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三、于缘无倒安住其心(分三科)玄一、征

颉隶伐多!云何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缘无倒安住其心?

引经证成这一段,在「正广开示」这一段里面分四大科,第一科「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这二科讲完了。现在是第三科「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这一科分三科,第一科「征」。

佛招呼「颉隶伐多」,「云何苾刍勤修观行」的时候,「是瑜伽师于缘无倒安住其心」?就是对这个所缘的一切法没有颠倒。譬如说:诸行是无常的,你就观察它是无常的,那么就没有颠倒了。但是你执着是常,你刚才看见这个人,你一会儿又再看见这个人,你认为还是那个人,那就是颠倒了。于苦为乐,也是颠倒;于无我而谓有我那,也是颠倒;于不清净而认为是清净的,那也是颠倒。现在佛自己先提出来这个问题;这「瑜伽师」修禅定的人、修止观的人,对于所缘的一切法没有颠倒,这样地把心安住在那里,那才是叫做「瑜伽师」。怎么样「于缘无倒安住其心」呢?这是问。

下边第二科解释。

∵∵

玄二、释

谓若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所缘境安住其心,随应解了所知境界、如实无倒能遍了知。

「谓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所缘境安住其心」的时候,不管你以什么做所缘境「安住其心」的时候。「随应解了所知境界」,随其所应,你能通达那个所知境的真实相。「如实无倒能遍了知」,就是如那一件事的真实相去通达而没有搞错,能这样地真实地了知。

∵∵

玄三、结

是名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于缘无倒安住其心。

就是这样意思。这个是说得很含蓄,下文才详细解释的,这一科解释完了。

∵∵

地四、能于其中不舍静虑(分三科)玄一、征

颉隶伐多!云何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其中不舍静虑?

这是第四科,前面是第三科。这第四科是什么呢?「能于其中不舍静虑」,这就是不管你是于相称缘安住其心,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你都需要「不舍静虑」,这样意思。为什么要有这么一段道理呢?因为你没有定,你不能够有决定性的作用。你心里面没有定的话;心里面散乱,小小的有点智慧可以,而不能够断惑证真,不能转凡成圣的,所以要有这一段的意思。

这第一段是问。下面第二科解释,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明修的相貌。

∵∵

玄二、释(分二科)黄一、明修相

谓若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如是于缘正修行时,无间加行殷重加行,于时时间,修习止相举相舍相。

「谓若苾刍勤修观行」的时候,「是瑜伽师、如是于缘正修行时」,「如是」就指前面这几段文,前面这一共三段文;于相称缘、于相似缘、于缘无倒,这三段文。「如是」就是前面说这三段,这样子「于缘正修行」的时候,就是于所缘境;前面这三种,修行的时候。「无间加行、殷重加行」,这个「无间」就是不间断,就是不懈怠,你能按照你的功课表一直地这样做。当然初开始用功不要太紧,稍微地宽松一点;等到你一下子可以坐八个钟头,你一支香可以坐八个钟头,一支香可以坐二十四个钟头,这是不同了,这情形不同,当然也还是要精进继续努力,这就叫做「无间加行」,不间断的用功。不能说我今天静坐、我明天不静坐了,不可以这样。你今天坐五个钟头,你明天也坐五个钟头;今天坐八个钟头、今天十个钟头;你明天也是坐八个钟头、十个钟头,就是继续不断地这样用功,这叫「无间加行」。「殷重加行」;「殷」是殷勤,这个「重」是有尊重的意思,你要拿这件事当一件事,当它一个重要的事情;其他的事情都是不重要,这件事是重要的。就是不慢缓,你不能够马马虎虎地,不要这样子用功。你很认真地、很深刻地、很周备地,这样子用功这叫做「殷重加行」。

「于时时间修习止相举相舍相」,这个「于时时间」,就是那个时候、那个时候;那个时候是什么时候呢?就是你心里面浮动的时候,心里面浮动你这个时候就要修习「止相」,把这个浮动的境界停下来安住在所缘境上不要动;就是流动散乱的时候,那个时候是「修习止相」,就是修习这个奢摩他,安住在所缘境明静不动,这样子。

这个「举相」呢;安住在所缘境应该是所缘境在你的心里面很分明地显现出来,这就是正好这样子;但是你功夫没有成就,就是那个所缘境隐没了、不明显了,你所缘境不明显了就是心的明了性不够力了。不是说你睡着觉,那就是严重了;现在这是轻微的不明了,这个所缘境在心里面不明了,这个时候你就赶快警觉自己要「修举」,把这个心的力量发动起来、要明了,明了这个所缘境。那个时候就是你心里沈没的时候,所缘境不明了的时候,要发动你的心识的力量振作起来,要把所缘境要它清清楚楚的。譬如修无我观,这个无我观要修得清清楚楚的;如果你修的无我观修得迷迷糊糊的,不明了了,这不可以,必须要振作要发动起来,这叫「举相」,是这样意思。

