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三、明除断(分二科)未一、释后颂初二句

又有沙门若婆罗门,如实了知如前所说贪与恚等,及彼因缘;又能了知众缘生法无常性已,随其所生不起贪着,即便弃舍变吐断灭。

这是第十科「贪恚」,分两科;第一科「举颂」,第二科长行解释。解释里面分三科,第一科是「别释颂」。「别释颂」里分三科,第一科是「出体性」。「出体性」这一科就是解释贪和恚,和欣戚,和毛竖、意寻思,解释这四种义。第二科「显因缘」,「显因缘」就是爱、和种子、和虚妄分别,这是它们这些烦恼生起的因缘。

现在是第三科「明除断」,就是除灭这些虚妄分别、除灭这一切烦恼。分二科,第一科:「释后颂初二句」,就是「知彼彼因缘,生已寻除灭」,这是初两句。

「又有沙门;若婆罗门」,或者是在家的这些外道。「如实了知如前所说贪与恚等,及彼因缘」,这些人若能真实的明了像前面说的贪与恚,还是欣戚、意寻思和毛竖这些发起的因缘的话,这件事也很重要。「又能了知众缘生法无常性已」,先要知道这些烦恼和虚妄分别生起的因缘,其次能了知众因缘所生的事情都是不永久的、都是有变化的。若能这样明白了以后,「随其所生不起贪着」,随种种因缘所生的虚妄分别,所生的种种烦恼、种种境界,不生起贪着心,不要执着那些事情、不要染着那些事情。

「即便弃舍、变吐、断灭」,知道是因缘所生,知道因缘生法都是无常性,这只是说其中重要的一点,其实就是通达四念处、就是修四念处了。「即便弃舍、变吐、断灭」,若是能这样子修学无常观,修行四念处,即能够弃舍了这些烦恼。「变吐」,就能够消灭了这些烦恼的种子,弃舍烦恼的现行、弃舍烦恼的种子叫「变吐」。「断灭」,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现行都消灭了以后,就是这烦恼的果报也息灭了,叫作「断灭」,就是入涅盘了,那么这就是得解脱了。

∵∵

未二、释后二句

离色、无色二界贪故,度有暴流;离欲贪故,度欲暴流。如是暴流,昔所未度;今既度已,终无有退。

「离色、无色二界贪故,度有暴流」,这是解释后面的两句,就是「超昔未超海,暴流无后有」这两句,解释这两句。「离色、无色二界贪故」,也就是这个「弃舍变吐」,这里边再分别地解释。如果这位修行人,他的四念处的功夫能达到了远离色界的贪着、远离无色界的贪着故,「度有暴流」,所以他就能够解脱了有的暴流,这四种流的这个「有」的「暴流」。是「离欲贪故,度欲暴流」,他能够解脱欲界的染着心,对欲界的色声香味触这个染着心也能远离了,那他就解脱了欲界的暴流。这样合起来,三界的烦恼都解脱了。

「如是暴流,昔所未度」,这是三种暴流;或者说两种暴流:一个有流,一个欲流。「昔所未度」,在以前的时代,以前没有修四念处的时候,是没解脱的。「今既度已,终无有退」,现在修学四念处,既然是解脱了,永久是得解脱,而不会再退回来的。

∵∵

《披寻记》六五五页:

即便弃舍变吐断灭者:此中弃舍,谓于诸缠。变吐,谓于随眠。断灭,谓无余灭应知。

「即便弃舍变吐断灭者:此中弃舍,谓于诸缠」,就是一切烦恼的现行活动。「变吐,谓于随眠」,就是烦恼的种子。「断灭,谓无余灭,应知」,就是入无余涅盘了,叫作「断灭」。

