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唯识

问:唯识所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未识心与识之不同安在。

答:心指其总体,识指其个别。识有八种,而统名曰心王。又心就第八识(阿赖耶)之集起义而得名,识就前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之了别义而得名,尚有第七识(未那)名曰意者,以思量得名也。

问:万法唯识,固矣。但人死后识能随人而转生欤,抑已消灭欤。

答:人死后前七识都灭,惟第八识不灭。以第八识全体,即是成就一切心色之功能。成就前一组心色之功能消失时,即是死。成就后一组心色之功能发展时,即是转生。

问:或谓唯识落空,无甚价值。但唯识有八识及六根六尘之说,似乎与物理生理等科学相仿佛,并不落空。如佛菩萨之灵感因果报应等之记载,则可以证明神佛与六道轮回之实有,证据确凿,非但可以研究现象的物质界,而并可以研究精神之玄秘也。何谓落空。但未知此说是否有当。

答:所说是。

问:唐大圆居士着唯识方便谈,释所缘缘云,必所虑所托二义无阙,方名所缘缘。举例如眼识缘空中华,虽是所虑,然空花无体,非是所托,故不名所缘缘。然太虚法师答某君问,则谓独影境惟是意识之亲所缘缘。(见第七年二期海潮音第廿页)考独影境即不从实种生,又无实体用,其中用无质独影,更无质可托,不知何以能为意识之亲所缘缘。

答:所虑是缘义,所托是所缘义。空花无体,即是无所托之物,不成所缘义也。至于独影境之于意识,在意识上非无其境(在五识上从无其境)故曰亲所缘缘。若此境如另有本质,而意识所缘,不过其间接之影,则为疏所缘缘矣。问中[又无实体用]句,不应理也。何以故,体即意义故。

问:太虚师既谓独影境为意识之亲所缘缘,另一条又谓他心及自身他识但托为本质,为疏所缘缘。然唐大圆居士则云[意识缘自身五根,及缘他人心心所,托质变影名为有质独影]同是独影境,又有亲疏之差,是与前说有冲突矣。如何,祈指示。

答:意识对于有质独影境为疏所缘缘,对于无质独影境为亲所缘缘,并未冲突也。

问:基师述记中所云持业释依土释依主释,完全不解。大圆讲唯识中最明白显易,乃不见解释及此。后阅贤首起信论义记,亦多用此名。不胜**然。祈以最浅之言,开我茅塞。

答:此乃梵文名词构造之方法。二字相合义相即者,如第七识亦名意识,而意即是识也。此为持业二字。义偏重者,如第六意识为意根之识,依主释也。依士释与依主释相类,但非为其所属而为其所用耳。如毛笔。

问:第八识之种子业习气,经谓因有善恶,果则无记。是否以法性宗约相因凡夫位而言,即无明薰染真如,亦即非无,故曰因有善恶,约体果圣地而言,熏习无自性,亦即非有。然非待成圣方称无记,即在凡夫位已是无记,惟不自证知无记耳。所谓果是无记,是否无覆无记。又无记是空也,是否约体而说,一切识无记之空亦空之。总之究应如何理解也。

答:第八识又名异熟识,异熟果,故此果指众生来世之业报身。克实而言,即来世之第八识也。前世业种有善有恶为因,及所得来世之业果,则为非善非恶之无记性,非善非恶,即可善可恶。譬如前世为人造上恶业,来世得地狱果报,而此地狱报身,原不属于善恶二性,何以故,可善可恶故,故曰无记。又前世为人造上善业,来世得天道果报,而此天道报身亦不属于善恶二性,何以故,可善可恶故,故曰无记。第八识本是无覆无记性,因是善恶(有记。)果是无记,名曰异熟,异性而熟也。不间于果误认为圣果,于无记误解为非有非无之空义。不知所云矣。

问:遍行心所五法中之触,与色法十一中之触,有何分别。何以重复。

答:遍行之触是心所法,色法之触是色法,此即分别。心所之触,是根尘识三堪能接触之媒介。色法之触,是身识所觉之各种状况,如冷热轻重涩滑等。为法各殊,并非重复。

问:太虚法师与唐大圆居士所着唯识注解,稍有不同之点如下。(1)遍行——一说通一切性,一说通无记性。(2)随烦恼——一说小随通恶性,中随通无记,大随通恶及无记,一说大中小皆通恶(3)不定——一说通三性及染净,一说不定造恶造善。(是否无记)统请指示,以何说为是。

