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二、后二十五种(分二十五科)∵地一、趣入

趣入者:谓得净信增上力故,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离诸欲,受持学处。

现在是第四大科成熟方便。一共有二十七种,前两种是总说的,这下面二十五种是别说的;分成二十五段,第一段是说趣入。

什么叫做趣入呢?「谓得净信增上力故」:这位佛教徒对于佛法僧有清净的信心,而这个信心是有力量的,有强大的力量的原因,所以他就进步了。但是这里边分两种。

「或有在家远离恶行,受持学处;或趣非家远离诸欲,受持学处」。这个趣入分两种,第一种就是他还是在家,在家的佛教徒;「远离恶行」:他能够远离十种恶行,就是十不善业;「受持学处」:他能够接受佛法的戒律,能够安住净戒,就是三皈五戒是所学处。「或趣非家」:或者这位佛教徒他离开了烦恼的家,到没有烦恼的地方来,到寺院里边来;「远离诸欲」:他是解脱了世间的欲;「受持学处」:也是学习戒,当然这是出家的戒了。这两种都叫做「趣入」,就是他能够有信心而能持戒。戒是修行的开始,修行的基础:名之为「入」。

∵∵

地二、摄乐

摄乐者:谓依出离众苦行迹、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于佛善说法毗奈耶真实圣教深生爱乐。

这是第二科摄乐。「谓依出离众苦行迹」:这一位就是…前两种佛教徒他进一步地学习佛法。「依出离众苦」:这个「依」在这里也可以说是当个学习讲,就是学习苦集灭道四谛的道理,他的目的是想要解脱生死大苦。「苦」是人的感觉,有乐受、有苦受、有不苦不乐受。这里说「出离众苦」,不但是出离苦恼的感觉,这个乐受、不苦不乐受也都在内。乐受也是苦、不苦不乐受也是苦;这个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苦,想从这里面解脱出来,那这就是愿的意思,他有这样的愿望,有出离的愿望。「出离众苦」就是苦果和苦因,就是苦谛、集谛;要修学道谛才能从众苦里面解脱出来,解脱出来就是灭谛了。所以这两个属于行,灭谛和道谛,一个行因、一个行果。这样说呢,他有愿、他还有行,这样说,他就是修四念处了。

「迹」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人从这里走过了以后,有他脚的迹,走过了的痕迹。就是这样的苦集灭道,是佛菩萨的经验之谈,所以叫做迹。这个「摄乐」这样看呢,就是这个人学习苦集灭道四谛,发愿出离生死大苦,开始学习禅,开始修学四念处了。

「及依远离欲乐自苦二边行迹」:前边是修学圣道,这下面这一句话还是说持戒。他能够学习佛的戒法。「远离欲乐」、远离「自苦」:也不执着欲乐、也不一定非要修苦行不可,就是修学中道。修学中道也就是四念住,也就是八正道。这两边的行迹,远离苦乐这两边,这样地用功修行。

「于佛善说法毗奈耶真实圣教深生爱乐」:这位佛教徒,由于自己不断地深入地学习佛法,他开始修学四念处,远离苦乐两边;对于佛所说的法和律,就是真实的圣教,「深生爱乐」:深深地生欢喜心。生欢喜心从两方面说:一方面是开始学习佛法的时候,对于佛法有欢喜心,这是一;第二是经过自己努力修学四念处,使令自己进步了,所以对佛的真实圣教,深生爱乐。如果你真能够修四念处,就是修止观,使令自己的烦恼逐渐地轻微,智慧增长,自然是对佛法深生爱乐。「于佛善说法毗奈耶真实」的「圣教」:这是真实能解脱苦、真实能得涅盘,不是虚妄的,所以叫做「真实圣教」。不像世间上的事情都是虚妄的,你认为那是很快乐的,实在是令人苦恼,所以都是虚妄。佛法中令人得涅盘,这是真实不虚的。「真实圣教深生爱乐」。

∵∵

《披寻记》一二四六页:

谓依出离众苦行迹等者:此中二种行迹,谓即四种圣谛及与无罪欢喜处戒,如次配释应知。

「谓依」止「出离众苦行迹等者:此中」是「两种行迹,谓即四种圣谛及与无罪欢喜处戒,如次配释应知」。两种行迹:就是四种圣谛,这是一种行迹;第二种就是无罪,就是你这样子学习没有过失,令你心里面生欢喜;没有过失,心情就是欢喜;就是「处于戒」,你把你的身口意安住在戒里边,你心情会「欢喜」,这是一种行迹。这两种行迹。