这个「舍相」,舍的相貌。就是你这个时候修止,也是明静而住,你在这个所缘境上面明静而住;修观,观得明明了了的清清楚楚的,那你就不要再变动,就这样子就好了。也不要再「止」不要再「举」,就这样就好了,叫作「舍」,这样意思。

这是不舍禅定,「不舍静虑」,这个「不舍静虑」先「明修相」,这个修静虑的相貌就是这样意思。普通的说,我们修奢摩他就是「定」,修毗钵舍那是「观」。这个奢摩他对于毗钵舍那是有帮助的;你修止对于观有帮助;修观对于止也有帮助,它就使令这个止会有进步。你修止有力量的时候观也会进步、观也会进步的,不是孤立的,不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这是修止观、修静虑的相貌,你修止的时候不要没有观,修观的时候不要没有止,就是互相你都要修。当然不是说「止观双运」不是那个境界,「止观双运」是同时地,止和观是同时地叫做「止观双运」。现在不是,现在修的时候是有前后的次第的。

这前面说是修的相貌。下面第二科,「显随证」。

∵∵

黄二、显随证

由修、由习、由多修习为因缘故;一切麤重悉皆息灭,随得触证所依清净。

于所知事,由现见故,随得触证所缘清净。由离贪故,随得触证心遍清净。离无明故,随得触证智遍清净。

「由修、由习、由多修习为因缘故;一切粗重悉皆息灭」,由于你又修止又修观,修观而又修止,这样修。「由习」这个「习」,就是重复地不断地再继续地修。「多修习」,就是长时期地这样修止观。这样修止观的关系「为因缘故」,因为这样的关系。「一切粗重悉皆息灭」;你没有定力不行的,有了这个定的力量修止观的时候就有了作用,有什么作用呢?这个「粗重悉皆息灭」,这些烦恼种子完全都息灭了,这个贪心的种子、瞋心的种子、愚痴心的种子,乃至高慢心、疑惑心各式各样的烦恼,这个我、我所的这些烦恼的种子,都息灭了,就断掉了。你修无我观就把我执、我见、我慢、我爱、我痴,这个种子就消灭了。

「随得触证所依清净」,因为这个种子是染污的,你把这个种子…;当然这消灭也不是顿,就是逐渐逐渐消灭;这个烦恼的种子灭掉了的时候、「随得触证」,因此而就能接触到,也就是成就了「所依清净」;「所依清净」实在是什么?实在就是心清净,就是你的色受想行识清净了,你的眼耳鼻舌身意清净了。那么这两种清净就是把烦恼种子息灭了心得清净,就是这样意思。那么这个「所依」,通常说身清净,以身为所依,就是色受想行识为依,色受想行识清净了;若根本的说,应该是阿赖耶识清净了。

「于所知事,由现见故,随得触证所缘清净」,「于所知事」就是所缘境,所缘的这一切法,色受想行识也好、眼耳鼻舌身意也好、色声香味触法也好、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这蕴处界一切法。因为你前面「由修由习由多修习」,你这个止观修得好了,烦恼灭了。同时在断烦恼的时候,前面「粗重息灭」了这是断烦恼。烦恼,我们通常说有现行的烦恼,有种子的烦恼;现在是说种子的烦恼,种子的烦恼断了。前面这个「所依清净」指烦恼的种子断掉了。断掉了的时候,同时你的智慧就有无漏的智慧现前了,这个无漏的智慧「于所知事,由现见故」,就是对于所缘境的一切法,根身器界的一切法,由于你有清净的智慧现见一切法,就是见诸法实相了。「于所知事,由现见故」,你成就了无漏的无分别的智慧现见诸法实相,这是无分别现量智见的境界。「随得触证所缘清净」,这个时候你就成就了所缘的诸法实相现前了,因为烦恼断掉了以后你就成就了无分别智了,无分别智与诸法实相相应,这叫「所缘清净」。那前面就是「断德」,这个就是「智德」,所缘清净是「智德」。因为你有无分别智的时候缘一切法的时候,就是诸法实相清净的境界。其实这两句话就是总说的,这是总说,下面是别说。

