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智者的“一念三千”说之研究∵
张瑞良
台大哲学论评(第十一期)民国七十七年一月(∵1988∵年∵1∵月)∵
∵179页
∵前言
∵“一念三千”说是“天台实相法门”之最精彩处,也是
∵最为人所熟知的“绝妙好辞”与有名术语,首次出现在〈摩
∵诃止观〉卷第五、“十乘观法”之“第一观不思议境”之中
∵,一出场就一鸣惊人,而成为〈摩诃止观〉全体思想之核心
∵,章安灌顶就曾赞叹地说,止观明静,前代未闻,是乃天台
∵大师自己心中所行的法门,这里所谓的“天台大师自证法门
∵”,正是“一念三千”法门,因此之故,“一念三千”说,
∵一直在“天台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倍受重视,也广
∵受议论。
∵本论文试就“一念三千”的内容、结构作一番探索与分
∵析,以便从中认识其原理,并了解其世界观,进而领悟其实
∵践意义与不思议境界。
∵下面就从“十界互具”、到“百界千如”、以至“一念
∵三千”之思想形成历程中,其所显发之意义,作一番深入的
∵思索。
∵一、十界互具
∵(∵1∵)“十界互具”之内容与解释
∵所谓“十界”(或称“十法界”),包括迷悟,染净的
∵一切世界,详言之,即下有“六道”(地狱界、畜生界、饿
∵鬼界、阿
∵180页
∵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上有“四圣”(声闻界、缘觉
∵界、菩萨界、佛界),总共十种生命类型与层次,现就将“
∵十界”之各自品级与特性说明如下:
∵1.地狱界:犯了“上品”之“五逆十恶”所往生的极苦世界。
∵2.畜生界:犯了“中品”之“五逆十恶”所往生之处。
∵3.饿鬼界:犯了“下品”之“五逆十恶”所往生之处。
∵4.阿修罗界:修“下品”之“十善”所往生之处。
∵5.人间界:守“五戒”、修“中品”之“十善”。
∵6.天上界:修“上品”之“十善”,修“禅定”所往生之处。
∵7.声闻界:听闻佛陀之教,观“四谛”,入“灰身灭智”的世界。
∵8.缘觉界:观“十二因缘”之理,入“灰身灭智”的世界。
∵9.菩萨界:发“四弘誓愿”,行“六度”者之所居。
∵10.佛界:“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之所居。
∵就“法界”之意义而言,有“差别”、“无差别”、“
∵平等”之三面意义,清楚一点说,即由“空观”的角度看,
∵则“法界”是“无相”、“无差别”的世界,若由“假观”
∵的角度看,则“法界”呈现十种各自不同的“差别相”,若
∵由“中观”之“差别即平等”之立场来看,则“法界”平等
∵无别。
∵天台有名的“十界互具”思想,即说明“十法界”(简
∵称“十界”)互具互融的关系,所谓“十界”之每一界,互
∵相本具其他九界于自己之中,而自成一小宇宙,如“佛界”
∵内具“地狱”、“畜生”、“饿鬼”、“阿修罗”、“人”
∵、“天”、“声闻”、“缘觉”、“菩萨”之九界,而十界
∵之“每一界”都是同格,都是全体,都是绝对,都是完全的
∵法界,与包摄十界差别的“一大法界”无别,因此“大法界
∵”与“小法界”,“大宇宙”与“小宇
∵181页
∵宙”无别。所谓十界的“每一界”都是“法界的全体”,详
∵言之,即上自“佛界”,下至“地狱”的每一界,都是全法
∵界,一言以蔽之,即在“个别”之中显现“全体”,这就是
∵“十界互具”之根本内容。
∵智者的“十界互具”思想,后代有种种议论,特别是到
∵明末,幽溪传灯(西元∵1554∵~∵1627∵)及藕益智旭(西元
∵1599∵~∵1655∵)两位大师之见解相当不同,∵在此仅作简介
∵,不予细论,传灯在其〈性善恶论〉中,曾系统论述天台的
∵“性具说”,他的重要见解是,他认为十界的每一界,在自
∵界之内,潜在地本具其他九界之性,而在十界之中,只有一
∵界显在地表现出来,简言之,即“九界潜态”、“一界显态
∵”,比如“佛界”来说,“佛界彰显”,其他“九界冥伏”
∵不动,总之,各界都在“本界彰显”,而其他“九界冥伏”
∵之关系状态中∵(1)。
∵其次,谈智旭的见解,他主张没有潜显之别,而认为“
∵一界彰显”,其他“九界”也就“同时彰显”,如“人间界
∵彰显”,则“地狱界”乃至“佛界”之其他“九界”也自然
∵地“齐同彰显”∵(2)。
∵透过内省,仔细考量这两种不同解释,我认为传灯的解
∵释比较接近智者大师的本意,而表现出“原始天台”之精神
∵面貌,至于智旭的解释,可说比较远离智者大师的原意,因
∵他采用智者以后所精致发展出来的新观点之故。
∵(∵2∵)“十界互具”思想之特色:圆融世界观
∵智者的“十界互具”思想,表现了“圆教”的“圆融世
∵界观”,而展现了〈法华经〉的“娑婆世界即常寂光土”的
∵理想境
∵──────────────
∵1∵参阅性善恶论卷第一,卍续藏经第101册,pp.424~435。
∵2∵参阅教观纲宗释义,卍续藏经第101册,p.491。
∵182页
∵界,这种“圆融世界观”与“缘理断九”之“佛界超越论”
∵恰成一强烈对比,所谓“缘理断九”,即从“九界”中游离
∵之“佛界超越观”,这是“别教”以下之“佛界观”的特点
