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二、能作十事∵(分三科)∵∵辰一、标
如是菩萨十五妙善增上意乐,随一切地以要言之能作十事。
前面的文是说十五种意乐,这里是第二科「能作十事」,分三科,第一科是「标」。
「如是菩萨」,前面曾经解释过,就是两种菩萨:一个胜解行地的菩萨,一个是十地菩萨。「如是菩萨」,就指这两种菩萨。「十五妙善增上意乐」,这两种菩萨总计起来有十五种「妙善」,极良好的「增上意乐」,是特别有大力量的意愿,也包括欢喜的意思。「随一切地以要言之能作十事」,这十五种增上意乐是做什么用的呢?它会有什么作用呢?「随一切地」,就是随顺胜解行地和十地,随这一切地。「以要言之」,就是提要来说明它的作用,它也能作十种事情。这是十五种增上意乐的作用。
《披寻记》一五六一页:
随一切地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净胜意乐地,行正行地,决定地,决定行地,到究竟地,名一切地。彼菩萨众所有意乐能作所作随应当知。
「随一切地者:谓诸菩萨胜解行地,净胜意乐地,行正行地,决定地」,这个「胜解行地」还是说暖、顶、忍、世第一比较好一点。「净胜意乐地」,就是初极喜地。「行正行地」,就是从第二地到第七地,叫做行正行地。「决定地」,就是第八地。「决定行地」,是第九地。「到究竟地」,就是第十地。「名一切地」,这里面说就是这么多的地,就叫做一切地。「彼菩萨众所有意乐能作所作随应当知」,彼那么多的菩萨他们所有的增上意乐,能作所应该作的事情,随其所应应该明白。这是「标」,下面第二科是「征」。
辰二、征
何等为十?
这十种事是什么情形呢?下面第三科解释,分二科,第一科是「举依十二」,本来是十五种增上意乐,只说十二种,那三种表面上没有说出来,包含在里面了,所以「依十二」。分十科,第一科「依最上意乐」。
辰三、释∵(分二科)∵∵巳一、举依十二∵(分十科)∵∵午一、依最上意乐
谓诸菩萨最上意乐,能于三宝,修一切种最胜供养;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
「谓诸菩萨最上意乐」,最殊胜的意乐,是什么呢?「能于三宝」,能于佛、法、僧三宝。「修一切种最胜供养」,这么多的菩萨他对于三宝是特别的尊重,所以能够修行「一切种」,就是很多的、最殊胜的供养。「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最胜供养,当然就是财供养,或者是法供养这一类的。作供养有什么好处呢?「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就是供养三宝所成就的功德,是你得无上菩提的资粮。
「普于一切菩提资粮,为最第一」,这个资粮,供养三宝是无上菩提的资粮,其他的功德也可以作资粮的,但是供养三宝在一切菩提的资粮里面是最殊胜的。那么就是做这件事,这是一种。
午二、依遮止意乐
又诸菩萨遮止意乐,能于所受净戒律仪,命难因缘,亦不故思犯于所犯。设有所犯,疾疾悔除。
这是第二意乐,就是「依遮止意乐」。「又诸菩萨遮止意乐」,就是不违犯戒律;戒所禁止、不要做的事情,他能够依教奉行。「能于所受净戒律仪」,能于三师之前所受的清净戒律仪。「命难因缘,亦不故思犯于所犯」,就是有生命的危险;我若持戒,我可能会死掉了,那也就死掉就死掉了,也不故意的在心里面作意毁犯所受的戒法,也不犯戒的。宁可死了,也要持戒清净。「设有所犯」,假设失掉了正念,犯了戒。「疾疾悔除」,很迅速地要忏悔,除灭这个犯戒的罪过,来恢复清净。这是做这件事。
午三、依波罗密多意乐
又诸菩萨波罗密多意乐,能于善法常勤修习无放逸住,常住最胜无放逸住。
