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叙“天台”
妙海
于西元五、六世纪的中国南北朝时代,佛教盛行着教相判释的风尚,高僧大德信出,具有代表的是南三北七的十大家,在此是天台智者智显(538—-547)大师,以《法华经》的阐扬、独树一宗,创立了天台宗五时判教,一心三观的思想学派。
天台智者大师智显,字德安,西元538年7月生于荆州的华容县(湖南省江陵府公安县),俗姓陈氏,十八岁出家,二十岁进受具足戒,初从慧旷律师学戒兼通大乘经典,后到大贤山(衡州南境)研究《法华经》』无量义》、《观普贤经》,经二十天精进,诵通三部。至二十三岁到光州大苏LU(河南省)亲近南岳慧思禅师(515—577),禅师同智显说:“昔日灵山同法华,宿缘所追,今复末矣”,即示普贤道场,为说四安乐行(1、身安乐行,2、口安乐行,3、意安乐行,4、誓愿安乐行),潜心精究《法华经》二七日,诵至药五晶“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身心豁然,寂而入定,持因静发义照了法华,若高晖之临幽谷(日当正午)直达诸法实相,如长风之游太虚,将自所证告诉禅师,南岳赞欢说:“非汝弗证,非吾莫识,所入定者,法华三昧前方便也,所发持者初旋陀罗尼也。”纵令文字之师,千群万众,寻你之辩不可穷矣,当于说法人中最为第一。
智显大师在大苏山住了七年后.至金陵(建康)瓦官寺,八年间,宣讲以《妙法莲华经》经题为中心的大纲及《大智度论》,又讲述了有关真理实践的《次第禅门》,并指导修行坐禅的方法。于575年,三十八:岁时离开金陵,远适天台山隐居十一年。583年章字灌顶(516—632)大师,上山投礼于智者大师座下而出家,章安谨遵师教,教观并重,成为台宗的一代尊师。
由于陈朝王室的屡次恳请,智者大师在585年终于重回金陵住锡光宅寺宣讲《法华经》,587年大师(五十岁)在此寺对《法华经》各章做了注释性的.解说,是由灌顶大师执笔记录,完成了《法华文句》。593年大师在荆州王泉寺宣讲了《法:华玄义》,594年宣讲了《摩诃止观》,完成了天台三大部,是一家教理教相不出玄义、文句、修行方法不出止观法门,成为后世研究台宗的主要依据经典。
智者大师深受隋王室的信望,尤其是晋王扬广的邀请,遂于591年11月23日至扬州总管金城殿设千僧斋,授菩萨戒法,师为王说:“大王所遵圣禁,可名总持”,晋王赞师赐号:“大师传佛法灯,宜称智者”,大师即为当时众所尊敬的国师,又是天台宗的第四代祖师。
天台教义,以《妙法莲华经》为正所依,以《大智度论》为其指南,以《大般涅盘经》为其解释上的扶疏,《大品般若经》为其观心的根本,引诸经论以增信,助成源流,一心三观之观法为经,十界:三千诸法为纬之一派,此学派传统为龙树、慧文、慧思、智显、灌顶、智威、慧威、玄朗、湛然,九祖相承。
天台四祖智者大师为了把佛教的一切经典有系统性的组织起来,将释迦如来的四十九年说法,谈经三百余会,依顺序而配列成五时。以空假中的基本范畴为骨干,把佛教的各种思想,一切经教分为化法四教(即藏、通、别、圆)是属于说法内容上的分类;还有化义四教(即顿、渐、秘密、不定)是说法的形式之分类,组成“五时八教”全体性的教判大成。以《华严经》宝王如来性起品第三十二之二的三照《高山、幽谷、平地)喻和《大般涅盘经》圣行品第十九的五味(乳、酪、熟酥、醍醐)喻及《法华经》信解品第四的长者穷子五喻(拟宜、诱引、弹诃、淘汰、付财)等作为傍证应用于五时八教的系统,而成为《法华玄义》卷第一上,卷第十下的主要论说。
五时者:第一华严时,第二阿含时,第三方等时,第四般若时,第五法华涅盘时,五时偈:啊含千二方等儿,二十二年般若谈,法华涅盘共八年,华严最初三七日。
