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佛教建筑哲学理念初探
许世琪
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
有人说建筑是综合的艺术;
也有人说建筑是一首哲理诗……
建筑是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创造的文明中至关重要的部份,人类与建筑的关系密切。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存环境,在建筑上表现出不同的内涵和风格,如同一本人类的“大百科全书”,体现出一个时代、一个地域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哲学、科技、宗教、文学、绘画、音乐等等抽象或具象的特征,详尽地记录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轨迹。最早把哲学思想融入建筑理念的,当数中国的《黄帝宅经》:“宅者,人之本,人因宅而立,宅因人而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这一论述不但阐明了人类与“宅”(建筑)之间的密切关系,更从“天、地、人”合一的高度,表达了“人宅相扶、感通天地”的哲学思想!建筑界把这一理念称为“建筑哲学链”,并作为建筑设计者所遵从的基本原则。
从现存于世界各地的着名建筑中可以看出,有两种建筑最具哲学亮点:一是皇宫建筑,二是宗教建筑。皇宫建筑是建筑在政治上的极致发挥,从秦始皇的阿房宫到北京现存的故宫,无不令人感受到皇家的气魄和至高无上的权威。两千年前,汉初,萧何为刘邦所修的宫殿,刘邦认∵为过于“奢侈”,萧何说:“非壮丽无以重威”,把宫室建筑提升为皇权的象征。这种“意须出万人之境,望古人于格下,攒天地于方寸”的宏伟气度,创造那种“天柱地轴”的气概,就是皇权哲学在建筑上的充分体现。同样,能够从心理上超越∵“天、地、人”而表现出神秘、肃穆效果的建筑,就是宗教建筑。尽管宗教派别不同,建筑风格迥异,其基本哲学理念却是一致的;宗教建筑以“神像住宅”为主题,但无一例外,都是人与神对话的场所。所以宗教建筑的最高本质还是人,是人性,是人性的表现空间和人性思维的凝固。在中国的宗教建筑中佛教的寺庙(或称为丛林)是最具代表性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很难统计出中国历史上佛教寺庙的准确数字,因为种种原因,现存寺庙十不及一。其中蜚声海内外、有中国“佛教灵山”之称的天台山,是汉传佛教寺庙建筑的集大成之所。天台山是中国佛教第一宗——天台宗的发祥地,是佛经记载的“五百罗汉”出世地,是***济公的出生地,都是中国的“唯一”。因此,天台山佛教建筑的数量、规模、种类、品质以及历史价值均属上乘。据资料记载,在天台山本山内有36大寺,72茅篷,如天台宗祖庭——国清寺,是着名的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具有皇家寺庙的格局和气魄,集殿、堂、楼、阁、塔、亭、桥、廊、轩于一身,背倚五峰,面临双涧,环境清幽,丛林掩映,古木参天,不但是佛门圣地,如今还是天台山旅游的王牌景点,其建筑堪称佛教建筑之典范。像万年寺、华顶寺、方广寺、真觉寺、高明寺等,都各俱特色。在天台山的周边,历史上还有大觉山的大觉寺,南山的翠屏寺,龙山的护国寺,桃源的宝相寺,天柱的永庆寺,东乡有慧明寺、宝华寺、崇德寺、资福寺;西乡有普门寺,开岩寺、寒岩寺、明岩寺等等。这些寺庙因派别、地理位置、寺产不同,其规模和格局各异,在建筑风格上异彩纷呈,蔚为壮观。
佛教与所有宗教信仰一样,都是人类的本能需求,是人的意识在社会活动中的体现。佛教建筑同样以人为本,是营造一个人与神对话的场所。所以,首先要对这个场所地理环境作出选择,“自古名山僧占多”可以说是对佛教寺庙选址的总评。名山建寺是“寺得其所,山扬其名”,名山名寺相得益彰。近山乐水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僧人修持需要一个清幽的环境。天台山地处浙东海隅,素称“山水神秀”,历史上交通闭塞,山上云遮雾绕,给人以神秘感,是建立佛教丛林的极佳去处。可以设想当人行走于山泉叮当、鸟语花香、清气沁脾的小道上,眼前峰回路转,于林木扶疏中现出一角殿宇,传来悠悠钟声。怎不给人一种高旷玄朗,超然脱俗之感?进入寺门,迎面高大的殿宇,装金的佛像,香烟缭绕,安静祥和,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怎不令人产生敬畏之心?……这就是佛教建筑所要达到的效果。