这是第三个,是「依波罗密多意乐」。「又诸菩萨波罗密多」的「意乐」,就是思惟波罗密多的功德生大欢喜心。这样思惟之后,会做出什么事情呢?「能于善法常勤修习」,能于六波罗密的善法能「常勤」,就是精进的去修习,修习这六波罗密多。「无放逸住」,不会这个时候懒惰了,我不去学习六波罗密多的功德,不会有这件事。因为你常思惟,你知道这个善法的功德殊胜,也会知道自己有所不足,他自然地会去修六波罗密多了。若是你平常你不思惟善法的功德,不思惟六波罗密的功德,就是做一般的散乱的妄想,那你就不知道善法的功德,也不知道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那你能修学善法吗?「常住最胜无放逸住」,所以这位菩萨他是长时期的安住在最殊胜的无放逸住,不放逸,精勤地修学六波罗密多的功德。
这个弥勒菩萨的大智慧会说出来这么一个方法勉励我们精勤的去做功德,怎么办法呢?你常思惟六波罗密的功德,这布施波罗密有什么功德?戒波罗密、忍波罗密、精进波罗密、禅波罗密、般若波罗密,有什么功德?你常思惟这个功德,你就欢喜做,就会欢喜做功德。有这么一个方法,你看这个事情。这是「常住最胜无放逸住」。
午四、依真实义意乐
又诸菩萨真实义意乐,能为有情以无染心流转生死,不入涅盘增上意乐。
这是第四件事。这第四件事,「又诸菩萨真实义意乐」,这个诸菩萨他常思惟、观察这个真实义,因此而生欢喜心、生勇猛心。做什么事情呢?「能为有情以无染心流转生死」,能够发大悲心教化一切众生,你不能离开生死的这个地方,在生死这个地方是无染污心流转生死,就是你能够证悟这个真实义。证悟真实义的时候,就通达这个生死的世界都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是毕竟空寂的,那就与真实义相应了,这个心就清净,所以无染污心在生死里流转度化众生,能这样子,有这种作用。
「不入涅盘增上意乐」,这个「入涅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入于第一义谛的时候,灭掉了色受想行识。当然我们平常人,这个身体是个臭秽的身体,有老病死的身体。我们消灭了爱烦恼、消灭了见烦恼,那么这个臭秽的身体就没有了。菩萨发大悲心证悟了真实义,他那个身体是清净的,不是我们这个老病死的身体。那个身体也是可以悟入第一义谛的时候,一念不生,也可以不现起。但是现在这位菩萨有大悲心,你不可以弃舍它,要保留这个身体,保留这个身体就是不入涅盘了,不入于不生不灭的地方。「增上意乐」,你若证悟了真实义的时候,也能办到这件事,就是不入于不生不灭的地方,他有这样的增上意乐。
《披寻记》一五六二页:
以无染心流转生死等者:由诸菩萨于其生死如实了知,故无染心流转生死。由于涅盘不多愿乐,故不速疾入般涅盘。义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一页)
「以无染心流转生死等者:由诸菩萨于其生死如实了知」,由于诸菩萨对于这个生死,在三界里面又生又死,多数是在欲界和色界。「如实了知」,会真实的通达了这个生死的境界是如幻如化的、是毕竟空寂的。「故无染心流转生死」,所以他能够没有染污心流转生死。若是我们不能通达一切法是毕竟空,我们心有所执,执着有这些可爱的、可憎的事情,那你在生死里流转是有染污心才能流转的。菩萨不是,他常修毕竟空观,毕竟空观就没有可爱、也没有可憎这件事,所以在生死里面流转,心还是清净的。
「由于涅盘不多愿乐,故不速疾入般涅盘」,这个「由于涅盘」,就是菩萨观察这个色受想行识、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菩萨是在世俗谛这个世界里。在这个世界的地方呢,他观察这个世俗谛都是毕竟空寂的、是如幻如化的、无有少法可得的,这个地方就是涅盘。所以对于那个弃舍了世俗谛,到第一义谛那个无余涅盘,「不多愿乐」,不是有很多的欢喜,所以他那个大悲心不退转。「故不速疾入般涅盘」,所以不会像阿罗汉速疾的入般涅盘,不会那样子。「义如〈真实义品〉中说。(陵本三十六卷十一页)」。这个境界是高了,就是真实义意乐会有这样的作用。
