这第二个解释,「依胜利」的,得到胜利殊胜的利益来解释。「谓略显示解脱胜利、等持胜利、智慧胜利」,这三个。这「解脱胜利」,就是「智者如空无染污」,就是修这八解脱,八解脱最后解脱是灭尽定解脱,他是没有得到阿罗汉道,还没圆满,他在八解脱里面继续修四念处,灭出去这其中的这些垢染,有所执着的垢染,所以就是「智者如空无染污」,可以这么讲。「等持胜利」,这「等持」是什么?就是三三昧,空三昧、无愿三昧、无相三昧是等持。在三三昧里面观察,我不可得,我所不可得,心里面能离一切相,那就是「不动犹如天帝幢」,这样意思,得到这样的胜利。「智慧胜利」就是后面两句,「如泛清凉盈满池,不乐淤泥生死海」,就是这位阿罗汉大智慧,断除去一切的爱烦恼,一切的见烦恼,得到圆满阿罗汉的果利了。

∵∵

未三、依学果辨

复有差别,谓略显示增上心、慧学所得果,及显增上心、慧二学。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