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五、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分二科)巳一、问

云何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

这是第五科,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分二科。第一科是问,怎么叫做菩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呢?这是问,下边回答,分二科。第一科是略说,又分二科。第一科别辨相,分十三科。第一科是由法明入成满得入,又分二科。第一科明趣入。

巳二、答(分二科)午一、略说(分二科)未一、别辨相(分十三科)

申一、由法明入成满得入(分二科)酉一、明趣入

谓诸菩萨先于增上心住,以求多闻增上力故,已得十法明入;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极圆满故,超过增上心住,入初增上慧住。

这第一科是明趣入。「谓诸菩萨」,「诸菩萨」应该是指增上心住,就是他已经成就了初极喜住及二离垢地及三发光地,成就了发光地。成就了发光地,就是他的修行达到了发光地的程度,在这个程度的诸菩萨。「先于增上心住」,这个「先」就是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之前那个时候的程度,是增上心住,就是成就了四禅。「以求多闻增上力故」,到这个时候,他还希求能够博学多闻,多闻佛法,他这个愿望「增上力故」,有强大的力量,就是已经达到这个程度,他对多闻佛法这方面他的愿力还是很强的,这和我们在凡夫地不一样,凡夫地的时候,也有人愿意学习佛法,但是也有人不愿意学习。

「已得十法明入」,因为多闻增上力故,他已经成就了十种「法明入」。前面解释过法的明,实在来说、简单的说,这个「法」就是第一义谛;这个「入」是入于第一义谛,就是智慧,他成就了十种法明,契入了第一义谛。「由此十法明入,成上品故」,由于这位增上心住的菩萨,他对这十种法明入「成上品故」,他不断地努力精进的修行,成就了最殊胜的境界,不是中品和下品,他是上品。「极圆满故」,「上品」就是极圆满的意思;就是在那个程度之中他这十法明入的智慧很圆满。「超过增上心住」,这时候他的程度就超过了增上心住的那个程度了。「入初增上慧住」,就是进入到初一步的增上慧住,就是觉分相应增上慧住,是达到这个程度了。那么这是叫做「趣入」。现在什么叫做「趣入」?就是增上心住学习十法明入,到圆满的程度,就趣入到觉分相应增上慧住了。这是第一科是趣入,第二科是释略义。

酉二、释略义

如是十法明入文辞,如契经说,应知其相。

这个「十法明入」它的「文辞」,就是文句,在文句上列出来有十法明入的。「如契经说」,就是〈十地品〉说。「应知其相」,你去读〈十地品〉、读《十地经》,你就会明了十法明入的相貌了。这是释略义。

《披寻记》一五八八页:

如是十法明入文辞等者:谓依智明能入如来所说法中,名法明入。《十地经》说;若菩萨得第三菩萨地具足清净明已,欲得第四菩萨地者,当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何等为十?一、思量众生界明入,二、思量世界明入,三、思量法界明入,四、思量虚空界明入,五、思量识界明入,六、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无色界明入,九、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菩萨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今指彼经,故说应知。

「如是十法明入等者:谓依智明能入如来所说法中」,这是解释这个法明。「谓依智明」,这是说你根据、依据你的智慧的「明」,能契入到佛所说的法里面,佛所说的法要根据你的智慧,你才能够理解。能理解,就叫做「入」。当然这个法有教法、有行法、也有理法。「明法入」,这法明入是这种解法。「《十地经》说」,这个「文辞」,十法明的文句是在契经上的,现在这里从《十地经》上引来说。「若菩萨得第三菩萨地,具足清净明已」,若第二地菩萨他成就了第三菩萨地的时候,那就是发光地。「具足清净明已」,这个「具足」也就是成就;成就了清净的智慧「已」,圆满了。「欲得第四菩萨地者」,这个时候这位菩萨他的无上菩提心没有满足,他还想要成就第四菩萨地。怎么样呢才能成就呢?「当以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他应当学习十法明入才能够进入到第四地的。这十法明入,是「何等为十」?那十种呢?这下面就列出来。

「一、思量众生界明入」,这是一种。「二、思量世界明入」,这是第二种。第三种是「思量法界明入」。第四种是「思量虚空界明入」。第五种「思量识界明入」。第六种是「思量欲界明入」。「七、思量色界明入。八、思量无色界明入。九、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十、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这是把十法明入的名字、名称列出来。「菩萨以此十法明入得入第四地,今指彼经,故说应知」,现在《瑜伽师地论》的文就说是「指彼经」、指彼《十地经》,所以说「菩萨应知其相」,在下文再解释,这里就是列出来十种名字。

