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食物应该用心,毕竟这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大事,
任何一个料理者,应该将一粒饭、一种蔬果,
视同自己的生命,尊重它们本来的面目,
忠于原味、原色、原香,
不论是洗菜、刀工、调理,乃至于火侯上,
都要用尽心思。
健康的搭配,做出好口味
所谓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家中每日不可或缺的事。而这七样东西中,就有四样是属于(油、盐、酱、醋)调味,可见得调味是做菜时多么重要的一件事了。调味料可以说是味蕾的魔术师,在做菜时常有画龙点睛之妙,但现代人碍于方便,在做菜时只会使用盐、糖、酱油与味精,这些都是加了化学添加物混合而成,味道虽然好,但是很多食物的本味却消失掉了。尤其是味精,应该要尽量减少使用,甚至不要使用。
调味料的类别有新鲜的、乾燥的,也可以做成「浸泡式」或「酱料式」。在用法上有爆香跟提味两种,有些适合久煮,有些不宜。然而以味道来区分又可以分为酸、甜、苦、辣、咸。在中国、印度、欧洲等文化悠久地区,自古即有丰富的天然调味之方,我们不妨花点巧思,向大自然取材,利用自然素材来做调配。
酸:一般常用的是乌醋、白醋,如果要健康则可以用水果醋来代替。各式水果也是酸的来源之一,例如,话梅、柠檬汁、.柳橙汁、金桔、橘子皮等都能带出酸味。
甜:白糖过于加工精致,只能提人体供单一葡萄糖,对人体所需的营养来说是不够的。可以用甘蔗汁、蜂蜜来代替,此外糖蜜、黑糖、晶冰糖也是不错的替代品,虽然也是精炼而成,但营养成分超过精致白甜。
苦:苦瓜。
辣:辣椒、胡椒、山葵、芥茉、姜、咖哩。
咸:一般加工的精致盐含钠太多,可以利用天然海盐来代替,此外发酵的味噌、昆布、芝麻也含有丰富的活性酵素以及碘跟钾,这些都是上天恩赐的自然咸味。∵
除了油、盐、酱、醋,我们还可以动手做高汤来代替味精,黄豆芽、甜椒、高丽菜、红萝卜、牛蒡等天然素材,都可以用来做高汤。如果不想浪费,蔬菜削下的皮、茎叶,也是做高汤的材料。虽然味道比较淡,却不失为一个又经济又环保的好方法。此外佛家不食五辛,也禁止以酒入菜,然而这一点也无损于素菜的美味,何况如今也有愈来愈多的替代品可以供我们使用。例如:中国的五香、西洋的香料等,不论是要爆香还是要提味,都可以大胆去尝试。而且,现在市场上也有贩售已经发酵过后的陈年酒醋、红酒醋等,此外红麴有抑制胆固醇的作用,也是不错的天然调味料。
调味料可以互相搭配,也可以千变万化,只要多花一点心思,你会在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味,并挖掘很多做菜的乐趣。然而调味的份量太多,种类太复杂,要小心会适得其反。除了怕会煮出怪味以外,最恐怖的是无形中会渐渐的麻痹、扰乱我们的味觉。要知道就算是天然调味品,但是在过多的调味过程中,可是会让料理又变成另一项「加工品」。现代人多以「美味」为取向,贪图口欲的结果,往往忽略食物原本最美丽的味道。而以健康的角度来看,味道重的食物虽然吃起来香脆顺口,会诱使人胃口大开,而且结果多吃好几百卡的热量。
烹调方式去繁化简,一把罩
常用的烹调方法,不外乎油炸、炖、卤、红烧、而且烹调时间愈久,愈是入味。然而食物本身的营养,却因此更容易流失。新时代的烹调方式及时间,应该是以减少破坏时坏食物本身养分为主,而烹调食物要种类单纯,简单勿复杂。陈宥任就认为要省去不必要的程序,简化复杂的烹调方式,传统中式炸过再来炒,炒过再来淋酱的料理方式,不但有损食物的原味及营养,而且大大减低出菜的效率。不论从那个层面来看,都是很不环保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营养师要提倡生食,或是利用凉拌汆烫的烹调方式,尤其是蔬菜,加热时间可是会影响维生素C含量。
如果觉得汆烫、凉拌的料理太清淡,那可以利用酱料来变化口味,这样就不会因太单调而排斥素食,还可以循序渐进的改变饮食习惯。也可以考虑用蒸、煮、卤等方式,不过要注意用油量,每人一天份量最好不超过六茶匙,不然会增加身体的负担。而卤、红烧在口味上要有所节制,因为卤得愈久,味道势必会愈重。食材则是以耐煮的菇类跟根茎类为主,其营养成分才不容易被破坏。至于油炸、煎、炒等烹调方式,能免则免,若情非得已,那一定要控制好烹调的时间和用油的温度。所有的料理都要考虑到美味跟健康,美味跟健康虽不一定是成反比曲线,然而有时候却真的是要有所取舍,毕竟有失必有得,而健康对事实上又远比口腹之欲来得重要许多。
电影「食神」曾为烹调做了一个最确实的备注:「只要有心,人人都是食神。」在电影里,这句话由喜剧天王周星驰的嘴中说出,多少有几分戏谑、嘲讽的味道,然而拉回到现实中,做菜不就是这样子吗?烹调食物时,是应该用心,毕竟这是关系到人体健康的大事。任何一个料理者,应该将一粒饭、一种蔬果,视同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们本来的面目,忠于原味、原色、原香。而在烹调过程中,要不断加入心思与创意,不论是洗菜、刀工、调理,乃至于火侯上,都要用尽心思,务求烹调出健康又营养的菜肴。
本文摘自人生杂志264期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