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大学哲学研究所,2004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出版年代】2004年
【文章标题】从《入中论》对唯识学派的批判论月称的缘起思想
【英文标题】A∵Treatise∵on∵Candrakirtis∵Concept∵of∵Dependent-Arising∵on∵the∵Basis∵of∵His∵criticism∵of∵the∵Yogacara∵in∵the∵Madhyamakavatara
【文章作者】刘嘉诚∵
【指导教师】杨惠南∵
【论文页数】200∵页
【中文关键字】缘起|中观自续派|依他起性|唯识学派|此缘性|相待性|自立论证|月称|空性|阿赖耶识|归谬论证|清辨|中观应成派|自性|入中论∵
【英文关键字】idajpratyayata|Candrakirti|Svatantrika|Bhavaviveka|svatantra-anumana|apeksa|alaya|paratantra|Madhyamakavatara|Yogacara|wunyata|svabhava|pratitya-∵samutpada|prasavga-∵anumana|Prasavgika-Madhyamika∵
【中文摘要】本论文系依据月称所着之《入中论》对唯识学派阿赖耶识缘起的批判,从佛教缘起思想的历史脉络、月称对“缘起”的语义解释及中观应成派的方法,以探讨月称的缘起思想。月称在《入中论》中,主要是基于“缘起无自性”的立场批判唯识论者的有“自性”(svabhava)之缘起论,并且在《明句论》中将“缘起”解释作“相待”(apeksa),亦即缘起诸法之所以无自性,乃是由于因缘所生的一切法无不是相依相待,相待故无自性;换言之,月称乃系以缘起的“相待性”意义,批判唯识学派的有自性之缘起论。月称除了以“相待性”作为缘起的语义,并且将“相待性”融会于“此缘性”(idajpratyayata)与“空性”(wunyata)。因此,月称对缘起的理解,即包含有此缘性、相待性及空寂性等三方面之概念。月称对唯识学派的批判,乃是以上述“缘起”一词所包含的三方面概念作为批判基础,以批判唯识学派“计阿赖耶识以成立业果”、“唯识无境”及“依他起有自性”之主张,并在佛教缘起思想的历史脉络下,呈显出其缘起思想涵盖了“业感缘起”、“相待缘起”及“性空缘起”等三层意义。在方法学上,本文从教证和理证等二方面,分别探讨唯识学派赖耶缘起及月称的缘起思想之论证方法,并藉由中观应成派不共自续派和唯识派的论理特色,呈显应成派的归谬论证法及月称的论证逻辑,并提出月称对唯识学派的批判之检讨。本文最后,仍依循佛教缘起思想的历史脉络,以探讨月称的缘起思想乃系上承释尊和龙树的人法二空之缘起论,下开***中观学之蓬勃发展,以呈显月称缘起思想在佛教史上所具有的承先启后之意义;并从月称解释“世俗”(sajvrti)之三义及其缘起思想所包含的二谛义,对月称的缘起思想作出评价。∵
【英文摘要】The∵present∵thesis∵investigates∵Candrakirti's∵concept∵of∵dependent-arising∵on∵the∵basis∵of∵the∵critique,∵given∵in∵his∵Madhyamakavatara,∵regarding∵the∵Yogacara∵concept∵of∵“dependent-arising∵regarding∵the∵mind-basis-of-all”.∵The∵approaches∵taken∵are∵Buddhist∵intellectual∵history∵in∵general,∵Candrakirti's∵interpretation∵of∵the∵term∵“pratityasamutpada”,∵and∵the∵methodology∵of∵the∵Prasavgika-Madhyamika.∵In∵the∵Madhyamakavatara,∵Candrakirti∵criticized∵the∵vijbanavadin∵theory∵of∵“dependent-∵arising∵regarding∵self-existence”∵mainly∵on∵the∵basis∵of∵his∵view∵that∵“dependent-∵arising∵is∵without∵self-existence”∵while∵in∵the∵Prasannapada∵he∵interpreted∵the∵term∵“pratitya”∵as∵“apeksa”∵(relativity),∵i.e∵the∵reason∵for∵conditioned∵phenomena∵to∵be∵without∵self-existence∵lies∵in∵the∵fact∵that∵every∵dharma∵arisen∵by∵causes∵and∵conditions∵is∵dependent∵and∵therefore∵empty∵of∵self-existence.