∵,若从“十界互具”的“圆教”观点来看,则发现“超越佛
∵界观”的缺点,即在于抽象化了的“理性”、“真如”、“
∵法性”、“佛性”,安坐在“九界”之上,“佛界”之内不
∵动,而忽视“九界”,脱离“九界”,因此,对于现实全体
∵之认识与活动,缺乏深切了解,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此
∵即“缘理断九”的缺失与盲点,而智者大师的“十界互具”
∵说,其鲜明的特色,乃在重视现实全体之运作过程,并能作
∵具体的把握,与适当之回应,易言之,即对“十界”全体作
∵现实的、具体的认识与掌握,而形成具体而现实的世界观,
∵总之,天台的“圆教世界观”与“缘理断九”的“超越世界
∵观”形成明显对照,而能见出天台思想的特色与引人入胜的
∵地方。
∵今拟将“十界”分为“九界之事”与“佛界之理”,若
∵“佛界之理”是抽象性的,且离开“九界”而腾空的话,则
∵这是“地论宗”、“摄论宗”(3)∵等之“别教”真如观与世
∵界观,而天台圆教之“十界互具”说,认为“事”与“理”
∵两者都是“法界”之构成契机,也就是说,“九界之事”与
∵“佛界之理”都是法界构成不可缺少的因素与契机,而彼此
∵相互间构成了互具互融的整合互动关系,因此,形成一体圆
∵融之世界,即所谓“十界互具”而成“百界”之世界。
∵二、百界千如
∵上述阐明智者所谓“十界互具”而成“百界”之思想,
∵今进
∵──────────────
∵3∵参阅佛学大辞典卷下,p.2939,丁福保编纂,台北华岩莲
∵社影印,民国45年版。
∵183页
∵一步就他的“百界千如”思想作一番探究,这是“百界”与
∵〈法华经〉的“十如是”相配合而开展出来的伟大构想─形
∵成“千如”的世界,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新增添的关键
∵术语,且为智者所重视与详加解释的“十如是”,因此,现
∵在特别提出来探究一番,详情如下:
∵(∵1∵)“十如是”之出处问题
∵法界全体分为“十界”,十界之“每一界”内具其他的
∵“九界”,因而形成具体的“百界”,这是互具互融的世界
∵观,而在诸法界中,发现其存在与认识的范畴,即所谓“十
∵如是”,而“十如是”系出自〈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即“
∵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
∵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
∵、“如是本末究竟等”。
∵“十如是”,有谓系东晋时代大翻译家鸠摩罗什翻译〈
∵妙法莲华经〉时所附加,因在西晋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
∵中,并未有“十如是”之全文,仅谓:“如来皆了,诸法所
∵由,从何处来,诸法自然,分别法貌,众相根本,知法自然
∵。(4)∵”而且据世亲所着〈法华论〉中,引“方便品”之经
∵文,也仅提五种法,即“何等法”、“云何法”、“何似法”
∵、“何相法”、“何体法”五种∵(5),而未有“十如是”之
∵文∵(6),或有谓〈正法华经〉之原本系“梵文本”,而〈妙
∵法莲华经〉之原本系“龟兹本”,因翻译时所采用的“原本
∵”不同,故所译的内容,也就有出入(7)。
∵─────────────
∵4∵见于正法华经卷一,第二善权品,大正大藏经(以下略称
∵大正)∵9,p.68上。
∵5∵见于法华论,大正∵26,p.4∵下,p.14中。
∵参阅大乘佛教思想论,p.290,木村泰贤着。
∵6∵参阅法华经?成立?展开,pp.276~278,金仓圆照编,京
∵都,平乐寺书店,1970年版。
∵7∵参阅法华经?成立?展开,pp.99~101,p.255。
∵金仓圆照编,京都,平乐寺书店,1970年版。
∵184页
∵总之,不论“十如是”是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
∵时所附加?或因译自不同原本之结果,今暂且不予细论,在
∵此,值得一提的是,在〈妙法莲华经〉中,仅简单列出“十
∵如是”名相,世尊并未对“十如是”作任何解说,到了后来
∵,天台智者对〈法华经〉中的“十如是”,可谓情有独钟,
∵引起他的共鸣,激起他作进一步的思考,而在义理上详加解
∵释并发扬光大,以致发现“十如是”可作为“一切诸法”之
∵共通范畴,与“实相哲学”中之普遍必然概念。
∵(∵2∵)智者解释“十如是”之重点与要义
∵“十如是”又称“十如”,即“如是相”、“如是性”
∵、“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
∵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简称为“相”、“性”、“体”、“力”、“作”、“因
∵”、“缘”、“果”、“报”、“本末究竟等”,这“十如
∵是”是“十法界”一切诸法之共通范畴,它是智者继“十界
∵互具”说之后,又一重大发现。
