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形态】硕博文库|中国***
【文献属性】[***]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1981年度,博士学位论文
【文章标题】起信论与天台教义之相关研究
【【文章作者】何国铨∵
【指导教师】罗光∵
【文章页数】218页
【中文关键词】起信论|天台教义∵
【中文摘要】∵题为马鸣造,真谛译之“大乘起信论”自出世以来,注释百七十余家,为书不下千卷,其影响中国佛教界亦可谓至深且钜矣。智俨及法藏得以本论为基础而成立无尽缘起之华严圆教,清凉更视之为兼圆究竟之说,致使当时与华严论诤不已之天台六祖湛然也不得不对本论赋予极大之关切,在其所着之“金刚錍”及“止观大意”中也套用贤首“起信论义记”之‘随缘不变,不变随缘’之语。虽然取义有所不同,其根本立场亦无非在阐明天台性具说之优越耳。迨唐末五代,教流海东,大宋龙兴,遗文复返。然习天台者,久生难熟,于祖典一时亦不易契入也。加上误解荆溪‘随缘’之意,遂有山外派之视‘介尔一心’为‘灵知真性’,把天台实相论转变为唯心说,援引“起信”,齐今圆教,并以别理不随缘而认定起信论之纯圆究竟地位。此宋法登在“议中兴教观”一文中所以有‘挤陷本宗***之谈,齐彼终教’之叹也。按“起信论”一书,据梁启超氏之考证,乃承“楞伽经”义理改造而成,因受当时地、摄二家思想之影响,故有调和阿赖耶与如来藏真妄二元对立、建立真妄同体,浑然一识之一元观。其说法则只有一法,就是众生心,此乃如来藏目性清净心,所谓‘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是也。实则,此法界亦只是法性之异名,复是迷悟之所依,所谓‘真如在迷,能生九界’。故论虽分真如与生灭二门,其性不二,唯一真心。然既是真心,则只可谓具净法,以性起唯净故,不可能具染法也。此所以“胜鬘经”亦谓‘不染而染,难可了知’矣。实则染法只是无明识念凭依真心而绉起者,与真心无涉,所谓‘烦恼不触心,心不触烦恼’,故无明与法性是体别而不相即,此四明知礼所以谓‘但理随缘作九,全无明功,既非无作,定能为障,故破此九,方能显理’矣。则本论底子仍脱不了‘缘理断九’之性格,此天台所以判为别教,而华严亦视之为终教而已。关于此点本论文首二章已有详述。至于天台教义,据荆溪“止观义例”云:‘以“法华”为宗骨,以“智论”为指南,以‘大经’为扶疏,以“大品”为观法。’看来,其教理之基础乃是依据“法华经”及龙树学而成者,故本质上属实相学而非唯心论。所谓实相,乃指宇宙万有,当下即是真理,恶之当体即是善之当体,故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低头举手皆成佛道也。唯在实践止观之修行上,却又不免有唯心之倾向。然而‘唯心之言,岂唯真心!’依天台,所谓一念三千之‘一念’,乃指刹那之阴入妄心,此一念心智者在“四念处”中亦称作‘一念无明法性心’。所谓无明无住,无明即法性,法性无住,法性即无明,从无住本立一切法,则无明与法性是体同而相即,故一念心中即具十法界三千世间而为一不思议境之圆教也。又此天台实相学原理亦即本论文第三章所要讨论者。至于本文则题为“起信论与天台教义之相关研究”,全文共分四章,乃是根据“起信论”之唯心说与天台实相学二者本质之岐异,参照智者“法华玄义”卷九中以十义(即融不融,即法不即法,断断不断断等)判别圆之原则,料简与“起信论”有关之诸天台宗文献,其中包括先天台南岳慧思“大乘止观法门”之如来藏性有染净说,六祖湛然“止观大意”与“金刚錍”中之随缘义,与及受“起信论”思路影响颇深之山外诸师之唯心论说,诸如源清之“十不二门示珠指”,宗翌之“十不二门注”,智圆之“金刚錍显性录”等文作一料简。至于视真如随缘说为圆教之极理,诸如继齐之“指滥”、子玄之“随缘扑”,玄颖之“随缘征决”等文献,由于久已散佚,则只能就仁岳之“别理随缘十门析难书”中探索,并作一抉择而已。有关此等异说俱见于第四章,亦即本论文所处理问题核心之所在也。至于本论文项目,所涉范围,虽似嫌太广,而实则重点不外在料简与“起信论”相关之天台教学而已。然为欲溯本寻源,以复天台原貌,是则于行文之际,释义之时,虽一以天台教判为准,然于“起信”华严义理亦非可以不深究也。故先及‘起信’,后述天台,就其教观特色,义理规模,不厌其烦,清其眉目,如此宗骨突出,圆旨自露,异说永息,此亦即本文撰作之要旨所在也。∵
【论文目次】
目次论文提要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真常唯心论大成于中国与起信论之来历第二节∵起信论在中国佛学上之地位及其对天台宗所可能发生之影响第二章∵起信论真如缘起说之特色第一节∵起信论真常唯心说之义理渊源第二节∵起信论之一心开二门第三章∵天台实相学之根本精神第一节∵天台思想之渊源第二节∵天台教学之特色第三节∵实相论与真如缘起说第四章∵起信论对天台教学发展之影响第一节∵大乘土止观法门之义理架构与起信论天台宗之关系第二节∵实相学底因缘观与缘起论诸宗之抉择第三节∵从实相学歧出之山外派学说及其与起信论天台宗之关系第四节∵宋以后之天台学概况结论参考书目口试合格证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