∵In∵other∵words,∵Candrakirti∵criticized∵the∵Yogacara∵theory∵of∵“dependent-arising∵regarding∵self-∵existence”∵in∵view∵of∵his∵understanding∵of∵the∵“relativity”∵of∵dependent-arising.∵For∵Candrakirti,∵“apeksa”∵does∵not∵only∵indicate∵the∵meaning∵of∵“pratitya”,∵but∵it∵is∵also∵in∵harmony∵with∵“idajpratyayata”∵(conditionality)∵and∵“wunyata”∵(emptiness).∵Thus∵Candrakirti's∵understanding∵of∵dependent-arising∵comprises∵the∵three∵aspects∵of∵“relativity,”∵“conditionality,”∵and∵“emptiness”.∵His∵criticism∵of∵the∵Yogacara,∵therefore,∵is∵based∵on∵the∵above-mentioned∵threefold∵meaning∵of∵dependent-arising∵and∵attacked∵the∵Yogacara∵positions∵that∵“a∵connection∵of∵action-cause∵with∵action-effect∵depends∵on∵the∵mind-basis-of-all,”∵“mind-only∵is∵without∵object”∵and∵“other∵powered∵dependent∵phenomena∵possess∵self-existence”.∵This∵demonstrates∵that∵Candrakirti's∵concept∵of∵dependent-arising∵included∵the∵ideas∵of∵“dependent-arising∵regarding∵action-capability,”∵“dependent-arising∵regarding∵relativity,”∵and“dependent-∵arising∵regarding∵emptiness”.∵The∵present∵thesis,∵moreover,∵discusses∵the∵logic∵behind∵the∵Yogacara∵concept∵of∵“dependent-arising∵regarding∵the∵mind-basis-of-all”∵and∵Candrakirtis∵ideas∵concerning∵dependent-arising∵by∵way∵of∵teaching-argument∵and∵reason-argument.∵Through∵the∵specific∵arguments∵which∵differentiate∵Prasavgika-∵Madhyamika∵from∵Svatantrika∵and∵Yogacara,∵the∵Prasavgika∵method∵of∵prasavga-∵anumana∵and∵Candrakirti's∵logic∵of∵argument∵are∵demonstrated.∵Then∵an∵evaluation∵of∵Candrakirti's∵criticism∵of∵the∵Yogacara∵is∵given.∵In∵view∵of∵the∵development∵of∵the∵Buddhist∵concept∵of∵dependent-arising,∵it∵is∵believed∵that∵Candrakirti's∵understanding∵derived∵from∵the∵theory∵of∵personal∵selflessness∵and∵phenomenal∵selflessness∵as∵expounded∵by∵Wakyamuni∵and∵Nagarjuna,∵and∵in∵turn∵made∵the∵vigorous∵development∵of∵Madhyamika∵studies∵in∵the∵Tibetan∵tradition∵possible.∵Finally,∵an∵attempt∵is∵made∵to∵appreciate∵Candrakirti's∵concept∵of∵dependent-arising∵from∵the∵viewpoint∵of∵the∵two∵truths∵and∵the∵three∵kinds∵of∵meaning∵of∵“sajvrti”∵(convention)∵as∵they∵were∵interpreted∵by∵Candrakirti.
