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八、思所成地(分二科)丁一、结前生后
∵已说闻所成地。云何思所成地?
∵这个〈本地分〉里面,一共是十七地,现在是〈闻所成地〉结束了,到〈思所成地〉。按分科来说,这是第八科。
∵「已说闻所成地」,这是结前生后。前面的〈闻所成地〉,这一大科讲完了,这以下是〈思所成地〉。怎么叫「思所成地」呢?这是「生后」。
∵这底下第二科「略标广辨」,分二科,第一科是「标列」。
∵∵丁二、略标广辨(分二科)戊一、标列
∵当知略说由三种相:一、由自性清净故,二、由思择所知故,三、由思择诸法故。
∵「当知略说由三种相」,这个〈思所成地〉里边也是很广的,但是现在一开始,先提出来它的要义。这个要义,就是有三种相貌:「一、由自性清净故,二、由思择所知故,三、由思择诸法故」,这就是「标列」。
∵「由自性清净故」这句话,这个「自性」,就是思所成慧的自性;思所成慧本身的情况,叫做「自性」。它本身的相貌,是什么样的情况?是「自性清净故」。它的智慧是清净的一种智慧,就是由思惟得到的智慧,由思惟而成就的智慧,这个智慧是清净的,不是污染的。我们的智慧,有生得慧,就是生来就得到了,不需要修习,不需要学习,生来就成就这样的智慧,那么这叫做生得慧。生得慧当然有高低,这个闻思修,这三种智慧都是修得慧。这个闻所成慧,当然因为生得慧影响到闻所成慧;这个思所成慧,当然也受到闻所成慧的影响,但是它是进了一大步,就是比生得慧和闻所成慧是清净得多了。因为这是属于正忆念,它依据听闻佛法得来的智慧,进一步地去思惟观察,这是一个理智上的行动,所以说它是清净的,这是第一项。
∵「二、由思择所知故」,「思择所知故」,就是思所成慧,它所应该思惟观察,所应该通达的这个广大的范围,那么这是这个境界。前面这个「自性清净」,这个范围,还不是……,只是在它本身上说它智慧的相貌是这样。这个「思择所知」呢,这个范围是很广大了。
∵「三、由思择诸法故」,这一段就是「思择诸法」,思择修多罗里边,就是佛说的修多罗里边的长行和偈颂里边的要义。就是分这么三类,来介绍思所成慧的。
∵这是「标」,底下解「释」。解「释」分三科,第一科就解释「自性清净」的智慧。分四科,第一科是「征」。
∵∵戊二、随释(分三科)∵己一、自性清净(分四科)∵庚一、征
∵云何自性清净?
∵怎么叫做思所成慧的「自性清净」呢?它的自性怎么叫做清净呢?现实的情形,就是我们佛教徒实际的情况来说呢,多数是没有思所成慧,思所成慧是没有,有的小小有一点闻所成慧,闻所成慧也不是太具足,就是小小的有一点。少数人呢,当然闻慧、思慧、修慧都有,那是少数人,大多数闻慧不具足,思慧是没有的。所以这一部分的佛法,应该说是特别陌生的,特别生疏的。怎么叫做思所成慧?不是太明白的。但是现在《瑜伽师地论》,专有这么一大段介绍思所成慧。
∵这底下第二科,就是「标」出来它「自性清净」的相貌。
∵∵庚二、标
∵谓九种相应知。
∵这个「自性清净」里面有「九」个「相」貌,我们应该注意,应该这样子。
∵∵庚三、列
∵一者、谓如有一独处空闲,审谛思惟如其所闻,如所究达诸法道理。
∵前面第一科是「征」,第二科是「标」,就是标出来数目;这九种相,标出来九个数目。这底下第三科是「列」,就是列出来名字,列出来九个相的名字。
∵这九个相,第一个是什么呢?「谓如有一」,就像有这么一个人,有这么一位佛教徒。「独处空闲」,他就一个人,居住在空闲的地方,不是吵闹的地方,在那里。在那干什么呢?「审谛思惟」,就是很认真的、很深刻的去思惟,就是做这件事。思惟什么呢?怎么思惟呢?「如其所闻」,如他自己所听闻的佛法,就是思惟这个;以此为题目去思惟。「如所究达诸法道理」,他所听闻的,也就是他所研究的,所要要求通达明了的这一切佛法的道理,就是这个;就是这个是他一个所思惟的题目,思惟这件事。