∵“十如是”出自〈法华经〉方便品,如来对舍利弗说:
∵“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希有难
∵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
∵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
∵、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8)∵”在此,只提出名目,而
∵未作内容规定说明,因此,在中国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看法
∵,如光宅法云认为,“前五如”即“相”、“性”、“体”
∵、“力”、“作”,是“权智”的对境,“后四如”即“因
∵”、“缘”、“果”、“报”,乃是“实智”所照之实相范
∵畴,最后的“本末究竟等”,是规定权实关系(9)。又
∵─────────────
∵8∵见于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大正9,p.5下。
∵9∵参阅法华经义记卷二,大正33,pp.596下~597上。
∵185页
∵如“北地师”认为,∵三乘法皆有相、∵性、∵果、∵报、本末
∵(10)。而智者在〈法华玄义〉中认为,“前五如”为“权”
∵,“后五如”为“实”(11),并解释“十如”,∵其原文如
∵下:
∵通解者,相以据外,览而可别名为相,性以据内,自
∵分不改名为性,主质名为体,功能为力,构造为作,
∵习因为因,助因为缘,习果为果,报果为报,初相为
∵本,后报为末,所归趣处为究竟等∵(12)。
∵在智者大师之前,“十如”解释有多种,已如上述,而
∵智者都一一批判,并提出四种观点来解释“十如”,即所谓
∵“十界释”、“佛界释”、“离合释”、“约位释”四种,
∵就“十界释”而言,主要在说明“十如”是“十法界”之共
∵通范畴,其次,说明“十如”在“十法界”之每一界中,所
∵呈现出来的型态是各各不同的。就“佛界释”而言,乃在说
∵明依“十如”所显示的“佛果”内容。就“离合释”而言,
∵即以“十如”说明自行、化他之权实关系。就“约位释”而
∵言,即以“十如”分别凡圣诸位,且显示“三德”始终常住。
∵智者在〈法华文句〉中,就“十如”问题,作了四种解
∵释,其中特别以“十界释”与“佛界释”两种最值得提出来
∵讨论,首先,就“十界释”内容而言,此释提出“十如”是
∵十法界一切诸法之共通范畴,这种全新而进步的解释,远在
∵西元第六世纪,为智者所提出,实属难得,这也是继龙树在
∵〈大智度论〉中提出“九种法”之后,又一杰作。
∵在“十界互具”的思想世界之中,又配合“十如”之思
∵惟形
∵─────────────
∵10∵参阅法华文句卷第三下,大正34,p.42中。
∵11∵参阅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33,p.693中。
∵12∵见于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33,p.694上。
∵186页
∵式(范畴),将会呈现什么状况呢?随举一例说明之,如在
∵“地狱界”,不只具有“地狱界”的“十如”,而且也具有
∵其他“九界”的“十如”,“畜生界”乃至“佛界”类皆如
∵此,因此,一界具有“百如”,十界即具有“千如”,可谓
∵朝点、线、面、体而发展开来。
∵其次,就“佛界释”内容而言,“佛界”乃十法界中之
∵最高者,“佛界”就“如是相”而言,即“非相”、“非无
∵相”名之为“相”,依次,“性”、“体”、“力”、“作
∵”、“因”、“缘”、“果”、“报”,亦复如是,乃至“
∵佛界”就“如是本末究竟等”而言,即“非本末究竟等”,
∵“非无本末究竟等”名为“本末究竟等”,总而言之,“佛
∵界”的“十如”,超越思议分别,而为一般人所不易知晓,
∵唯“佛如来”真知“十如”之横广竖深,还比菩萨之“了了
∵照了十如”更胜一筹(13)。
∵在此,就智者之所以设定“十如”为“十界”诸法之共
∵通范畴一事,作一补充说明,据〈法华文句〉卷三下所记,
∵智者提到有一位叫达摩□多的人,他拿〈大智度论〉的“九
∵种法”,即所谓“体”、“法”、“力”、“因”、“缘”
∵、“果”、“性”、“限碍”、“开通方便”九种,来比配
∵对照解释〈法华经〉的“十如是”∵(14),∵而在智者之前,
∵〈大智度论〉的“九种法”特别被视为是“一切诸法之普遍
∵范畴”,因此,智者就以此为先例,亦为根据,终于提出“
∵十如”也是“十界一切诸法之共通范畴”,并予以重视,后
∵代学者,∵有称“十如”为“活法门”者∵(15),足见其在学
∵者心目中之份量。
∵─────────────
∵13∵参阅法华文句卷第三下,大正34,p.43上。
∵13∵参阅法华文句卷第三下,大正34,p.42。
∵13∵参阅佛祖统记第十五,了然大师传,大正∵49,p.226∵下。
∵187页
∵总之,“十界”是〈华严经〉之所说,“三世间”是〈
∵大智度论〉之所说,“十如”是〈法华经〉之所说,而〈法