【论文目次】
目录
感言
摘要∵i
略语表∵iii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动机与目的∵1
第二节∵前人研究成果与本文研究价值∵4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资料∵6
第四节∵全文结构述要∵9
第二章∵月称缘起思想的历史背景∵13
第一节∵月称的生平与著作∵13
第二节∵原始与部派佛教的缘起思想∵16
第三节∵中观与唯识学派的缘起思想∵26
第四节∵清辨与月称对唯识的批判及其方法比较∵37
第三章∵月称的“缘起”义∵43
第一节月称对“缘起”一词的语义解释∵43
第二节∵月称对“世俗谛”的解释∵53
一、“世俗”三义∵53
二、两种世俗之区分∵63
第三节∵月称对缘起与二谛的理解∵72
一、缘起通世俗谛∵73
二、缘起通胜义谛∵77
三、缘起与二谛中道∵81
第四章∵月称对唯识学派“赖耶缘起”的批判∵89
第一节∵《入中论》所提到的“赖耶缘起”∵90
一、计阿赖耶识以成立业果∵90
二、唯识无境∵94
三、识有自性功能∵97
四、依他起实有自性∵101
第二节∵《入中论》对“赖耶缘起”的批判∵108
一、月称对“计阿赖耶识以成立业果”的批判∵108
二、月称对“唯识无境”的批判∵116
(一)∵破无外境唯有内识之喻∵116
(二)∵破识有自性功能∵122
(三)∵重破无外境而有内识∵128
三、月称对“依他起有自性”的批判∵133
(一)∵对依他起之“自证”的批判∵133
(二)∵对“依他起有自性”的批判∵140
四、月称对唯识经教的权实之辨∵145
(一)∵解释《十地经》说唯心之密意∵146
(二)∵解释《楞伽经》等说唯心之密意∵151
第五章∵月称对唯识学派的批判之检讨∵155
第一节∵唯识学派“赖耶缘起”的论证∵155
一、赖耶缘起的教证∵156
二、赖耶缘起的理证∵160
第二节∵月称批判的方法与论证∵168
一、中观应成派的方法∵168
(一)∵中观的方法及其与印度哲学思想方法之关连∵168
(二)∵应成派不共自续与唯识的论理特色∵173
二、月称缘起思想的论证∵187
(一)∵月称缘起思想的教证∵187
(二)∵月称缘起思想的理证∵190
第三节∵唯识的立场和月称的批判之检讨∵208
一、对阿赖耶识是有的批判之检讨∵208
二、对唯识无境的批判之检讨∵211
三、对依他起有自性的批判之检讨∵214
第六章∵综论月称的缘起思想∵219
第一节∵就有情的相续流转抉择阿含的“业感缘起”说∵219
第二节∵就色心的存在关系阐明缘起的“相待”义∵225
第三节∵就万法生起的无自性弘传龙树的“性空缘起”论∵230
第七章∵月称缘起思想在佛教史上的意义与评价∵237
第一节∵月称缘起思想在佛教史上的承启与影响∵237
第二节∵月称缘起思想的评价∵246
一、世俗谛理的确保∵246
二、从缘起性空所展开的菩萨瑜伽行∵258
第八章∵结论∵265
第一节∵综论月称的破显∵265
第二节∵应成派与唯识派的歧异和会通∵268
第三节∵本论文的限制之检讨∵270
参考资料∵273∵
【参考文献】
Ⅰ、中文部份
一、∵佛教古籍文献(依《大正藏》经号排序)
《中阿含经》瞿昙僧伽提婆译,《大正藏》册1,no.26。
《杂阿含经》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册2,no.99。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玄奘译,《大正藏》册5-7,no.220。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8,no.223。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8,no.227。
《大方广佛华严经》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0,no.279。
《大宝积经》菩提流志译,《大正藏》册11,no.310。
《佛说大乘流转诸有经》义净译,《大正藏》册14,no.577。
《月灯三昧经》那连提耶舍译,《大正藏》册15,no.639。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求那跋陀罗译,《大正藏》册16,no.670。
《大乘入楞伽经》实叉难陀译,《大正藏》册16,no.672。
《大乘密严经》地婆诃罗译,《大正藏》册16,no.682。
《佛说大乘稻秆经》失译,《大正藏》册16,no.709。
《解深密经》玄奘译,《大正藏》册16,no.676。
龙树《大智度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25,no.1509。
五百大阿罗汉等着《阿毘达磨大毘婆沙论》玄奘译,《大正藏》册27,no.1545。
世亲《阿毘达磨俱舍论》玄奘译,《大正藏》册29,no.1558。
众贤《阿毘达磨顺正理论》玄奘译,《大正藏》册29,no.1562。
龙树造颂、青目释,《中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30,no.1564。
龙树造颂、清辨释,《般若灯论释》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藏》册30,∵no.1566。
龙树造颂、安慧释,《大乘中观释论》惟净等译,《大正藏》册30,no.1567。
龙树《十二门论》鸠摩罗什译,《大正藏》册30,no.1568。
---《六十颂如理论》施护译,《大正藏》册30,no.1575。
---《回诤论》毘目智仙、瞿昙流支译,《大正藏》册32,no.1631。
---《方便心论》吉迦夜译,《大正藏》册32,no.1632。
---《因缘心论颂因缘心论释》失译,《大正藏》册32,no.1654。
提婆《广百论本》玄奘译,《大正藏》册30,no.1570。
提婆造颂、护法释,《大乘广百论释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0,no.1571。