「由离贪故,随得触证心遍清净。离无明故,随得触证智遍清净」。这个「贪」和「无明」是一切粗重里面最厉害的、最严重的烦恼。「贪」就是爱,那个「无明」就是见,就是远离爱烦恼、远离见烦恼。「由离贪故」,由于你修学止相举相舍相,由修由习由多修习故,你把一切粗重都息灭了,那就是把这个贪爱的心息灭了,贪爱息灭了。贪爱是染污的,你把这染污的贪息灭了,「随得触证心遍清净」,你这时候的境界就接触到那个心清净的境界。「离无明故,随得触证智遍清净」,我们凡夫的时候有这「无明」,就是不明白诸法实相,不明白一切法是无常的,不明白一切法是无我的、一切法是空的,那个无知就是「无明」,无明当然也有很多种,主要是这个。现在你一切粗重皆息灭故,就是远离了无明故,「随得触证智遍清净」,你那个智慧遍一切法都是清净的,不糊涂了;在欲界是清净的,色界、无色界都是清净的。

就分这么四种清净;一个所依清净、一个所缘清净、一个心清净、一个智遍清净,这样子,这么多。或者说;前面这个第一个是所依清净,而后说所缘清净,下边说得心清净、得智清净;那么这个也可以说你先得到智慧了,所以先得到智清净、心清净而后说所依清净、说所缘清净,也可以这么说,也可以调过来说。现在这文是先说所依清净、所缘清净,后说心清净、智清净,也可以调过来说;其实这件事是同时的,也可以这么说。

这叫作「显随证」。前面是说「明修相」;这个是你修成功了,就会有这样的成就,是这样意思。下面第三科。

∵∵

玄三、结

是名苾刍勤修观行,是瑜伽师,能于其中不舍静虑。

这是这么意思。

∵∵

亥二、答略义

颉隶伐多!为此苾刍于所缘境安住其心,如是于缘安住其心。如是于缘安住心已,名善安住。

这是「答略义」,前边这个是「答所问」。现在第二科「答略义」,也就是把前面这四种四段文合起来、统一起来就是这样意思。

佛招呼「颉隶伐多」,「为此苾刍于所缘境安住其心」,前面说的就是「此苾刍于所缘境安住其心」,就是这样意思。「如是于缘安住其心」,怎么样安住其心呢?就是这样子于相似缘、于相称缘、于缘无倒、乃至不舍静虑,这样安住其心。「如是于缘安住其心已名善安住」,就是最后成功了。这前面提出三个问题,这里面就是回答这三个问题。

∵∵

《披寻记》九○八页:

为此苾刍于所缘境安住其心等者:此中结答前三种问,前说于相称缘安住其心,此答初问,是即为此于所缘境安住其心。前说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答第二问。此即如是于缘安住其心。前说能于其中不舍静虑,答第三问。是即于缘安住心已,名善安住。

「为此苾刍于所缘境安住其心等者:此中结答前三种问」,前面问有三种,现在这里回答也是三种。「前说于相称缘安住其心,此答初问,是即为此于所缘境安住其心」,「于相称缘安住其心」就是断除去你的贪瞋痴慢疑、各式各样的烦恼,为断烦恼安住其心的原因。「前说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答第二问」,怎么样安住其心?安住心的方法是这样子,就是「于相似缘安住其心、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这是答第二问。「此即如是于缘安住其心」,这里的文就是第二句话,「如是于缘安住其心」就指前面说「于相似缘、于缘无倒」安住其心,这样子。「前说能于其中不舍静虑答第三问,是即于缘安住心已,名善安住」,就是最后成功了。

∵∵

未二、重颂(分二科)申一、第一颂(分二科)酉一、举说

世尊此中重说颂曰:行者行诸相,知一切实义,常于影静虑,得证遍清净。

这是在「引教」证成里边,第一科是「契经」,现在是「重颂」。

「世尊此中重颂曰」,说本师世尊在这一部经的这一段文里边,又重说偈颂,说了:「行者行诸相,知一切实义,常于影静虑,得证遍清净」说这么一个颂,就把这个颂现在也引来了。这是第一科「举说」,举这个颂。

下面配释分四科,第一科是第一句,「行者行诸相」这一句。

∵∵

酉二、配释(分四科)戌一、第一句

此中说言行者行诸相者:由此宣说修观行者,于止举舍相无间修行,殷重修行。

「此中说言『行者行诸相』者」,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由此宣说修观行者,于止举舍相无间修行,殷重修行」,是这样意思。这「行者行诸相」就是这样意思,有止相、举相、舍相这样子「无间修行、殷重修行」。这第一句话是这样意思。

