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课∵性具法门∵
“性具法门”是台宗一切理趣的极谈,是以法性本具一切善恶之诸法来体现宇宙万有真实性的圆妙正观。元代怀则大师在《天台传佛心印记》的开头就说:“只一具字,弥显今宗。以性具善,他师亦知,具恶缘了,他皆莫测。”说明性具学说比之华严宗的性起说,更能圆融地解释宇宙人生的真相。∵
我们的本觉心性,法尔具足佛界善法及其余九界恶法。因为总具十界三千的善恶诸法,所以叫作“性具法门”。这性具义是专就性体所具的功能而言,因觉性体中,本来没有善恶可言,只是在性体上天然地具有善恶染净之法。由此而知,十界既然互具十界的性德,那么烦恼生死也是心性所本具。烦恼生死既是心性所本具,则心性也具恶法。心性具菩提涅盘的善法也是如此。但这性恶之义,是台宗独特的理论,其他宗派都论性善,不主张性恶,台宗则特重此义的发挥。∵
有性德所具也必有修德所成,所以心性虽然常住不改,但全体在迷时,必须依靠智慧观行来返照觉性,由性德而起修德。藉此来断一切修恶成一切修善。性德是理,修德是事,以本来相即不二而言,则修外无性,性外无修。在性一边言,则全修成性;在修一边言,则全性起修。虽然全性起修而未尝少亏性德,因常不改故;虽全修成性,而未始暂阙修德,因常变造故。修又有二种:一是顺修,全性起修,返本还源,以智明而成菩提;二是逆修,背性成迷,造恶受罪而成轮转。因此违背自性而动的就是恶,顺于自性而动的就是善,只是一体的迷悟不同。∵
再进一步说,善恶既然是心性所本具,那么诸佛也有恶,阐提(断善根者)也有善,二者都不可断坏。所以说:“如来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又说:“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尽,但性恶在。”在性具的三千而言,阐提与佛于三千善恶,不断纤毫;在缘起的三千而言,阐提因染逆之极,所以说断修善尽。因为善性不断的缘故,阐提遇到善缘也能开发善德而生善根;又因性恶的缘故,诸佛以慈悲力,还能起恶,入阿鼻地狱,化恶众生,虽起于恶,而不污染障碍,通达恶际即是实际,能以五逆相而得解脱。又大智无住,不缚不脱,故能行于非道,即通达佛道。如《无行经》中说:“淫怒即是道,痴恚亦复然,如是三法中,具一切佛法”,由此而成无作妙行。阐提因有污染障碍之故,不达无二圆融之理,所以处处系缚,不得解脱。∵
其次,阐提因为邪见愚痴而断于修善,不了达性善本空,因为不达,以后还被修善所染,所以修善还得生起,即以修善治修恶,则使修恶不得生起,逐渐成就善法。佛因为空慧断了修恶,了达性恶本来清净,不取不舍,因了达恶的本性,所以于恶自在。因此不被修恶所污染,所以修恶不能再生起,因此佛永远没有修恶。又因于恶自在故,能随缘而起权恶,广用一切诸恶法门,化度众生,终日用之,终日不染,一切诸法平等一如,应用自在,无非是自性的妙用。∵
性具善恶对人类社会的进化、思想道德的提高、佛教徒的进取修善能起鼓舞作用,因此是十分积极的。它能使人自觉去恶,积极修善,开发自性所具的一切妙德。∵
因心法近要冥易于观行,以上就心性讲性具善恶:然台宗不仅讲心性具善恶,也讲性具十界,性具三千,更讲色法体性亦具三千。湛然大师《止观辅行传弘诀》卷五说:“学者纵知内心具三千法,不知我心遍彼三千,彼彼三千互遍。”知礼大师在《十义书》卷上进一步阐发此说,认为①性具三千虽有依正、色心、内外、己他的区别,但却都是彼此融泯,举一全收。②内外色心既是互具互收,就能随观一境,皆具三千。因此修外观时,就应当先揽万法唯一色,然后于此一境而观诸法。③外观原为对治内着,若说色不具三千,还要摄外归内,摄色归心,便更增内着。∵
因此,性具法门就包括色心(心境)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又是二而不二,不二而二的,其理体与三千诸法都一样是即空、即假、即中的诸法实相。故从观行(包括自行、化他)方面说,性具是法门;从体性方面说,性具无论能所,都是实相。又一一法当体即是实相,一一法无非法门,实相法外无法门,而法门也未曾离实相。学人何不于此法门通达此实相呢?既是性具,又何劳他求?∵
练习题:∵
1.∵什么叫性具法门?∵
2.∵性具法门就什么而言?∵
3.∵为什么我们法性会具有善恶一切诸法?∵
4.∵什么叫修德?修善和修恶怎么解释?∵
5.∵什么叫全性起修,全修成性?∵
6.∵阐提为什么能再起善根?∵
7.∵诸佛为什么能行恶法?∵
8.∵怎样才能于一切恶法中得自在?∵
9.∵性具除讲心性善恶外,还有何内容?∵
思考题:∵
1.∵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盘与性具善恶及修成善恶的关系如何?∵
2.∵性具法门对修行人有哪些作用?∵
第十四课∵无情有性∵
“无情有性”是天台荆溪***所提出的佛性论,他以十不二门来论证无情具有佛性的甚深道理。∵
“无情”是指一切没有生命的事物,“有性”是指具有佛的觉性。台宗依据色(物质)、心(精神)不二,依(依报)正(正报)不二的融即理论,说明佛性周遍法界,不因有情无情而有间隔,所以一草一木、一砾一尘,都具有佛性。∵
这里的佛性系指三因佛性。佛性有正因、了因、缘因三种不同阶段,所以叫做“三因佛性”。∵
一、正因佛性正是中正之义,即离一切邪非的中正真如,所以叫做“正因佛性”。这中正真如,非常非无常,譬如土内的金藏,虽然还没开发出来,但确实已具备了真金。这正因佛性也一样,虽遍及一切有情无情,但还未开发出来,所以是非常(不显现妙德),又确实存在其中,所以是非无常(常含其中)。∵
二、了因佛性了是照了之义,即照了真如中正之理的智慧,所以叫做“了因佛性”。譬如有人善知金藏,能以智慧观察金藏,而这智慧坚固不可破坏。这了因佛性也一样,以觉智来观照佛性非常非无常之体,智与理相应,正确无谬,不可破坏。∵
三、缘因佛性缘是缘助之义,即资助智慧,开发正因中的一切功德善根,所以叫“缘因佛性”。譬如耘除积草,掘出金藏,金藏的全部作用就能显现。这缘因佛性也一样,一切非常非无常的功德善根,通过觉智的资助,开发而显现中正的性德,圆满果觉大用。∵