与距人于千里之外的皇宫不同,佛教建筑最能把握和导引人的思维。以国清寺为例,占地近2万平方米的古建筑群,分成五条轴线,中轴以三大殿为主体,从弥勒殿、雨花殿到大雄宝殿依次抬升,通过石阶,石坪,巨大的殿柱,金碧辉煌的殿堂,行人要登上十二级台阶,到达一大块平台才能看到作为寺院主体的大雄宝殿全貌,高度22.65米、双重歇山顶、飞檐翘角的殿宇必须仰视。这样一条精心设计的通道和三大殿的布局,抓住了人的心态,逐步深入引导,达到顶礼膜拜的意境。与宏伟、庄严的殿宇建筑形成反差的是简朴的僧寮,僧寮建筑一般没有装饰,砖木结构狭小而单薄。生活上的清苦使僧众在心理上摒弃安逸和享乐,而面对佛殿的富丽堂皇,能在每日的早晚课以及各类佛事中感觉到“灵有所托,魂有所寄”、“天人合一”的境界,从而加深了对佛教的信仰,增强修持的信心。国清寺的东一轴线是迎塔楼、方丈室、大彻堂等建筑。这组建筑是寺院管理、接待部门所在,从“达官贵人”到普通香客,都在这里得到安排。清幽、高雅与繁冗事务交织在一起,花木庭院的精致与佛事接待的热闹近在咫尺,却又泾渭分明,设计得极为高妙!而且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以人为本,适应时代的理念:走廊上有各种报纸供僧众阅览,办公室电脑、打印复印设备一应俱全,还有一整套摄像监控系统,随时可以了解寺内重要部位情况。其它3条轴线建筑也各有各的功能。但并不是所有寺庙都达到如国清寺这样完美和气魄。上述天台山的茅蓬,它是建筑在群峰之中,林木深处的“茅屋”,面积都不大,木结构,或方或圆,因顶上盖三层以上茅草作瓦而命名。这类茅蓬几乎与世隔绝,大多只是一位僧人居住,非达到一定“道行”的僧人难以久耐,俗云:“普陀山佛灵,天台山僧灵”,茅蓬是造就天台山高僧大德的圣地。清末,号称八指头陀的敬安大师有诗云:“老猿去摘霜晨果,饿虎来窥雪夜门。”就是对茅蓬环境的写照。这种回归大自然、维持生命最低需求的建筑,就是为了达到“天人合一”、彻底悟道、求得精神解脱的效果。
如果说皇宫体现政权的威势,那么佛教建筑则表现神权,所不同的是佛教建筑着力于体现诸佛的全能、神圣、崇高、慈悲、劝人为善、有求必应的品质。而佛教天台宗又有自己一整套完善的哲学思想体系,其宇宙观——《一念三千》、事物认识论——《三谛圆融》等等,正如恩格斯说的:“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层。”这就不难理解天台山寺庙建筑的宏伟与寒伧,富丽与简朴共存的现象是真正体现了佛教建筑的哲学理念。也正因为如此,它能为各个生存空间人们所向往和认同!
天台山佛教建筑因为所建时代不同,所属门派不同,体现出不同的风格。建寺以南山翠屏寺最早,为三国吴赤乌年间,原名翠屏庵,唐乾符二年重建,现已不存。梁、陈、隋、唐、宋各朝代均有建寺,大部分因历史上种种原因被毁。现存真觉寺是比较完整体现宋代风格的建筑。国清寺始建于隋朝,几经毁损,现存主体大殿为明清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近年国清寺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整修,在整修过程中不但做到修旧如旧,使之符合建筑的时代风格特点,而且延续了天台宗的哲学理念。如“三贤院”,旧称“三隐院”,东依大雄宝殿,西连妙法堂,是供奉丰干、寒山、拾得三位大士之所在。此次重修依照保存于日本的有关资料,恢复了唐五代的风格,两层楼屋,小巧的前后庭道院,廊壁嵌有国学大师经亨颐的寒山三字铭石板。殿后庭院疏浚东西两个泉井,古墙依旧,青藤挂壁,不但在外貌上看不出新修痕迹,更体现了三贤文化的原味,的确是古寺重修中的经典之作。“智祖殿”是新建殿宇,倚八桂峰,面隋塔,东接“观音殿”廻廊,是供奉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的地方,重檐歇山顶,高大宽敞,庄严古朴,为明清风格,殿内智者大师铜像重2.2吨,青铜一次性浇铸,铜像台座为六朝形式,顶上隔窗光线正好落在智者大师像上。殿门明清风格雕刻,古意盎然。院门口以乱石砌成,壁上嵌有智者大师“说妙法藏”手迹石刻。院内广种裟罗花,若干巨石点缀其中,使“智祖殿”融入国清寺整体建筑,又自成一体。在寺内外,殿侧院落及游步道傍恢复唐、宋光明佛灯。并重修了“禅堂”、“古延寿堂”、“小关里”等十几处建筑,基本消除了以往毁损的陈迹,恢复了隋唐古刹的风姿。笔者在调研国清寺整修实况时,印象极为深刻。值得推崇的是,这次整修保持了佛教建筑的哲学理念,赋予古老建筑以精神和灵魂。在目前打响“天台佛教名山”品牌的时刻,国清寺的整修方法,为修建其它寺庙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样板!
总之,任何一种建筑都需要哲学理念,也唯有注入哲学理念的建筑,才有灵魂和生命!
笔者不是建筑行业中人,更没有能力在一篇文章中阐述如此规模的佛教建筑各个方面。只是从哲学理念层面上作些粗浅的探讨,抛砖引玉,以待专业人士进一步研究。
∵∵∵∵∵∵∵∵∵∵∵∵∵∵∵∵∵∵∵∵∵∵∵∵∵∵∵∵∵∵∵∵∵∵∵∵∵∵∵∵∵∵∵∵∵∵∵∵∵∵∵∵∵∵∵∵∵∵∵∵∵∵∵∵∵∵∵∵∵∵∵∵∵∵∵∵∵∵∵∵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