答:遍行通一切性是,随烦恼皆属恶性,惟大随通无记(有覆。)不定通三性是,既通无记,故不造恶造善。然上以体言,后以用言也。

问:第八识是无覆无记,第七识是有覆无记,则第八识中之种子因有善恶果则无记之无记,及三性中之无记,抑是有覆或无覆,抑何者为有覆何者为无覆,何以皆不标示明白。遍行既通一切识一切性,是否当以其通第八识者曰无覆无记,其通第七识者曰有覆无记。至于随烦恼中之无记,是否因通第七识不通第八识,故可说有覆无记。未知然否。请纠示。又烦恼亦通前七识,亦通有覆无记否。

答:第八识中之种子,具足三性,有覆,无覆。惟第八识之异熟果,即无覆无记。问中因此因果关系有误故意不明了。后半问各句,均无误。

问:寻伺之分别,是否六识依根对尘曰寻意识依末那识分别细察推量曰伺。请示。

答:寻伺但于意识缘境时起作用,不关前五识也。寻则急而粗,伺则徐而细。此其分别也。

问:带质境之质字,是否指第八识之见分。

答:心缘色时,以第八识之相分为质。心缘心时,以任何识之见分为质。

问:谛师注散位独头意识,缘受所引色是带质境,敢问受引色四字作何解释。带质有真似二种,此言是带质境者,指真谛质欤。抑指似带质欤。

答:受律仪戒时,因受所引而得一种无表色,即所谓戒体也。得此体后,方能自在持戒。此色是法尘所摄,此亦似带质也。

问:能缘心之见分缘所缘心之见分云云。敢问能缘心是否指第七识。所缘心是否指第八识。再能缘之见分,与所缘之见分为何。祈详示之。

答:第七缘第八,亦是一例。第六识亦有缘心之用。须知能缘所缘,相对而言。凡心缘心,必缘见分。凡心缘色,必缘相分。故或以见分为所缘,或以相分为所缘也。

问:依境生心,心之经行谓之缘。然以心缘心,是否作依心生心解。

答:亦可作依心生心,心之经行,谓之缘也。得依生言其缘起,经行正明缘相耳。

问:独影境与似带质有何差别。

答:独影境宽,因有二种,一为有质独影,二为无质独影。似带质境,即是有质独影也。

问:颂曰带质通情(末那)本,(赖耶)似与意识无关。奈谛师注谓真带质者,以意识通缘一切心心所云云。其中有矛盾。祈详解之。

答:言意识者,以情本之情作意识解。古人有解末那为传送识者,谓传意识之情熏于赖耶之本而成种子也。谛师用此意,故与意识关涉矣。

问:第六与前五识均通三性,唯三性中之无记性有无覆有覆之别,故明昱法师有四性之说。然则第六识之通三性者,是否为善恶与有覆无记。(意根为有覆)而前五识之通三性者,是否为善恶与无覆无记性。(第八识以前五根为相分故)。