这里边呢,前边第一个是趣入,两种佛教徒,一个是在家、一个是出家。第二摄乐,不管是在家佛教徒、出家的佛教徒,同样是有这两种行迹,学习四圣谛;学习四圣谛,就是修学四念处了,就是这样子。

「及依远离欲乐」、离「自苦」:也不是非要自己修苦行、也不是非要是特别的有欲乐,对这两方面都远离,他内心里面就是修这个禅。就是前面这两位佛教徒,在摄乐这个阶段是进一步地用功修行了。

∵∵

地三、初发处

初发处者:谓即最初于可厌法,深生厌离;于能成办真实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而创趣入:名初发处。

这是第三科初发处。什么叫做初发处呢?「谓即最初于可厌法,深生厌离」:就是最初发出离心的时候,皈依三宝、发出离心时候。「于可厌法」:就是于这个色受想行识、于眼耳鼻舌身意、于三界,都是苦,这是可厌恶的。「深生厌离」:深深地生出来厌离心。当然,对于苦恼的事情,谁欢喜啊?谁都是厌离!现在这里说「深生厌离」,就是指对于欲,对色声香味触的欲,知道他是苦,深生厌离。那当然这是一种智慧的行为。

「于能成办真实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对于自己修学四念处、修学禅、修学止观,「能成办的真实理义」:那就是无漏的戒定慧、和诸法寂灭相、涅盘,这是真实的理义。「如实了知有胜功德」,真实地明白它有殊胜的功德。这个真实地了知有胜功德,也是像刚才说的,一个是从文字上的学习,明白这件事;一个是从自己止观里面明白这件事。

「而创趣入:名初发处」:这个「创」是开始,开始入于无漏的戒定慧里边、开始入于诸法寂灭相、诸法毕竟空、无我无我所这个地方。那么这个叫初发心得圣道、得无生法忍的这个时候、这个境界叫做初发处。

∵∵

《披寻记》一二四六页:

于能成办真实理义等者:趣证三菩提果,名能成办真实理义。于彼所证及得方便,如实了知有胜功德,故发正愿猛利趣入。于此处所最初发心,名初发处。

「于能成办真实理义等者:趣证三菩提果,名能成办真实理义」。「趣」,就是向前进。向前进,进步到什么地方了呢?就是得无生法忍了,「证」悟了「三菩提」的「果」;中国话就是「正觉」。就是初得无生法忍、初开始成就无分别智、后得智这个果,叫做「能成办真实理义」。你有无分别智,就证悟了如如理了。

「于彼所证及得方便,如实了知有胜功德」:「于彼所证」,你修止观得无生法忍了,你对「于」你「所证」悟的这个寂灭相;「及得」证寂灭相的「方便」:就是无漏的戒定慧,也就是止观、也就是四念处、也就是八正道、也就是六波罗蜜了。「如实了知有胜功德」:它是有殊胜的功德的。如果常常地作思惟,常会感觉到这个善法于我们有恩!我们修习多少善法,使令我们在人间遇见佛法,能修学戒定慧、能到涅盘那里去,这些善法对我们有恩,那就叫做真实功德。「于彼所证及得方便,如实了知有胜功德」。

「故发正愿猛利趣入」:因为知道善法的恩德,所以这个勇猛心就来了。「故发正愿」,所以就建立了这个菩提愿。「猛利」地「趣入」,就是特别地勇猛、向前进,努力地修学四念处、努力地修学佛法,而不会说我不想学了,他不会有这种意思。

「于此处所最初发心,名初发处」:就是在无漏的戒定慧、佛所善说的法、毗奈耶真实圣教这里深生爱乐,「于此处所最初发心」的时候,这个时候当然是包括证悟第一义谛的时候叫做发心。「名初发处」。下面第四科非初发处。

∵∵

地四、非初发处

非初发处者:谓已趣入补特伽罗,现成熟时,常不舍离诸佛菩萨;诸明了处转转明了。由此成熟,转转增进。

这个「非初发处」怎么讲呢?「谓已趣入补特伽罗」:就是说那位已得无生法忍、趣入第一义谛的那位菩萨;「现成熟时」:他现在就已经成熟了,就是得悟第一义谛了,得入初欢喜地了,得无生法忍了,这个人,这个时候。「常不舍离诸佛菩萨」:他这个人是「常」,不是暂时的,他「不舍离诸佛菩萨」,总是愿意亲近佛;如果是他有神通的话,他要到十方世界去见佛,见佛闻法,与诸大菩萨共为伴侣,共为同学,「常不舍离诸佛菩萨」。