第一华严时,是从经题立时,具体的来说是《大方广佛华严经》。以万行之因华,庄严于果德,我佛如来,初成正党,三七日间,在寂灭场,为四十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的天龙八部,一时围绕,如云笼月,这时如来现庐舍那身,说圆满修多罗大教,以纯粹、纯一的形式(顿)来陈述真理,由此真理之光所照耀的崇高理想的境界,这就好像太阳初出,首先照射高山那样,又好像拟宜佛陀刚刚开悟之后的境界;如以牛乳为喻,相当于刚刚挤出的乳汁(乳味),由于上述的种种原因,故将之置于最初位,就化法四教来讲正说圆教,兼说别教。
第二阿含时,从经题立时,阿舍,译为法归无此法是万法归趣于此无漏之义,此经共分为四部,即《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此时亦名鹿苑时,从处立时,经华严一类大机,虽蒙得大益,还有小机在会,如聋似哑,不见不闻,由是佛陀隐舍那之身,现老比丘相,游化鹿苑,是为脱珍着敝,寝顿施渐,为五比丘说四谛十二因缘,事六度四阿含等教;这样《阿含经》被认为是渐次诱导(诱引)人们的教法(渐)之最初的阶段,其对象是低层次的小乘人,因此比喻为日光照射幽谷,就牛乳而言,相当于从乳炼出酪,就内容而言,但说三藏教(小乘教)。
第三方等时,从法立时,《四教义》中说:“广说四教,均被众机,说经既多,处亦不一,故约法立时。”兹为一类小机,一闻阿含华凡成圣,遂执真保果,取证入灭,非佛本怀?宜须弹编斥小,欲令回小向大。方等经是属于渐教的中等阶段,于平地一照’,开为三时,即食时,禺中时,正中时。如以日光譬喻,即早晨食时(八点),若以牛乳喻,从酪炼出生酥,这些经典是针对小乘人的思惟。加以强力的勉励(弹诃),希望他们向大乘的大觉道上前进。这在《维摩经》有最为显着的明示,故以此经为方等时的代表性经典。方等各经的内容是折破小乘,赞欢大乘,或斥耻小乘,欣慕大乘,弹斥藏通,别的偏教,欢褒圆教,换句话来说,即是小乘与大乘,乃至藏、通、别三教与圆教的相对比较。
第四般若时,经方等弹遍斥小,虽然知有大乘,而不肯回小向大,法华名为犹处门外,止宿草庵,此因旧执难之故以般若理水,融通而淘汰之,故有第四般若时,从经立时,如摩诃般若、道行般若、金刚般若等,梵语般若,此翻真智、实慧、般若有三种:即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三为一体。《般若经》是大乘真理之根本性(空)的确立和明确化,故置于此时,且为渐教的最后阶段(后),如以日光譬喻,即上午禺中(十点),若以牛乳为喻,即生酥炼成熟酥,它是透过鲜明空的根本真理来使小乘成为大乘(淘汰)。《般若经》透过空的真实义将小乘转成大乘,故又称为般若之转教。
若依化法四教,则是虽在圆教中不兼带通、别二教(带),即《般若经》中,有执着性的说空部分(通教),也有积极性的说不空,中道的部分(别、圆),前者是属于声闻、缘觉与菩萨三乘的共通教,称为共般若;后者是属于菩萨专门之,称为不共般若。
第五法华涅盘时,此亦从经题立时,二经同是醍醐,故合为一时,法华是简称,具说《妙法莲华经》,法即十界十如权实之法,妙是微妙不可,思议,妙法难解,取莲华为喻,以莲花之华果同时,彰妙法之权实一体。涅盘,具云:《摩诃般涅盘那经》,译为大灭度是灭烦恼∵∵,度生死海;证得法身、般若、解脱三德秘藏。作为最后第五时的《法华经》,此经阐明诸法一乘实相的最高思想境界,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因此,被尊为最圆满教之完全(纯圆独妙)的发挥,至于说法的方法与化仪(形式),乃是总括性的,属于会阿含、方等、般若之渐,归法华之(圆)顿,名为会渐归顿,此为***之顿,不同华严顿大之顿,故非顿、非渐、非秘密、非不定。是最后的最高究极教法之付与(付财)。若以日光喻,如日转当午(日照正中),罄无侧影,没有高山,幽谷之别,将大地(平地)全部遍照,更以牛乳说;乃为最圆熟的醍醐味。