前一正因是理佛性,后二了缘是行佛性,在理佛性外没有行佛性,也不是法性外,另有佛性。因为法性中,本来就具有所显的理性与能显的觉用,所以法性所在,即有佛性;佛性所在,必有三因,三因即法性,法性即三因。法性普遍一切有情无情,因此在有情而言,则成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在无情而言,则成立一切草木国土都有成佛的理趣。所以无情也具有三因的佛性。∵
再进一步说,既然色心不二,有情无情,同是一个三千,法体无别。因此有情之外没有无情,同样无情之外也没有有情。所以有情的发心修行,即是草木等无情的发心修行;一人发心修行,也就是整个法界的全体发心修行。一佛成道了,全法界无非是此佛的依正。但是凡夫因被缘起的现象所局限而生执着的迷见,所以认为有情有性,无情无性。如悟证法体的融妙不二之理,则有情无情,同是一体,自他色心同具佛性。∵
为使学人明无情佛性之理,湛然大师在《止观辅行传弘诀》中从十个方面加以论说,佛性应具三身,而法身遍一切处,当然不舍于无情;三身体相即不离,既法身遍一切处,则报应也遍于诸法,如此则三身皆不舍无情;事相上分情与无情,而理上情与无情不别,则有情既有佛性,无情也必有佛性;凡情迷妄分别依报正报,而理智上言,依正不二,身土相称,常寂光即法身土,不舍无情,教说还分情与无情,而证道则二而不二;俗谛分有情无情,真谛则其体一如;摄法于心,心外无法,心遍万法,不隔无情,从因从迷,分情、无情,从果从悟,佛性恒同;随宜教化,分别二者;三教说无情无佛性,圆教则主说佛性遍于有情无情。《维摩诘经》说:“众生如故,一切法如”。∵
湛然大师更进一步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此说:“若论无情,何独外色?内色亦然。故《净名》云:‘是身无知,如草木瓦砾。’若论有情,何独众生?一切唯心,是则一尘(一色一季无情)具足一切众生佛性,亦具十方诸佛佛性。”∵
色心不二,是从境妙而立名来阐述无情有性的道理。除此还有依内外不二(智)、性修不二(行)、因果不二(位法)、净染不二、依正不二、自他不二(感应神通)、三业不二、权实不二(说法)、受润(眷属利益)等不二融即的妙理使观修之人通达佛性,圆证实相。∵
无情有性的道理不能在事物的表面上去观察,而要深入缘起之源——法性,也即真如、佛性、如来藏等。因为一切法“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还归此法界”。须从理智、体性、悟证、圆融、真谛上体悟,有情无情,在本质上完全一样。这便是天台宗关于精神与物质同一性的认识观。∵
练习题:∵
1.∵什么叫无情有性?∵
2.∵台宗是依据什么来说无情有性的?∵
3.∵佛性指的是什么?∵
4.∵三因佛性是什么意思?∵
5.∵怎样从法性与佛性的关系上论证无情有性?∵
6.∵怎样从色心不二上来论证无情有性?∵
7.∵为什么说有情的发心修行,即是一切草木等无情的发心修行?∵
8.∵为什么说一人发心修行,就是全法界发心修行?∵
9.∵湛然大师从哪些方面论说无情有性?∵
思考题:∵
1.∵无情有性是否说明了精神与物质是同一性的?∵
2.∵无情有性对于认识人生世界有什么作用?对于我们修行人有哪些积极意义?∵
第十五天台宗的判教∵
“判教”是佛弟子总结判释佛法的一种技巧,即把释尊一代说法的时间前后与内容深浅进行适当的分类编排的方法。这种判教法有以下四个作用:一、把三藏十二部分类,确定其说法时间与内容的归属,以便进行比较和研究。二、从时间与内容上,确定佛法理论的大纲,整理成各各不同的理论体系,以便归纳整个佛法。三、便于学者用较短的时间了解佛陀一代时教的内容,并还可以在学行的意境上与悟证位次上,进行对照。四、在判释之后,各宗便可基此发挥其理论与观行体系的圆满与深妙。因此,判教在佛教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各宗的判教是不一致的,如三论宗立二藏(声闻、菩萨)、三轮(根本***、枝末***、摄末归本***);法相宗立三时教(有、空、中道);华严宗立三时、五教、十宗等。而天台宗是将释尊的一代时教判释成五时与八教。∵
五时八教是智者大师根据《华严经·如来性起品》的三照三譬,《涅盘经·圣行品》的五味相生譬《法华经·信解品》的长者穷子喻,而把佛陀说法时间顺序分为五个阶段,把说法形式方法和教理内容各分为四类。∵
五时指:第一华严时,佛陀成道最初三七日对法身大菩萨及宿世根熟众生,讲《华严经》大法,正说圆教,兼说别教。小乘顿根人如聋如哑。此时如从牛出乳,为五味中的乳味。第二阿含时,佛为钝根小机人在鹿野宛十二年间说三藏教《四阿含经》。此时如由乳制成酷味。第三方等时,阿含后八年间,佛说《维摩》、《思益》、《楞伽》、《楞严》、《金光明》、《胜鬘》等经。并谈藏、通、别、圆四教,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使小乘人耻小慕大。此时,如将酷加工成生酥。第四般若时,方等之后二十年间,为已回小向大的小乘人说《般若经》,以明诸法皆空,融合大小乘于一味,破斥其对大小乘的分别偏执,正说别圆,兼说通教。又如生酥制成熟酥。第五法华涅盘时,钝根小机渐已调熟,佛于最后八年间说《法华经》,正明圆教,畅出世本怀,开权显实,会三乘归一乘,令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授记作佛。临示灭一昼夜,说《涅盘经》追说四教,追泯四教,扶律谈常。此时如从熟酥精制而成醍醐味。∵
此五时判教,又分通五时和别五时,上说是别五时。通五时,指佛陀教化众生时,不拘次第,依众生的根机深浅不同,相应受教者的能力而说,使其各得不同的法益,以显教法的圆融无碍。∵
“八教”分为化法四教与化仪四教二大类。化法是说法的内容,化仪是说法的方式方法。化法四教是:藏教、通教、别教和圆教;化仪四教是:顿教、渐教、秘密教和不定教。∵
