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名言亥六、一切种慧(分三科)∵∵天一、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慧?
∵∵天二、标
∵当知此慧,六种七种。总十三种。
∵菩萨的智慧分九类。现在是第六类,一切种慧。分三科,第一科征。
∵「云何菩萨一切种慧?」怎么叫做菩萨的一切种慧呢?下面第二科就回答。先标。
∵「当知此慧,六种、七种」的不同,总合起来就是十三种。
∵这是标,下面第三科,列。又分两科,第一科是六种。
∵∵天三、列(分二科)∵∵地一、六种
∵六种慧者:谓于诸谛苦智、集智、灭智、道智、于究竟位尽智、无生智。是名六慧。
∵这是列出来六种慧的名称。六种智慧,就是「诸谛」;就是苦、集、灭、道四谛,有四种智慧。于究竟位的时候有两种智慧。加起来是名六慧。
∵在加行位时,就是暖、顶、忍、世第一的时候,修止观就是观这个四谛,那就是四种智慧。由加行位再进一步到见道位、修道位,也还是这样观察的。所以这四种智慧,由加行位到见道、修道,都是这四种智慧。到无学道的时候是究竟位,就是得阿罗汉的时候,所成就的两种智慧。照理说,初开始学习佛法、修学止观的时候,就应该这样学习。
∵「苦智」就是观察苦那个智慧,就叫「苦智」。什么叫做「苦」?三恶道就是苦,人间、天上、三界以内,三界无安犹如火宅,都是苦。怎么样观察这个苦呢?就是有四种观察;无常、苦、空、无我,这四种观察,那就叫做「苦谛的智慧」。
∵所以在静坐的时候,修无常、苦、空、无我,这是观苦谛。这苦谛的体,就是色、受、想、行、识,而以识为主。色、受、想、行、最后是识,识是苦的体。迷惑也是识,造业的时候也是识,受苦的时候也是识。惑、业、苦都是识。所以这心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观察的时候,就用这四个方法观察苦。我们通常说,「我感觉难过」这是苦,但是现在这上面、经、律、论上告诉我们,修苦观就用这四个方法;无常、苦、空、无我,用这四个方法来观察苦。这样的方法,小乘佛法也这样观,大乘佛法也用这个方法。但是它的义,能包括小乘,而又超过小乘。所以用这个义作如是观,同是这样的名称,但是有大小乘的不同。这就叫做「苦智」。我们学习大乘佛法,它的义深一点。若是我们能通达这个深义,我们作如是观,不妨也用无常、苦、空、无我的浅义作前方便。先观察这个浅义,后观察深义,这就是,这个毗婆舍那观就修完了,修完了、再修止、止完了、再修观,可以这样做。这是「苦智」。
∵「集智」,这个集,就是苦的原因。就是爱烦恼和见烦恼,是有苦的原因。你心里面有爱,你心里面有见,你就一定要苦。所以爱、见就是苦的原因,爱、见就是「集」。修止观的时候,怎么样观察这个「集」呢?它也是四个方法;就是因、集、生、缘,这四个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因」。刚才说爱、见的烦恼,就是因。你有爱、见,它就会动,就是无明缘行。无明缘行、行缘识,这个是苦的因,因此而有苦。因为有无明;无明也可以说是爱、见。无明缘行,因为有无明,你就会有行;你有爱、有见,你就会有行,有爱的行动,有见的行动,这也都是你的心。这个是诸苦之因。这是第一个观察的方法,是「因」。
∵第二个方法是「集」。就是苦集灭道的「集」。这集是什么东西呢?就是你的爱、见∵一动,也就是你心一动,就在你的心里面熏习了很多的习气,很多的烦恼的种子,惑、业的种子,熏习在你心里面。这就叫做「集」。这个「因」和「集」,都是因,但是不同。「因」指现行说,「集」指现行熏成的种子说的,叫做「集」。这个「集」,因为你烦恼的活动能集成烦恼的种子,因为有现行、有种子,就会集成你的苦,所以叫做「集」。
∵还一个「生」。「生」是什么意思呢?你的烦恼活动,熏习了烦恼的种子习气,以后你又爱缘取,爱缘取、取缘有。由爱、取的滋润,使令烦恼种子的力量增强了,这叫做「生」,因为爱缘取、取缘有,就是爱、取的熏习,使令你的烦恼种子、惑业的种子强大了,它能给你果报,这时候叫做「生」。
