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二、清净静虑等定(分二科)寅一、征
云何清净静虑等定?
「云何清净静虑等定?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尘行,彼从他闻初静虑等爱味过患,及上出离;勇猛精进,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能入诸定」这一科的第三科「爱味相应等别」,分三科,第一科是「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这一科说完了。现在是第二科「清净静虑等定」。
「云何清净静虑等定?」前面呀!是说这爱味相应定。这一科呢,就是「清净静虑等定」,就是不是爱味相应定了,那么他是没有爱相应的定,所以称之为清净的定。这一句话是问,什么叫做「清净静虑等定」?这下面就回答。
寅二、释(分二科)卯一、举种类
谓有中根、或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尘行,彼从他闻初静虑等爱味过患,及上出离;勇猛精进,入初静虑,或所余定。
「谓有中根、或利根性」,这里是有四句话中根、中根性、利根性、「等烦恼行、或薄尘行」,这是四种人,这四种人啊他能成就这个「清净静虑等定」。这个下根,就是这个钝根没有放在里面,钝根不在内,钝根就是那个信行的人,那个「利根性」就是法行人,这前面说过了。这里面加上一个「中根」,就是钝根和利根之间的一种人,这是两种人。
这个第三种人呢,是等根性、等烦恼行的人,「等烦恼行」怎么讲呢?就是这个贪烦恼、瞋烦恼、愚痴的烦恼、和这个慢的烦恼、和寻伺行的烦恼,没有特别的那么严重,都是平等的,贪和瞋、愚痴呀!这些烦恼都一样,不是特别的强,那么叫做「等烦恼行」。在这个「等烦恼行」在本论后面的文有解释。就是这个人呀!他前一生或者前那一生,他这个人不常起烦恼,贪、瞋、痴、慢都不太活动,但是他也不知道起烦恼是有过患的。这一生呢,他还是有烦恼,但是不感觉到那一种烦恼特别重,所以叫做「等」,平等的烦恼活动。
「薄尘行」,这一种人也是,这个烦恼他前多少生不大起烦恼,而他知道起烦恼是有过患的,有过失的,所以他今生呀!他这一生他的烦恼微薄,就是很轻微。这个「尘」就是烦恼,烦恼是污染的,但是它很微薄。这个「行」就是烦恼的活动,他的烦恼活动很轻微。就是这几种人,这个「烦恼」和「薄尘」都是烦恼。
这个「中根」和「利根」呢,那是指信、进、念、定、慧说的。就是他在佛法里面栽培的善根是「中等」的,或者是「利根」的,这个人特别强,那么这是分这么四种人。
「彼从他闻」这四种人哪!从别的人听闻了「初静虑等爱味过患」,他听说了学习初禅的法门,这个法门有什么什么功德,得到了禅定了怎么怎么好,这个「爱味」,因为里面有强大的轻安乐,有寂静的功德,不像欲界有那么多的苦恼,那么就会容易引起人的爱着心,感觉到这个滋味很可口、很欢喜。如果你这样爱着的话呢,你就会有过患,你就有过患,因为这个爱着不是个好事,爱着就是「过患」。其次呢,你若爱着的话呢,就有两种「过患」,一个爱着了你的寿命会短促,这是一个过患;第二个呢,不能解脱生死,虽然得到禅定还是无常的,时间到了,禅定失掉了,还是流转生死,受种种苦,所以是有过患的。
「及上出离」,他不但是听闻了初禅的功德,初禅的过患。「及」,以及知道「上出离」,在这个上的禅定里面,可以解脱他过患的法门,那就不同了,这就是有佛法才能出离。就是听闻了四念处,能从「初静虑等爱味过患」里面解脱出来的法门。这个人这个善根好,于是乎他就「勇猛精进」修学初禅,他这样努力的修行,修行他成功了。「入出静虑」入在初禅里面了,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或所余定」,或者不只是初禅,二禅、三禅、四禅他也得到了。那这是这么一个种类,这个种类的人,修这个是禅定成功了的相貌。
卯二、显清净
如是入已,便能思惟诸定过患;于上出离,亦能了知,不生爱味。
「如是入已,便能思惟诸定过患」,这是第二科「显清净」,显示得到的这个禅是清净的!
