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二、后三颂(分二科)巳一、举颂言(分二科)午一、问
∵谁超越暴流昼夜无惛昧于无攀无住甚深无减劣
∵这是第九大科诠「暴流」。「暴流」分二科,第一科「初二颂」解释完了;现在是「后三颂」,分二科,第一科「举颂言」;分二科,初「问」,二、「答」。第一个颂「谁超越暴流,昼夜无惛昧,于无攀无住,甚深无减劣」,这是问。下面:
∵∵午二、答
∵圆满众尸罗具慧善安定内思惟系念能度极难度
∵诸欲想离染亦超色界结彼无攀无住甚深无减劣
∵这二个颂是回答,下面是第二段长行解释这个颂,分二科,第一科「别释颂」;分二科,第一科解释初一个颂,就是这问的这四句话;分二科。第一科解释「暴流」,「谁超越暴流」,这个「暴流」怎么讲?
∵∵巳二、长行释(分二科)午一、别释颂(分二科)未一、释初颂(分二科)
∵申一、暴流
∵今此颂中,云何暴流?所谓四流: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
∵「今此颂中,云何暴流?」这个「暴流」怎么解释呢?「所谓四流」就是:「欲流、有流、见流、无明流」这四种流,这四流前面也都解释过。「欲流」,就是欲界的爱染。「有流」,就是色界、无色界有禅定的人对禅定的爱染。「见流」,就是五种见: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这五种见叫见流。「无明流」就是欲流、有流、见流的原因,就是因为有无明而才有这么多的烦恼。超越暴流,就是超越这四种流,那只有得阿罗汉果,这件事是成功了。这是解释这四种流。
∵下面第二科「无攀无住」,就是那个第三句「于无攀无住」。「无攀无住」这句话怎么讲呢?分二科,第一科「举一切」;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申二、无攀无住(分二科)酉一、举一切(分三科)戌一、标
∵云何无攀无住?所谓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及灭尽定。
∵「云何无攀无住?」这「无攀无住」是什么意思呢?「所谓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及灭尽定」,这就叫作「无攀无住」。这个《披寻记》里面解释得详细。
∵∵《披寻记》六五一页:
∵所谓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者:〈摄异门分〉说:言爱尽者,谓不希求未来事故。言离欲者,谓无现在受用喜乐故。所言灭者,谓余烦恼断故。言涅盘者,谓无余依故。(陵本八十三卷二十三页)〈摄事分〉中复有余释,(陵本八十五卷十页)今应准知。
∵「所谓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者」:〈摄异门分〉里面说:「言爱尽者,谓不希求未来事故」,按时间来说,对于未来的如意的事情不希求、不希望、不去寻求在未来有什么如意的事情,这叫做「爱尽」。
∵「言离欲者」,这个「诸爱永尽」是指未来的爱没有了,这个「离欲」怎么讲呢?「谓无现在受用喜乐故」,就是对于现在所受用的喜乐的欲、没有这样的欲,现在所受用的喜乐、没有这种喜乐,也就是没有现在的欲,叫作「离欲」。
∵「所言灭者」,就是离欲寂灭,这个「寂灭」怎么讲呢?「谓余烦恼断故」,前面那个「诸爱永尽」、「离欲」,都是指爱说的,其余的烦恼,那就是见烦恼,我见、我慢这些烦恼息灭了,就叫作「灭」。「言涅盘者,谓无余依故」,「涅盘」是指什么说的呢?没有剩余的这个「依」,剩余的「依」是身体,就是现在这个色受想行识。譬如说阿罗汉,他把爱烦恼、见烦恼完全消除了,他是阿罗汉果了;但是他这个生命体还存在,这个有漏的身体还存在,叫做「依」。这个「依」的意思,也是里面有意思的,就是我们不管是做善事也好、做恶事也好、你修学出世的圣道也好,你都要靠这个身体来成就,没有这身体,什么事情也不能做,这个身体叫做「依」。这「涅盘」就是「无余依故」,这个身体也寂灭了,这个有漏的惑业苦完全息灭了,那就叫做「涅盘」。这是「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解释完了。这个灭尽定,这里没解释。
∵∵戌二、征
∵所以者何?