∵「因」、「集」、「生」、「缘」。这个「缘」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你内心里面的惑业种子强大了,能给你果报。那就是爱缘取、取缘有,这叫做「生」,有缘生、生缘老死。生、老死是由你的业力为因缘而成就的,就是这个意思。就是你的业力给你一个果报,也可能是天上的果报、可能是人间的、或者三恶道的果报,得一个生命体。而这个生命体存在的时候,你就是受苦,等到业力结束了,就老病死,也结束了,弃舍这个果报。这叫做「缘」。
∵这一共是四个,其中的「因」、「集」是远因。这爱缘取、取缘有,这叫「生」,它是近因。如果我们过去的时候有爱烦恼的熏习,也有我、我所的熏习,很多很多的惑业的种子在心里面,但是现在我不爱、取、有了,我现在修四念处,我不爱、取、有,那就是过去的惑业烦恼没得到爱取的熏习,它没有力量得果报,这果报就停止了,到此为止。那就不具足。这「集」是众苦之因,它力量不够,它不再给你苦恼的果报了,那就不具足了。现在用四种方法观察这个「集」,因、集、生、缘,完全是凡夫境界,没有修学四念处的时候,你就是这样子。这叫做「集」。「集智」,观察「集」的智慧。这个集分两种,刚才说,一个远因、一个近因。由远因、近因,给你一个生死果报。但是这个生死果报不是永久的,它还要结束的。这样观察这个「集」。
∵我刚才说过,我们不妨以小乘的观法作大乘观法的前方便,可以这样观。因为我们中国汉文佛教是大乘佛教,但是,我们对于苦、集、灭、道的认识不够。有几个原因,认识不够;因为不欢喜学习经论,经论上告诉我们这些事情,我们不学习经论就不知道,这认识不够,就是你闻、思的智慧不够,这是一个原因。第二,根本不修止观。不修止观,当然这个事只是名字上…什么叫四谛,苦、集、灭、道,这么讲。但是真实怎么叫做「苦」,怎么叫做「集」,说不清楚。「说不清楚」这句话是客气了,明白点说就是不懂怎么回事。
∵用这个四种智慧观察「苦」,用四种智慧观察「集」,所以叫做「苦智」、「集智」。这是在加行位,修止观的时候,那个观的智慧,就是毗婆舍那的智慧。我们都不具足,我们是提倡修止观,但实在我们都不具足,怎么知道不具足呢?坐在那里就是打瞌睡。说:我没打瞌睡。没打瞌睡你也不具足,因为你没修如是观,没作如是观。
∵这是一个「苦智」,一个「集智」。下面观察这个「灭智」。
∵观察这个灭谛的智慧,灭谛的智慧怎么观察呢?它也有四个方法。就是四种观行。就是灭、静、妙、离,这四种智慧。这灭、静、妙、离,怎么讲呢?
∵这个「灭」就是修完了奢摩他的时候,你要修毗婆舍那观,就观察涅盘这个「灭」,就是把爱烦恼、见烦恼灭掉了,没有爱烦恼、也没有见烦恼。我、我所没有,贪、瞋、痴也没有,这叫做「灭」。
∵什么叫做「静」呢?这爱烦恼、见烦恼是生死苦的因。没有因、也就没有生死果了,没有这生死之苦了。没有生死苦的时候叫做「静」,有苦恼的时候,心里不寂静。有烦恼的时候,心里也不寂静。但是烦恼是属于那个「灭」,灭了烦恼。没有因也就没有果,没有生死的因也就没有生死的果,没有生死果叫做「静」。这个时候是什么境界?就是那个真如理上没有惑、业、苦,这叫做「静」。
∵这个「妙」就是这个「灭」和「静」,也没有生死的惑业苦…惑业是生死因,苦是生死果。这个时候这个境界非常好,非常的微妙。
∵我顺便说,就是我们修止观的时候,由欲界定到未到地定。到未到地定的时候,其中有一件事,就是感觉身体没有了。感觉身体没有,你睁开眼睛,你身体还在那里,不是没有。那么那个「没有」怎么回事?「没有」只是你的感觉而已。不是你有智慧见到诸法空,不是那个意思。这个「空」是个感觉,这个感觉是欲界定就有这种感觉。「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那个「空」是智慧。这地方不同。说现在天气热,我感觉热,但是有的人,你感觉热、他感觉冷,他要穿很多衣服还不暖,热的时候会有这个事情,就是他身体有病,会有这个感觉。这是「感觉」。等你病好了,他就没有这个感觉了。
∵说我们用功修行,它出现这样的事情、那样事情,都是「感觉」,这不是智慧。要知道这件事。而这个事情,你要学习经论。学习经论你才知道,「身体没有了」是个「感觉」,不是你「照见五蕴皆空」那个「空」,要知道。你若不学习经论,你知道这件事吗?你不学习经论…「学习经论都是戏论,我不要搞那个事情。我在这里闭上眼睛,这是无上法门。」…所以我们要学习经论,才知道这里有问题。他不学习经论,那知道这件事?不知道这件事呀!