从化法四教的内容看,藏教正化二乘,傍化菩萨,依生灭四谛、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事六度行、实有二谛,修析空观,证偏真涅盘;通教正化菩萨,偏傍化二乘,明无生四谛、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理六度行、通教二谛三谛之理,修体空观,证真谛涅盘;别教独被菩萨,明无量四谛、不思议生灭十二因缘、不思议六度十度、别教二谛三谛之理,修次第三观,证中道无住涅盘;圆教化最上利根之人,也普摄一切行人,明无作四谛、不思议不生灭十二因缘、称性六度十度、不思议二谛、圆妙三谛,圆修一心三观,圆证三德(法身、般若、解脱)涅盘。∵
从化仪四教的方式看:顿说无上大法,不带方便法门的是“顿教”。从小乘法以方便入门,渐渐过渡到大乘的是“渐教”。佛所说法,各人悟证各异,互相不知的是“秘密教”。佛所说法,各人虽悟证各异,而彼此相知的是“不定教”。∵
上述八教穿插在《法华》以前的四个时期。《法华》开权显实,会渐归顿,融摄一切法门,是一代化导的终极,超出八教之表,称为“纯圆独妙”之法。∵
判释佛教不仅仅是文字义理上的归类,更重要的是通过善巧的教判,去掌握宇宙人生各层次的真理,形成圆融通摄的大智慧正观,并以此鉴照现实人生中的一切问题,摄受现代社会中各种知识,再进而判断时代众生的根机与需要,以敏锐的眼光与深邃的智慧及灵活的方便,随机发挥,善巧立义,使自身永远走在时代的前面去引导众生,共证菩提大道。∵
练习题:∵
1.∵什么叫判教?∵
2.∵判教有哪四种意义?∵
3.∵各宗的判教有什么不同?∵
4.∵五时所说法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5.∵藏、通、别、圆各有什么内容?∵
6.∵顿、渐、秘密、不定是什么意思?∵
7.∵为什么说《法华》超越八教之表?∵
思考题:∵
1.∵判教对佛教的弘化作用有哪些?∵
2.∵判教是站在那个角度去判的?是主观的或是客观的?∵
3.∵如何运用判教的智慧去应用于人生现实?∵
第十六课∵本迹权实论∵
洞悉释迦如来本迹权实的施化妙旨,是台宗行人把握佛陀一代时教,了达究竟真意,彻悟诸法实相的又一重要途径。∵
“本”是如来所内证的法身理体,“迹”是八相示现的应化方便;对三乘之机而方便说法是权,开显实际理地如实指明的是实。∵
《妙玄》卷八上释本迹有六义:“谓本者理本,即是实相一究竟道;迹者,除诸法实相,其余种种皆名为迹。又理之于事,皆名为本;(说理说事,皆名教迹也。又理事之教,皆名为本;禀教修行名为迹。……)。又行能证体,体为本;依体起用,用为迹。又实得体用名为本,权施体用名为迹。又今日所显者为本,先来已说者为迹。约此六义以明本迹也。”∵
别说本迹唯依释尊而说,也共分六义:∵
一、理事的本迹论从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理即是本时的实相真谛,一切法即是本时的森罗俗谛。由实相的真本垂示于俗迹,如果寻于俗迹即能显示真本,本与迹虽有差别,但都是不可思议的。经中说:“一切法空如实相,但以因缘有,从颠倒生。”正是说明这理性的本迹。∵
二、理教的本迹论本时所照的二谛俱不可说,都叫做本,若佛方便说之即是二谛之教,所说言教叫做迹。如果没有二谛之本,就没有种种言教。反之,假如无言教之迹,哪能显示二谛的真本?所以本迹虽有差别,不思议的道理是一样的。经中说:“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以方便力故,为五比丘说”。正是此意。∵
三、教行的本迹论释尊最初禀承先佛的言教以为本,才有了修因至果的行持。由于依教而解理,再进而起于修行,由修行的悟证会通于言教中的妙理。本迹虽有不同,不思议的教行依然是一。经中说:“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佛子行道已,来世得作佛”。正说明了教本行迹的道理。∵
四、体用的本迹论由过去最初修行契入理体证于法身为本,因为初得法身之本,所以依体起应身之用。由于应身才得显法身的妙用。法应二身虽有体用的不同,而不思议之道是不二的。经中说:“吾从成佛以来,甚大久远若斯,但以方便教化众生作如是说”。∵
五、实权的本迹论释尊最初久远时中证得法应二身,都叫做实证之本,中间数数唱生唱灭种种权施法应二身,都叫做权施之迹。假如没有初得法应之本,就没有中间的法应之迹。由迹显本,虽有权实之不同,不思议的道用全体相即。∵
六、今已的本迹论《法华》以前所说的事理乃至权实等,都叫做迹,现在法华所讲久远事理乃至权实,都叫做本。因为没有“今”所明久远之本,就无以垂示已说之迹;没有“已”说之迹,就无法显示“今”本。“今已”,虽有时间差异,其不思议的妙用是一致的。经中说:“诸佛法久后,要当说真实。”∵
本迹二者的关系是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同样不可思议。∵
智者大师将本宗所宗依的畅佛本怀的《法华经》分迹、本二门。前十四品为迹门,后十四品为本门。迹门为理圆,本门为事圆,二门皆为显示圆教一实相之妙理。又二门虽各有种种权实,但总而言之,迹即是权,本即是实。且为实施权,权含于实;开权显实,权即是实,法华会上,若迹若本,若权若实,无一不真实。因此学佛行人既不能执迹迷本,执权废实,又要了达本迹二门皆是妙门,权实二法皆是妙法,二而不二,微妙难思。∵
了悟如来本迹权实,就明白佛与弟子间的种种言说指示,皆是方便引导,使令悟证本具佛性,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祖宗教皆是迹是权,唯有自心所证方是根本实际。所以证于自心者,也即证齐于佛界之德量,也即平等于众生之法性,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本迹权实的事理全消归自心,由是体用一如,妙施无尽。∵
练习题:∵
1.∵什么叫本迹?∵
2.∵什么叫权实?∵
3.∵如来为何要为实施权、开权显实?∵
4.∵理事的本迹变其义如何?∵
5.∵理教的本迹其义如何?∵
6.∵教行的本迹其义如何?∵
7.∵体用的本迹其义如何?∵
8.∵实权的本迹其义如何?∵
9.∵已今的本迹其义如何?∵
10.∵本迹二门与权实的关系如何?∵
思考题:∵
1.∵从如来的本迹权实中,你了悟了什么真理?∵
第十七课真正的信解∵
