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七、比量(分二科)巳一、释(分二科)午一、略
∵比量者:谓与思择俱,巳思应思所有境界。
∵「立宗」这里一共是八科,现在是第七科「比量」,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又分两科,先略解释。
∵什么叫做「比量」呢?「谓与思择俱」,这是说我们想知道一件事,要观察众多的因缘,在内心里面思惟。「与思择俱」,就是我们这一念明了的心,这个识和思择的心所在一起,「思择」也就是观察的意思,也就是分别的意思。但是这里边分两种,就是「已思应思所有境界」,就是思惟他过去的情形,也思惟他将来的情形,叫做「应思」,也应该思惟他现在的情况,这样子来认识这件事,是怎么一回事。如果你认识得正确,是名「比量」,这样意思。
∵∵午二、广(分三科)未一、标
∵此复五种。
∵前面这句话是略解释,底下是广解释,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未二、列
∵一、相比量,二、体比量,三、业比量,四、法比量,五、因果比量。
∵这个比量有五种的不同,一个是相比量,二是体的比量,三是业的比量,四是法的比量,五是因果的比量。分这么五类,来解释这个比量的意义。
∵∵未三、释(分五科)申一、相比量(分二科)酉一、释(分二科)
∵戌一、标义∵∵
∵相比量者:谓随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或先所见,推度境界。
∵「相比量者」,这底下来解释这五种,第一种解释「相比量」。「相比量」又分两科,第一科是解「释」,解释先「标义」,先把「相比量」的义,把它显示出来。
∵「谓随所有相状相属,或由现在,或先所见,推度境界」,这样意思。「谓随所有相状」,这就是说随那件事,随你所学知道的那件事的相状,它所有的相状,「相属」是互相关联的。或者是由现在所看见的相状,或者是过去看见的相状,这个过去看见的相状,和现在看见的相状,那么你就利用这么多的资料,加以「推度」,去推求、去思惟它是怎么一种情况,这就叫做「相比量」。
∵这里面有一点意思,不是完全一无所知,不是完全不知道,知道多少,对这件事明白多少,还有一大部份,或者是多少程度,不知道;就是假藉已经知道的,各式各样的情况,或者是现在的事,或者是过去的,来推论那个不知道的事情,就是这么回事。那么这就叫做比量,叫做「相比量」。这是从相状上来推度,这是相比量的正义。
∵这底下「举事」,举一件事,就是举一个例,来说明比量的道理。分两科,第一科是「由现所见」。
∵∵戌二、举事(分二科)亥一、由现所见
∵如见幢故,比知有车;由见烟故,比知有火。如是以王比国,以夫比妻,以角犎等,比知有牛;以肤细软、发黑、轻躁、容色妍美,比知少年;以面皱发白等相、比知是老;以执持自相,比知道俗;以乐观圣者,乐闻正法,远离悭贪,比知正信;以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比知聪睿;以慈悲、爱语、勇猛、乐施,能善解释甚深义趣,比知菩萨。以掉动、轻转、嬉戏、歌笑等事,比未离欲;以诸威仪恒常寂静,比知离欲;∵
∵「如见幢故,比知有车」,远远的没有看见车,但是看见一个幢,那么就知道那地方有车,当然这可能是印度那个地方有这种事情。有幢一定有车,有车一定有幢,所以看见幢就知道是有车了。是「由见烟故,比知有火」,这是又举一个例子,看见那地方冒烟,就是有火,那是因为以前你有这种知识,烧火的时候就是有烟。所以后来看见烟,没有看见火,也比知是有火,这是一件事。
∵「如是以王比国」,前面是以幢比知有车,以烟比知有火,就是这样子。「以王比国」也是这样子,说是看见那个国王很有道德,能力很强,那就知道他的国家也会治理得很好。如果这个国王他很放逸,不讲究道德,那么他这个国家的情况,也可以知道了。「以夫比妻」,以夫就可以比妻,他的丈夫是那样子,也可以知道他的妻子怎么样了。「以角犎等,比知有牛」,说我没有看见那个牛,我只是看见有个角,有两个角,看见那个颈上面有高起来,没有看见全部的,这个兽的全体没有看见,看见一部份,看见了角,看见了犎。「犎」就是领子上垄起来,那就知道是有牛了,是这样意思。