∵现在这个「灭谛」也是空的意思,但这里说,灭除了爱、见的烦恼,生死的果报也没有了,无色、受、想、行、识,那这是什么境界?这地方称之为「妙」。
∵还一个「离」。这个「离」是什么呢?这「妙」的境界,它离开了惑、业、苦,永久也不退转了,叫做「离」。就是涅盘的常、乐、我、净的境界,永久也不变坏,不会无常的,所以叫做「离」。
∵这样子来赞叹,用语言文字…,这是属于胜义的假名安立。这「灭」、「静」、「妙」、「离」是胜义谛的假名安立。这是观察这「灭谛」的智慧。
∵若是我们不修止观,也不学习经论,他心里头有什么思想,有什么感觉?我看,就是一般的这个贪瞋痴的境界,另外那有什么呢?现在我们常作如是观,你就会深入知道「什么叫做佛法?」,你会知道这件事,就超越了一般的戏论境界,一般的贪瞋痴的戏论境界,就超越这个事情。现在知道,佛菩萨叫我们怎么观苦,怎么样观集,怎么样观灭。这是「苦智」、「集智」、「灭智」。
∵第四个是「道智」。这「苦」、「集」是世间的因果、生死的因果。「灭」是出世间圣道所得之果,这涅盘的出世间圣道之果,怎么样才能成就呢?就是「道」才能成就的。什么叫做「道」呢?它也有四个方法,是「道」、「如」、「行」、「出」。用这四个方法的观察,你才知道这「道」的事情,「道」的内容是什么?
∵这「道」的内容是什么?「道」的内容就是戒、定、慧。就是有戒、定、慧,这叫做「道」。这第一个观察的方法叫「道」。第二个方法是「如」。第三个方法是「行」。第四个方法是「出」。
∵这「道谛」就是两件事,就是断惑、证真,这两个事。「道谛」它的作用就是把这爱烦恼、见烦恼把它断灭了,然后证悟第一义谛,就是这两件事;断惑证真。而这「道」、「如」、「行」、「出」也就是断惑、证真这两件事。这第一个「道」和第四个「出」这是属于证真这一方面的事情,「如」和「行」中间这两个是属于断惑的事情。
∵证真的这两件事,第一个是「道」,现成的文句是「证真义路」,证悟第一义谛的道路。这戒、定、慧,是你能达到涅盘、达到第一义谛的道路,你要走这条道路,你才能到第一义谛那里去。所以你要学习戒、定、慧,学习这件事。它是达到第一义谛的道路,「证真」那个「真」就是第一义谛。这「证真义路」前面是戒、定。戒、定实在是个助缘、是增上缘,而那个慧是因缘,慧是直接证悟第一义谛的力量。戒、定两个它不证第一义谛,它不是智慧,但是它能帮助智慧到第一义谛那里,所以它也是圣道。你修我空观,修补特迦罗无我,修法无我观。修法无我观的时候,明白点说,就是一下子到第一义谛了,你可知道?修补特迦罗我空观,也到真如那里,修法空观也是到第一义谛那里,所以这观是很厉害的。当然,初开始都是妄想,你没有真实到第一义谛,只是依据文字做如是观,但是它就超越了很多的虚妄分别。
∵《楞伽经》说是「前圣所知,转相传授,妄想无性」「前圣所知」,「前」就是过去、以前的圣人,佛和佛、展转地传授后来的学佛法的人,是「妄想无性」。「传授」就是互相教导,教导你怎么修行。教的那个方法就是「妄想无性」,就是这个修行的方法。这《楞伽经》我感觉、一段一段的,很有意思,也是很好。这「妄想无性」这句话怎么讲?就是我们打妄想的「妄想」。这「妄想无性」就是言说安立的一切法都是毕竟空的,就是这句话。我们妄想也就是这样子,想东想西、想古今、一切的妄想,所想的一切都是毕竟空的。所想的是毕竟空的叫「无性」,没有体性的,所想的一切都是毕竟空寂的。所想的是毕竟空寂的,那妄想也就没有了。你修行就是这样修行。前面四如实智,就是名、义、自性、差别,这都是妄想,都是毕竟空寂的。我现在心里想,来了老虎,这老虎是毕竟空寂的。是这样子。我想的色声香味触法、眼耳鼻舌身意,完全都是毕竟空寂的,都是假名安立,没有真实性。你观察它毕竟空寂的,就是远离了一切戏论,就到第一义谛了。这就是「道」。
∵修行的时候…我们看《六祖坛经》,六祖、慧能大师,他不重视坐。「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身臭骨头,何为立功课?」这六祖大师有的时候说话,非常地直接了当。可见他重视内心的止观,坐在那里也是这样、你躺在那里也是这样、走路心也是这样,行住坐卧不离这个,心里面常做如是观。这是很厉害的事情。你站在那里也可以修止,你止一会儿、然后再修观,经行也做如是观,立在那里也做如是止、如是观,你常常这样做,这就是不可思议的修行。说:我读经,这也是修行,我把《华严经》、《法华经》照本的念一遍,这不可思议功德,但是不如做如是观。他那样子,是一个殊胜的增上缘。因为这就是佛法的义,非要用语言文字来诠显才可以,没有语言文字诠显,我们怎么能观察一切法毕竟空?这个办不到。所以阅读、读诵经论,功德也不可思议。但是他说这句话的目的,是叫你做如是观,那么意思。这就叫做「道」。道、如、行、出,这是「道」,它是「证真义路」,这条道路,你这样做就到第一义谛那里去了,你常做如是观。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