∵华经〉是天台宗之所依经典,因此之故,“十如”得到后代
∵天台学者特别重视与普遍爱好,如说法华“十如是”乃“活
∵法门”也,前已述及,或如荆溪湛然大师赞扬“十如”思想
∵为“法华之理本,∵诸教之端首,∵释教之关键,众生之依止。
∵(16)”足证“十如”思想在“天台宗人”心目中之崇高地位。
∵三、一念三千
∵(∵1∵)“一念三千”之体系构造与根本原理
∵智者在〈法华文句〉与〈法华玄义〉两书中提到“十界
∵互具”、“百界千如”思想,至于“一念三千”思想,则在
∵〈摩诃止观〉一书中才提及,这是一系列的思想进展,而“
∵一念三千”思想可谓总其成,现在就从中去发现它的体系构
∵造与根本原理。
∵在“十界互具”思想之中,所谓“十法界”系出于〈华
∵严经〉十地品,即“地狱界”、“饿鬼界”、“畜生界”、
∵“阿修罗界”、“人间界”、“天上界”、“声闻界”、“
∵缘觉界”、“菩萨界”、“佛界”,从表面上看“十界”,
∵每一界都是独立的世界,各自差别的世界,而从实质上去看
∵“十界”,则发现从“地狱界”到“佛界”之每一界,都内
∵具其他的九界,这是意谓着,在个别之中蕴含着全体之意,
∵也就是说,各自界包含十界全体而自成一个小宇宙,而每一
∵界与其他九界则形成“互具”关系,因此,“十界互具”即
∵构筑了“百界”。
∵在“百界千如”思想之中,“十如是”是重要概念,所
∵谓“十如是”乃出自〈法华经〉方便品,即“如是相”、“
∵如是性”、
∵─────────────
∵16∵见于法华文句记卷第四中,大正34,P.222上。
∵188页
∵“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
∵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这“十如”可说是“十界”之存在与认识范畴,因此,在“
∵百法界”之中,其每一界都具有“十如”,而形成“千如是
∵”的世界,这就是所谓“百界千如”。
∵在“一念三千”思想之中,所谓“三世间”,系出自〈
∵大智度论〉卷四十七,即“国土世间”、“众生世间”、“
∵五阴世间”,此“三世间”,与前面所说的“百界千如”一
∵一配合相乘,而自然形成整然有序的“三千世间”,而在〈
∵摩诃止观〉认为,在日常现前的“一念心”,即具备“三千
∵世间”,这是“十乘观法”中的“观不思议境”之内容,亦
∵即是修道者所观想与体验之境界,因此“一念三千”是“天
∵台止观”之指标,也是天台法门之中,最为人所向往与津津
∵乐道者。
∵在微细的“一念心”之中,本具着「十法界”、“百法
∵界”、“千如是”、“三千世间”,这种思想正是“一即一
∵切”、“个别即全体”(个别之中蕴含着全体)的原理之具
∵体反应,深切言之,即在有漏的、阴妄的“一念”之中,即
∵本具着「有漏的诸法界”与“无漏的佛法界”,因此,所谓
∵“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乃是“一念三千”实践
∵者所趣向的目标。
∵智者大师生平爱读〈维摩经〉,也常讲〈维摩经〉,并
∵精于撰述维摩义理,而〈维摩经〉中所谓“芥子可容须弥山
∵”之想法,正是“一即一切”思想模式的反映,而这种思惟
∵模式深深影响智者的心灵运作与根本设计,因此可以说,智
∵者有名的“一念三千”说正是“一即一切”之根本思惟原理
∵之高度而充分之表现。
∵(2)“三千世间”之涵义与组织结构
∵“百界千如”之实相论,乃是天台理论宝典〈法华玄义
∵〉之
∵189页
∵核心思想,而“一念三千”思想,乃是天台实践宝典〈摩诃
∵止观〉之精华所在。
∵所谓“三千”,即“百界千如”乘以“三世间”而成,
∵“三世间”之说,乃出自,〈大智度论〉卷七十所谓“世间
∵有三种,一、五阴世间,二、众生世间,三、国土世间。”
∵就“三千世间”全体的涵义而言,系意谓着在时间、空
∵间中的“所有差别相”,其中,如“五阴世间”,即指谓着
∵构成“十界”共通要素的“身心差别相”,如“众生世间”
∵即指谓着「正报的差别相”,如“国土世间”即指谓着「依
∵报的差别相”,而总括全体法界之“所有差别相”,即称之
∵为“三千世间”,更正确言之,即以“三千”为象征而“摄
∵尽一切诸法无限差别相”,其寓意深远,值得吾人三思。
∵所谓“一念三千”就是“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之意,
∵此说乃依据〈摩诃止观〉卷第五上所云:
∵夫一心具十法界,一法界又具十法界,即成百法界
∵,一界具三十种世间,百法界即具三千种世间,此
∵三千在一念心,若无心而已,介尔有心,即具三千
∵(17)。
∵上面就其大体涵义而言,今就特别以“三世间”之涵义
∵与组织加以细说,以便从中领略“十法界”之种种风貌,详
∵情阐释如下:
∵先就“三世间”之基本含义说明如下:
∵1.五阴世间:由“色”、“受”、“想”、“行”
∵、“识”五种要素构成的世间。
∵2.众生世间:即正报的有情世间,依五阴而成立,
∵如动物、人类等。
∵───────────
∵17∵见于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4上。
∵190页