∵「以肤细软」,那个人我没有完全看见,只是看见他的皮肤是很细软的,头「发」是很乌「黑」的;看见那个人很「轻躁」,并不是那么稳重;看见他的「容色」,面容的颜色很美,很「妍美」,很美好,那就知道这个人是个「少年」,是这样子。「以面皱发白等」,看见那个面已经有点皱纹,头发也白了,这些「等相」,还有其他的相,比知这个人「老」了。
∵「以执持自相,比知道俗」,这个「执持自相」,就是看见这个人,他的身体,或者拿什么东西,穿的衣服,来执持他,他本身的相貌,就可以知道,这个是出家人,穿着袈裟,拿着钵,知道是袈裟,知道是修道的人。他如果没有这个,是一般人的相貌,那个执持的相貌,那就是俗人了。那么这是从外相,表现于外的相貌,来知道他那件事。
∵这底下:「以乐观圣者,乐闻正法,远离悭贪,比知正信;以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比知聪壑;以慈悲、爱语、勇猛、乐施,能善解释甚深义趣,比知菩萨」。
∵「以乐观圣者,乐闻正法,远离悭贪,比知正信」,这是从心里上,知道这个人的情况。说是这个人「乐观圣者」,他欢喜亲近圣人,亲近善知识,欢喜向圣人学习。这个乐观,「观」或者是这么讲,当亲近讲。或又这个人欢喜听闻正法,对于正法他欢喜学习,那就是欢喜多闻。「远离悭贪」,这个人他没有悭贪的件事。已经有的,不愿意布施,叫做「悭」;没有的还要多求,叫做「贪」,这个人没有这种过失。「比知正信」,从这件事来比对,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对佛法有信心的人。
∵「以善思所思,善说所说,善作所作,比知聪睿」,这是身口意三业。在意业来说,「善思所思」,他有一个问题的时候,他能够注意地、善巧地去思惟,去思惟它,他心里面不是马马虎虎的,不是那种人。「善说所说」,若有一件事需要发表,他也注意的安排,这么说,这么说,这么说,把它安排好好的再说。「善作所作」,若有一件事要他来做的话,他也把它安排好好的,把它作得好好的。「比知聪壑」,由这三件事,这身口意表现出来的相貌,就可以知道这个人是有聪明的人,是有智慧的人。
∵「以慈悲、爱语、勇猛、乐施,能善解释甚深义趣,比知是菩萨」,说这个人的心里,他有「慈悲」心,对苦恼的人有同情的心,他不轻慢,不轻视这种人,他不弃舍这种人,反倒对他去加以慈悲。再是「爱语」,君子爱人以德,是名为爱语;不是说一些好听话,不是那,那不见得是爱语,就是这种语言,对你有真实的利益,这叫做爱语。那么这个爱语可能不是好听,但是这个语言是有真实益利的,有真实的利益,那就是叫做爱语。
∵唐太宗对魏征说,称他为「忠臣」。魏征说你不要叫我忠臣,叫我做「良臣」。有什么不同呢?这个「忠」的意思是说,我就忠于你,你说怎么地就怎么地,这是忠臣。这样不见得是好,因为你欢喜的事情,我随顺你,可能这件事是错的,对你实在是有害的,那这个忠臣这个字不是好字。「良臣」就是真实对你有利益的事情,不管你欢喜不欢喜另一回事,但是这件事这样做,这个建议是对你有真实利益的,对于国家,对于你本人,对于国家,对于老百姓有真实利益的,能这样做,我能这样建议,这叫做良臣。那么这也就是爱语这个地方,有这个分别,有这样意思,「爱语」。
∵说这个人对于苦恼人,实在按佛菩萨的智慧观察,世界上谁是安乐的人?我看都是苦恼的人,所以也都是菩萨的慈悲心所缘的对象,「慈悲」。那么对这个慈悲是菩萨的内心,表现于外的就是「爱语」,他会开示你,对于你真实有好处的话。说我现在想要出家,但是我还没有准备好,我要准备。道理也是这样子,就是要思惟,这件事对我真实有利益,我就这样做,那就是也属于爱语一类的;虽然是我欢喜的,但是对我有害,这种事不可以做。这个爱语是这样意思。
∵「勇猛」,这个勇猛是什么?说是对于众生要有慈悲心,要为众生说爱语,这件事不是容易做的,不是容易,这要菩萨有大勇猛,才能做的。勇猛无畏,不怕困难,这叫做勇猛。「乐施」,菩萨因为有慈悲心、有爱语、有勇猛,所以他欢喜布施,自己有如法所得的这些物,他欢喜布施给众生解决困难,这是一种。「能善解释甚深义趣」,有这样的大智慧。「比知是菩萨」,这就是菩萨,用这个相貌可以知道,这个人是菩萨。
∵「以掉动、轻转、嬉戏」,这底下说是这个人,「掉动」就是身掉动,语言也掉动,心也掉动,就是老是不安。「轻转」很容易就动,很容易就浮动,这种人。「嬉戏」,他心里欢喜嬉戏这些事情,欢喜游戏。欢喜「歌」,欢喜「笑」,有这些事情。有这些事情,这表示什么呢?「比未离欲」,用这个事情来比对,就知道这个人还没有离欲。因为这个欲是向外攀缘,向外攀缘就容易动,就容易轻转,也就是轻薄,也就是嬉戏、歌笑这些事情,他心里面浮动,有欲的人是这样子。