依天台教观修证佛法,虽然离不开天台祖师的教典与理论文字,但千万不要执着于教典文字,而应该藉教观心,以求大开圆解,而后蹑解起行,乃至行起解绝。但此处的解字,非是私心妄加穿凿附会,而应深信佛祖言说,解佛祖真实义。∵
因此,学习了历史与理论之后,应立志于菩提心愿的熏修,不断地开发本有的功德。智者大师在《渐次止观》卷一中说:“以中道正观,以诸法实相,怜愍一切,起大悲心,发四弘誓愿……。行者若能发此四愿,善知四心摄一切心,一切心即是一心,亦不得一心,而具一切心,是名清净菩提之心。因此心生,得名菩萨。”∵
真正的信是要在不断地解悟中开发的,所以听闻、阅读、思维、观察、体验对于菩提真信都有增上的作用,而真实的领解却应以如实的心智去观照,彻见自心的实相。即不寻行数墨,依文解义更不离经判道。重在消归自心,行证自心本具功德。∵
因此,解读佛祖着作,也就是解读广大无边具一切功德妙用的我们的自心,故其真解也无边无际,不可穷尽。佛法无边,众生无量,心法无穷,只有一一以圆融的见地,会入不可思议的性具之中,才能知一三三一的现实妙旨。∵
真正的信解即是止观的现行,如慧思大师在《大乘止观法门》中说:“所言止者,谓知一切诸法,从本已来,性自非有,不生不灭,但以虚妄因缘故,非有而有。然彼有法,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体无分别。作是观者,能令妄念不流,故名为止。所言观者,虽知本不生,今不灭,而以心性缘起,不无虚妄世用,犹如幻梦,非有而有故名为观。”∵
了悟无分别之止,则无明止歇,妄念不流,清净心即能显现。善解妙分别之观,则念念觉了前境,妙达诸法。∵
真如之性德,佛道之心海,都在止观不二的信解中真正确立。∵
真正的圆信圆解,应从以下六个方面建立:∵
一、信理圆信诸法实相等台宗的一切真理。∵
二、信事圆信止观等种种方便,确为入道的事用。∵
三、信自圆信自心本来具足一切佛的功德。∵
四、信他圆信诸佛及台宗历代祖师早已悟证大道,真实不虚。∵
五、信因圆信依圆解所起心因地圆行,必是相应佛道的正因。∵
六、信果圆信止观圆修的正因,必能感得三德秘藏的殊胜佛果。∵
从真正的信解之后,行人也将以佛道为本而修于自性的佛法,解从最高处信入,行从最圆处走出。圆信圆解要在最平常处,透现实相的妙明之光!∵
“佛法大海,惟信能入”,“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圣教义理甚深无上,倘心凡夫见地想完全搞懂才肯信受,那将非常困难,难免当面错过。但若对最起码的是非邪正都不能明辩,满足于道听途说,一知半解而笃信不疑,那将有走上邪路的危险。所以古人说:“有慧无信增邪见,有信无慧增愚痴。”所以学佛之人首先要深信诸佛诸祖没错,深信自利利他的真正的解脱之道没错,但要有智慧分别方便说和究竟说,更要有智慧不赶时髦,不瞎起哄,不上打着佛教旗号招摇撞骗的当,这就需慧解。信解之后,更须行证。有解无行,说食数宝;有行无解,盲行瞎练。真正的信解,能保证行证不出差错,而笃实的行证又能证明信解是否正确。信解行证四者相互资助,真至究竟解脱。这是修行一切佛法的必由之路。∵
练习题∵:∵
1.∵为什么要真正的信解方得佛法利益?∵
2.∵为什么不能以研究全部史料为能事?∵
3.∵为什么要真正发菩提心方能圆解佛法?∵
4.∵圆信圆解的实际做法是怎样的?∵
5.∵如何在解读佛祖言教中解读自心?∵
6.∵止、观二义在信解中起到怎样的作用?∵
7.∵真正的信解应从那六个方面建立?∵
思考题:∵
1.∵应以什么态度解读天台教籍?∵
2.∵检查自己的信解是否合于真正的信解?∵
3.∵深刻体会信解行证四者的关系?∵
第十八课∵皈依的境行观∵
由皈依的正境而起正行,然后观照一心的谛理,开显本具的性德,这是台宗学人在信解佛法后,应当遵行的基本步骤。∵
所皈依的正境即是佛法僧三宝,所起的正行即是念诵、思维、观想、体悟的四重方便,而能生起的智即是解智、体智、相智与用智。∵
一、皈依的念诵法行每日念诵下文六次,以作为真正皈依者的发心与正愿:∵
愿皈依佛陀耶,发无上菩提道心,念念觉悟,开显法身性体,圆成妙觉德量!∵
愿皈依达摩耶,发无边法智慧心,念念观照,开显报身光明,圆成妙相智量!∵
愿皈依僧伽耶,发无漏无碍净心,念念了妄,开显化身妙用,圆成妙净方便!∵
二、皈依的思维法行阅读有关三宝事理二境的书籍,经常思维三宝的种种功德。∵
佛德:∵
(1)∵佛的因地发心与果地的觉证。∵
(2)∵佛的庄严与利乐。∵
(3)∵佛的涅盘与常住。∵
(4)佛的说法与度生。∵
(5)佛的智慧与证量。∵
(6)佛的愿力与慈悲方便。∵
法德:∵
(1)法的文字与义理。∵
(2)法的规律与作用。∵
(3)法的真理与悟证。∵
(4)法的表达与实际。∵
(5)法的究竟与归趣∵
(6)法的建立与开显。∵
僧德:∵
(1)僧的和合与出离。∵
(2)僧的清净与随便。∵
(3)僧的声闻与菩萨。∵
(4)僧的统理与教化。∵
(5)僧的超越与平等。∵
(6)僧的德相与无碍。∵
深入思维三宝的功德,即能发生真正的皈依意乐,并在内心升华为觉悟向上的动力。∵
三、皈依的观想境虽然已通达对三宝的思维,认识了三宝的功德,但于修持方面,仍须进一步在自己心中形成如实的观境,方能不断印入,契合不二。∵
观想分为竖观、横观与圆融观三种:∵
(1)竖观的法行观想佛宝即是我们自心的法身,量齐法界,永超诸相,绝诸对待,平等圆融。∵
观想法宝即是我们自心的报身佛,智慧光明遍照一切,差别宛显,平等无碍。∵
观想僧宝即是我们自心的应身佛,清净妙乐,遍摄一切,变化无量,逗会群机,平等自在。∵
(2)横观的法行观佛宝:观想应化身佛有无量相好庄严,种种方便示现。观想报身佛有自受用与他受用的妙明庄严,种种光明,交融法界。观想法身佛有无边的常住不动的性德,妙显一切,自然具足。∵
观法宝:观于法性之法即是诸法实相,实相之相,本来如是。观于法智之法即是谛智千差,善巧观照,明光圆显。观于法用之法即是缘度方便,善转***,自在无碍。∵
观僧宝:观一念清净心,即是自性之体德,无明本空,真净本具;观一念智慧心即是自性之相德,惑业本无,妙智普照;观一念随顺心,即是自性之用德,众生本明,平常是道。∵
四、皈依的体悟境体悟离念时无相之佛而觉了不昧,证于法性真空的佛宝。体悟正念时妙相之佛而分别不昧,证于法性妙假的佛宝。体悟念即非念,正念无念的佛而圆觉无碍,证于法性中道的佛宝。∵