∵∵

巳二、略辨义(分三科)午一、标

复次今当略辨上所说义。

前边解释这个颂,这以下再略辨前面这一大段文的要义。

∵∵

午二、释(分二科)未一、辨位别

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略显三位:一在家位,二出家位,三远离位。

这底下第二科解释,分两科;第一科辨别位的差别,就是由凡而圣,一个段落、一个段落的差别。

「谓薄伽梵于此颂中」简要地显示三个位次。一个是「在家位」,就是在家的时候生活的情况,就是那第一个贪和恚。贪就是爱,恚就是恨。在家人的生活就是两个字:一个是爱,一个是恨。二是「出家位」,就是这个人出家了,出家了以后,他没得圣道的时候,他就是欣戚:他心里面也是有的时候也是欢喜、有的时候也是忧愁;再就是毛竖,有恐怖;再就是意寻思,各式各样的妄想,这前面讲过了,这是出家位。三、「远离位」,这个远离位就是除断,第三科说这个除断的境界,就是解脱了一切的惑业苦,就是成功了。

∵∵

未二、明缚断

又略显示共与不共因缘所生,若爱、若恚。于诸欲中二种别缚,及断方便,并断胜利。

这是第二科「明缚断」,「缚断」就是烦恼的息灭。这里面「略显示共与不共因缘所生」,这个「共」:这一切烦恼都是以爱为因缘,贪也是以爱为因缘生起的,瞋恨也是爱因缘生起的,这是共有的因缘。「不共」就是每一法有自己的种子,这个种子是各别的,不是共于一切法的,所以叫做不共的因缘。这两种因缘所生的「若爱、若恚」,或者是贪爱烦恼、或者是恨烦恼、或者其他种种烦恼。

「于诸欲中二种别缚」,所有的爱恨、所有的这些烦恼里面,那么就是有两种不同的系缚,就是有缚和欲缚,分这么两种。欲界的是欲缚;色界、无色界叫有缚,就是两种不同。「及断方便」,就是第三科这个「除断」,这个断灭这一切烦恼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无常观、修无我观,修这个四念处了。「并断胜利」,就是断了烦恼以后得到的殊胜利益,就是永久也不退转,得到涅盘了。

∵∵

午三、结

当知是名此中略义。

这是第三科:结束这一段文。

∵∵

巳三、明品摄

又于此中若贪、若欣、若依耽嗜所有寻思,当知爱品;若恚、若戚及与惊怖,当知恚品。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略辨义」,现在第三科是「明品摄」。「品」者类也。

又于此中若贪烦恼、若欣烦恼、若依耽嗜所有的妄想寻思。所有的妄想,就是在五欲上生出来种种的这些分别心,叫做「眈嗜」。「当知爱品」,贪也好、欣也好、依耽嗜所有的寻思也好,都是属于爱烦恼一类的。「若恚、若戚及与惊怖」这三种事情,当知属于「恚品」,属于这一类的。

∵∵

卯十一、应作(分二科)辰一、举颂言(分二科)巳一、天说

应作婆罗门谓断无纵逸求弃舍诸欲不希望此有

前边是第十科,是「贪恚」,现在是第十一科叫做「应作」。这里分两科,第一科是「举颂言」,分两科;第一科是「天说」,是天人说的偈,请问佛。

「应作婆罗门」,下面这一段文里面,我看这个「应作」的意思,就是婆罗门里面,这一种姓的里面的人,有这种人,就是他这个思想上:「我应该有所作为!」是这样意思。是「谓断无纵逸」,这就是他的作为,他就是要断烦恼,断这个欲的烦恼,他不放纵自己。「求弃舍诸欲」,他希求弃舍这色声香味触的欲。「不希望此有」,不希望欲界的这种境界;这是问。下面就是「佛告」,佛开示这个天人。