∵3.国土世间:即依报的器世间,如山河大地等
∵次就“五阴世间”在“十法界”中,有不同层次的心理
∵特质,说明如下:
∵1.第一层:“地狱”、“饿鬼”、“畜生”三界之“五阴”
∵是“有漏的恶”。
∵2.第二层:“阿修罗”、“人间”、“天上”三界之“五阴”
∵是“有漏的善”。
∵3.第三层:“声闻”与“缘觉”二乘之“五阴”是“无漏”。
∵4.第四层:“菩萨”的“五阴”是“亦有漏”、“亦无漏”。
∵5.第五层:“佛”的“五阴”是“非有漏”、“非无漏”(18)。
∵再次就“众生世间”在“十法界”中,有不同层次的生
∵活特质,说明如下:
∵1.第一层:“地狱”、“饿鬼”、“畜生”三界之众生
∵是“受罪与痛苦的众生”。
∵2.第二层:“人间”界之众生是“苦乐参半的众生”。
∵3.第三层:“天上”界之众生是“享乐之众生”。
∵4.第四层:“声闻”、“缘觉”二乘之众生是圣洁的
∵“真圣众生”。
∵5.第五层:“菩萨”界之众菩萨是上求菩提,下化众生
∵之“大士众生”。
∵6.第六层:“佛”界之众佛,常住寂光,慈悲为怀,利
∵乐有情之“尊极众生”(19)。
∵再其次,就“国土世间”在“十法界”中,有不同层次
∵的居住空间,其质料与品味殊异,说明如下:
∵─────────────────
∵18∵参阅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2。
∵19∵同上注。
∵191页
∵1.第一层:“地狱”界,依住于“赤铁”世界之中,
∵犹如燃烧着的炼狱般。
∵2.第二层:“畜生”界,依住于“地”、“水”、
∵“空”世界之中,犹如动物以居住环境论,
∵有陆栖、水栖、飞禽。
∵3.第三层:“阿修罗”界,依住于海畔、海底。
∵4.第四层:“人间”界,依住于“地”,人住于大地之
∵上,是大地之子,生长于斯,老死归于斯。
∵5.第五层:“天上”界,依住于“宫殿”。
∵6.第六层:“菩萨”界,根据其所证之高低,依住于
∵“地”、“宫殿”、“方便土”、“实报土”
∵等。
∵7.第七层:“佛”界,依住于“常寂光土”,永恒寂静
∵光明之最高理想境域(20)。
∵最后,依“十如是”解明“十法界”、“三世间”,
∵以使吾人对“三千世间”之组织结构有进一步的了解。
∵在〈摩诃止观〉中,把“十法界”分为四类,即三恶道
∵、三善道、二乘类、菩萨佛类,现就依“十如是”来解明“
∵十法界”(四类)、“三世间”之种种,为清楚起见,逐一
∵说明如下:
∵(甲)五阴世间:四类之“十如是”
∵1.三恶类:以表苦为相,定恶聚为性,摧折色心为体,
∵登刀入镬为力,起十不善为作,有漏恶业为
∵因,爱取等为缘,恶习果为果,三恶趣为报
∵,本末皆痴为等。
∵2.三善类:以表乐为相,定善聚为性,升出色心为体,
∵乐受为力,起五戒十善为作,白业为因,善
∵爱取为缘,善习果为果,人天有为报,应就
∵假名初后相在为等。
∵3.二乘类:表涅盘为相,解脱为性,五分为体,无系为
∵力,
∵─────────────────
∵20∵参阅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3。
∵192页
∵道品为作,无漏慧行为因,行行为缘,四果
∵为果,即后有田中不生故无报。
∵4.菩萨、佛类:缘因为相,了因为性,正因为体,四弘
∵为力,六度万行为作,智慧庄严为因,
∵福德庄严为缘,三菩提为果,大涅盘为
∵报(21)。
∵(乙)众生世间:四类之“十如是”
∵众生世间即所谓正报世界,它是假名无体,分别揽实法
∵假施设。
∵〈摩诃止观〉卷五上仅轻描淡写说道:“所谓恶道众生
∵相性体力究竟等云云,善道众生相性体力究竟等,无漏众生
∵相性体力究竟等,菩萨佛法界相性体力究竟等,准例皆可解
∵。(22)∵”
∵“众生世间”依前“五阴世间”而成立,并非于“五阴
∵世间”之外,而另有实体,所以“众生世间”只是假名施设
∵,更且,“众生世间”依前“五阴十如是”而可能,因此仅
∵略说之。
∵(丙)国土世间:十法界(四类)之“十如是”
∵“国土世间”即所谓依报世界,依报只依正报之因而存
∵在,并无独存的必然性,而且,“国土世间”与“众生世间
∵”一样,都是依前“五阴十如是”始可能成立,故略说之。
∵〈摩诃止观〉卷五上仅略谓:
∵国土世间亦具十种法,所谓恶国土相性体力等云云
∵,∵善国土、无漏国土,∵佛菩萨国土相性体力云云
∵(23)。
∵以上总说“三千世间”之涵义与组织,事实上,“三千
∵世间”只是方便立名,若归其源头,则为“一心”、“一念
∵”之所造,
∵───────────
∵21∵同上注。
∵22∵同上注。
∵23∵同上注。
∵193页
∵故下面开始探讨“一念三千”说。
∵(3)“一念三千”说之思想线索
∵〈法华文句〉、〈法华玄义〉之“十界互具”、“百界
∵千如”思想与〈摩诃止观〉之“一念三千”思想是前后连贯
∵的一系列思想发展,因此,虽然“一念三千”,尤其“三千
∵”名相,一直要等到〈摩诃止观〉才正式被提出来,但其思
∵想线索与思惟模型早在〈法华玄义〉中已充分流露出来,在
∵此,特举稳健的北峰宗印的看法以资参证,据宗印说,约“
∵文”,“三千”唯是“止观”之独说,约“义”,“一念三
∵千”是“三大部”共通之所说∵(24),∵这见解是中肯的,现