谓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若由此假设、若平等胜义、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若由无上清净所净、当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说义。

「谓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这一段是本论解释十法明入,是这样意思。「若彼假设、若于中假设」,这是第二句。「若由此假设」,是第三句。「若平等胜义」,这是第四。「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这是第五句。「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这一句话呢是三句,是六、七、八这三句。「若由无上清净所净」,这是第九句和第十句。「当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说义」,这十句就是十法明入的简要的道理,这就是《瑜伽师地论》弥勒菩萨把《十地经》的话,简单的解释完了。

《披寻记》一五八九页:

若彼假设等者:如经思量众生界明入,名彼假设。思量分别众生界假名差别故。如经思量世界明入,名于中假设。思量分别依处假名差别故。如经思量法界明入,由此假设思量分别善不善等诸法差别故。如经思量虚空界明入,即此平等胜义思量虚空无尽相故。如经思量识界明入,即此成染成净识为染净所依止故。如经思量欲色无色界明入,即此系缚烦恼所染。如经思量胜心大心决定信界明入,即此无上清净所净。烦恼不染,名为胜心。不舍有情,名为大心。

「若彼假设等者」,这前边《瑜伽师地论》的文,这一共是十句。「如经思量众生界明入」,这「如经」就是前面的《十地经》。《十地经》上第一句话「思量众生界明入」。「名彼假设」,那句话的要义是什么呢?就是这里说「若彼假设」这句话。这句话怎么讲呢?这句话就是「思量分别众生界假名差别故」,《十地经》的文和《瑜伽师地论》会合起来,才用一句话来解释。「思量分别众生界」,众生这句话是假设的,就是色受想行识和合起来,假名叫做「众生」,实际上没有真实的体性,这里面「我」是不可得的,假名叫做「众生」就是了,就是这么意思。「思量分别众生界」,众生界是假名字,但是也有很多的差别,这是天、这是人、这是菩萨、是阿罗汉,这也是差别故。这是二个第一句解释完了。

「如经思量世界明入,名于中假设」,这是解释第二句。《十地经论》上的第二句是「思量世界明入」,那么在《瑜伽师地论》的第二句是「于中假设」,这二句意思是什么呢?就是「思量分别依处假名差别故」,用这一句话解释那二句话。「依处」是什么?就是指色受想行识说的,以色受想行识作假名的依处;因为色受想行识和合,名为「众生」,五蕴就是依处了。是不是?这是第二句解释完了。

「如经思量法界明入,由此假设思量分别善不善等诸法差别故」,这是第三句。《十地经》上的第三句是「思量法界明入」,《瑜伽师地论》第三句「若由此假设」思量的分别,这个「假设」就是众生是假设、色受想行识其实也是假设;但是这里面去思量的时候,有「善」、有「不善」、有「善不善」这个差别、不一样,比如说三恶道那就是不善,人天就是善;那么出世间的呢,还有无漏的善法了,是有差别的。

「如经思量虚空界明入」,就是《十地经》上的第四句,《瑜伽师地论》的第四句「若平等胜义」,这二句是怎么解释呢?这是「如经思量虚空界明入,即此平等胜义思量虚空无尽相故」,「思量虚空界」这句话怎么讲呢?就是「平等胜义」,那就是第一义谛了。第一义谛在一切法上说是平等无差别的,也就是思量虚空没有穷尽相,第一义谛也是无尽相的,就是用虚空无尽解释平等胜义。

「如经思量识界明入,即此成染成净识为染净所依止故」,《十地经》上这个思量识界明入,这是第五句了;这个论上的第五句是「若染恼故、清净故成染成净」,这个染污和清净都是由识的分别成就的,染也是分别、净也是分别,由分别而成就了染、成就了清净,这个染污清净成就了以后,又以识为依止处,这阿赖耶识是它的依止处。

「如经思量欲色无色界明入」,这是六、七、八句。这六七八句是什么意思呢?「如经思量欲色无色界明入,即此系缚烦恼所染」,就是《瑜伽师地论》这一句话「若由系缚烦恼所染」,这个欲界、色界、无色界都是系缚烦恼的染污境界,所以就用这一句话解释那三句了。