体悟一念未生之前,法性如如,证于真法宝。体悟法性本觉之光,无照不照,证于妙法宝,体悟众缘差别之相,不转而转,证于净法宝。∵
体悟心体本净,而证于自性之体宝;体悟心相无量,而证于自性之相宝;体悟心用无差而证于自性之用宝。∵
如是行人依明师的指示,修皈依的正行,逐渐深入,返归自性,则一念之心,顿具三宝功德。佛道妙机尽在其中矣!∵
练习题:∵
1.∵皈依的境行观三者的关系如何?∵
2.∵皈依的正境是什么?∵
3.∵皈依的正行有那四种?∵
4.∵念诵行如何行持?∵
5.∵思维行如何随文入理?∵
6.∵观想行如何依理起观?∵
7.∵如何体悟佛宝?∵
8.∵如何体悟法宝?∵
9.∵如何体悟僧宝?∵
思考题:∵
1.∵在学修皈依的境行观之后,你对三宝有了怎样的体悟?∵
2.∵你准备怎样去参学明师和在观察思维中对三宝引生更殊胜的崇敬?∵
第十九课∵五悔的加行∵
修证佛法无非是为了除障显理,开发本明,具足妙用,但众生无始以来障重业深,人我未破,心地狭窄,法我未空,取舍情生,所以应修五悔的加行,有别于正行的预备行,以作道场正修的基础。∵
“五悔”即忏悔、劝请、随喜、回向、发愿等五种,既能消一切重障,又能开发善妙功德的殊胜方便加行。∵
一∵忏悔∵“忏”是陈露先恶,“悔”是改往修来,即悔改过去三世所造罪过,修将来之善果。∵
(1)应在佛前诚心作如是忏:“佛智遍照,佛慈普摄,我以身口,投佛足下,愿世间眼证我忏悔。我无始无量,遮佛道罪,无明所逼,不识正真,从三界系,动身口意,起十罪恶。三宝六亲,四生五道,作不饶益事,破发三乘心人,造五七逆,自作教他,见作随喜,应现生后,受诸苦恼。如三世菩萨,求佛道时忏悔,我亦如是,伤己昏沉,无智慧眼。”(《摩诃止观》卷七)。忏悔之时要声泪俱下,至诚真实,五体投地,如树崩倒,摧折人我,众恶倾殄,这是形式上的真忏悔;∵
(2)随时随地,觉察身口意三业任何所起的过失,当下除灭,不生相续,一念顿忏,往后不造,便心念清净安然,这是行持上的真忏悔。∵
(3)了悟妄即是真,碍即是通,一切罪业即是解脱,一切平等,本来如是,常性不改,原无可忏,亦无有悔,则是实相常忏。∵
二、劝请∵
(1)劝请十方诸佛菩萨愍念众生,普门示现,闻声救苦,广济有情。∵
(2)劝请佛菩萨转劝示证等四谛***,使一切众生世间皆蒙利益。∵
(3)劝诸佛久往世间,饶益一切众生,如大炬火,光照有情,久住安稳,广度一切众生。∵
(4)如有正眼法师,悟道缁素,已发大心,愿度众生,因缺因缘,不为人知,没有法会、领众、开示等弘法机会,则应劝令众生请求慈悲度化,创造种种条件,使正法之光,因兹而普照。∵
三、随喜∵众生得佛法的善妙利益,我们应庆祝他们的欢喜。无论世间出世间,无论是身或者心,无论是初信乃至等觉,无论超越我们的修证或者低于我们的行位,乃至一切众生皆具三因佛性,都应随喜恭敬。对于各种法门,各个宗派的正法正行也一一随喜,使心量广大,欢喜无量。∵
四、回向∵回众善行向于菩提,回事相而向于理性,回心智而向于法界,一切贤圣功德广大,我今随喜福亦广大。众生如果无善,我以善布施,布施众生以后,正向菩提。所以回向能令小善而成其大。《摩诃止观》卷七中说:“正回向者,断三界道,灭诸戏论,干烦恼泥,灭棘刺林,舍除重担,不取不念,不见不得,不分别能回向者,所回向处诸法,皆妄想和合,故有一切法实不生,无巳、今、当生,无已、今、当灭,诸法如是,我顺诸法随喜回向,如三世诸佛所知所见所许,是名真正回向,亦名最上具足大回向,则不谤佛,无过咎,无所系,无毒之失。”∵
回向的心行,即是大菩提心在具体修行中的真实体现。∵
五、发愿∵愿是学修佛道,慈济众生动力,是心念的正导,是成佛的关键。愿有总别二义:四宏誓愿是总,地藏、观音、弥陀等各各发不同的愿是别。∵
总愿又分为依文发愿、随时发愿、无愿之愿三种:∵
(1)每日在佛前念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的四宏誓愿以及能体现成佛度生,包括菩萨一切法行的大愿。∵
(2)随时随地,在起心动念之际,在面对众生之时,在学修佛法,弘扬教观等一切作用处,都以大愿而体现慈悲精神。∵
(3)不用分别起念发愿,知一切皆自性所现,如:∵
自性众生誓愿度,不度而度,自性烦恼誓愿断,不断而断。∵
自性法门誓愿学,无学而学,自性佛道誓愿成,无成而成。∵
别愿则依自己目前及将来的情况而定,但不离以下数点:学习之愿、修持之愿、悟证之愿、利乐之愿、建立之愿、方便之愿、净土之愿等等,皆可依自心观察而善巧发愿。∵
又忏悔又分事忏、理忏,事忏则三业至诚恭敬地面对三宝发露忏悔,能灭或、业苦之事障;理忏则于对境历缘时观悟实相之理,断三惑,如《摩诃止观》卷七说:“知顺逆十心,而系缘实相,是第一忏,常忏悔,无不悔时。”又如《普贤观经》说:“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溶”。∵
依此五种法行能破除一切大恶业罪,谤法罪,即劝请能破除天摩外道谤毁佛法之罪,随喜能灭除轻慢他人、嫉妒他人修善之罪,回向能灭除倒求小果之心,发愿能灭除修行退志的过失。所以五悔的加行法,是每一位台宗学人应当学修的。∵
练习题:∵
1.∵五悔的名义如何?∵
2.∵为什么要加行五悔?∵
3.∵五悔的具体内容如何?∵
4.∵何为事忏?何为理忏?∵
5.∵为何要加行五悔?∵
思考题:∵
1.∵你对五悔加行的内容有什么看法,是否觉得非常有必要行此法门?∵
2.∵体悟五悔的真义,是否对禅修与研学有质的变化?∵
试着行持五悔,并把心得写出来∵
第二十课∵二十五方便∵
台宗行人通过对义理的解悟与实际的圆信,并从皈依与五悔的加行中逐步走向止观的正修,而修习止观必有前方便作为基础,方能稳固进步,直达宝所。台宗将观行的基础,列为二十五条,叫作“二十五方便”。分为“具五缘”、“呵五欲”、“弃五盖”、“调五事”、“行五法”等五类。∵
一、∵具五缘∵
(1)持戒清净:持戒是使身心无染的关键,由持戒清净,三业无犯,才能生定发慧。因此,修习止观,必先坚持净戒。∵
(2)衣食具足:生活来源有了保证,以及合法的正命生活,才能坐下来安心办道,如果终日为衣食奔波或不正确的生活,那么止观必难成就。因此,衣食具足,是修习止观的第二个条件。∵
