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唯识学的本义
胡晓光
唯识学是大乘佛教有宗的教理之学,大乘佛教有宗在印度时被称为瑜伽行派,所谓瑜伽,原义是指“相应”是现观思悟的修行方法。据《显扬圣教论,成瑜伽品》解释,“正慧能到彼岸,是大菩提最胜方便,故名瑜伽。”大乘佛教有宗就是以瑜伽修行所证实境为前提,建立起以阿赖耶识为主体的理论体系,可以说大乘佛教有宗是关于瑜伽实践修行方法的理论,因为它的方法核心观念是讲“万法唯识”,所以在中国被称为唯识宗,对其义理便得称之为唯识学。唯识学理论内容的要义可以概括六点,A.安立大乘唯识,内识生时,似外境现,离心识之外,没有独立存在之客体。B.能够变现世间一切事物的有三类八识,即三能变。C.心识又各具有作为能见的见分,和作为所见的相分二种主要功能,认识的发生即是见分取相分为对象的活动。D.据唯识道理,用三自性说,解释一切认识现象的有无、真假。E.把佛教修为的全部目的,归结为阿赖耶种子的转依,即用佛教世界观超越世俗世界观。F.在论证唯识无境和指导瑜伽实践上,进一步完成佛教名相分析系统,建立五位百法,并发展了佛教因明逻辑的方法。
从如上六类内容看,唯识学很容易被现代人当成一种哲学理论学说,由于唯识对心性的分析甚为缜密也容易被看成是一种心理学,在唯识所现的诸法的色法分析上,更容易被当成自然科学,其实唯识学即不是哲学,也不是心理学,更不是自然科学,从佛教的本性看,唯识学作为大乘佛教有宗的终极理论,它应是一种解脱学,即主体价值自我实现学。理由何在,且看如下分析论证。
众所周知,佛教的本怀在于引导众生成佛,也就是说佛是佛教学人的终极目的,以成佛为终极目的的佛教理论它只是实现成佛为目的的方法,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十四无记,即对类属于哲学性问题不给予解释,认为一无有其事实,二无济生命解脱。大乘佛教是佛的终极观念的表现,我们深信佛的思想是一贯的,因此在佛的本义上,并无所谓哲学性问题存在,有的只是生命解脱上的问题澄明。唯识学既然是佛法就逻辑地不可能有哲学性质。在这里我们须要说明一下哲学的定义,哲学是关于世界社会人类普遍规律的学问,是具体科学的抽象,是一种思辩性的逻辑。当然佛教在陈述教义时,也要用生活中的语言,这样就会有时用的名词与哲学概念切近,甚至相同,但是要知道它们的取向不同,所给出的定义也不一致,这要从两者的出发维度去看。近代以来,西方哲学传人我国,由于西方科学哲学的进步,使得国人对西方文明的推崇,一些佛教学者运用西方哲学观点来研究佛法,普遍认为佛法也是一种哲学,由于唯识学的结构方法概念与西方哲学切近,于是便在中国兴起唯识学研究热。不论是教内,还是教外都把唯识学当成唯心本体论哲学,或当成唯心认识论哲学,他们的论点是有识无物,识为本体,识产生万物,他们的论证是;既然万法都是识所变生,此识必是万法之本,万法之本不能无,若无则成断灭,故识为终极本体。我们认为,这种解释,在字面上,没有多大逻辑错误,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忘记了佛教唯识学的是什么性质的学理,把两者不同性质的学理混为一谈。唯识学是观心之学,它是在主体自我反思中,对自我心性本质的直觉澄明。它的意向在于内,而不在于外,因此,唯识学可称为是反思理性之学。与唯识学不同,哲学是外向意识的抽象,虽然也讲自我意识,那是在散位表面心理上进行的,唯识学则是定境直觉的自我显明,因此可以断言唯识学不是哲学。