「如是入己」,这四种人哪,他这样努力入初静虑以后,便能「思惟诸定的过患」,他能这么观察,这还不能够解脱生死大患的。所以他就能「于上出离」,他就能够不为禅定所系缚,通通得解脱,那么就能够降伏了这爱、见、慢、疑,各式各样烦恼了。「亦能了知,不生爱味」,他能这样修学佛法,所以他能够通达佛法的道理,他对这个禅虽然有很强大的轻安乐,他不「爱味」,不爱着,那么这就叫做净禅,所以叫做净。
丑三、无漏静虑等定(分二科)寅一、征
云何无漏静虑等定?
这是第三科。前面是第二科,这是第三科,是「无漏静虑等定」。前面「初静虑等」,这里「无漏静虑」有个「等」。这个「初静虑等」,就是「或所余定」的意思,或者初静虑,或者是二、三、四这样。这底下这叫做「无漏静虑等定」。分两科,第一科是问,什么叫做「无漏静虑等定」呢?
寅二、释(分二科)卯一、举种类
谓如有一是随信行、或随法行、薄尘行类。彼或先时于四圣谛已入现观,或复正修现观方便。
「谓如有一是随信行」,这底下解释分两科,第一科「举种类」,还是举这个学习这个「无漏静虑」这个人的相貌。就是说,譬如有一类的人,他是「随信行」,他这个人福报大,遇见了善知识,他对他有信心,他以前熏习的这样的种子,所以后来呢,还是这样的,就是造成这样的根性,就是相信善知识说的话。如果他若遇见一个,遇见一个诈、一个欺诳的补特伽罗,吃了亏呢,这个人就不行了,就不可能是信行人,那么他没有吃过这个亏,他的信心特别强,当然是遇见了善知识,遇见了善知识,那个人是真实是善知识。
「或随法行」这个人有可能是遇见了欺诈的人,养成了对别人没有信心,他就自己努力学习佛法,而他也有这个能力,这是「利根人」。他自己直接从经本上去学习佛法,他能悟入。这个「信行人」他因为依赖心特别大,自己不太努力,所以造成他的根性不是很利,这是这两种人。「薄尘行类」,这个「薄尘行」的烦恼人,这个人烦恼轻微。这三种人。
「彼或先时于四圣谛已入现观」。前面是「举种类」。这底下呢,「显无漏」,说这个无漏。「举种类」就是学习这个无漏禅的这个人。这底下显示说明什么叫做无漏。分二科,第一科「简前相」,就是过去的相貌去挑拣一下,简别一下,有些地方是不是的。【注:此处仍是「举种类」】
「彼或先时于四圣谛已入现观」说这个修无漏禅的这个人,他过去的时候,他以前的时候,「于四圣谛」于苦、集、灭、道四圣谛,「已入现观」,他修四念住成功了,已经见到圣谛了,他见到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了。说四圣谛,这是最圆满的说法,但是若切要的说法,就是见到灭谛了,见到我空,诸法寂灭相,那么得到根本无分别智了,叫「已入现观」。那么这个他已经是圣人了。
「或复正修现观方便」,或者这个人他没得见谛,还没能入圣道,但是他也不是一般的凡夫,他是什么样呢?他是什么样的佛教徒呢?「正修现观方便」,他现在正在努力的修学苦、集、灭、道四圣谛的现观,就是修四念住,观法无我、观心无常、观身不净、观受是苦,他正在这样努力修行的当中,所以叫做方便,现观的行动,「方便」就是实践这个现观的行动,叫做「现观方便」。正在努力修行的时候,那么,这么一种人。前面那三种人,说他以前的根性的情况,但是他实在已经到了这个程度,那就见地了,或者是在暖、顶、忍、世第一这个阶段。「正修现观方便」,这是暖、顶、忍这个程度的时候是内凡位了。
卯二、显无漏(分二科)辰一、简前相
彼先所由诸行状相,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今于此行此状相,不复思惟。
「彼先所由诸行状相,入初静虑,或所余定」。这底下是…前面是「简前相」,这个「彼或先时于四圣谛」,还是前面那个种类。这底下才是「简前相」,这样子。
「彼先所由诸行状相」,说是这个修行人,「彼先所由」,过去的时候,按照这个次第应该是底下,「然于诸色乃至识法」才是现在,前面这些文都是他过去的时候的事情。过去时候的事情,「彼先所由诸行状相」这个地方,这个地方是说修定。前面「四圣谛入现观」,这是修毗婆舍那观。那么看这个情形啊,应该是「彼先所由」,有可能是有两种情形,就是没有入现观之前,他就修禅定了。
「彼先所由诸行状相」,他们以前啊,这些人以前啊,就是由诸行,这个「诸行」是什么呢?就是修禅定的方法,观欲界是粗敝的境界,这个色界以上的初禅是寂静、微妙的境界,就是用这样的方法去修禅。这样去思惟,也就是修不净观就是了。修不净观,欲界是不净的,那么色界天,初禅、二禅以上是清净微妙的境界。用这样的方法修行的时候,「诸行状相」,这个诸行,这个「状」呢,表示临接近要成就初禅的时候,先现出来一种「状」,什么状呢?