(3)闲居静处:初心习观,如果环境喧闹不安,则难以修静。所以,初心学人,必先不作他务,闲居清静之处,远离愦闹,心念才能定住不动,妙观才能由静心中开发。因此,闲居静处,是修习止观的第三个条件。∵
(4)息诸缘务:缘务挂累身心,能使初心学人观行不纯,难以相续上进,所以,初修止观学人,应舍一切缘务的干扰,专心办道,妙观才易开发。因此,息诸缘务是修习止观的第四个条件。∵
(5)近善知识:善知识有外护、同行、教授的三种,但教授善知识最为重要,修观的成功与否,全赖明师的教导指示。所以,初心学人应积极寻求善知识,时时亲近,依止修习,才能事半功倍,早日获证菩提。因此,亲近善知识是修习止观的第五个条件。∵
以上所述的五缘属于事具,如止观深入,可由事具而达理具,则五缘自性本具,与外境也就无关了。∵
二、呵五欲∵五欲是色、声、香、味、触五尘。在五官口根接触五时,五易产生贪欲之心,障碍清净心的现行。因为色及触等对于感官的诱惑力,使学人产生颠倒的心理状态,在虚幻上,妄生执着,失去定心,甚至于坠落。因此呵弃对五欲的执着之心,在对境之时,正念安住,不生贪欲,心念便能平静,烦恼不起,修习止观便易得力。∵
三、弃五盖∵五盖是不对五尘境时,在意念中产生的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的五种遮盖。这五盖具足八万四千烦恼,能障禅定与智慧,使修习止观不得成就。因此,在打坐时必须摒弃五盖使内心清净,止观方能胜进。∵
四、调五事∵是调和食、眠、身、心、息等五事,使适应于修习止观。这五调是:调饮食要令不饥不饱;调睡眠要令不节不恣;调身要令不缓不急;调息要令不涩不滑;调心要令不沉不浮。因此,五事调和即能身心轻安、安稳快乐,能使止观迅速成就。∵
五、行五法∵是修行欲、精进、念、巧慧、一心等五种法,使在思想认识上坚固信心,决定志向。“欲”是希望上求佛道的菩提心。“精进”是专精不杂,勇猛不懈的修习。“念”是思维佛法的功德,增强修习的信心。“巧慧”是抉择世法与佛法的轻重,苦乐伪真等,使生起欣求佛道。厌离世俗烦恼之心。“一心”是决定修习止观,再不改易,上求佛道,永不退转。∵
以上呵五欲至行五法,也都有事、理二种:与实相之理相应的,是属于理方便;于分别心中依事相而用的,是事方便。《摩诃止观》说这二十五方便“通为一切禅慧方便。诸观不同,故方便亦转。”又说这二十五法为外方便、远方便,但“因是调心,豁然见理”,见理之时就不论内外远近了。并劝诫“不可定执而生是非。”因此学佛行人,对这二十五方便既不要舍离,也不要执着分别,而应当因着这二十五方便,调心见理,则这二十五方便,即方便而趣究竟了。∵
练习题:∵
1.∵什么叫二十五方便?∵
2.∵修习止观为什么先要具二十五方便?∵
3.∵具五缘有哪五种缘?为什么要具此五缘?∵
4.∵什么叫五欲?为什么要呵责?∵
5.∵什么叫五盖?为什么要摒斥?∵
6.∵什么叫五事?为什么要调和?∵
7.∵什么叫五法?为什么要行此五法?∵
8.∵什么叫理方便与事方便?∵
思考题:∵
1.∵通过二十五方便的学习,你认为这些基础法重要在哪里?∵
2.∵二十五方便中哪些对止观的修习起间接作用?哪些起真接作用?∵
第二十一课∵止观法门∵
天台宗认为止观法门可以概括一切因地行门及果地功德,是修行人最急需的正修之道。从因地的修习来说,止可伏一切惑,观能断一切惑;止有爱养心识的作用,观能开发妙解功能;止是禅定的胜因,观是智慧的源流。所以成就了止观二法,无疑即能圆成佛道,自利利他。∵
止一般分为“方便三止”与“次第三止”二种。“方便三止”是系缘止、制心止、体真止三种止法。∵
一、系缘止∵把心集中在鼻端、脐间、涌泉等处,或专念佛号、专持一咒、观想佛相好等,都是系缘止的方法。∵
二、制心止心中无念,一法不立,默默返观心性。若妄念起时,即以“放下”“断”等法制止散动,即“念起即觉,觉之即无”的方法。∵
三、体真止∵是把随心所念的一切诸法,用因缘无性其体本空的观察法,使心不生取舍,缘歇心空,能所双亡,便能体入真空之境。∵
“次第三止”是体真止、方便随缘止、息二边分别止的三种止法,是在方便三止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修法。∵
一、体真止以内观、外观、内外观等观察法,止息攀缘妄想,体入寂然之理体,证达真谛空性。与前面的体真止法相同。∵
二、方便随缘止在体证真谛空寂性体上,同时知空非绝对空无,不执理废事,于内外变化的境界上,方便断习及方便随缘教化众生,在种种缘中,安住不动,不取不舍,即相离相,渐能成就俗谛妙用。∵
三、息二边分别止在真谛边易住于“空”性;在俗谛用边又易住于“有”相,这二者皆不契中道实相。所以应进一步体知心性非真非俗,不住空,不住有,停息真俗,空有边的执着,但也不废真俗空有的妙用。于法自在,能成就中道第一义谛。∵
次第三止可次第断三惑、证三智而成三德。∵
观法一般分为“次第三观”与“***三观”二种:∵
“次第三观”是先从假入空观,(也称二谛观)与体真止的意义相同;再从空出假观,(也称平等观)与方便随缘止的意义相同;最后是中道第一义谛观,与息二边分别止的意义相同。但是,观以照理为本,所以显了心智契证三谛。∵
“***三观”是不思议的观法,又叫“一心三观”。即于一念心中所明一实相谛圆理上,观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这是总空观;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而不假,这是总假观;一中一切中,无空无假而不中,这是总中观。三观即是一观,一观即是三观,因此三观融于一心,能观之心与所观之境皆即空、即假、即中、无次第先后,绝待圆融,任运现前。因为圆修三观,于是三惑破于一时,三智发于一心,顿时圆成三德秘藏,所以称为“不思议***三观”。∵
在修的方便上,止观法门皆有坐中修与动中修二类。动中修又有历行、住、坐、卧、语、作“六缘”修止观,及“六根”对“六尘”时修止观二种。此二类皆应随宜相续而修,不令间断,方能有成。∵
