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法师,俗姓韩,1921年生于浙江省岱山县岱东镇。十四岁于宁波永丰寺礼宏顺法师剃度,法名惟茂,字悟道。同年于宁波七塔寺依溥常法师受戒。1940年往天台山国清讲寺参学,追随天台宗座主静权法师十年,曾任佛学研究社辅讲。文革以后,历任普陀山普济寺首座、天台山国清寺首座、普陀山佛学院副院长、浙江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绍兴市佛教协会会长、岱山县佛教协会会长、桐乡市佛教协会会长、新昌县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兼任岱山慈云极乐寺开山住持、绍兴炉峰寺住持、东阳大智寺住持、桐乡福严寺住持、黄岩广化寺住持等职,并当选浙江省绍兴市政协常委、新昌县政协副主席、岱山县政协副主席。2005年11月圆寂于岱山慈云极乐寺。2007年1月遗体火化,得舍利子数百颗。

2005年深秋季节,周末的一天,古来有“蓬莱仙岛“之称的浙江岱山,像平时一样迎来了又一个秋高气爽、风平浪静的好天气。位于岱山岛磨心山上倚山而建的慈云极乐寺,天蒙蒙亮,就敞开了大门,像平时一样迎候着当地居民来到她那清雅幽静的场地上进行晨练;巍巍耸立在寺院东部的玉佛塔,被一夜秋露涤洗得纤尘不染,透过一层薄雾,在旭日映照下仿佛披上一件金黄的外衣,与霞光相衬,熠熠生辉。

这一天,寺院主持悟道法师像平时一样,天不亮就起来了。这天上午,也像平时一样,有不少来过的或没有来过的弟子、信众来看望老和尚,老和尚也像平时一样,盘坐在紧靠房间的内阳台一个角落里,耐心地倾听每一个来人的问话,不时跟他们讲上几句,哪怕寥寥数语,无一不鞭辟入理、温煦人心。有时,他还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上几句话,多为简单明了劝人学佛修佛的勉慰之语,随手就送给了来人。这天来的数十人中,有十多人在老和尚跟前皈依了三宝。快到吃午饭的时间了,来了一位当地的翁居士,老和尚很感谢这位居士这些年来为护持佛法出的力,话中有话地对他说:“你今天吃饭就在这里吃。”翁居士并没听出师父的话外之音,推辞道,他不好意思跟师父一起进餐。老和尚就加重语气说:“那,你今天一定要在极乐寺吃饭!不要下去啊!”翁居士点头说好,一会儿就去斋堂吃饭了。老和尚自己像平时一样,等做饭的阿姨把饭菜拿上来,他吃了一小碗米饭和几样小菜。吃完饭,又坐了会儿,跟身边的伺者和居士随便说说话,然后像平时一样,一个人进屋里休息去了。

下午三点钟,一位专门为老和尚做义工干杂活的居士进屋子给佛像上香,推开门,见老和尚还躺着,怕影响老人家入定,没叫他,点着香,拜了几拜后,就出去了。稍后,一个为寺院画佛像的画家来了,见老和尚还躺着,不敢惊扰,就在门外朝老和尚拜了几拜。大约四点多,居士从窗口叫师父,老和尚没应声,从窗口往里看,床上的被子好像一动没动过。她心里隐隐掠过一阵不安的感觉。看看快到吃晚饭的时候了,她约伺者一起推门进去叫师父,这才发现,老和尚侧卧在床上,不知什么时候已经走了……

这一天,是05年的11月26日,星期六,农历十月廿五日。出生于1921年12月9日(农历十一月十一)的悟道法师,以吉祥卧的睡姿,安详地离开了他生活了八十四年的娑婆世界。

老和尚圆寂前几个月,就对身边伺者和居士说,他的时间不多了,再过三个月,他要往生了。他的生活作风也发生了变化,一改平时干什么事都从容不迫的习惯,吃饭快嚼快咽、草草了事,连饭后水果也不肯吃,说是:“来不及了,时间最宝贵。吃东西时间花的多,念佛时间就少了呀。”甚至表示:“原来一天三顿饭,最好一天吃一顿就可以了。一天只要能多度一个众生,我就阿弥陀佛了!”他不停地接待一批又一批、一个又一个来访者,来的人来时心情烦恼,走的时候都高高兴兴的。身边的伺者和居士看在眼里,心里又高兴又难过,师父连吃东西、休息的时间全都拿出来给众生了。

在这段时间里,老和尚还马不停蹄到绍兴炉峰寺、黄岩广化寺、东阳大智寺、萧山杨岐寺、桐乡福严寺等他挂职的寺院转了一圈。每到一处,或为寺院开光,或为信众加持,或授皈依等等,忙得不得了,十分辛苦。当初,为这每一所寺院的修建,他都没少操过心。当寺院当家师问他什么时候再去时,他都轻轻回答一句:“下次不来了……”。仿佛这次去就是告别的一般。

老和尚身边的人曾问他:师父若真的要往生,去哪里呀?老和尚说,他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然后再来度人,这就比较方便了。

时间一天天过去。过了一段时候,老和尚对身边的人说:“我还有一个月要走了。”而后说:“我还有廿天要走了。”再而后说:“我还有十五天要走了。”并且一再关照身边的人,这话绝对不许跟别人说。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