清辨《大乘掌珍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0,no.1578。
弥勒《瑜伽师地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0,no.1579。
护法等着《成唯识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585。
世亲《唯识三十论颂》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586。
---《唯识二十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590。
---《摄大乘论释》真谛译,《大正藏》册31,no.1595。
---《摄大乘论释》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597。
---《辩中边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600。
无著《摄大乘论本》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594。
---《显扬圣教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602。
---《大乘庄严经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604。
---《大乘阿毘达磨集论》波罗颇蜜多罗译,《大正藏》册31,no.1605。
安慧《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606。
陈那《观所缘缘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1,no.1624.。
---《因明正理门论本》玄奘译,《大正藏》册32,no.1628。
商羯罗主《因明入正理论》玄奘译,《大正藏》册32,no.1630。
唐.基《成唯识论述记》,《大正藏》册43,no.1830。
---《唯识二十论述记》,《大正藏》册43,no.1834。
世友《异部宗轮论》玄奘译,《大正藏》册49,no.2031。
二、∵当代原典译注(依作者年代排序)
龙树《六十正理论颂》任杰译,收入宝贵敏、栗拙山编,《龙树六论:正理聚及其注释》,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142-147。
---《七十空性论科摄》法尊译,弘悲科摄,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8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
陈那《集量论略解》法尊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集量论释略抄》吕澄译钞,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2004。
月称《入中论》法尊译,台北:新文丰出版公司,1984。
---《六十颂如理论释》陈又新译,《***佛教研究论文集》,台北:***研究委员会,第3辑(1990):119-156。
布顿《布顿佛教史》郭和卿译,收入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9、70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8。
宗喀巴《辨了不了义善说藏论》法尊译,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78册,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159-276。
---《入中论善显密意疏》法尊译,台北:法尔出版社,1995。
---《菩提道次第广论》法尊译,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98。
---《三主要道》帕绷喀讲,仁钦曲札译,台北:经续法林,1997。
多罗那它《印度佛教史》张建木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共却亟美汪波《宗义宝鬘》陈玉蛟译,台北:法尔出版社,1988。
松巴***益西班觉《如意宝树史》蒲文成、才让译,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
三、∵当代著作
(一)、中文著作
王森《***佛教发展史略》,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印顺《唯识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44(1992修订二版)。
---《摄大乘论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46(1992修订一版)。
---《佛法概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49(1992修订二版)。
---《性空学探源》,台北:正闻出版社,1950a(1992修订一版)。
---《中观今论》,台北:正闻出版社,1950b(1992修订一版)。
---《中观论颂讲记》,台北:正闻出版社,1952(1992修订一版)。
---《说一切有部为主的论书与论师之研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68(1992七版)。