午五、依威力意乐
又诸菩萨威力意乐,能于圣教觉受淳净上妙法味。
这是第五件事,是依威力的意乐。「又诸菩萨威力意乐」,诸菩萨对于佛菩萨的法的威力、不可以思议的神通的威力、大福德的威力,生欢喜心。这个诸佛菩萨的威力,那是果,佛菩萨圣道所成就的果。若是你常思惟佛菩萨有这样的威力,你就会愿意也成就佛菩萨的威力,那你就得要努力地用功的修行了。「能于圣教觉受淳净上妙法味」,那你若有这样的意乐,你就能对于佛所说的教法,你就能够去闻思修了,你就能够享受到这「淳净」的,就是特别清净的、没有烦恼,那个「上妙」的法味。原来是得到禅定以后会有轻安乐,当然这不是凡夫的境界,就是超过了禅的法味、禅的轻安乐的,那是圣人的境界。
这是说你对于佛菩萨的威力生欢喜心,你就会努力地去修学圣道。这就是你常做这样的思惟,生欢喜心,就会做这件事。如果心里面常在生死的五欲里面去执着,就不知道这件事了,就很难去修学圣道的
《披寻记》一五六二页:
能于圣教觉受淳净上妙法味者:〈三摩呬多地〉说:有四正法,摄持正教。何等为四?一者、远离。二者、修习,三者、修果,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乃至广说。(陵本十三卷十一页)此中圣教,应准彼释。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实通达圣教法义,无有乖诤,名能觉受淳净上妙法味。
「能于圣教觉受淳净上妙法味者:〈三摩呬多地〉说」,这是前面。「有四正法,摄持正教」,就是有四种正法能够摄受正教、能够住持正教。这个摄受和住持意思还不一样的。「何等为四?」怎么叫做四种呢?
「一者、远离。二者、修习,三者、修果,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乃至广说」,第一种是「远离」,这个我们已经学过了。「远离」,就是远离喧闹的地方,到寂静处。这句话,若是你不修止观,你听这句话就是这样意思。其实这里面应该包括烦恼,这个烦恼强的人就会喧闹,今天我骂你,明天你骂我,就是不适合称之为「远离」的。这个修圣道的人有可能会远离这种人,你和这种人,他不寂静,所以是应该远离。
「二者、修习」,你到那个寂静的地方干什么呢?修学止、修学观,就是修奢摩他、也修毗钵舍那的。
「三者、修果」,你常常的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终究有一天你有所成就了,烦恼障、所知障都消灭了,那你就是得了圣道了,这叫修果。
「四者、于圣教中无有乖诤」,第四种呢,于圣教里面没有乖违、没有诤论。没有诤论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随顺圣教去修学戒定慧,你有了成就以后,你去为众生说法的时候,你说的和佛说的一样。你要随顺佛也这么说苦集灭道,诸法是缘起的,是第一义谛,怎么怎么地。佛这么说,你也这么说,这样你这个名句的教和所诠的义和佛说的一样,没有乖违,所以也没有诤论。你得了圣道了嘛,你收的徒弟也跟你这样学,他去为众生宣说佛法的时候亦复如是。就是师和弟子所说的佛法都是一致的,而没有乖诤,就是这个意思。不像这个外道,可就有问题了。「无有乖诤」。
这个第一种是「远离」,第二种是「修习」。这个「远离」是一个修道的大环境,然后自己用功修学止观,用这样的方法你就能够摄取第一义,你就成就了无所得的智慧,成就这个智慧。「远离」和「修习」是这样意思。然后你成就了圣道,你能够宣扬佛法,能令佛法在这个世界上住持。所以那个「摄持」,第一个是摄取,第二个是住持。怎么样能摄取呢?就是要「远离」和「修习」,你能够证悟那个第一义谛。「修果」以后,然后「于圣教中无有乖诤」,能够使令这个言说的佛法在世界上得以住持,住持而不变。「乃至广说。(陵本十三卷十一页)」。