∵∵

巳二、佛告

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罗门当知婆罗门于所作已办

诸身分劬劳未极底未度已得度住陆无勤到彼岸

天汝今当知此喻真梵志谓永尽诸漏得常委静虑

彼永断一切愁忧及炽然恒住于正念亦常心解脱

这是四个颂,回答这个天人的问题。

∵∵

辰二、长行释(分二科)巳一、释天说(分二科)午一、标说意

今此颂中显示彼天,依于世俗诸婆罗门,为世尊说。

这下面是第二科「长行释」,解释前面的颂,分两科;第一科是「释天说」,分两科;第一科是「标说意」,先立出来、先显示出来这个天说这个颂的大意。

「今此颂中显示彼天」,显示那个天人。「依于世俗诸婆罗门,为世尊说」,依于世俗诸婆罗门,这个「世俗」,就是这个婆罗门他还是超越了一般人的思想,他想要修梵行、要生天,他有这样的意愿,这就是世俗的一种婆罗门的一种境界,不是指佛法里面的第一义谛的境界,所以叫做「世俗」。就是在,虽然他还愿意弃舍欲界的欲,求生梵天,有这样的思想;但是还是在虚妄分别的境界里面系缚,而不是得解脱,所以叫做「世俗」。依于世俗诸婆罗门的思想行为,为世尊宣说这个偈的。这是「标说意」。

∵∵

午二、随释颂(分四科)未一、释初颂第一句

谓有种姓诸婆罗门,自号我为真实梵志。

这是第二科「随释颂」,解释这个颂,分四科;第一科:初颂的第一句,就是「应作婆罗门」这一句。

「谓有种姓诸婆罗门」,这种姓婆罗门,就是四种姓里边这个婆罗门种姓,这个人是属于这一类种姓的人;但是,这里边也表示这个人他有出离欲的这种思想,这句话有这个意思。「自号我为真实梵志」,不是假名的梵志,他是真实的梵志,有清净的意愿、有高尚的意愿的,他自己就是这样说。这是解释第一句,这个第一句:「应作婆罗门」就是这样意思。

∵∵

未二、第二句

计梵世间为最究竟,希求梵世,安住于色,常勤精进心无懈倦。

这是解释第二句:「谓断无纵逸」,解释这个第二句。这个梵志他自号:「我是真实的梵志!」内容究竟是怎么回事情呢?是「计梵世间为最究竟」,他的思想就是认为梵天的世间那是最究竟、最圆满、最安乐的地方,欲界是苦恼的地方。「希求梵世,安住于色」,所以他就希望能够求得梵世间、能安住在色界天,到梵世间,在那里生活,他的意愿这样子。「常勤精进,心无懈倦」,他有这样的愿望之后,他就采取行动了,常是不懈怠、精进的修这个梵行,「心无懈倦」。这是解释第二句,就是「谓断无纵逸」。

∵∵

未三、第三句

恒乐远离寂静闲居,减省睡眠修习静定,为断事欲及烦恼欲。

第三句「求弃舍诸欲」,这解释第三句。「恒乐远离,寂静闲居」,这个人「常勤精进,心无懈倦」是怎么回事情呢?他欢喜远离尘世间,在寂静处里面居住,没有这些烦恼的事情,「寂静闲居」。「减省睡眠,修习静定」,他就减少睡觉,不多睡觉。「修习静定」,让这个身口意寂静下来,让那心寂静。「为断事欲及烦恼欲」,他的内心的意思:为什么要减少睡眠、要修静定呢?就是要断灭这个事欲,不像一般人在色声香味触里面生活;「及烦恼欲」,内心里的烦恼欲也要息灭。这个人做这件事,让心里面没有欲,这样子寂静住。

∵∵

未四、第四句

由彼种姓诸婆罗门,计梵世间以为究竟,希望梵世,不求欲有。

这下面解释第四句,就是「不希望此有」,解释这句话。由彼种姓婆罗门,诸婆罗门不只是一位,他计执着梵世间是最究竟圆满的,所以希望能生到梵世天上去生活,不希求欲界的境界,所以叫做「不希望此有」。