---《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台北:正闻出版社,1981(1992七版)。
---《杂阿含经论会编》共三册,台北:正闻出版社,1983(1994重版)。
---《空之探究》,台北:正闻出版社,1985(1992六版)。
---《印度佛教思想史》,台北:正闻出版社,1988(1990四版)。
吕澄《印度佛学思想概论》,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92。
李志夫《理则学导论》,台北:华冈出版社,1974。
---《中印佛学比较研究》,台北:文物供应社,1986。
---《印度思想文化史》,台北:三民书局,1995。
---《印度哲学及其基本精神》,台北:洪叶出版社,1999。
沈剑英《因明学研究》,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6。
---《佛家逻辑》,台北:商鼎文化,1994。
吴汝钧《佛学研究方法》,台北:***学生书局,1983。
法尊《入中论讲记》,台北:佛陀教育基金会,2000。
林正弘《逻辑》,台北:三民书局,1997。
林镇国《空性与现代性》,台北:立绪文化,1999。
---《辩证的行旅》,台北:立绪文化,2002。
徐典正《唯识思想要义》,高雄:佛光出版社,1993。
陈大齐《因明入正理论悟他们浅释》,台北:***中华书局,1970。
杨惠南《佛教思想新论》,台北:东大图书,1982(1998四版)。
---《龙树与中观哲学》,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88。
---《印度哲学史》,台北:东大图书,1995。
---《佛教思想发展史论》,台北:东大图书,1997。
万金川《中观思想讲录》,嘉义:香光书乡出版社,1998。
---《词义之争与义理之辨:佛教思想研究论文集》,南投:正观出版社,1998。
演培《入中论颂讲记》,台北:天华出版公司,1997。
刘福增《基本逻辑》,台北:心理出版社,2003。
郑伟宏《佛家逻辑通论》,台北:圣环图书公司,1997。
欧阳竟无《唯识抉择谈》,台北:广文书局,1977。
释日慧《四部宗义略论讲释》,台北:法尔出版社,1991。
释昭慧《初期唯识思想:瑜伽行派形成之脉络》,台北:法界出版社,2001。
释惠敏《中观与瑜伽》,台北:东初出版社,1990。
释惠敏、释果彻合着《生命缘起观》,台北:法鼓文化事业,1996。
(二)、翻译著作
Chatterjee,S.C.∵&∵Datta,D.M.《印度哲学导论》(Introduction∵to∵the∵Indian∵Philosophy)李志夫译,台北:幼师文化,1987。
Dasgupta,∵Surendranath.《印度哲学史1、2》(The∵History∵of∵Indian∵Philosophy),林煌洲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1998。
Robinson,Richard∵H.∵《印度与中国的早期中观学派》(Early∵Madhyamika∵in∵India∵and∵China)郭忠生译,南投:正观出版社,1996。
Stcherbatsky,∵Th.《大乘佛学:佛教的涅盘概念》(The∵Conception∵of∵Buddhist∵Nirvana)立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Wolfram,∵Sybil∵.《哲学逻辑》(Philosophical∵Logic)刘福增译,台北:国立编译馆,1996。
山口瑞凤等着《***的佛教》许洋主译,台北:法尔出版社,1991。
瓜生津隆真等着《中观与空义》许洋主等译,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2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高楠顺次郎、木村泰贤《印度哲学宗教史》高观庐译,台北:***商务印书馆,1991。
梶山雄一《佛教中观哲学》吴汝钧译,高雄:佛光出版社,1978。
梶山雄一等着《中观思想》李世杰译,蓝吉富主编《世界佛学名着译丛》第63册,台北:华宇出版社,1985。
四、期刊论文
(一)、中文
印顺《清辨与护法》,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24册(1978):299-317。
李世杰《万法唯识的论证》,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25册(1978):1-14。
李志夫《一元论与中观哲学之比较研究》,《佛光学报》第9期(1984):71-103。
曹志成《月称对于瑜伽行派阿赖耶识的批判之研究》,《国际佛学研究年刊》,台北:国际佛学研究中心,创刊号(1991):225-249。
---《空有之诤的研究:以清辨对瑜伽行派三性思想之批判为解释线索》,台北:法光佛教文化研究所硕士论文,1994。
---《清辨二谛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1996。
陈一标《赖耶缘起与三性思想之研究》,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博士论文,2000。
敬之《中观宗“不许自续”的问题》,收入张曼涛主编,《现代佛教学术丛刊》,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第46册(1978):365-375。
杨郁文《缘起之“此缘性∵(idappaccayata)”》,《中华佛学学报》,台北:中华佛学研究所,第9期(1996):1-34。
万金川《《俱舍论˙世间品》所记有关“缘起”一词的词意对论》,《佛学研究中心学报》,台北:国立***大学佛学研究中心,第1期(1996):1-30。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