∵当然,其实应该是很容易明白的,佛说,经论上说一切法是无常的,这一切有为法是无常的,这一切有漏法是苦的,这一切法都是无我的,涅盘是寂静的,这是一个大纲领。我们就是听闻了这样的佛法,我们从闻所知道的无常、无我、寂静是很肤浅的,是很简单的一点概念而已,那是不好用的,你用不上。现在要进一步去思惟它,那个无常的道理要加以思惟,是这样意思。一思惟,这个智慧可就不得了,这个思慧也是很大的作用。看这上面的意思,「独处空闲」,就没有干扰你的这些事情,没有人干扰,而且不是马马虎虎地,你要认真地去思惟的,这样子。这是第一个相貌。
∵∵二者、远离一切不思议处,审谛思惟所应思处。
∵这底下又加一个范围。就是「远离一切不思议处」,就是经论上说的这个不可思议的地方,你不要思惟;也就是十四不可计论,你不要思惟。「真如和一切法是不一不异的」,这个道理你不要思惟,这些地方你不要思惟。「审谛思惟所应思处」,你只是认真的思惟你应该思惟的地方,那个不应该思惟的你若去思惟,有危险,能使令你迷闷,可能会令你思想有问题,所以不要思惟。
∵∵《披寻记》五七一页:
∵远离一切不思议处等者:由此令心不堕迷闷错乱故。
∵你若是不思惟呢……,你的思惟应思惟处,你越思惟,使令你的智慧明净,增长广大,通达无碍;你若是思惟不应该思惟的地方,就令你迷闷,令你错乱,会有这种过失。所以不应该思惟的地方,不要思惟。
∵∵三者、能善了知默说、大说。
∵「能善了知默说」,这个「默说」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这个人没有智慧,都是无明烦恼很重的人,他所说出来的道理,就叫做「默说」。就是邪知邪见的人,这些邪说,这些说都叫做「默说」。这个「大说」,就是有正知正见、佛法里面所说的道理,或者是大觉世尊,他所说的道理,叫做「大说」。我们只是小小有点闻慧的人,这个慧很肤浅,我们也不感觉到这个有正知正见的人说的,和邪知邪见的人说的,这个界限不是太明了。但是若有思慧的人可不同,就是「能善了知默说、大说」,就会知道这件事。这是思慧进一步得到的功德,有这种事情。
∵∵四者、凡所思惟,唯依于义,不依于文。
∵这又进了一步。有思慧的这个人,他「凡所思惟」,他所有的所思惟的这些事情。「唯依于义」,他只是依据义理去思惟。「不依于文」,他不根据文去思惟的。这个地方有什么事情呢?前面「审谛思惟,如其所闻」,开始思惟的时候,还是要依据文来思惟它的义,但是到这个阶段的时候,不是,他又进了一步,能思惟其义,而不是思惟文句的,这个地方又不同了。譬如说我们修这个无我观,你一定要把无我观的文句背下来,然后你才能思惟无我的道理。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我们思慧不够。思慧不够,你对这个义掌握不到,非要根据文才可以。你有这个文,然后才能思惟这个义;要假藉能诠,思惟所诠的道理。我们思慧不够的人都有这个问题,没有文不行。有思慧的人,不是这样子,他是「唯依于义,不依于文」,会达到这个境界,会有这种事情。
∵∵《披寻记》五七一页:
∵凡所思惟唯依于义不依于文者:由此思惟,于佛世尊一切所说密意语言能随悟入故。
∵「凡所思惟唯依于义不依于文者:由此思惟,于佛世尊一切所说密意语言能随悟入」,能达到这个程度。我们只小小有点闻慧的人,就不行,没有这个能力,不行。但是有思慧的人不是了;对于佛说那个密意语言,他就能明白,明白那个道理。
∵∵五者、于法少分,唯生信解;于法少分,以慧观察。
∵这个「凡所思惟,唯依于义,不依于文」是他进步的境界,但是这个地方又给他一个轨范,还有一个界限的,不是无边际的「唯依于义,不依于文」,还不是的,还是有限度的。