∵∵

巳二、释佛告(分三科)午一、标意

又显如来,依第一义诸婆罗门,而报彼天。

这是前面第一个颂解释完了,现在解释下面第二科:解「释佛告」,解释佛怎么样开示这个天人。分三科,第一科是「标意」。

「又显如来」,这第二个颂以下显示佛「依第一义诸婆罗门」,就是佛法所说的最殊胜的道理去修行的婆罗门。「而报彼天」,根据此意来回答彼天的说法、彼天的问题。

∵∵

午二、释颂(分三科)未一、释第二颂(分二科)申一、释初半颂

若婆罗门作所作已,数复应作,更有胜上所应作事,当知此非真婆罗门。

前面是「标意」,这以下是第二科「释颂」,分三科;第一科是解释第二个颂,分两科;第一科是初半颂,就是「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罗门」,解释这句话。

「若婆罗门作所作已」,若是这个婆罗门他做这一件事,做完了以后「数复应作」,还要继续地、一次又一次又要继续地要做事情。「更有胜上所应作事」,作完了就应该停下来嘛!不是!因为更有更殊胜的所应作的事情,这样子情形。「当知此非真婆罗门」,这个人不是真实的婆罗门,是假名的婆罗门,那么佛这样子说这件事。这是初半颂,是「若更有所作,非真婆罗门」,这是初半颂。

∵∵

申二、释后半颂

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由此显示学与无学皆婆罗门。

第二科是「释后半颂」,「当知婆罗门,于所作已辨」。

「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超登一切萨迦耶岸,安住陆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这底下;说是非真婆罗门,那么什么叫做真婆罗门呢?「若婆罗门证婆罗门所应作事」,他证悟了婆罗门所应该作的事情。什么事情呢?「超登一切萨迦耶岸」。这个「萨迦耶」就是我见、我所见。超越了我所见,能够登无我的彼岸,这样子了。「安住陆地」,就不在苦海里流转生死了,就是到了涅盘的地;「陆地」就是涅盘地,安住涅盘地。「当知此是真婆罗门」,这是真实婆罗门是这样的。「由此显示学与无学,皆婆罗门」,这样子可以知道、可以显示出来,初开始修行是有学的婆罗门,到最后成功,这无学的,那是真婆罗门,是这样意思。

∵∵

未二、释第三颂(分二科)申一、有学(分二科)酉一、标列

学有二种: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

这下面是解释第三个颂,就是「诸身分劬劳,未极底、未度;已得度住陆」,这是第三个颂。

这「学」有二种不同,「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说是这个人他并不是在色界天、无色界天居住,他是在欲界。在欲界他修学圣道的时候,他的程度或者还没离欲。没离欲这话什么意思?就是没得定,没得色界定。「或已离欲」,那就是成就色界定了,成就色界定的人就没有欲界的欲了,那就是已离欲。若是在佛法这样说,你修学四念处若是得离欲,那就得三果了;你若是修学四念处得了初果、得二果,你还没离欲,你还是属于欲界的。这是「学有二种:谓于欲界或未离欲,或已离欲」,就是这两种。这是「标列」。

下面第二科「随释」,分两科,第一科未离欲的,解释这个未离欲,分两科;第一科「释颂未极底未度」,这个「未极底」就是这个颂的第二句,解释这一句。解释这一句,分两科,第一科「标」。

∵∵

酉二、随释(分二科)戌一、未离欲者(分二科)

亥一、释颂未极底未度(分二科)∵∵天一、标天

未离欲者,未得源底,未到彼岸,于二种法,犹未具足。

「未离欲者,未得源底」,那就是他没得到禅定,这个「源底」是指禅定说。「未到彼岸」,没到彼岸,他就是这无我慧没有圆满,所以他还没能到涅盘的彼岸。「未得源底」是未得定;「未到彼岸」是慧没圆满,所以「未到彼岸」;这就叫作「未极底、未度」。「未极底」就是「未得源底」;「未度」就是「未到彼岸」。「于二种法,犹未具足」,这个修行人他还没能具足两种功德。