一心三观在初步的修法上,又有所谓推检法,即用自生、他生、共生、无因生的“四句”来推理检点一念性具三千的道理,破一切住着,使离一切妄见。如能于推理时使心念澄澈,当下湛湛寂寂,万念俱空,就证入一空一切空的不思议空观,照于不思议的真谛境。恰当空空寂寂时,即便顿了自性中原本具足一切诸法,并不象木石般的冥顽不灵,所以能妙用无尽,法法全彰,即证入一假一切假的不思议假观,照于不思议的俗谛境。又正当诸法宛然时,即照而寂,却当体全空;即寂而照,却法法具备,这样非空非假,即空即假,即证入一中一切中的不思议中观,照于不思议的中谛境。由此可见,四句推检是圆修一心三观的善巧方便。∵
练习题:∵
1.∵止观法门有哪些殊胜的地方?∵
2.∵止分为哪二种?有何不同?∵
3.∵方便三止怎样修?∵
4.∵次第三止怎样修?∵
5.∵观分为哪二种?有何不同?∵
6.∵次第三观怎样修?∵
7.∵一心三观怎样修?∵
8.∵止观法门在方便上有哪二类?∵
9.∵***三观的推理法修习过程如何?∵
思考题:∵
1.∵三止三观各种修法,是否已概括了一切的修行方法?为什么?∵
在止观的各种修法中,您认为哪些是事修?哪些是理修,哪些是事理圆融修?∵
第二十二课∵四种三昧∵
天台宗把修观的行持仪规分作常坐、常行、半坐半行、非坐非行的四种三昧。三昧是梵语的音译,意为正定调直定、等持、正心行处等,使正念住于一处而不动,由此生起正智慧而觉悟真理,是三昧义。法界是一处,正智能使心念安住法界不动,而四种行仪是助缘,观心以四种行仪而得调直,所以叫用“四种三昧”。∵
一、常坐三昧也叫“一行三昧”。出《文殊说》与《文殊问》两般若经。以九十日为一期,独居静室,随一佛方向,结跏趺坐,排除一切恶觉、乱想;不杂思维,但系缘于法界——止,一念法界——观;止观双运,法法融摄。信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无前无后也无边际。无知者、无说者,离一切二边,住于正念,发菩提心,精进勇猛。如坐时疲倦至极,或被疾病所闲,或被睡眠所覆,在种种内外障侵夺正念,不能以止观力遣除干扰时,应称念一佛名号,以求佛力的加持。除了经行、饮食、大小便外,应时刻相续,不可须臾废修三昧。于一期中若能精进不懈,念念无间,则能破除业障,显发实相之理。∵
二、常行三昧也叫“般舟三昧”。出《般舟三昧经》。“般舟”是梵语的音译,意即“佛立”。行佛立三昧有三力:即佛威力;三昧力;行者本有功德力。此一行虽本为《摩诃止观》原文,如是说易为谈者明了,如不必则仍恢复原状。修此三昧者,能在定中见十方现在诸佛立在其前,所以叫做“佛立三昧”。以九十日为一期,在道场内身常旋行,绕佛不得休息;口常唱念阿弥陀佛名号;心常观想阿弥陀佛相好庄严。可唱念同时进行,也可先念后唱或先唱后念,但须唱念相续,没有停息之时。观想时,还须即相离相,三谛圆具,三观现前,以观佛相好而证实相。此种三昧能断除宿障,功德最殊胜。∵
三、半行半坐三昧出《方等》与《法华》二经。依《大方等经》说,以七日为一期,唯坐时诵经,旋佛百二十帀,旋时持《摩诃袒持陀罗尼咒》,一旋一咒,不迟不疾,不高不低,旋毕端坐思维实相之理,思维毕再旋咒,周而复始,尽七日一直照此法修去。如依《法华经》所说行者成就此三昧时,普贤菩萨即乘六牙白象显现在前,灭除罪障,获证六根清净。以三七日为一期,旋佛时诵《法华经》,或专诵《法华经·安乐行品》,跏趺坐时思维经义,也一直循环修去。∵
四、非行非坐三昧也叫“随自意三昧”或“觉意三昧”。上述三种三昧,都用行坐的行仪来修,此法不拘于行坐,又通于行坐,为了成就四句,所以叫作非行非坐三昧。这三昧比较自由,不受事相仪规的限制,只要在一切时中,或做一切事务时,随意应用止观法门,锻炼纯熟,心观相应。即能由随自意而成就三昧。这是最方便的行仪,没有专修条件的事忙者可以照此法修,菩萨大悲度生,如幻妙用,也是依此三昧而得自在。这种三昧不属于前三种三昧,但摄诸经所说三昧,因此在四种三昧中这种三昧最重要。∵
练习题:∵
1.∵台宗把修观的行仪分作哪四种?∵
2.∵三昧是什么意思?∵
3.∵什么常坐三昧?怎么修?∵
4.∵什么叫常行三昧?怎么修?∵
5.∵什么叫半行半坐三昧?怎么修?∵
6.∵什么叫非行非坐三昧?怎么修?∵
7.∵四种三昧能何共同点?∵
思考题:∵
1.∵四种三昧的行仪是否包括了一切的修法仪规?∵
2.∵您认为哪一种行仪最易修?哪一种行仪最难修?∵
第二十三课三性止观法∵
南岳慧思大师在《大乘止观法门》中以三性之明止观境界和止观体状。其中止观体状对止观修证阐述较为详明,这又从染浊三性和清净三性两方面说明。后来台宗祖师较多侧重染浊三性即妄心观,因此本课就从染浊三性方面叙述止观的体性与状态。∵
三性是:“分别性”,为妄心分别的缘虑心;“依他性”,为客观存在的事物;“真实性”,则指人生宇宙的真实体性。分别性中的止观是止息无明妄想及虚妄境相,依他性中的止观是体入空及空的源头,真实性中的止观是悟入真如及彻证真如的大用。∵
第一,分别性中的止观分为两个步骤:一、是从观入止。观五阴身心与外六尘境界,虚妄无实,唯意识分别所现。由于不了此义,执以为实,在一切境界中念念起贪瞋痴,造种种业,招感生死,不能解脱。作了这样的观想以后,再作止忍的工夫:不再相信妄境是实有,虽有习惯的相续作用,以意志力免强违背习性而以智慧观破,念念转化。再进一步达到了知能观的心念也非实有,但以痴妄认为是实有,所以次第以后念破前念,不断破折,使执实之心止而息之。二、是从止再起观修。《大乘止观》说:“复以知诸法无实故,反观本自谓为实时,但是无明妄想。”即初步悟入妄想实有之境皆空。∵
第二,依他性中的止观:先从观入止,以悟唯心所作,虚相无实,不断体察观修,一切五阴等境界皆是相似有,其体虚妄,因妄熏而妄现,如空中花,有即非有,不生不灭。这样以缘心遣心,知相本无,所以虚相的执着立即消灭,体入了身心境界皆空的状态。∵
从观入止之后,再修从止复观的工夫。《大乘止观》说:“既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显现。即名从止起观。”空不碍于有,才是真空。因此在空中观力起于照俗的作用,以达真性的空有不二之境。∵
第三,真实性中的止观,这是体入真如的关健:∵
一是从观入止。即参究体悟现前一念的心相是什么。是无前二性的以“无”为心呢?还是不同前二性别有净心呢?再进一步观照:“无是无法,对有而生,有尚本来不有,何有无法以为净心?”如此观修,执无之心便得止息。此说明无性性。∵