∵「以诸威仪恒常寂静,比知离欲」,说那个人表现出来,表现于外的行、住、坐、卧的相貌,恒常是寂静的,不是掉动、轻转、嬉戏、歌笑,不是,常是寂静的。那就知道这个人离欲了,没有欲了,他不向外攀缘,不向外攀缘了。
∵∵《披寻记》五五四页:
∵以诸威仪恒常寂静比知离欲者:谓离欲者,身业安住,诸根无动,威仪进止,无有躁扰,乃至广说,不为种种欲寻思等诸恶寻思扰乱其心。如(声闻地)说。(陵本三十三卷二十页)此应准知。
∵这是相,用如是相就知道他的事情。
∵∵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正行、神通,比知如来应等正觉具一切智。
∵「以具如来微妙相好、智慧、寂静、正行」,前面说到菩萨,这底下说到佛。因为这个人他具足如来微妙的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是外边的形相;而内里边有大「智慧」,智慧能够通达诸法实相,能通达诸法缘起的道理;还能够「寂静」,心能够有天住、有梵住、有圣住,他能够住在第四禅里面。当然佛所住的第四禅,和凡夫住四禅,当然还是不一样,同样是四禅,可是还是不同的,所以佛所住的四禅是最殊胜的了。「正行」就是佛的大悲心,就是利益众生,做种种的现身说法,教化众生这些正行。还能够有广大的「神通」,有六种神通。这样子「比知如来应正等觉」,这样子知道这人是佛了,是成佛了的人,「具足一切智」慧的这个人。《披寻记》可以读一下。
∵∵《披寻记》五五四页:
∵以具如来微妙相好等者:由诸如来,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叫具微妙相好。四无碍解,皆悉成就,名具智慧。烦恼所知二障永断,多住无上无等第四静虑天住,名具寂静。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名具正行。六种神通,皆悉成就,名具神通。义如(菩萨地)释。(陵本三十八卷二页)所言应者,谓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故。等正觉者,谓如其胜义觉诸法故。具一切智者,谓于能引摄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亦如(菩萨地)说。(陵本三十八卷三页)
∵「以具如来微妙相好等者:由诸如来,以三十二大丈夫相等庄严其身,叫做具微妙相好」,这是表现于外的一种功德。「四无碍解,皆悉成就,名具足智慧」,这是内心里面的智慧,可也是表现到外面来。「烦恼所知二障永断」,烦恼障断了,这是共于阿罗汉、辟支佛的;断了所知障,那就是超过了阿罗汉、辟支佛了。「二障永断,多住无上无等第四静虑天住」,四静虑是天住,佛是多数是住在这里,这个第四静虑里面。「无上」就是在他上面,再没有人了,也就是没有人能高过他的。「无等」,一切菩萨、一切阿罗汉、辟支佛,乃至一切的大菩萨,都不能与佛相等的。是什么呢?就是第四静虑天住。佛所住的这个第四静虑天住,是无上无等的,这叫做「具寂静」,寂静是这样子。这个寂静,这里解释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烦恼所知二障永断」,烦恼是动乱的相貌,没有烦恼心里面不动乱;又加上住在无上无等的第四静虑天住,所以是寂静住。
∵「哀愍世间,令诸天人获得义利利益安乐,名具正行」,这个「正行」是这样意思,佛这个哀愍,佛的大慈悲心,哀愍世间的众生,那么善巧的教化,令诸天、令诸人,这个地方又没有说三恶道,当然以人容易接受教化,三恶道太困难了。「获得义利」,就是能得道果,出世间的圣道果位,这个时候叫做「获得义利」。「利益安乐」,「利益」是获得世间,做世间的善法,得到了人天的果报,这是利益;「安乐」就是没有一切苦恼的境界,这叫安乐。「名具正行」,这是佛能这样的善巧教化众生,教化人天,使令人天得到出世间的圣道,也得到世间上的安乐,所以叫做「正行」。「六种神通,皆悉成就,名具神通。义如(菩萨地)释。(陵本三十八卷二页)」