∵在举〈法华玄义〉的一段话,来证实宗印所谓约“义”,“
∵一念三千”是“三大部”共通之所说的看法,据〈法华玄义〉
∵卷第二上云:
∵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
∵属一界,即具百界千如,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
∵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
∵土∵(25)。
∵上述引文是〈法华玄义〉卷二上,说“三法妙”时,解
∵释〈华严经〉的“游心境界”的一段精妙绝伦、发人深省之
∵文字,吾人可从中领悟其奥义,并清楚地看出〈法华玄义〉
∵,除了常被提到的“十界互具”、“百界千如”的思想外,
∵也连带提到“心幻师”及“众生”、“五阴”、“国土”三
∵世间,在此,隐约可见到未来“一念三千”思想之雏型,这
∵是不容忽视的。
∵智者在“一念三千”思想之酝酿过程中,曾受到〈华严
∵经〉的启发与影响,关于这一点,以下作一解说,以明其思
∵想线索之一端。
∵智者在〈摩诃止观〉卷五上云:
∵──────────────────
∵24∵参阅北峰教义第一,三千,卍续藏经第101册,p.229。
∵25∵见于法华玄义卷第二上,大正33,p.696上。
∵194页
∵不可思议境者,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
∵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26)。
∵上述引文,所谓华严云……,乃是取自〈华严经〉“第
∵十夜摩天宫菩萨说偈品”中之如来林菩萨的“唯心偈”,而
∵在〈摩诃止观〉中,以此〈华严经〉中之“唯心偈”作为“
∵一念三千”观心原理的经证,换言之,智者根据〈华严经〉
∵组织〈摩诃止观〉中的“一念三千”说,而“一念三千”说
∵,出现在“十乘观法”中的“第一说不思议境”,所谓“不
∵思议境”是指圆教的证悟内容而说,在此,智者组织精微而
∵雄大的思想建筑体系即所谓“一念三千”说,强调“心”与
∵“一切法”的关系是“不纵不横”的关系,并充分显示“个
∵别”与“全体”,“一”与“多”之“互具互融”的关系。
∵总之,智者在“一念三千”思想之酝酿与创造过程中,
∵〈华严经〉曾扮演“启迪者”的角色,如上述所提华严经中
∵的“唯心偈”,即其显着的一例,除此之外,还有〈华严经
∵〉的“广狭无碍”法门(见于华严经的初发心菩萨功德品)
∵及充满想像的寂灭道场(见于六十华严的世间净眼品)与“
∵莲华藏世界”(见于华严经的卢舍那品)等,都曾给予他(
∵智者)不可磨灭的印象与影响,在此不加细论,只点到为止。
∵(4)“一念三千”呈显“不思议境”
∵智者在讨论“不思议境”时,提到“一念三千”说,什
∵么是“不思议境”呢?要了解它,首先,先谈什么是“思议
∵境”,所谓“思议境”,即“藏”、“通”、“别”三教所
∵说的实相境界,其根本主张是“心生一切世间诸法”,如小
∵乘之“心生六界”说,即“心”生“地狱”、“饿鬼”、“
∵畜生”、“阿修罗”、“人
∵───────────────
∵26∵见于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2下。
∵195页
∵间”、“天上”之“六界”,再如大乘的“心生十界”说,
∵即“心”生“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
∵人间”、“天上”、“声闻”、“缘觉”、“菩萨”、“佛
∵”之“十界”。
∵其次,谈什么是“不思议境”,所谓“不思议境”,即
∵圆教所说的实相境界,其根本主张是“心具一切世间诸法”
∵,如天台圆教之“十界互具”、“百界千如”、“一念三千
∵”之说,智者的“心具说”是建立在“心法”、“佛法”、
∵“众生法”三无差别之理论基础上,诚如旧〈华严经〉第十
∵夜摩天宫自在品所说的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一切世间
∵中,莫不从心造,如心、佛亦然,如佛、众生然,“心”、
∵“佛”、“众生”是三无差别,所以,在此所用的“心具”
∵这一术语,不是“唯心论”的意义,而是在“色心平等”的
∵包容互动观点上,谈“本具”、“互具”、“互融”的关系
∵,事实上,就内容而言,“心具”与“天台学”常用的“性
∵具”术语,可说是异名同义,再就修道实践意义而言,用“
∵心具”这个术语,有其特殊含义,因在“心”、“佛”、“
∵众生”三无差别之基础上,原可尽情发挥“心具”、“佛具
∵”、“众生具”的“平等而差别”之理,不过,在实践上,
∵因“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故宜采用“就近取便”
∵的方法,即选择“心法”(心具)来修“止观”,以进入“
∵不思议境”,换言之,即透过“一念三千”法门,而开显“
∵不思议境”。
∵(∵5∵)“一念三千”说不是“唯心论”
∵“止观”是天台智者大师自己心中所行的法门(27),而
∵其精要主旨在“一念三千”说。