二是从止更入观门。《大乘止观》说:“观于净心作如是念,二心之无既非是心,更有何法以为净心?又复此心可见耶?为不可见耶?为可念耶?为不可念耶?作此分别时,即念为观”。这样不断地推穷心源,了悟我觅心之心体,唯是净心。……又复设使分别,即正是净心分别也。……是故当知觅净心者,即是净心。……而净心之体常无分别,作此解者,名为随顺真如。此说明无真性。行人在定心中寻觅清净心性,了悟能寻觅的就是心体,心体虽无分别,却又有分别的作用,这样就是随顺真如的悟境。∵
三是体悟之后,再从止起观,以所悟真如,修习久之,无明妄想的习气消尽,微细妄念自然而息,这就是证入真如。因为在观修中有悲愿的熏习力,就在定中兴起大用,或者从定而起,若念、若见、若心、若境,种种差别即是真如的妙用义,也叫从止起观。此即说明根本真如三昧。∵
四是再进一步达到寂照的止观双运行,即“炽然分别”而当体寂;虽当体寂,而即缘起分别,此即说明寂用双现前。∵
这三性止观中的八层体状工夫,“若利机深识,则不须从第一分别性修,……又复虽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学,资成第三番也。”(《大乘止观》)可见三性止观亦具***旨义。依之修习可圆成真如佛德。∵
练习题:∵
1.∵什么叫三性?其名义如何?∵
2.∵依分别性如何修从观入止法?∵
3.∵依分别性如何修从止复观法?∵
4.∵依他性如何修从观入止法?∵
5.∵依他性如何修从止复观法?∵
6.∵真实性中从观入止是怎样体究的?∵
7.∵真实性中的真如体与分别用有何区别?∵
8.∵真实性中的悟与证有何不同?∵
9.∵真实性中的大用是怎样兴起的?∵
思考题:∵
1.∵修习三性止观法门并认真体会。∵
2.∵深入思考真实性的止观四重含义。∵
第二十四课∵四安乐行法∵
四安乐行,是说四种可以获得安乐的行法。一般地也就是指《法华经·安乐行品》所说菩萨于恶世弘扬《法华经》时应安住的四种法。∵
“安乐行”一词智者大师在《法华文句》卷八(下)有三种解释:∵
一、依事释:身无危险(安)、心无忧恼(乐)、依之而能进趣(行),故名安乐行。∵
二、附文释:附于《劝持品》时,着如来之衣故法身安,入如来之宝故解脱心乐,坐如来座故导般若行;附于《安乐行品》时,住于忍辱地故身安,无暴率故心乐,观诸法实相故行进。∵
三、法门释:不缘生死涅盘等边,安住不动,称为安;又受三昧广大之用及五受,故为乐;无所受,无所行,而行于中道,称为行。∵
总之安乐即是大涅盘三德秘藏之乐果,行是止行、观行、慈悲行之涅盘道是乐因。因果俱乐,因果俱妙,故称“安乐行”。∵
安乐行四法智者大师立以下四名:∵
一、身安乐行:谓身远离豪势、邪人邪法、凶险嬉戏、旃陀罗、二乘众、欲想、五种不男之人、危害之处、讥嫌之事,蓄养年少弟子及沙弥小儿等十事。因为这十事能使菩萨行人身常劳累烦杂,所以远离之后就可以常好坐禅,修摄其心,因此称为“身安乐行”。∵
二、口安乐行:口远离说人与经典的过失,不以了义破不了义,使小根行人心地不安,不轻慢初学或偏权之法,不故意赞叹与毁谤,不生怨愤与嫌弃,因为这四种口上的过失,能使菩萨断众生的缘份,产生不友好的气氛,所以远离之后,即可得安乐,经常修摄其心,使口不造业,所以称为“口安乐行”。∵
三、意安乐行:谓远离嫉妒谄曲,以大行轻视谩骂,小行之人烦恼扰乱,争论竞斗的四种意念。因为意念不正,无法方便利生,所以应对众生平等说法,慈悲亲和,则这样才可以常好坐禅、自在安乐,以此修摄其心,称为“意安乐行”。∵
四、愿安乐行:对于《法华》等大乘经典不闻不见,不知不觉,不信不解的众生,生起慈悲心,而立誓自己若证得正等正觉时,必以智慧力、方便力、神通力等引导他们,使之入于法华实道之中,因为无大誓愿则其果不圆,其心不普,所以发此誓愿而常好修摄自行,因此称为“誓愿安乐行”。∵
对于四安乐行法慧思大师的《法华安乐行义》认为:“一切法中心不动故曰安,于一切法中无受阴故曰乐,自利利他故曰行。”并立两面种行法,即有相行和无相行。“无相行者,即是安乐行,一切诸法中,心相寂灭,毕竟不生,故名无相行也。常在一切深妙禅定。……有相行,此是普贤劝发品中,诵法华经,散心精进,如是等人不修禅定,不入三昧,若坐若立若行,一心专念法华文字,精进不卧如救头燃,是名文字有相行。”∵
另外慧思大师将四种安乐行,“第一名为正慧离着安乐行;第二名为无轻赞毁安乐行,亦名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第三名为无恼平等安乐行,亦名敬善知识安乐行;第四名为慈悲接引安乐行,亦名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盘安乐行。”∵
(1)正慧离着安乐行:菩萨以无著的中道实相的真正大智慧,在众生中以善巧方便力转化、利乐,使一切有缘皆能行于中正大道。所以菩萨以正慧观于“因”而破无明断一切烦恼,了知一切法毕竟无有和合相,亦无聚散。这样的观行知集谛微妙的智慧即叫做“生忍”。能行于“生忍”即得离一切执着的安乐行。名虽与智者大师所立不同,但都是依《法华经·安乐行品》而立,故其意思大同小异,且顾名思义,不难领会,故不赘述。∵
初发心的凡夫位,能行于这四种安乐行,即入于圣位,也就叫作圣行了。所以安乐行法对于台宗门人修身养心,通达无作妙用,是有极重大的意义的。∵
练习题:∵
1.∵安乐行如何解释?∵
2.∵有身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3.∵有口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4.∵有意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5.∵有誓愿安乐行要怎样行持?∵
6.∵什么叫有相行与无相行?∵
7.∵慧思大师怎样命名四安乐行?∵
思考题:∵
1.∵认真阅读《法华经·安乐行品》并结合智者大师和慧思大师的解释深刻体会安乐行义。∵
2.∵四安乐行对于自身的修养与对众生的利乐如何?∵
3.∵你如何在人生观实中体会四安乐行?∵∵∵∵∵∵∵∵∵∵∵∵∵∵∵∵∵∵∵∵∵∵∵∵∵∵∵∵∵∵∵∵∵∵∵∵∵∵∵∵∵∵∵∵∵∵∵∵∵∵∵∵∵∵∵∵∵∵∵∵∵∵∵∵∵∵∵∵∵∵∵∵∵∵∵∵∵∵∵∵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