所以这上面说的这一段文的意思,是说已经得入圣道的菩萨,他愿意不舍离诸佛菩萨。这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这个,他一入定,「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那就是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那这就是见佛;但这是法身佛。他有这个能力呢,自然也能见这个应身佛,应化身的佛。他这个禅定的力量够,他也可能会到佛的世界去;这个身体多数是没动,但是他心里面已经到十方世界去见佛了。这叫做「常不舍离诸佛菩萨」。只有这个愚痴的凡夫,不愿意求生佛世界,还愿意在这个地方住,还愿意在这个苦恼的地方住。

「诸明了处转转明了」:当然这是五明。五明里边就是内明,看这个经论上的意思,得无生法忍以后,应该是广学佛法、也广学一切世间法。在没得无生法忍的时候,也分两种情形,一个是广学佛法、也广学世间法;一种是只是学习佛法,世间法暂时不学。得无生法忍以后,是遍学一切法。所以,「诸明了处转转明了」:就是很多的这些智慧境界,就是五明,都是所学习的地方,都是开发智慧的地方。因为得入圣道以后,又有禅定的功夫,他学习一切法的能力特别强,学习的能力特别强,和凡夫不同了,所以「转转明了」,以前也明了多少,但是现在展转地、深入地明了,明了得更深刻了。

「由此成熟转转增进」:就是这样子,最初得入无生法忍之后,就是得入初欢喜地。初欢喜地、二离垢地、三发光地,就是展转地进步,深入地成就一切功德,所以叫做「非初发处」。就是由初发处进步到二地、三地、四地去了,所以非初发处;不是初发心的那个境界,就是更进步了。

∵∵

《披寻记》一二四六页:

现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谓已成熟。现能趣入正性离生,名现成熟。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一卷十七页)。是即菩萨最初证得极欢喜住。住此位中,引发大愿,随于一切在所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菩萨,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由是因缘,彼诸善根转复明净。义如〈住品〉中说(陵本四十七卷二十二页)。此所说义,准彼应释。言诸明了处者,谓即五种明处应知。

「现成熟时等者:此中成熟,谓已成熟。」这上面说是现成熟,实在是已经成熟了,因为已得无生法忍了。「现能趣入正性离生」:他现在就能够进步到「正性」,正性就是法性;入到诸法寂灭相这里,就是远离一切苦恼,叫做「离生」。「名现成熟。义如〈声闻地〉说(陵本二十一卷十七页)。是即菩萨最初证得极欢喜住」:这个明白一点说,就是这位菩萨最初开始证入到十地里面的那个第一地极欢喜住,到这个境界。

「住此位中,引发大愿」:安住在这个初欢喜地,极欢喜地这里,能够建立大愿,建立十种大愿;这是和凡夫发菩提心不同了,这是离一切相发阿憺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的境界。「随于一切在所生处,常不远离诸佛菩萨」:「随于一切在所生处」,随他不管是在什么地方,「常不远离诸佛菩萨」,他常是不远离佛、不远离这些大菩萨,总是亲近诸佛,亲近无量诸佛。「与诸菩萨常同一味意乐加行」:和「诸」位大「菩萨常」是「同一」法「味」,当然主要是第一义谛,彼此是无差别相的。有「意乐」、也有「加行」:有内心的境界,这个内心的清净「意乐」的境界,也表现出来普度众生的这种功德,所以叫做「加行」。

「由是因缘,彼诸善根转复明净」:由于他不离佛、不离诸菩萨,常有清净增上的意乐,又修行六波罗蜜,广度众生;「由」此「因缘,彼诸善根转复明净」:就是又进步了,智慧也增长,所以叫明净,「转复明净」。「义如〈住品〉中说(陵本四十七卷二十二页)。此所说义,准彼应释」:这里面说「常不舍离诸佛菩萨,诸明了处转转明了」等。就「准彼应释」,准彼四十七卷二十二页所说的解释。

