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

列表

《新唯识论》第二章∵“唯识”

唯识“《新唯识论》第二章∵“唯识””。第二章∵唯识∵陈强∵熊十力在本章开始即开宗明义,扼要地阐明了新唯识论与旧唯识论的义理分际。他先是引述历史上慈恩家的唯识观以为自已立论的起点:“唐窥基大师在他做的印度佛家《唯识论》底序里面,解释‘唯识’二字的意义云:“唯字,是驳斥的词,对执外境实有的见解而加以驳斥,因为如世间所执为那样有的意义,是不合...

《新唯识论》第一章∵“明宗”

唯识“《新唯识论》第一章∵“明宗””。第一章∵明宗∵陈强∵“今造此论,为欲悟诸究玄学者,令知一切物的本体,非是离自心外在境界,及非知识所行境界,唯是反求实证相应故。”46首章“明宗”相当于佛家论典中的偈颂,乃一部《新唯识论》之纲领所在。在进行诠释之前,我们先要澄清一下作为新论之关键概念的“心”的内涵。熊十力将“心”区分为“本心”与“习心...

《新唯识论》第六章∵明心

唯识“《新唯识论》第六章∵明心”。《新唯识论》第六章∵明心∵陈强∵新唯识论将心区分为本心与习心——作为本心的纯白之意只以无知之知证会无相之相,一旦沾染感性经验的客尘即生遍计所执的习心,从而使“我”迷以逐物、沉溺生死海中。千条万绪的习气储积而不散,繁赜而不乱,形成下意识表层含藏经验理性的新薰种界。藏识的新薰种和本有种当时机成熟之时即由...

《新唯识论》第五章∵成物

唯识“《新唯识论》第五章∵成物”。《新唯识论》第五章∵成物∵陈强∵我们平常提到“物”字的时候,往往以为是某种有对碍的东西。新唯识论只以物为诈现的相状,和一意识师以及无相唯识一派约略相近,那么慈恩家所传述的有相唯识一派又是如何看待“成物”呢?“印度唯识论师说器界及五尘并有对碍,顺俗谛故。器界相当于俗云自然界。五尘者,色、声、香、味、触...

《新唯识论》第四章∵功能

唯识“《新唯识论》第四章∵功能”。《新唯识论》第四章∵功能∵陈强∵熊十力在《佛家名相通释》的“功能”条下有这样一段记载:“一切心,各各总析为相、见二分,一切心所,亦各各总析为相、见二分。准此,则俗所谓宇宙,实只千差万别之相分见分而已。此无量相见,由何为因,而得显现?自世亲迄护法诸师,则谓有实功能,得为诸法因故。虽世亲以前,已有功能之...

《新唯识论》第三章∵转变

唯识“《新唯识论》第三章∵转变”。《新唯识论》第三章∵转变∵陈强∵前面“唯识”章着重讲平常计度为客观实在的种种境相以及取境之心其实都无自体,“转变”章则继之阐发本体如何变现万殊的现象,与前章相较儒学的色彩似乎更为浓厚。印度佛家很早就致力研究在禅定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心的现象和物的现象,将其名之为“行”。在他们看来,行有迁流、相状二义:万...

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

唯识“明末的唯识学者及其思想”。提要唯识学在中国,唐玄宗开元以后,即成绝响。到明末为止约八百年间,除了《华严经疏钞》及《宗镜录》二书中可见到唯识大意之外,别无著作。明末一百数十年间,竟有十七位有唯识着作的学者,三十五种计一O七卷的唯识注解。他们虽未见到唐代的述记及三疏,却从清凉澄观及永明延寿的二书中,探索出研究的脉络。明末的唯识思...

和译安慧唯识三十颂释论之考察

唯识“和译安慧唯识三十颂释论之考察”。莱维博士(Sylvain∵Levi法人)在印度所发见之安慧之唯识三十颂释论,今由高楠顺次郎博士译为和文,诚近来佛教教理史上之伟观也。今先读其自序,而对于其发见之奇缘与翻译之态度,不能不表甚深之敬意焉。通读本书,使予感谢无措之点,其他区小之问题暂不具论。兹就其最要之安慧一宗之大意言之。关于古来安慧之宗...

浅谈”唯识“与实修

唯识“浅谈”唯识“与实修”。我们修行的目的,是为了成佛渡众生,了生脱死,利乐有情,那么如何才能转迷成悟,证无上觉呢?通过学习《二十唯识论》,我们可以知道,凡夫与佛的差别,就在于凡夫有遍计所执,之所以我们是凡夫,就是因为有执着,换句话说,我们要想成佛,只须去除遍计所执即可。道理说起来很简单,但落入我们实际修行中,做起来却相当难,...

略谈唯识学略谈唯识学

唯识“略谈唯识学略谈唯识学”。一佛教的特质唯识学可以说是佛教史上最后的产品,最能代表佛教的精神。而佛教的精神果如何,还为世人所昧。自然与兴趣和需要都有关系了。他们所切求的是眼前的趋避;似乎佛教所谈的问题和他们离得太远。要不然,便认为它是趋向绝灭,极端消极,毁谤现实,希冀死后的学说。与其他宗教有个共同性质,正可给与人生战场上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