答:三性无记,即对善恶而言。有覆无覆,为染净二法之别。七识未转时,总是染法。故此无记应通有覆。第八相分,是五根非五识。勿相涉也。

问:明昱法师注前五识随根立名,具五义故,其第五义之所谓[如根之识俱有情数之所摄]者,作何解。

答:因前五根俱是色法,色法非有情之类。今五识虽如五根而不是色法,故曰有情数之所摄也。

问:虚师分性境为胜义与世境二种,且谓胜义性境言在果中才能证得,因中不能证,请言其故。

答:后得智证真如时之性境,为胜义性境,故非因地所能证也。

问:性境不随心之心字,是指第八识抑第六识欤。

答:即指能缘之心,不限何识也。

问:唯识学中所谓性境独影及带质境者,于儒书中有无相当之名称以配合之。再者无记性之性字,是否与性相近也之性字相当。

答:三境在儒书中恐无相当之名,因儒书中无如此观察者。无记性之性,乃习性非本性,与性相近之性不能相当。

问:某古德注性境即实根尘及定果色,请言定果色三字之义。

答:定已成就者为定果。在定中所受用之色境,为定果色也。

问:谛师谓意识若与发业无明相应,能造善恶引业,若与润生无明相应,能造善恶满业。请言发业与润生之差别,及其能造引业满业之理由。

答:发业无明,即痴烦恼。由痴而妄造,故曰发业。润生无明,即贪嗔等烦恼。由此贪等故而受生命,故曰润生。所造之业属于何趣,将来即报生何趣,全视其业之所引,故曰引业。所造之业,能使来生之报成就圆满,故曰满业。盖对于来生果报,发业无明所造之业,犹一种登记作用。润生无明所造之业,则能使登记者发生效用矣。

问:八识规矩补注证义有云。异熟通色心二法,性境应异熟色,独影带质应异熟心。夫异熟当指第八识,然所谓异熟色与异熟心者,其义若何。

答:异熟果有二种,一真异熟,二异熟生。第八识是真异熟,其相分之身根器界等属于异熟生者,即异熟色矣。其所生之前七识等属于异熟生者,即异熟心矣。

问:粗异熟果,与细异熟果,如何分别。请详示之。

答:凡夫分段生死为粗异熟果。圣人变易生死为细异熟果。

问:经文中于不共中不共,举眼等根为例,于不共中共,举扶尘根为例。兹请于此二例外,再各举一二例以利钝根。

答:大概依报是共,正报是不共,正报中就自受用,方面为不共,就他受用方面为共。眼等根兼净色根,但自作见闻觉知等用,故为不共。扶尘根亦为他所见相,故为共也。若以局部而论,犹某姓产对他姓产为不共,某姓产在一姓兄弟未分产时为不共中共,若已分产各得一分,则为不共中不共矣。

问:阿赖耶识内变根身,外变器界。根身有情为识所变,尚觉易解。山河无情亦云为识所变,不知其所以。请详为开示,并举俗事证明。

答:譬如梦境,情与无情,同为梦心之所显现。譬如电影,人物山河,同为影片之所显现。所以然者,阿赖耶识含藏万物种子,五根种子现行时即变根身,同时六尘种子现行即变器界,其所变之根身器界,同为阿赖耶识之所执持,故能不失不坏,相似相续,而成众生一期之正报依报,原无所谓内外也。其分内外者,乃前六识分别而生耳。

问:一切色法,不外四大和合而成。然四大从何和合。四大又何自而来。请将四大之成因详为开示。

答:四大为单纯的四个原子(借作科学名词)地以坚为性,水以湿为性,火以暖为性,风以动为性。正又是相依而立,如地大无水则散,无火则坏,无风则不可分。但地性独胜故曰地大,水大无火则无冷暖,无风则不流动,无地则无重量。但水性独胜,故曰水大。火大风大亦然。

问:世间分情世间器世间,情世间之成功易解,不知器世间如何成功。

答:情世间即众生之正报,器世间即众生之依报。正之于依,犹物之于器,既有物矣,必有承物之器,同为业力所感,赖耶所变也。

问:‘识’居于何处。身外乎。身内乎。其静时之状态如何。其动时之状态又如何。圣人一念之起,起于何处。又灭于何处。

答:万法唯识,法处即识处也。识即是动的作用。经云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念之起灭,如是而已。

问:八识是否六道众生皆有。

答:是众生皆有。惟根缺者,于前五识不起现行耳。

问:修行至四圣境地,其阿赖耶识尚在否。

答:阿赖耶识又名无没识。识体不灭也。但阿赖耶之名义,菩萨八地以上用不着矣。至佛地则转为大圆镜智。并识之名,亦用不着矣。

问:阿赖耶识由何而成。

答:集一切染净色心种子所成,此相宗说也。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生灭与不生灭和合,非一非异,名为阿赖耶识,此性宗说也。

问:研究唯识宗,如何成佛。

答:修唯识观,行六度行,断烦恼所知二障,证得菩提涅盘二果,则成佛矣。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