∵我也会感觉到一件事,譬如说我们古代的大德,古代大德对于经的道理他有所发挥,他有讲了一大段。我们只是小小有点闻慧的人,一看古德说的那一段话,和经论上对比的时候,感觉他说的不对,我们会有这种感觉,说的不对。但是现在我们若去看这个闻思修的解释的时候,就发觉不是这么回事;就是有思慧,不但是有闻慧,而又有思慧、又有修慧的人,他能够通达到闻慧所不能知的事情,能达到那个境界。达到那个境界,我们用闻慧去比量,感觉到他说的不对,就会有这种事情的。所以现代的人稍微的学习了多少佛法以后,有的会批评古德,怎么怎么地,其实是不对的。你单单小小有点闻慧,你怎么可以批评古德,有闻思修智慧的人呢?那是不可以的。
∵「五者、于法少分,唯生信解;于法少分,以慧观察」,这是第五科。「于法少分」,这个「少分」,当然不是很多,一部分。「唯生信解」,就是在广大的佛法里边,有那么一部分的佛法,你有思慧的人,你只可以信解,你可以由你的信心去解,而不是……;你的智慧不够,你还不能明白的,你还不能明白那怎么回事情。「于法少分,以慧观察」,就是其余的佛法里边的一少分,还是一少分,还不算多的,你的智慧够了,你可以观察、可以思惟的,是这样子。
∵∵《披寻记》五七二页:
∵于法少分唯生信解等者:由于少分唯信解故,于极甚深,自少觉慧,不能达法,仰推如来,言如是法,是佛所行,非我境界。如是于法,不生诽谤,不自损害,远离衰患,无诸过罪。由于少分正观察故,随顺悟入诸真实义,不由他缘。
∵「于法少分唯生信解等者:由于少分唯信解故,于极甚深,自少觉慧」,对于那少部份,你只能信解而已;对于那极甚深的道理,你小小的觉慧,你是不能通达的,不能明白。「仰推如来」,你不能明白怎么辨呢?那你对于佛菩萨,你要退让一下,把这一部份的佛法让给佛,推让给佛。你心里面这样说,「言如是法,是佛所行」,这样的佛法是佛的智慧所行的境界,不是我的智慧所能明了的境界,这样子。「如是于法,不生诽谤」,这样子呢,对于广大甚深的佛法,你不会诽谤。你要知道自己的智慧,还是有限的。「不自损害」,你若诽谤,就是伤害了自己;不诽谤,就不自损害。「远离衰患」,你若诽谤佛法,你就会苦恼了;现在不诽谤,就是远离了苦恼。「无诸过罪。由于少分正观察故,随顺悟入诸真实义,不由他缘」,这一少部分,你的智慧可以观察,你能随顺那个道理去觉悟诸法的真实义,这一部分是你自己的智慧力量,不是别人的力量;一定自己努力才能够达到这里,别人没有办法帮上这个忙的,所以叫做「不由他缘」。这是「于法少分,唯生信解;于法少分,以慧观察」。
∵∵六者、坚固思惟。
∵「坚固思惟」,就是由思慧所成就的这一部分,你继续地这样思惟,你的智慧很坚定,不容易动摇了。
∵∵《披寻记》五七二页:
∵坚固思惟者:由此思惟数数作意,能于其修随顺趣入故。
∵你若是由这样的「思惟」,不是一次的,不断地重复去思惟这个道理,结果你会进一大步。「能于其修」,就是修慧;闻慧、思慧,再进一步是修慧,这个修慧的境界你可以趣入,能进一步到修慧的境界了,叫做「随顺趣入故」。这个时候,就是叫做「坚固思惟」。譬如说诸行是无常,诸法是无我,涅盘是寂静,你从这里面得到一个坚定的智慧。若有人说是三法印是不对的,你心里不动摇,心里是不动摇的。从这样思惟的境界,赞叹佛菩萨圣人的境界甚深微妙,你心里面的信心也坚定。若是我们没有思慧的人,只是听闻的时候:「诸行是无常的,无我的,寂静的」,若有另外一个有福德的人,说无常是不对的,说无我也是不对的,你心就动了,是无我的?不是吧!心里就动,就疑惑。若是你有思慧的人,达到这个程度的时候,不动摇,就有这种不同。
∵∵七者、安住思惟。
∵这「安住思惟」,看《披寻记》是什么意思呢?
