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许抗生

这次论坛以“和谐社会与道风建设———2007中国佛教公众形象”为主题,我认为这个主题很好,也提得十分及时,是符合我们时代的要求,符合我国当前佛教界的要求的。我们的时代正在为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而努力。在构建我国的和谐社会中,我们的佛教界应当怎样发挥自己的作用呢?我国的佛教应如何适应时代所赋予的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呢?又如何增强我国佛教的公众形象以服务于社会呢?所有这些问题,确实都是我们当前值得研讨的,极具有现实意义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的重要问题。在研讨这些问题中提出的“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思想,我认为是一个极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为此,在这里我想对这思想谈一些自己的认识与看法,以就教于方家。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在这里首先就有一个内外的关系问题,以“内强素质”为根本呢?为首要呢?还是以“外树形象”为根本呢?一切为树形象而树形象,而可忽视“内强素质”呢?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使我们在实践中不出问题。我们主张的是内外统一说,内强素质与外树形象是统一的,同时我们又认为只有首先“内强素质”,才能做好“外树形象”的工作,所以在这内外统一中,“内”是根本的首要的,是由“内”而做到“外”的。当然,只有“内”而无“外”,只做“内强素质”,而不做“外树形象”的工作,只是独善其身,而不服务于社会,这样的做法我们也是反对的,是不可取的。这样的独善其身而不服务于社会的做法,也是不符合佛教的慈悲思想,普度众生,利乐有情的精神的,也就不能说这样人有着很高的佛教素质的。但是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更应当提倡的是“内强素质”,提高我们佛教界的自身的素质,只有提高了自己的佛教素质,才能真正做好“外树形象”和服务于社会的工作。毋庸讳言,我国当今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下,一些人拜倒在金钱的脚下,一切向钱看,他们失去了理想,失去了信仰,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追逐名利、追逐权势的庸俗之风,浮躁浮夸之风,贪污腐化之风,大搞形式主义之风等等,这些歪风邪气也侵袭到了我们一些僧人身上,吹到了一些寺院之中,他们失去了对佛教的真诚的信仰,他们争名夺利,计较于名利之场,他们的思想和行为违背了佛教的教理和教义,从而降低了佛教的素质。在社会上造成不良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要正视这些存在的问题,大力加强佛教的教育,加强佛教自身的修持,提高广大佛教信徒的素质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内强好佛教素质,外树好佛教的公众形象,我认为在当前的佛教道风建设中,必须首先弄清楚这一点。

那么怎么样才能真正做到“内强素质”呢?要内强我们的佛教素质,我认为根本的就是首先要对佛教教理教义做到实学实修(真正的学、实实在在的修)而不是徒具形式的学,言行不一的修。佛教的教理教义概括起来就是集中为戒定慧三学。《出三藏记集》卷11载道安《比丘大戒序》说:“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也,二者禅定也,三者智慧也。”可见,对佛教教义的实学实修,也就是对佛教三学的真正的学习和修持。在这三学中首先要学习和修持戒律,这是对佛教徒的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要真正的做到“以戒为师”,做到诸恶莫作诸善奉行。至于禅定之学,就是要使修持者思虑集中,静其思虑,除来情欲杂念的烦恼,以观照佛理。智慧之学,能使修持者获得佛教真理,断除一切烦恼与产生烦恼的根源,而达至解脱。对于佛教的三学,我们决不能停留在表面的形式,外部的表现上。讲修持奉行佛教戒律,不仅要在自己的行为上做到遵循戒律,不违背戒律,而且要从根本上思想上懂得奉行戒律的道理,真正做到“以戒为师,从心开始”。例如,在我国佛教典籍《奉法要》中讲十善,亦称十戒,即指不杀、不盗、不婬、不嫉、不恚、不痴、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等。对于这十戒不仅要做到行为上不违背,而且要懂得这十戒(或十善)是究分地体观了佛教的道德原则,伟大的慈悲精神的。“何谓为慈?慜伤众生,等一物我,推已恕彼,愿令普安,爱及昆虫,情无同异。何谓为悲?博爱兼拯,雨涙恻心,要令实功济着,不直有心而已。”(郗超:《奉法要》栽《弘明集》卷13)只有懂得了这一道理,才能真正从思想上从行为上奉行佛教戒律。

佛教的禅定功夫,更应当从心上做起,坐禅并不仅仅是形体上的打坐,而实是心性的修持。正如法海本《地坛》所说:“此法门中,何名坐禅?此法门中一切无碍,外于一切境界上念不起为坐,见本性不乱为禅。何名为禅定?外离相日禅,内不乱日定。可见,坐禅决不是仅教人坐不动而已。禅宗认为,人的本性本是清净的,然而为什么又会产生杂念使本性迷失呢?这就是人们执着子外境,为物所蔽,从而使得杂念生起。所以,禅定的修持就是在于做到外不着境,内心不乱(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由此可见,禅定功夫确是心性修持的功夫。不懂得这一点,只追求形体上的坐不动,显然是违背了佛教的禅定思想的。

至于智慧之学,在大乘佛教中尤为重视,佛教主张定慧***,由定而发慧。慧学是对佛教真理的把握,能使人断除一切烦恼而达到解脱。智慧之学,自然要通过学习佛教经典,并在修持中获得证悟、体悟才能达到。所以,学习经典也就不能把它当作一般的知识来学,而是应在修持实践中获得真正的觉悟才能达到的。

综上可见,戒定想三学决不能流于形式,做表面的文章,决不能言行不一,只是口说而“不行直心”,而必须从心上做起,从根本上着手,在心上下功夫,做到实学实修,才能成为一位真正的合格的佛教徒,也就提高了我们佛教界的素质,达到“内强素质”的要求。

至于讲到“外树形象”的问题,我认为既然我们已经做到了“内强素质”,提高了自己的佛教素质,那么我们的佛教,我们的僧人,在社会上自然就会有良好的形象,在这里也可以说,“外树形象”是“内强素质”的结果。当然“内强素质”与“服务社会”应当是一致的,只有内强了素质才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一个自私自利的争名逐利的僧人,是不可能为社会为众生服务好的。服务于社会,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也是我们佛教界每一个佛教信徒的所应尽的责任。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实现社会和谐,人间净土的理想,就是要发扬慈悲众生,利乐有情的大乘佛教的伟大精神。为了达此目的,我们佛教界就应当努力做好服务社会的工作,做好我们力所能及的造福于众生的事业。就目前的社会需要来说,我们佛教界可以参与创办学校教育(如大、中、小学和专门技术学校),医疗卫生(如医院、中医院、中医研究机构等),文化娱乐和体育(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武术馆等),旅游(开发旅游景区、旅馆等),乃至兴办养老院、幼儿院等等一切服务性事业。我们的宗旨是服务社会,利乐有情,共建和谐社会为目的,而决不是为了赚钱。我们的服务是义务性的,尽量做到不收钱或少收钱为原则的。我想我们做好了这些社会服力的事业,我们就能在社会上树立起良好的公众形象的。∵∵∵∵∵∵∵∵∵∵∵∵∵∵∵∵∵∵∵∵∵∵∵∵∵∵∵∵∵∵∵∵∵∵∵∵∵∵∵∵∵∵∵∵∵∵∵∵∵∵∵∵∵∵∵∵∵∵∵∵∵∵∵∵∵∵∵∵∵∵∵∵∵∵∵∵∵∵∵∵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