这是「标」,下面是「列」。

∵∵

天二、列

一、未得内心胜奢摩他,二、虽已得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净。

「一、未得内心胜奢摩他」,说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面还没能成就殊胜的定力,就是没得到初禅以上的定力。「二、虽已得」,第二个功德是什么呢?就是「虽已得」,虽然已经得到奢摩他了,(注:「虽已得:虽然已经得到奢摩他了。」此解释后改为:「虽然已经得到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净。」)「增上慧法毗钵舍那未善清净」。这个「增上慧法」怎么讲?就是佛陀的法语上面所开示的增上慧,告诉你的,你通达苦集灭道的智慧,这种叫「增上慧」,不是世间的智慧,这是出世间通达苦集灭道的智慧。这个「法」,就是佛的法语所表达的这个增上慧。「毗钵舍那」,你依据这个增上慧的教法去修观,这叫「毗钵舍那」,修观。「未善清净」,你这个苦集灭道──通达无我义的这种智慧还没能够清净,你还执着我的,执着有我,这就是没得到智慧。

「未得内心胜奢摩他」,就是没得定;你没能够成就清净的增上慧,就是没得到慧。一个定、一个慧,这两个功德没具足。这是「列」。

下面第二科解「释颂诸身分劬劳」,这第三个颂的第一句,先解释第三个颂的第二句「未极底未度」,现在解释第一句「诸身分劬劳」,解释这一句话。解释这一句话,分两科,第一科「显方便」。「方便」就是行动,你采取行动来作这件事。分两科,第一科是「如足精进」,第二科「如手精进」。

∵∵

亥二、释颂诸身分劬劳(分二科)天一、显方便(分二科)地一、如足精进

由阙内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为证内心奢摩他故,运动如足勇猛精进。

这个是「如足精进」:「由阙内心奢摩他故,乘如所得圣道浮囊」,由于这个修行人他内心里还缺少奢摩他,这个奢摩还没成功。没成功,那么他「乘如所得圣道浮囊」。那么他这时候有什么功德?他能够坐──「乘」者,就是坐,他坐着所得的圣道的浮囊。圣道的浮囊是什么?就是戒,就是律仪戒、就是别解脱戒;别解脱戒是得圣道的方便。这个「浮囊」就是渡海的一个囊;当然说我们坐船过海,那是很舒服的了;现在说「浮囊」,就是最低限度要有个浮囊,它能够载着你不落到海里边去,不会堕落三恶道,那叫做「浮囊」。这是得圣道的一个方便,你坐这个浮囊,你去修奢摩他去。

是乘这个浮囊,「为证内心奢摩他故」,你为了成就内心的奢摩他止。「运动如足勇猛精进」,你就运动你的身口意,不懈怠地减少睡眠、减少饮食。减少饮食就能减少昏沈,减少睡眠你就能够有时间修奢摩他。这个「如足」,就是像人走路,这个足在动;或者是你在上树的时候,你这个足也在那树上攀缘。用这个精进──用如足的勇猛精进,就表示你在修奢摩他的精进,修奢摩他的精进叫「如足」。

∵∵

地二、如手精进

又复为令增上慧法毗钵舍那善清净故,运动如手勇猛精进。

你修这奢摩他,你要精进的修;但是只是修奢摩他是不够的,所以还有第二个「如手精进」。你还需要为令你的增上慧法的毗钵舍那能够清净,你还要努力地、精进地修行,这个努力地、精进地修行,就像手的工作:上树的时候,这个手在攀缘。这个手的攀缘活动,譬喻修智慧、修毗钵舍那的精进;这个足的攀缘,譬喻修定的精进。这是用这样的方便去修成就定慧,这就叫作身分的劬劳──你身体的、当然包括心的辛苦。

∵∵

天二、显当果

彼于如是勤精进时,离欲界欲,如得源底;证阿罗汉,如到彼岸。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