∵∵《披寻记》五七二页:
∵安住思惟者:由此思惟,先未知义,得正了知,得正决了故。
∵这是以前不明白的道理,现在明白了,那么叫「安住思惟」。
∵∵八者、相续思惟。
∵「相续思惟」是什么意思呢?
∵∵《披寻记》五七二页:
∵相续思惟者:由此思惟,先已知义,得无失坏,得不忘失故。
∵这种义,在内心里面是不会失坏,不会失掉的,你会随时都能够思惟,能够不忘失。说诸法无我的道理,我们没有思慧的人,我以前是听人讲过,但是现在想不起来。什么叫无我的道理?说不上来,不知道。就是有这个问题。但是有思慧的人不是,这个重要的道理不会忘掉的。
∵∵九者、于所思惟,能善究竟,终无中路,厌怖退屈。
∵这是第九个。对「于所思惟」的道理,「能善究竟」,你能够善巧的究竟圆满,达到最后。「终无中路」,不会在中间的时候,「厌怖退屈」,不高兴了,厌烦这件事;或者是生了恐怖心,不思惟了,退下来了,不会有这件事的。
∵∵《披寻记》五七二页:
∵于所思惟能善究竟等者:由此思惟,能得先来所未得忍故。
∵以前没有忍,这个「忍」是肯定的意思,以前没能够肯定,现在经过思惟的时候,认为诸法是无我的,就肯定、就决定了,而且会安住这里,不会有恐怖心。思惟这个无我的道理的时候,有的就会生恐怖心,不能接受,也有这种事情。现在这里说不是的,「终无中路,厌怖退屈」,由始至终,能够顺利地达到最后圆满的境界,而不会中间退下来的。
∵∵辰四、结∵
∵由此九相,名为清净善净思惟。∵这是结束这一段文。这上面说到思所成慧的大概的这个境界,它有进一步的境界,但是也有一定的范围,并不是广大无边,是这样意思。
∵∵己二、思择所知(分二科)庚一、征
∵云何思择所知?
∵这是第二科「思择所知」,分两科,第一科是「征」,怎么叫做「思择所知」?
∵前面说到「自性清净」,说它有进步的地方,但是还有一定的范围,就说它智慧的相貌就是这样子。这以下是说这个智慧所思惟的境界。先是「征」,怎么叫做「思择所知」?这个「择」就是简择,也就是观察的意思,说个白话就是挑简的意思。说这里面有这么多的黄豆,但是里边有沙子,有不是黄豆的,有石头子,或者有其他的,不是这个,你去挑一挑,是黄豆,那个不是黄豆,挑一挑,这样意思叫作「择」。现在这个思惟也是这个意思;所思惟的道理,自己有错误的地方,自己有正确的地方,经过思择才会明白的,有这个意思。
∵那么这第一科是「征」。底下第二科是解「释」,解释里边先是「略」解释,先「标」。
∵∵庚二、释(分二科)辛一、略(分四科)壬一、标
∵谓善思择所观察义。
∵就是这一句话。「云何思择所知?」就是「谓」这个修行人,他能思择所观察的道理,这就叫做「思择所知」。前面是偏重于能知的智慧,这底下是偏重于所知的道理。
∵∵壬二、征
∵何等名为所观察义?
∵底下第二科是「征」。什么是思所成慧所观察的道理呢?所观察的境界呢?这是问。第三科是解「释」。
∵∵壬三、释
∵谓于有法,了知有相;于非有法,了知无相。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