「如经思量胜心大心决定信界明入」,这是经上第九句和第十句,「胜心」、「大心」。「思量胜心决定信界明入」,这是第九句,第十句是「思量大心决定信界明入」;就是一个胜心、一个大心的不同。「即此无上清净所净」,《瑜伽师地论》这是一句,就是「无上清净所净」,这个「胜心」和「大心」是无上清净所成就的清净。「烦恼不染名胜心」,这下面解释什么叫做「胜心」。就是烦恼不染污他,那就叫做「胜心」。「大心」是什么意思呢?「不舍有情」,这是慈悲心了;不弃舍众生的苦,要度化一切众生,叫做「大心」。这样解释这最后这二句。「当知是名十法明入略所说义」。这样子《披寻记》的解释,把经上的和《瑜伽师地论》上的这二十句解释完了,这样也应该是明白了。

申二、得熟智法

是诸菩萨住此住中、如契经说:不坏意乐而为上首所有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皆悉成就。长如来家,得彼体法。

前边第一科是由法明入成满得入,这一科讲完了。现在讲第二科,得熟智法。

「是诸菩萨住此住中」,这么多的菩萨安住在觉分相应增上慧住,安住在这个住里边。「如契经说」,这是《瑜伽师地论》在说话,就是说那个《十地经》。「不坏意乐而为上首」,安住在这个觉分相应增上慧住的时候,他内心有不坏、不可破坏的意乐,这是最殊胜的。「所有十种能成熟智」,这第一句就是不坏意乐,一共有十种能成熟智,这不坏意乐也是这十种能成熟智的第一句。「能成熟智」,就是能成熟善根的智慧;善根是所成熟、智慧是能成熟的。所有的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由这十种智慧成熟了他的善根,这些善根皆悉成就了。「长如来家」,他已经生如来家,就是在初极喜地的时候、得无生法忍的时候,就已经证入第一义谛了,现在在第一义谛里边,他的智慧继续的增长。「得彼体法」,得如来的体法;如来的「体」,就是大智慧、大慈悲。简单说就是这样子!

《披寻记》一五八九页:

如契经说不坏意乐而为上首等者:《十地经》说:以十种法智教化成熟:一、不退转心故,二、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故,三、分别观生灭行故,四、分别观诸法自性不生故,五、分别观世间成坏故,六、分别观业有生故,七、分别观世间幼盘故,八、分别观众生世界业差别故,九、分别观前际后际差别故,十、分别观无所有尽故。诸佛子!菩萨如是十种法智教化成熟,即于如来家转有势力得彼内法故。此说十种能成熟智,智成熟法,如彼应释。当知此中唯取经意,名如经说。菩萨十法明入,说名能成熟智,由能成熟他有情故。要以十法为依,方能令彼智得成熟,是故复说智成熟法。即此十种法中不退转心为初,是故说言不坏意乐而为上首。于如来家转有势力,是名长如来家。得如来身所有诸法,是名得彼体法。谓即十种法智教化成熟有情故。

这位菩萨他学习十种法的智慧,他也教化众生,令众生善根成熟,他也令自己的善根成熟,「教化成熟」。这个「教化成熟」是简单的赞叹十种法智的相貌。下边列出来十种法智。「一、不退转心故」,就是他这个清净的大智慧和慈悲,不会失掉的。这个不退转,前面《瑜伽师地论》的文叫「不坏意乐」,就是用「不坏意乐」的这句话来解释这个「不退转」,如果你这个意乐坏了,就是退转了;你不坏意乐,也就是不退转的意思。这是第一句。

第二句是「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敬故」,他对于佛法僧三宝,他是决定有恭敬心的。这里面表示什么意思呢?教行理是法宝。从深浅上来说,教行理这个「理」是法宝,是最深奥的;「教」,是浅薄的;中间的就是「行」,行法宝是中间的。但是他对于法宝,第一义谛是恭敬,对浅薄的教他也恭敬、也有恭敬心。那么对佛宝,佛现出来大威德的境界,那当然是恭敬,但是佛有时候也现众生相。现众生相你恭敬吗?但是这位菩萨也是决定恭敬的,因为我们平常人,我们肉眼不认识,那这些法身菩萨他的慧眼是很深奥的,他能知道,所以他是决定恭敬的。佛法僧,「僧」是指圣僧说的,不是指凡夫僧。但是这些菩萨对凡夫僧,那他也是恭敬的,所以是「于三宝中决定恭敬毕竟尽故」。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