「此中圣教,应准彼释」,这里说「又诸菩萨威力意乐,能于圣教」,这个「圣教应准彼释」,你要准照那个文上说的解释,应准彼释。
「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实通达圣教法义」,你开始的时候是从文字上通达圣教,再进一步呢,「由修奢摩他、毗钵舍那,如实通达圣教法义」,就是进一步,深一层了,深一层的通达法义。这应该是达到了离文字相的境界。
「无有乖诤,名能觉受淳净上妙法味」,你能如实的通达圣教法义,「无有乖诤」,不会与第一义谛相违反,你为人宣说的时候也没有违反,这就叫做「能觉受淳净上妙法味」。
复能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不唯闻思,便生喜足。
前面说你常思惟、观察佛菩萨的威力,生大欢喜,你就能够依教奉行,得入圣道。得入圣道之后呢,「复能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又能够发起这个「坚固想」。这个「修」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奢摩他里面修毗钵舍那观,这就是一种。第二种,修观以后断惑证真,得成圣道了,也叫做修。这个「修」,通凡、通圣。若在凡夫的时候,你成就了奢摩他,你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那你入定的时候,这个境界也是不容易破坏的。我们没得圣道的人,努力地精进地用功修行,这个欲能破坏你。若是已经成就了色界的四静虑、无色界的四空定,这个欲不能破坏你,你就坚固。若是欲虽然不能破坏你,但是见能破坏你,这个见烦恼这个见,常见、断见、六十二种邪知邪见能破坏你。所以成就禅定的人,他可能有邪知邪见的,那还是不坚固。若是进一步在禅里面修毗钵舍那,断除去烦恼障、所知障,这个时候没有能破坏的了,任何的事情不能破坏,所以那是不退转于无上菩提,不退转于第一义谛,这个时候是特别坚固的、不可破坏的。
「欣乐多住」,就是欢喜常在这里住,常在这个第一义谛这里住。在这地方住,无烦、无恼,没有一切的戏论,离一切戏论。「欣乐多住」,这时候非常的欢喜。「不唯闻思,便生喜足」,这样的修行人他不会只是对于佛法有闻所成慧、有思所成慧,他就知足了,不会这样子,他不会这样子。那样子问题还没解决啊!你还可能会退转的。现在达到这个修所成慧,到圣位的时候,那是非常圆满、非常清净的地方。
《披寻记》一五六二页:
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者:谓作是思:修习定心,得定自在,能正对治一切漏有漏法不为漏有漏法之所胜伏,是名于修起坚固想。由是于修欣乐多住。
「于修起坚固想欣乐多住者:谓作是思」,这是说这个修行人他心里面这样思惟。「修习定心,得定自在」,就是修奢摩他,修奢摩他得了未到地定,然后得初禅、二禅、三禅、四禅这样子,「修习定心」,叫这个心明静而住,不散乱也不昏沉。长时期这样修行呢,你就会得定自在,就是得到了色界的四静虑。得到四静虑的时候,入定、住定,住在定里面,或从定里面出来,入、住、出都是很自在,要入就入,要住也可以住,要出可以出。这是表示什么意思呢?有人得了定以后,忽然间入定不自在,你想入有点困难。你想要住在这个定里还不容易,你想要出还出不来,已经住在定里面想出出不来,就是入、住、出不自在。现在这个人是「得定自在」,就是没有这些问题,这是第一种。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