法华后更说涅盘者,为未入法华高会的五千退席之余机及末代钝根者说;是释迦世尊,临入灭时,在一日一夜所说的妙法,故编入同为第五时,其《涅盘经》的内容与《法华经又有同等的价值。是对未能参与《法华经》的听众复述四教,希望期待他们趋入圆教(追泯),因此又称为“捃拾教”。又有戒律的宣示,且补充显明佛性常住,故又称扶律谈常教。《四教仪》说:大涅盘者有二义:一为未熟者,更说四教具谈佛性,令具真常,人大涅盘,故名捃拾教。二为末代钝根,于佛法中起断灭见,夭伤慧命,亡失法身。设三种(藏、通、别)权,扶一圆实,故为扶律谈常教。《法华释义》说:涅盘追说四教,追泯(追者为退,泯者为会)四教,重为未入实者,广谈常住,是追说圆教。又为末世钝根重扶三权,是追说藏通别教。虽复四教并谈,而与方等四教不同。方等中的四教,藏通初后并不知常,别教初不知,后方知,只有圆教初后俱知。今涅盘中之四教,同知常住。
五时更有通别二义,别五时说者。如上华严拟宜,鹿苑诱引,方等弹诃,般若淘汰,遂归入法华一佛乘付财,竖显佛陀一代化导之始终。通五时说者,从前华严等五时,亦全都通初后,横显佛陀一代化导,有应机宜施化益之妙用。此二种五时中,别五时显说法的次第,通五时示教之融通,此是天台一家,以别定通的宗风。
八教者,有化法四教,即藏、通、别、圆;有化仪四教,即顿、渐、秘密、不定,化法化仪合为八教。先以化法四教来说:∵∵,
一藏教者,具云三藏教,小乘教之异称,此三藏名通大小二乘,是天台一家,别依《法华经》及《大智度论》,称小乘为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声闻缘觉二乘,傍化菩萨。
二通教者,大乘之初门,通者,通同义以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故名为通。又于菩萨中,有利、钝二种,钝根者,通前藏教。利根者,通后别、圆,故名为通,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正为菩萨,傍通二乘,以上二教(藏、通),依偏真之权理,逗界内之根机。
三别教者,别者不共义,独菩萨法,别前不同藏通二教。次第修证,别后不同圆教,故名别教。此教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别为菩萨,不通二乘。
四圆教者,圆以不偏为义。圆妙、圆足、***,故名圆教,此教明不思义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即事理圆融之中道实相,但为最上根利智的菩萨,以上二教(别、圆),依中道实相之理,逗界外之根机。
次以化仪四教来说,一顿教者,顿者,初顿又直顿之义。即佛陀初成道,对利根能直受大乘法者,不用渐次诱导之方便,顿宣说自心内证的大法,即《华严经》是。
二渐教者,渐者,渐次诱引之义,即对钝根不能直受大乘法者,先说小乘教,渐次从浅入深,诱掖开导,遂引大乘,即阿含、方等、般若是而阿含者渐初者,方等者渐中,般若者渐末。
三秘密教者,佛陀不思义神通之力,同时于一会中,或为此人说顿,或为彼人说渐,一会众机,彼此互不相知,而能令各自得益。
四不定教者,或渐说中得顿益,或顿说中得渐益,彼此互相知,而得益不同。是化法化仪,有如此之区别,华竟由众生根性之不调融一致。故八教局在法华以前的四时。法华者,化道之终极,纯圆独妙,根性调融,三乘五乘,皆归一佛乘,超八教之外,出时之表,故古来称法华为超入醍醐,一代究竟之极说。
摘自《清凉山》1997年第1期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