「言诸明了处者,谓即五种明处应知」,就是五种明处。

∵∵

地五、远清净

远清净者:谓由懈怠、或由违缘,经极长时、或经多生、或经多劫,方能清净。

前边这个说的是按照那个精进勇猛的菩萨说的,但是不全是这种人,也有懈怠的,所以叫做「远清净者」。「谓由懈怠」:就是他相信了佛法,受持学处,或者在家菩萨,或者出家菩萨;这个时候呢,他懈怠,他不精进。「或由违缘」:或者他自己也是精进用功,但是有不顺于道的、不顺于圣道的障碍因缘,他不能坚持。所以「经极长时」:经过极长远的时间,「或」者是「经」过了很「多生」,「或经多劫,方能清净」:他才能够得无生法忍,他才能清净。

这就是…或者由自己,你不能怨别人,就是自己懈怠而这样子;或者是不算懈怠,但是有违缘,于是乎搞错了,有了罪过了。这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得无生法忍,那么这叫做「远清净」。

∵∵

地六、近清净地

近清净地者:当知一切与此相违。

就是和前面远清净相违。他不懈怠,他精进,他也没有遇见障碍的因缘;就是遇见了障碍的因缘,障不能障!所以他成功了。所以不是很久他就得圣道了。

∵∵

《披寻记》一二四七页:

远清净者等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名不清净。从净胜意乐地以上,所有一切增上意乐,方名清净。义如〈增上意乐品〉说(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此说清净,义应准知。

「远清净者等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所有一切增上意乐,名不清净」:这个胜解行地的时候,就是资粮位、加行位这二个位次的时候,所有的一切的增上意乐;你说你发道心,但是没有得无生法忍的时候都不清净,「名不清净」。「从净胜意乐地以上」:净胜意乐地就是得无生法忍以后;「所有一切增上」的「意乐,方名清净」。那个时候你无漏的戒定慧出来了、无漏的根本智、后得智出来了,所以才名清净。「义如〈增上意乐品〉说。(陵本四十七卷十一页)。此说清净,义应准知」。

∵∵

地七、加行

加行者:谓为获得自胜义利,猛利乐欲为所依故,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

这个「加行者」:就是努力修行的人。「谓为获得自胜义利」:意思是说,这位修行人,这位菩萨为了成就自家的圣道,就是无漏的戒定慧的成就。「猛利」的「乐欲为所依故」:他这个愿,他愿得无生法忍的这个愿,非常得勇猛,非常得有力量;「为所依故」:以此为一个依止处。譬如说这个人哪,吃饭,你吃饱了你这个体力就强,然后你才能有所作,你才能做事情。现在这「猛利乐欲为所依故」,就是「谓为获得自胜义利」,这就是愿,我想要得无生法忍。「猛利乐欲为所依故」,你愿得无生法忍这个愿,是特别得勇猛,然后你才能够努力地修学圣道。所以这个愿为行的所依处;由愿导行。所以,「猛利乐欲为所依故」。

「或怖当来堕诸恶趣。」前面是说想要得圣道,「猛利乐欲为所依」。这下面第二句话呢,或者这位修行人他感觉自己没得圣道,这烦恼贼还在心里面,在心里面活动,心里面就恐怖,有可能会到三恶道去啊!就是有这个恐怖。

「或怖现法他所讥毁」:因为在自己用功的时候,感觉到自己这个心不是听招呼!心里面有烦恼贼,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这烦恼贼就活动出来了,那就被人看见了;被人看见了,就有人讥嫌自己了,所以害怕「现法他所讥毁」。害怕自己有污点,为他人所讥毁、为天神所讥毁、为鬼神所讥毁、为四众的有志同梵行的人所讥毁故。

「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或者是为获得自胜义利,「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或怖当来堕诸恶趣、或怖现法他所讥毁,「于诸学处常勤护持」,就是精进地要护持,持戒清净。

「无间所作、殷重所作。」「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是戒,这个「无间所做,殷重所做」就是定慧,就是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就是努力地修止观了。前面是为得圣道,这后面就是怕到三恶道去,有三恶道的恐怖。「或怖现法他所讥毁」,就是恶名畏,怕名誉不好。「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就是无间、殷重地修学止观;这叫做加行。前面是愿,「为获得自胜义利」这是愿,要有这样的愿,而这个愿是特别勇猛的。然后,或者害怕到三恶道,三恶道的怖,恶名怖,所以「于诸学处常勤护持,无间所作、殷重所作」,这是加行。

∵∵

地八、意乐

意乐者:谓于诸法正观察忍为所依故,于佛善说法毗奈耶不可引夺;于他所证深生信解,信有功德为所依故;于三宝所、及于获得自义利所,深信无动。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