∵∵

戌二、第二句

若复说言知一切实义者:由此宣说事边际性。

「若复说言『知一切实义』者」,这第二句。「由此宣说事边际性」,这句话就是指前面那个遍满所缘那个「事边际性」说的,就是「一切实义」,这个意思。

∵∵

戌三、第三句

若复说言常于影静虑者:由此宣说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

「若复说言『常于影静虑』者」这是第三句话,什么意思呢?「由此宣说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就是指这个说的。现在下面第四句。

∵∵

戌四、第四句

若复说言得证遍清净者:由此宣说所作成办。

「若复说言『得证遍清净』者」,这第四句什么意思呢?「由此宣说所作成办」,这个「所作成办」的意思就指这个话说的,这个时候就最后成功了,所以「证遍清净」。

∵∵

申二、第二颂(分二科)酉一、举说

此中世尊复说颂曰:于心相遍知,能受远离味,静虑常委念,受喜乐离染。

前面这是一个颂,现在又说第二个颂。第二个颂先是举这个世尊说颂。「世尊复说颂曰:于心相遍知,能受远离味,静虑常委念,受喜乐离染」这是举说。

下面就「配释」,第二科配释,先说第一句。

∵∵

酉二、配释(分四科)戌一、第一句

此中说言于心相遍知者: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以心相名说;事边际性以遍知名说。

「此中说言『于心相遍知』者」这句话怎么讲呢?「谓有分别影像、无分别影像」「以心相」的名字说的;有分别影像也是你的心,无分别影像也是你的心,这句话就是「于心相遍知」的意思。「事边际性以遍知名说」;「于心相」这是一句话;「于心相遍知」这又是一个意思。现在这个「事边际性」呢「以遍知名说」的,遍知一切实义的,这样意思。

∵∵

戌二、第二句

若复说言能受远离味者:由此宣说于其所缘、正修行者、乐断乐修。

「若复说言『能受远离味』者」这是第二句。「由此宣说于其所缘、正修行者、乐断乐修」,是这样意思,这个「能受远离味」。「由此宣说」由这一句是「宣说」什么意思呢?是「于其所缘正修行者」,就是那位修行人,在所缘境上正在努力的修行的这个人,这个人是「乐断乐修」,他心里面有强烈的这样的意愿,就是想要断除烦恼,想要修学圣道,这就叫作「能受远离味」是这样意思。

我们平常的人,我们应该说是发心用功了,但是不是那么精进,其中有一件事是什么事情呢?就是心里有了烦恼的时候,自己有可能会知道我现在心里有瞋心、我现在心里面欲心、现在有了染污的这些烦恼了;有了烦恼逐渐逐渐地过去了,以后又怎么地呢?若是这个人道心特别恳切的人呢,他心里面认为:我不应该有烦恼,我要赶快修止观来解除烦恼,要有这种意愿。如果你的道心恳切而又常常修止观的人,他会有这样的反应:我为什么会烦恼?唉呀!不对!不对!好像有了土匪来了,打劫了!这是很严重的一件事。若是我们不修行的人呢?起了烦恼了,也可能随着烦恼去活动一下怎么怎么地…;烦恼过去了也就没有事了,不感觉有什么严重的问题。我们不常常静坐观察自己观心的人,不感觉有什么问题,我起了烦恼了,也没有什么事啊!但是佛菩萨看:你心里面有贼啊!这是一个严重的事情、重要的事情。

所以现在说是「正修行者,乐断乐修」他心里面:唉呀!我这心里有……赶快要修止观来断烦恼;这是认为一件事啊!就像我饿了我想要吃东西,不然,不能忍受的。所以这「乐断乐修」是有这样的意味的。若是我们虽然用功修行,我们身心起了烦恼的时候,烦恼过去了好像也没有什么事,那就表示你的程度是这样的。现在说这「乐断乐修」,这表示这个人的程度已经很有进步了,是这么意思。说是「能受远离味」,其实这个就是他能够愿意接受那个清净的境界,不愿意有烦恼,不愿意起烦恼,「能受远离味」,远离烦恼的那个…那是圣道的,那是法味。

∵∵

戌三、第三句

若复说言静虑常委念者:由此宣说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常勤修习委练修习。

「若复说言『静虑常委念』者」这是第三句。这句话什么意思呢?「由此宣说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常勤修习委练修习」;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个人「于奢摩他」修止、「毗钵舍那」观,「常勤修习委练修习」,特别熟悉地;「练」是熟练,「委」也是这个意思;就是常常地精进地修习而不懈怠,修了又修、修了又修,不断的重复用这四念处来断烦恼,修这个四念处的圣道来断烦恼。这句话就是这个「言静虑常委念」是这样意思。「静虑」就是「奢摩他毗钵舍那」就叫作「静虑」了。

∵∵

戌四、第四句

若复说言受喜乐离染者:由此宣说所作成办。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