本论后面也有说,比如说是初禅,就是修,从未到地定继续修不净观的时候,他要接近这个初禅要出现的时候,这个头顶上有重的感觉,沉重的重,轻重的重,或者是啊,有动的感觉,动静的动,或者有动的感觉,是八触,各式各样的。那么这个出现这个状的时候呢,这就表示你要得初禅了,这样意思。
就说我们平常静坐的时候,也可能会有动,我们静坐的时候可能感觉到身体在摇动,各式各样的摇动,这个不是。这个摇动多数是有病,而并不是得初禅的相貌,不是这个意思。得初禅的那个状,出现那个状的时候,表面上还是很静,但是他自己的感觉呢,或者有重、或者是有动、或者感觉热、或者是感觉凉,就是一共有多少种感觉,那么这是「状」。
这个「相」呢,就是所缘相,下面也有讲,就是所缘境。这所缘境就是各式各样的所缘境,你若是由初禅去修二禅的时候,那么就以寻伺为所缘境,观察这个寻伺是不对的,那么这就是二禅要进步的到三禅的所缘境,三禅进入到四禅的所缘境,四禅入空无边处定,又不同的所缘境,这个「相」都是不同。「相」不同,「状」也不同,「行」也不同,那么呢,由这些「状相」,由这些「行」,由这个「状」,由这个「相」,「入初静虑」,他初静虑成功了,出现了。
「或所余定」,他不,或者是由初禅入二禅,二禅入三禅、四禅好了,或者余定,这样子。那么这个,我刚才说了,也可能是得见道之前,他就这样修定,或者是先行修一般的五停心,然后修四念处,就得到了「入现观」了,得初果了。得了初果以后,再由「诸行相状,入初静虑」,也可能是这样子,「或所余定」。
「今于此行,此状此相,不复思惟」,到现在这个时候啊,因为以前用那个「形、状、相」,都是属于有漏的禅的修行方法。现在啊,他不修习这个有漏禅了,他要修无漏禅,无漏禅怎么修法呢?「今于此行,此状此相,不复思惟」,不再那样去思惟了,我不那样就改变了,不那样思惟,那么怎么思惟呢?底下就说了。
辰二、明今入
然于诸色乃至识法,思惟如病、如痈等行;于有为法,心生厌恶,怖畏制伏;
辰二「明今入」。这个辰一是「简前相」,现在是「明今入」。
「然于诸色乃至识法,思惟如病」。这个时候啊,这个修行人,他在禅定里面他就观,这个就是修四念处。「于诸色乃至识法」,就是色受想行识在这些法上。「思惟如病、如痈等行」,就是修不净观,就是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就像这个病似的,各式各样的病似的,像如痈疮似的,如箭、如刺、无常、苦、空、无我这些行法,这样观察,就是修不净观,这样修行。但是这个时候,修不净观,最初啊于四圣谛已入现观,得初果也是修四念处,现在还是修四念处,但是可不一样。最初入四圣谛、入四圣观,那没有得禅啊,没有得禅,那么现在是得禅了,这个时候还是不一样的。
「于有为法,心生厌恶」,这一个有为法,也就是有漏法,这个自己内心里面也会厌恶的心,不爱乐、不贪着,不要说是下品的、中品的,是上品的境界心里也厌恶,都是不净,这样子观察。「心生厌恶怖畏」生恐怖心。就像这个社会上很多的陷阱,等着你向里面跳,你怕不怕,是这个意思。但是这个啊,就是观世间上都是无常,都是苦啊!这样的心里,在心里面是制伏「怖畏制伏」,就是用这个四念处观来制伏。原来不是你生厌恶也好,你生怖畏也好,不是心外有法,都是你自己内心的分别啊!现在用四念处,用四念处来制伏,制伏内心的执着,那么这个问题解决了。是这么意思。
「于甘露界,系念思惟,如是方能入无漏定」,这个地方呢,这句话有一点分别,前面这个《披寻记》念一念:
《披寻记》四○四页:
思惟如病如痈等行者:此中等言,等取无常、苦、空、无我,及与苦、集、灭、道、真如、法性、实际,是名出世静虑所思惟行。如显扬说。(显扬二卷三页)。