为了实践价值的终极目的,必须要有具体的方法施设,唯识之义就是方法论上的意义。所谓,安立大乘唯识内识生时,似外境现,离心识之外,没有独立存在的客体,是讲的在观心修为中,当自我把自我意识作观照对象时,主体心识中就会呈现出与外境相似的意象来,这个意象之境是法是范畴,它不能离开识体而独立存在,在反思理性中,认识主体(能见见分)与认识客体(所见相分)都是自识内在活动形式的体现,唯识学是在这个意义上讲唯识而有,并不是用唯识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因为人要转识成智,就必须在主体心识自我观照上升华自我智能,要想成智转识就要割断平常思维,把意向取向于主体意识本身,这就是唯识的立意之处。至于三类八识所变现的世界万物,那都不过是在唯识意义上提出的主体观念的图象世界而已,并非指纯碎的自然世界的自在之物。是主体心识变现的。雌识学的真理实性观,也就在唯识义上提出的,三自性是从三个维度对心性本性的所以然的揭示,并不是对客观万物的断定。正因为唯识学是转识成智之学,它就必须有转成依据,阿赖耶识就是这个依据之本,在以阿赖耶识为主体前提下要对心性进行澄明,也就要进行概念本性的反思分析,由此唯识学就把观念中性质范畴进行了逻辑类别,为了说明这种方法的合理性也自然地形成了唯识特性的因明逻辑学。
唯识学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哲学的分析论证,已无问题。那么唯识学是不是心理学,我们回答也是否定的,唯识学也不是心理学,为什么说,因为唯识学是瑜伽学,是自我反思学,并不是以生理为前提对生活知情意的客观研究,心理学是从客观观察维度研究主体人的一般心态。而唯识学则是从主观自我体认维度,亲证主体的具体心性,故此两者不同。
再者佛教界一般人都把唯识学对色法的分析,当成佛教的物理科学,这也是一个误会,作为自然科学的物理学,它是一种实验科学,而唯识学是一种内证体认之学,两者取向也不是相同,唯识学在观心中,对所观境的相进行了微细窥探,澄明了相的实质所在,相是不离识而自在的心相。物理学研究的是心外之物,唯识学研究的是心中之物,两者不可混淆。既使是佛教唯识学的色法论对物理学有所启发或某种原理有暗合,那就是因为思维与存在是统一性原理之故,或万物为一理么。无须用科学或哲学或心理学来比拟佛教唯识学,那样会造成错解隐晦了唯识本义。
唯识学自有唯识的价值,唯识学是以人终极目的为指向性,它要解决的是人的生命解脱问题,它是存在的最高级原理,在统一性原理意义上一切存在都要遵守共同的法则,即中道辩证法,唯识学是以中道观为理论的前提,以人的主体最高级存在形式的心作对象,通过对心性的本性澄明,最终解决我与宇宙的同在一性,实现生命主体的彻底解脱。
在这里尚须说明一下,唯识学的核心观念阿赖耶识问题,正由于人们不真正懂得阿赖耶识的本质规定,所以才产生种种谬见。阿赖耶识作为主体心识的根据,它是思维意识之流的整体,它当体也是无自性,变化不居。正因阿赖耶识有恒转功能,所以阿赖耶识不是一神教所讲的灵魂神我。由于佛教唯识学认为,人人都有一个阿赖耶识,那么这个以阿赖耶识产生万法的心也就不可能成为宇宙共相本体了。其实我们扬弃哲学、科学、心理学框架意识,以唯识本义去理解唯识,那是一个非常实在而又平常之事,唯识学在本质上就是一种生命解脱之学,是终极价值实践方法论。唯识学的真正本义在于此。
但是如果要硬把哲学、科学、心理学与唯识学扯在一起来,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唯识学是一种唯识特质的哲学、科学、心理学。唯识学是在更深层次上,解决终极存在本性问题,因此,它的方法是与任何学问都不一致,要知道唯识学是生命解脱方法之学,也就等于懂得什么是唯识的本义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