∵「所言应者,谓应为一切恭敬供养」,「所言应者」是「比知如来应等正觉」。这个「应」是什么意思?这样解释「应者」,「谓应为一切众生恭敬供养故」,所以叫做「应」。佛是烦恼也完全断除去了,这是有断德,有大智慧,又有无量无边的恩德,三德圆满了的人,所以应为一切众生恭敬供养故。「等正觉者,谓如其胜义觉诸法故」,这叫做「等正觉」。「具一切智者,谓于能引摄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法聚,于能引摄非义利非非义利法聚,遍一切种现前等觉故」,所以叫做「具一切智」,其实就是佛的意思。这是(陵本三十八卷三页)上的解释,用那里的文解释这一段话。
∵∵亥二、由先所见
∵以于老时,见彼幼年所有相状,比知是彼。
∵这是第二科「由先所见」,前面是「由现所见」,这是「由先所见」。「以于老时」,这个老时是现在,现在这个人老了,那么看见他以前「幼年」的「相状」,幼年的照片看见了,那么和现在的老比对,就是你以前小时候是这样的。
∵∵酉二、结
∵如是等类,名相比量。
∵这是把这个「相比量」结束了。
∵∵申二、体比量(分三科)酉一、标
∵体比量者:谓现见彼自体性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分。
∵这底下第二科是「体比量」,分三科,第一科是「标」。这个体的比量,这个相的比量,表现于外的叫做相,就是以相和相来比对,就可以知道;就是由外边的相貌,可以知道心里面的事情,由心里面的事情,也知道外边的事情,各式各样的情形。现在是说「体比量」,就是依体知道体。这个体应该是比那个相又不同一点,看底下解释。
∵「谓现见彼自体故,比类彼物不现见体」,这底下先标。谓现在看见那个有情的全体,都看见了。「比类彼物不现见体」,用现在看见的这个体,去比对那一类众生的不现见的体。譬如说我今天看见一个大象,古代的大象什么样子没看见,但是由现在看见的,可以比对古代的大象也就是这样子,那么就是这样意思,「比类彼物不现见体」。
∵「或现见彼一分自体,比类余分」,只是看见一部份,但是比类其他的部份,也就可以知道了。染指知味,也差不多是这样意思。那么就是用这两句话来解释,来标出来「体比量」的大义。那么这以下第二科就解释,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以现见比不现见」的事情。
∵∵酉二、释(分二科)戌一、以现见比不现见
∵如以现在比类过去,或以过去比类未来,或以现在近事比远,或以现在比于未来。
∵「如以现在比类过去,或以过去比类未来」,说是以现在这个人,这个人他就是读书的时候,选科的时候,就想要做医生,欢喜这事有兴趣,那就可知道他过去也是做过医生的。说现在这个人什么都是很好的,就要出家当和尚,那就知道他以前也是做过出家人。「如以现在比类过去」,是这样意思。一般的情形还不明显,的确有些特别的情形,他环境完全是基督教的环境,父亲、母亲、哥哥、弟弟、姊姊、妹妹、亲戚朋友都是基督教,他偏要相信佛教,怎么也是转不过来,你都是愿意他去受洗,去相信基督教的,但是初开始可能还是随顺的,后来终究是跳出来了,相信佛教了。那为什么这样子呢?就是比知他过去世,在佛法里面有深厚的因缘,这是这么回事,「如以现在比类过去」。
∵「或以过去比类未来」,也是一样的,过去是那样子,过去坐过禅,他现在好像没有坐,但是将来他还会坐的,因为以前有熏习过,总是那个东西要发生作用,「比类未来」。「或以现在近事比远」,现在的距离近,现前的事比类遥远的事情,也是一样。这里的松树是这样子,其他地区那个松树,也是这样子,不会距离太远。「或以现在比于未来」,说他现在很精进地用功坐禅,那将来他也一定能这样做,说是他可能会懈怠了,不要紧,他会起来的,会恢复过来,还会精进的。因为以前这样熏习过,是这样子。
∵∵戌二、以一分自体比类余分
∵又如饮食、衣服、严具、车乘等事,观见一分得失之相,比知一切。又以一分成熟、比余熟分。
∵这底下第二句「以一分自体比类余分」。这底下「又如」,譬如说是日常的「饮食」,或者「衣服」,或者其他一切的庄「严具」,或者是坐的「车乘」,这一切的事情。「观见一」部「分」的「得失之相」,就能比知道其他的一切的事情,就可以知道了。「又以一分成熟,比余熟分」,比余的熟分也可以知道。看《披寻记》解释很清楚。
∵∵《披寻记》五五五页:
∵又如饮食衣服等者:于彼彼事乐欲转时,或触于利,是名为得;或触非利,是名为失。彼彼事中,于随一事现见,或得或失,比知所余一切不现见事得失亦尔。此中一分,谓于一切资具中一事应知。又以饮食一分成熟既现前已,比余所不现见一分成熟亦尔。此中一分,谓于一事中少分应知。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