∵这是第二科,「所以者何?」这底下是「征」,前面是把「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及灭尽定」标出来,这下面是征。就是怎么叫做「无攀无住」?「无攀无住」,就是「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及灭尽定」呢?这就是征。
∵∵戌三、释(分二科)亥一、涅盘
∵所言攀者:诸烦恼缠;所言住者:烦恼随眠。于彼处所,二种俱无,是故说言无攀无住。此谓涅盘无攀无住。
∵「所言攀者」,这底下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解释「涅盘」。「诸烦恼缠」,这个「攀」是指烦恼的活动说的。这个「缠」表示烦恼活动出来的时候缠绕你的心,令你的心不自在、不清净。「所言住者:烦恼随眠」,「住」这个字,就是烦恼没有活动出来的时候,那个种子──烦恼的种子,在你的微细的心识里面睡眠了,潜藏在那里不活动,那就是烦恼的种子,叫做「住」。
∵「于彼处所,二种俱无」,就是在那个地方,烦恼的种子、烦恼的现行这二种都没有了,「是故说言无攀无住」,这「无攀无住」是这样解释。这「无攀无住」究竟是什么呢?「此谓涅盘无攀无住」,这是说阿罗汉得到涅盘了,才有这无攀无住的境界。「无攀无住」,就是指「涅盘」说的。
∵∵亥二、灭定
∵又想名攀,受名为住。若于是处二种俱无,即说彼处无攀无住,如是显示灭受想定无攀无住。
∵这底下第二科「灭定」,前面第一科解释「涅盘」,现在第二科解释「灭尽定」。
∵「又想名攀」,又是这个修行人他的想心所取着于一切相,取相叫做「想」;取着这色声香味触法的相,取着眼耳鼻舌身意的相,取着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相,就是取着一切法相的时候,这叫做「攀」,这个攀字是这样子解释。
∵「受名为住」,这个「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受心所。你的心在境界上住的时候,就有感觉,那就叫做受;有染着,那就是受。这样讲,想、受就是攀、住,攀住就是想受这二个心所。
∵「若于是处,二种俱无,即说彼处无攀无住」,你若达到这个境界的时候,你心里面不取一切相,心不住在一切法上,这时候就叫做「无攀无住」,这个境界也是不可思议。「如是显示灭受想定无攀无住」,这样解释,就是这位修行人他能入灭受想定的时候,他内心的世界就是无攀无住的。
∵∵酉二、简今义
∵今此义中,意取灭定。
∵这底下「简今义」。这前面的解释,解释「无攀无住」,又是涅盘也是无攀无住,灭尽定也是无攀无住,「诸爱永尽、离欲、寂灭涅盘及灭尽定」,都叫做无攀无住。那么现在我们这段文究竟指什么说的呢?「今此义中,意取灭定」,现在这个颂文上:「于无攀无住」,是指灭尽定说的,这样子说。这个灭尽定,是通于三果圣人和四果圣人,都能成就灭尽定;那么这个地方就和涅盘──涅盘要到阿罗汉以后才能入涅盘,三果还不能。
∵∵未二、释后二颂(分九科)申一、圆满众尸罗
∵云何圆满众尸罗?谓善安住身语律仪,修治净命。
∵这底下第二科,解释后边二个颂,「圆满众尸罗,具慧善安定」,这以下这二个颂,前面把这个「谁能越暴流」,什么叫做「无攀无住」?无攀无住是个甚深奥的境界,能够圆满了这个境界,叫做「无攀无住」,所以叫「无减劣」。无减、无劣,劣是没有力量,你的道力不成就也不能达到无攀无住。这个减,这个灭尽定,三果圣人能够成就;但是四果更圆满,乃至大菩萨才能够圆满灭尽定的境界。现在说「无减」,就是圆满的意思。
∵下面再解释后面二个颂,分九科,第一科是「圆满众尸罗」。
∵「云何圆满众尸罗?谓善安住身语律仪」,就是说这个修行人,他能善巧的安住在身律仪的清净、安住于语律仪的清净。身的行为是清净,合于律仪,语言也是合于律仪的,没有违犯。「修治净命」,「修治净命」就是这个生命的存在是特别清净的,没有不清净,赖以生存的这些众多的因缘,都是合法的,那就叫做「净命」。如果你生存所需的这一些物品来的不如法,那就叫做不净命。
∵∵申二、具慧
∵云何具慧?谓于苦圣谛如实了知,乃至于道圣谛亦复如是。
∵前面是「圆满众尸罗」,这第二科解释「具慧」。
∵「谓于苦圣谛如实了知,乃至于道圣谛亦复如是」,这苦集灭道四谛,你能够真实的了知它,那就非要到圣人才可以,凡夫还是不明白,对于苦集灭道不是那么明白的,所以叫做「圣谛」。圣人才能明白的、才能通达,所以初果圣人以上才能有这种智慧,这叫做「具慧」。
∵∵申三、善安定
∵云何善安定?谓远离诸欲,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静虑,或第一有三摩钵底。
