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香港地球之友作者:∵朱汉强

∵东方之珠失色,很大程度源自对能源的挥霍,对生活久缺反思;当挥霍变成生活习惯,更会丧失反省的能力。

  

  我不会说香港的夜景不美丽。启德年代,骑著大铁鸟在夜里低飞扫过亮晶晶的香港。给灯火照得通透的弥敦道几乎触手可及,整个九龙像块发光的电路板,纵的横的任由亮光恁意切割。这一刻我闭上眼睛,彷佛仍能感受到当年的触动。

  另一个天色清明的傍晚,跟日本友人跑太平山。在谈笑间,阳光悄然避席,霓虹亮丽登场,燃点起山脚下海港两旁竖得高高的小盒子。在友人日式夸张的惊叹中,我闪过一丝自豪。

灯光=繁荣?

  然而,当我看到幻彩咏香江,这场每晚把光影图腾推向极致的灯光秀,我犹豫了。我看到的是一支支张牙舞爪、粗暴的光束,肆意漂染夜空。当我看到在大白天还是一意孤行硬要照亮空置广告板的大射灯,我失笑了。我看到不知天高地厚的射灯,和射灯背后,给“灯火等如繁荣”这个神话麻醉了知觉的人们。

  愈光愈亮就愈繁荣的神话,未尝始於今日。十九世纪李圭著的《环游地球新录》就纪录了一八七七年一月十一日的香港:“至晚灯火齐明,由海滨层叠而上,不下数千万盏,大观也。”十年之后的十一月,港督德甫这样描述香港庆祝维多利亚女王登基金禧的盛况:“这些灯彩简直叫人惊叹。西式和中式的亮光倾泻而出,互相竞艳,灯烛灿然,比我看过的任何一个景像都要美轮美奂……山顶上作作有芒的篝火;一级比一级高的排屋在气灯和灯笼的映照下熠熠闪亮;电灯等亮光勾划出五十余艘汽船和二三十艘其他船只;而彼岸的九龙同样光绰绰;除了仙境以外,实在再难找到能与之比拟的奇观。”∵

低效之东方大灯泡

  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们晓得跑到太空,给这个即使背著太阳还能数地发光发亮的地球老家留影造像。至於香港,这个本应是大圆球上看不见的小尘埃,却不成比例地跃然照片上,成为亚洲的一颗小亮点。这不正是所谓的东方之珠吗?但别骄傲得太早,因为,有一种污染叫光害,它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吞噬星空、把气候变化推向两极、逐步剥夺我们的生存条件。

  试想想我们“大无畏”地牺牲了自己的未来,到底为的是什么?是在大白天下企图与日争辉的广告射灯?是夜复一夜,把大束大束灯火廉价地投进半空的灯光秀?还是贵得只宜投机不宜住人,为了彰显自己衬得起比天高的名字和广告里“显赫”的白种贵族,披搭一身嚣张俗艳的霓虹和射灯的豪宅大厦?

  ***的建筑学者林宪德图文并茂、不留情面地批评香港用的是“暴力式照明”,“香港引以为豪的都市Light∵Show既浪费能源又伤害生态”。当我们喜孜孜地卖力演出东方之珠的同时,未有看到原来是颗低效的东方大灯泡。好一件皇帝的新衣。

  东方之珠失色,很大程度源自对能源的挥霍,对生活久缺反思;当挥霍变成生活习惯,更会丧失反省的能力。要是把我们浪费了的能源转化成数字,会得出这样扭曲的数据:过去十六年,这座城市增加了不到两成的人口,但在高耗能的工业几乎都北移的情况下,电力增幅高达七成。香港人拚命用电,电厂大肆排放污气,打造了香港这颗低效的东方大灯泡。

  即使换上高能源效益的悭电产品,而没有一并变上「知悭惜电」的心态,未必一了百了。笔者所住的私人屋苑,商场在半夜里大放光明,开启全数三百八十八个悭电胆和二百四十八支光管共六百三十六支灯具,为的只是服务仅此一家的通宵营业的便利店,好不“慷慨”。香港人怎样看照明,怎样使用灯光,不仅是光污染的环保问题,还反映我们的生活品味。

  我不会说香港的夜景不美丽。只是,美丽的照明背后,倘若懂得珍惜资源,东方之珠将可以变得更美、更有内涵。

(香港地球之友环境事务经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