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人流行吃素,将素食当成通往健康的捷径。吃了四十年长素的心智禅师却指出∶「吃素和健康之间画的不一定是个必然等号。」身为一个资深茹素者,心智由自身经验中发现「饮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吃素也不例外。从懂得吃素到如何健康吃素,中间隔着的其实是一条智慧的道路。
心智说∶「一个人懂得吃素,表示已经开始了悟因果关系,但是懂得吃素只是起步,知道如何健康吃素才是一门高深学问。」从小喜欢烹饪,可以办上一桌素筵的心智禅师,多年来一直致力於推广健康简单的吃素观念。她说∶「现代人太忙碌了,心静不下来,因此不容易细细体会每一种食物的天然原味。」即使流行吃素,吃的往往也是做工翻巧、调味又重的精致素菜,天然的菜根香被奇巧的烹饪手法完全掩盖掉,在心智眼里「这也是暴殄天物的表现」。
为了推广吃素观念,心智禅师编撰过三本素食食谱,还组织过「素食研究会」,调查每一种食物的营养,并研究吃素可能衍生的种种问题。在这一路钻研素食的途中,她发现,出家人吃素最常碰到的问题太过随便,由於不讲究营养的调配,时间久了很容易出现体力不济、没有精神等副作用,不巧应了「没油没腥,走路东倒西歪」的俗语。心智指出∶「这是吃素不得法的後遗症。」换句话说,吃素还必须懂得正确调配,才能达到追求健康的目的。
心智说,饮食的基本道理是共通的,无论是不是素食者,营养均匀的大原则绝对放诸四海不会改变。这几年她更进一步尝试把素食研究与中国传统食疗观念结合,把食物寒、热、温、凉、平的性能,以及甘、辛、酸、咸、苦的气味,都列为素食调配的考量,再穿插上人体、四季变化,适材适性来料理素菜,以达到改善及调整体质的目的。
举例来说,吃素的人如果长期偏食白菜、笋子、豆芽、豆制品等蔬菜,很容易让体质变得过於寒凉;夏天还不会有问题,到了冬季畏寒怕冷容易疲劳等毛病就会浮现,有些甚至因此造成胃病。针对这一类长期偏食的人,心智建议,烹调时不妨多利用选料来搭配调和,炒芥兰、过沟菜瞢、川七一类的蔬菜,可以加姜丝去炒。烹调白菜的时候,则不妨加一点粉光参。要吃嫩姜清甜的冷笋,搭配花生酱和芝麻酱,有助减低笋子的寒性。
绿豆芽、苜宿芽等发芽食物,营养非常丰富,可以促进身体代谢,但是也有寒冷身体的作用;如果体质已经偏寒,调理的时候不妨加热性的荔枝或龙眼肉一起炒。心智说,绿豆芽加香菇丝、芹菜丝、龙眼肉一起热炒,不但顔色悦目,味道好,又不必担心偏寒偏热的问题。苜宿芽的吃法更简单,迅速川烫过拌橄榄油,也可以直接炒荔枝肉,比生吃更可口。
许多素食者容易碰到的营养失调问题,心智认为只要在日常饮膳中多用一点心,其实没有想像中那麽严重。例如纯素者比较容易欠缺钙质和铁质,心智建议可以透过多吃海带、海藻及深绿色蔬菜来补充。海菜中含有丰富的钙,蔬菜中像菠菜、红凤菜、金针花,都富含铁质,可以多吃。
中国人讲究食补疗身,尤其在冬季,冬令进补的观念最盛,心智禅师也常在入冬之後动手料理进补菜色。她说,吃补不是荤食者的专利,事实上体质容易偏冷的素食者,在入冬之後,更应该好好调理身体。寒天里心智常煮「五气汤」,主材料是枸杞、红枣、黄耆、党参、淮山和一小片当归,可以搭配不同的素食制品同煮,帮助身体抵抗寒冷。
此外,像松子、腰果、葵花子、芝麻一类的种子食物,也可以搭配谷类主食多多食用。因为米面中的胺基酸缺少离胺酸、干豆类缺乏乞甲硫胺酸,二者一起食用正好截长补短,帮助身体制造必须的胺基酸。再者,种子性温润,适合任何一种体质的人摄食。
为了研究素菜的补身食谱,心智经常从坊间出版的药膳食谱中寻找灵感。在她眼里做菜就像玩积木,同样的素材在手里,东拼西凑可以玩出无数不同的组合,「找出菜与菜之间无限可能的搭配性。」是她在烹饪世界找到的最大乐趣。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