∵「云何善安定?谓远离诸欲,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静虑」,这就是得到定了,得到色界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时候叫做「善安定」。这样的人也是远离了欲界的欲,所以是「远离诸欲,乃至具足安住第四静虑」。这个「乃至」,就是把初禅、二禅、三禅略下去了,所以叫「乃至」。「或第一有三摩钵底」,或者是你能够具足第一有的三摩钵底,就是非非想定。「三摩钵底」,翻个等至,这以前也是讲过了。
∵∵申四、内思惟
∵云何内思惟?谓于二十二处,数数观察。言我今者,容饰改常,去俗形好,广说如经。
∵这底下是解释「内思惟」。什么叫做「内思惟」呢?前面这个「善安定」,善安定是得到定了,就是奢摩他修成功了。「云何内思惟?」就是修止观了,就是修观。「谓于二十二处」,有二十二种境界,数数的去观察它。「言我今者」,这怎么观察呢?就是说我现在「容饰改常」,我剃除须发了,弃舍了在家人的这种形好,着了粪扫衣,现出来出家相了,所以叫「容饰改常」。「去俗形好」,就是弃舍了俗人的这些装饰的事情,「广说如经」。现在看这《披寻记》。
∵∵《披寻记》六五二页:
∵谓于二十二处数数观察等者:〈修所成地〉说:于四处所,以二十二相应审观察。(陵本二十卷十三页)繁不具引,即此二十二处应知。
∵「谓于二十二处数数观察等者:〈修所成地〉说:于四处所,以二十二相应审观察」,于四个处所,四个处所是什么呢?第一个处所就是:誓受下劣形相、威仪、众具;这个「誓」,四弘誓愿的誓;就是决定接受了出家人的形相、出家人的威仪、出家人的众具,这都叫做下劣的形相、下劣的威仪、下劣的众具。这个威仪是什么呢?「形相」就是剃除须发、着坏色衣,这个形相叫做下劣。「威仪」就是弃舍了骄慢心,拿着钵到聚落去乞食,这是下劣的威仪。出家人所需的众具,从施主边得来的,这叫做下劣的众具。这是第一处,四个处是第一处。
∵第二处,就是要受禁戒,受出家人的戒条,这是第二个处。第三个处,是决定精勤的修学善法,就是修学圣道,这是第三个处。第四个处,就观察自己没得圣道的时候,有众苦的随逐。〈修所成地〉说有四种苦来随逐,就是这个修行人,他是没得四果、也没得三果、也没得二果、没得初果,你若没得这样的圣道,你就是为恶趣苦所随逐。你没得圣道,你这地狱苦、畜生的苦、饿鬼的苦就随逐你,你有可能要到三恶道去受苦,就是这样观察,这是一种苦。第二种苦,说我现在是在人间,在人间,你一定要有生老病死苦的,这种苦也随逐你,这是第二种苦。第三种苦就是爱别离苦,所爱的事情都是要离别,这个爱别离苦也随逐你。第四个,就是五取蕴苦,色受想行识就是苦。
∵就是这样子「于四处所,以二十二相应审观察」,四个处所,前三个处所,各有五个相貌的观察,就是三五一十五;后一个处所有七个。十五加七,就是二十二。「二十二相应审观察」,用二十二相来观察这四处。这在陵本的二十卷十三页,「繁不具引」,太多了,不说了。「即此二十二处应知」。
∵∵「二十二处数数观察。言我今者,容饰改常,去俗形好,广说如经」,这是内里面的思惟。
∵∵申五、系念
∵云何系念?谓于二十二处数观察时,依沙门想恒作恒转,而现在前。由此因缘,为断余结,修四念住。
∵「云何系念」?解释这个「系念」怎么讲法?「谓于二十二处数观察时,依沙门想恒作恒转,而现在前」,观察的时候,「依沙门想」。「沙门」就是出家人,就是这个范围──你这个思想的范围,限于沙门这个范围这样去思惟;非沙门的事情不要思惟,这个意思。「恒作恒转,而现在前」,「作」是警觉的意思,这位出家人常警觉自己的心,叫「作」;「恒转」,这样的想常常现前,叫做「转」。「恒作恒转,而现在前」,在心里面转动。
∵「由此因缘,为断余结,修四念住」,就是由这样的因缘:就是恒作恒转,二十二处数数观察,这样的因缘。为什么要作这样的观察呢?「为断余结」,还有剩余的烦恼你还没有断掉,所以要「修四念住」,这样子修行的意思。这就叫做「系念」。看《披寻记》的文。
∵∵《披寻记》六五二页:
∵依沙门想恒作恒转而现在前等者:〈修所成地〉说,彼于如是四处,以二十二相正观察时,便生如是如理作意:谓我为求如是事故,誓受下劣形相、威仪及资身具,誓受禁戒,誓受精勤常修善法,而我今者于四种苦,为脱何等?若我如是自策自励,誓受三处,犹为四苦常所随逐,未得解脱;我今不应为苦随逐,未于胜定获得自在,中路止息,或复退屈。如是精勤如理作意,乃得名为出家之想,及沙门想,乃至广说。又爱、慢、见、无明、疑惑种种定中,诸随烦恼不复现行,善守念住。(陵本二十卷十五页)此中依沙门想,及断余结,修四念处,随义应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