∵“一念三千”说,乍看之下,会误认这是“唯心论”的
∵世界观,事实上,非也,因“一念三千”之“一念”乃是“
∵介尔一念”,
∵───────────────
∵27∵参阅摩诃止观卷第一上,大正46,p.1中。
∵196页
∵亦即“任何一念”,而其意识即时展现“三千世间”内容,
∵也就是融入于“十界”、“十如”、“三世间”之实相范畴
∵之中,易言之,即任何个人,只要“刹那心”起,就本质上
∵与“三千世间”连结而同时显现于意识之中,若想进一步了
∵解“一念”与“三千”之关系,则可参阅智者在〈摩诃止观
∵〉卷第五上所说的一段名言:
∵亦不言一心在前,一切法在后,亦不言一切法在前
∵,一心在后,……若从一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
∵,若心一时含一切法者,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
∵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
∵,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28)。
∵从上述引文,清楚得知智者大师不采“唯心论”的解释
∵,而极力主张“一念”与“三千”不是先后、能所的关系,
∵而是不纵不横的关系,亦即“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
∵的关系,换言之,即一方面是“一念”主体之意识展开,另
∵方面是“三千世间”之同时展开,确切言之,即“一念”与
∵“三千”是在对立中显现平等,也就是在开显“一念即三千
∵”之圆融辩证法,更清楚言之,即“一念三千”表现“实相
∵”的两方面,一方面是“主体的意识过程”,另方面是“三
∵千世间之存在”,而两方面同时展开,因此,可以说,“一
∵念”与“三千”必然双双出现在主客、能所对立之场面中,
∵而又能充分展现彼此平等相即的关系,简言之,即“一而二
∵”、“二而一”之和谐圆融关系。
∵谈到此,尚有一点要补充,那就是,“止观”实践的要
∵领在“观心”,但这不是“唯心”的“观心”,而是“色心
∵平等”的“观心”,亦即以“色心对立”而体现“平等”的
∵“实相辩证法”,来作为“止观”的根本前提。
∵────────────────
∵28∵见于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4上。
∵197页
∵智者曾批判“唯心论”,好比对“地论宗”、“摄论宗
∵”之批判∵(29),∵诚如〈摩诃止观〉卷第五上云:“若从地
∵师,则心具一切法,若从摄师,则缘具一切法,此两师各据
∵一边。”∵(30)∵又如〈法华玄义〉卷第九上云:“或如地论
∵有南北二道,复加摄大乘兴,各自谓真,互相排斥,堕于负
∵处。”∵(31)∵皆为其明显例证,其批判重点是,他认为,“
∵地论宗”的“唯心论”主张“一切法”的根源是“清净心”
∵或“法性心”,而“摄论宗”的“唯识论”主张“一切法”
∵的根本是“阿黎耶识”∵(32),∵以上两种皆属“思议境”,
∵而“天台圆教”主张“心具三千”说,即“日常的现实心”
∵与“所有诸法差别相”寸步不离,换言之,即随时随地,“
∵日常一念心”起,即刻展现“三千世间相”,这就是所谓“
∵不思议境”。
∵智者在〈摩诃止观〉谈“不思议境”时,曾引用〈华严
∵经〉之“唯心偈”经文,其原文如下:
∵不可思议者,如华严云,心如工画师,造种种五阴
∵,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33)
∵因此,有人误认天台“一念三千”说是一种“唯心论”
∵,其实,非也,为什么呢?我的回答是,智者大师有他自己
∵的哲学,他在此引用〈华严经〉之“唯心偈”经文,一来显
∵示出“经典启发灵感”的功能,二来举出“一念三千”之有
∵力经典证明,这种情况,就像“易经”启迪后学者一样,道
∵家、儒家等都可由〈易经〉得到启发,也可以随时引用〈易
∵经〉,并不会因引用〈易经〉而改变自己本来的样子与想法
∵,同理,智者大师也绝不会因引用
∵──────────────
∵29∵参阅法华玄义卷第五下,大正33,p.742中。
∵参阅摩诃止观卷第十上,大正46,p.134上。
∵30∵见于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4上。
∵31∵见于法华玄义卷第九上,大正33,p.792上∵。
∵32∵参阅维摩经玄疏卷第二,大正38,p.528中。
∵33∵见于摩诃止观卷第五上,大正46,p.52下。
∵198页
∵〈华严经〉而改变自己原来的“性具哲学”观点,而变成“
∵唯心论”者,总之,只要适切地去了解体会智者的根本哲学
∵原理,也就不会产生误解了。
∵〈摩诃止观〉一书是天台实践哲学之宝典,其出发点是
∵“观心”,这是因“佛法太高”、“众生法太广”,所以,
∵人们“就近取便”选择“心法”以“观心”∵(34),∵从人自
∵己的“一念心”入手,观当前的“一念心”,且从当前一刹
∵那心,即时扩散到全体,看到全体,掌握到全体,即所谓“