「思惟如病如痈等行者:此中等言,等取无常、苦、空、无我」,那个「等」那个字就是指无常、苦、空、无我说的。「及与苦、集、灭、道、真如、法性、实际,是名出世静虑所思惟行」,出世间的静虑,是这样修行的。如《显扬圣教论》说的是(二卷三页)上这么讲,那里也解释这个四禅的。
于甘露界,系念思惟,如是方能入无漏定。
这几句话就包括,底下这句话就包括在内了。「于甘露界,系念思惟」,那么都包括在内了。这个地方应该有两个意思。这个「甘露界」,甘露界啊!「甘露」,是诸天的不死之药,名之为「甘露界」。
那么在这个譬喻,譬喻这个涅盘,若成就了涅盘呢,就是得到甘露了。而这个涅盘呢,就是诸法实相,就是法性实际的境界,于法性实际「系念思惟」,思惟一切法都是寂灭相。这个可以…如以无常为门,就是前面说如病、如痈、苦、空、无常这个为门,就能入于「甘露界」。
这个我们也常讲,比如说是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有灭则生灭是什么境界?就是一切相都不可得了。我们现在有这么一大块的这个身体,里面有妄想,加起来就是色受想行识。但是如果是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的时候,色不可得,受想行识都不可得,那么就是入于寂灭相,入于诸法寂灭相。
这样讲呢,这是从阿含经里面的四念处可以入于第一义谛。若是由《般若经》,由《大般若经》、《大品般若经》,像《金刚经》来说呢,那就是也是一样,你也可以如病、如痈这么样的去思惟,但是修诸法无我的时候,直接去观察色自性空,受想行识自性空,自性空就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就照见五蕴皆空了,那就叫做「甘露界」。
你这样子系念思惟,这个「系念思惟甘露界」,不能够直接去系念甘露界,一定通过有为,通过色受想行识的五蕴,思惟这五蕴,它是因缘所有,它是如病、如痈,它是苦、是无常的、是无我的、是寂灭相的,就入于第一义谛了。是这样的意思。
所以「于甘露界,系念思惟」这个地方,可以用无常为门,像《阿含经》所讲的,也可以直接以般若经的法门无相法门,观一切法寂灭相。「如是方能入无漏定」,这样子你才能够契入这无漏的三昧,无漏的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就是你已经得到了。你由世间的方法,你成就了初禅、二禅、二禅、三禅乃至非非想定,但是你若是在禅定里面修四念处这样观察呢,那么四禅八定就变成无漏定了。因为这样子深入法性,才能断烦恼,断烦恼就是无漏的了。这样意思,这是说到这个…。
子四、顺退分等别(分四科)丑一、顺退分定(分二科)寅一、征
复次云何顺退分定?
「复次云何顺退分定?谓有钝根下劣欲解,勤精进故,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于喜于乐、于胜功德,不堪忍故,从静虑退。」
这里面说到第四科。前面是第三科,就是「爱等」,现在是说这个第四科,第四科是「顺退分定」,这后面有定,这退、住、胜进等,这么多的不同,分四科,第一科「顺退分定」,分二科,第一科是问。
「复次云何顺退分定?」这个「顺于退分定」是什么样子呢?问,底下「解释」,先「举种类」。
寅二、释(分二科)卯一、举种类
谓有钝根下劣欲解,勤精进故,入初静虑,或所余定。于喜于乐,于胜功德,不堪忍故,从静虑退。
「谓有钝根下劣欲解」,这是说这个修禅定这个人是钝根人,钝根人就是他…那个钝根是个什么样子呢?「下劣欲解」,他这个「欲」,也不是那么殊胜,「解」也不胜殊。「欲」是希望,不是有特别高尚的希望,也不是,但是遇见善知识了,也愿意得禅定。那么「解」,他的智慧也是很低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