∵心具三千”,是“不思议境”,更妙的是,智者大师心思灵
∵巧,会移动观点,交换观点,好比前面谈“观心”、“心具
∵”、“不思议境”,而现在即可移到“观色”、“色具”、
∵“不思议境”之观点上,并全面投入之,追究其所以致此的
∵原因,乃在于智者始终站在“色心平等”的基础上,来看万
∵事万物,所以,才能表现得如此灵动自然而进入情况,因此
∵,若误认智者为“唯心论”者,实在是因未能彻底了解他的
∵哲学观点之故,若真正彻底了解智者的“一念三千”理论之
∵真义,也就不会误认“一念三千”为“唯心论调”了。
∵(6)“一念三千”说之实践意义与自觉心态
∵人人都知道,“理想”若离开“现实”,则只是一种“
∵空想”,因此,“真实的佛法”绝不会脱离现实,反会“正
∵视现实”,并“净化现实”,使“现实理想化”、“理想现
∵实化”,智者所说的“一念三千”,就充分发挥“正视现实
∵”、“把握现实”、“净化现实”的精神,所谓“一念”,
∵即指日常所起的“一念心”,所谓“三千”即指“三千种类
∵的世间”,事实上,也就是一切可能现起的存在状况,所谓
∵“一念三千”,即指“日常一念心”具备“一切可能的存在
∵样相”,需经过深刻内观、体验以证悟此“不
∵─────────────
∵34∵参阅般若波罗蜜多心经释要,卍续藏经第41册,p.470。
∵199页
∵思议境”,清楚言之,即正视日常一念,捕捉日常一念,并
∵进而净化日常一念;正视一切可能的存在状况,捕捉一切可
∵能的存在状况,并进而净化一切可能的存在状况,今以“十
∵界”之现起为例,作一说明,尽管怎么样微细的“日常一念
∵”,也会起“相状作用”,如不经意地,“嗔恚”念头一起
∵,则现“地狱界”,“贪欲”念头一起,则现“饿鬼界”,
∵“愚痴”念头一起,则现“畜生界”等,“无明爱欲”念头
∵一起,则现“人身界”,“禅悦定乐”念头一起,则现“天
∵上界”,与此相反地,那就是,观“四谛”即现“声闻界”
∵,观“十二因缘”即现“缘觉界”,发“四弘誓愿”即现“
∵菩萨界”,而与“真如”相应的,即现“佛界”,由此看来
∵,知“日常一念”即具“十界”而起现法界全体,因此,“
∵念头起处”就要“修”,要“净化”,乃修道者当务之急,
∵换言之,即“日常一念”乃“修道者”之“要紧处”、“用
∵功处”,这是虔敬而严肃之修道者所应具备的“自觉心”。
∵总之,“一念三千”说,是具有深刻修道意义之实践理
∵论,只可惜,到了宋、元时代,“一念三千”说,只流于形
∵式理论,且陷入争论不休的状态,而不去发扬其内在生命实
∵践之意义,以致完全丧失智者当年的原始修道精神与生命自
∵觉之深刻意义。
∵法华圆教是从“日常一念心”中去修,去观“三千不思
∵议境”,观到极处,法体的圆融相即景象自然现前,也就即
∵时达到了净化现实的修道最高目的。
∵结语
∵“一念三千”是智者大师自己心中所行的法门,其重要
∵性就像释尊在菩提树下所证悟之“十二因缘”一样,可说是
∵“身教”重于“言教”,所以,智者在〈摩诃止观〉提出“
∵一念三千”说,
∵200页
∵乃是为了教人“观心”,观当下“一念心”,落于何种“法
∵界”,且即此“一念法界”,观其“法性实相”,乃“即空
∵”、“即假”、“即中”。就生命体验、实践意义而言,这
∵是抉择时刻,处于“两者择一”的“决断瞬间”,诚如智者
∵所谓:“行人当自选择,何道可从。”∵(35)∵在上升与下降
∵之间,勇于选择“向上”、“向佛道”,这种“修行的决断
∵”与“离染工夫”,可使一切“众生”与“佛”同证“菩提
∵”、同证“诸法实相”。
∵透过“一念三千”之修道体验,可以体悟到“生死即涅
∵盘”、“诸法即实相”之不可思议境界,也可在当前“一念
∵心”中,即展现“三千世间”之形形色色,进一步清楚言之
∵,也就是说,现实的、具体的差别相即所谓“法相”,其与
∵“法性”之间,彼此不隔而圆融相即,正如“水”、“波”
∵的关系一样,“水”若离开了“波”,那将难为“水”,“
∵水”不能离开“波”,“波”也不能离开“水”,“水即是
∵波”,“波即是水”,易言之,“水”即是“千波万波之具
∵体差别相”,而“千波万波之具体差别相”亦即是“水”必
∵然表现之样态。
∵“一念三千”说有一重要意义,即对“现实”无限“了
∵解”、“肯定”与“关怀”,绝不逃避现实,也就是说,不
∵走超越路线,而走“内在即超越”的路线,实现所谓“现实
∵即唯一法界”、“娑婆即唯一寂光净士”之人间净土理想。
∵〈摩诃止观〉在修道的方便上,其所采用的“观心”方
∵法,乃是“介尔有心,即具三千”,以显示“不思议境”,
∵不只“观心”如此,“观色”也可适用此法,即所谓“一色
∵三千”、“任举一色,即具三千”,以显示“不思议境”,
∵诚如天台名言,∵所谓“一色一香,无非中道”∵(36),及常
∵言所谓“一沙一世界”、“一
∵─────────────────
∵35∵见于法华经玄义节要卷上,卍续藏经第44册,pp.347~348。
∵36∵见于止观辅行传弘决卷第一之二,大正46,p.151下。
∵201页
∵叶一菩提”,如此这般脍炙人口而耐人寻味,有若品茗时之
∵意境,充满温馨与甘美,宁静与满足。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