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漱溟:“最后的儒家”

晶报记者∵庄向阳

梁漱溟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6岁启蒙读书,但还不会穿裤子;上了4所小学,学的是ABCD;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着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家生活,他自称“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我的思想而行动的人”。梁漱溟一生不断追求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中学毕业的北大教授

1893年是甲午中日战争前一年,国势衰微,这一年10月18日梁漱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官宦书香人家。父亲梁济崇尚维新,所以在梁漱溟7岁时就把他送入北京第一家洋学堂——中西小学堂,接受新式教育。

在父亲的影响下,梁漱溟关心国家大事,并养成了独立思考的习惯。梁漱溟在中学毕业前参加了同盟会,并到同盟会主办的《民国报》担任记者,这让他目睹到政坛的种种丑行。他说:“渐晓得事实不尽如理想。对于‘革命’、‘政治’、‘伟大人物’等等,皆有不过如此之感。”

社会的残酷、理想的幻灭,让梁漱溟原有的出世思想抬头,1913年起他居家潜心研究佛典。他从那时起开始吃素,坚持到终老。1916年他写成并发表了《究元决疑论》,文中批评古今中外诸子百家,唯独推崇佛法。这篇文章受到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的赏识,决定聘他讲授印度哲学,未读过大学的梁漱溟从此进入北大,成为一时美谈。

研究现代新儒学的先驱

“五四”运动前后,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由此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在这本书中,梁漱溟“批评东西文化各家学说,而独发挥孔子哲学”,“并指出世界未来将是中国文化的复兴”。这使他成为着名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和新儒学的开启者。这一年他放弃出家念头,结了婚。

为了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1924年梁漱溟辞去北大教职,先后去广东、河南、山东,投身社会改造活动。1931年他来到山东邹平创办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七年的乡村实验,从此把他的生命与邹平这个地方联系在一起,甚至在遗嘱中表示把自己的骨灰安放到邹平。梁漱溟的改革实验旨在以全体乡民或村民为对象,培养农民的团体生活习惯与组织能力,普及文化,移风易俗,并借团体组织引进科学技术,以提高生产,发展农村经济,更好地建设国家。

积极投身新中国建设

在抗日战争中,梁漱溟访问延安,曾与毛主席会见八次,两次彻夜长谈。他参与创办中国民主民盟,并于1946年担任民盟秘书长,参加国共和谈。新中国成立后,梁漱溟应MZD之邀从四川北上,出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1980年后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孔子研究会顾问、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等职。

1953年9月他在中央人民***扩大会议上发言,批评当时的农民政策,遭到政治批判,1955年后批判在全国展开。从此梁漱溟就将主要时间与精力投入着述之中。

晚年潜心研究哲学

上世纪80年代后期,他以九十多岁高龄仍然着文、演讲,继续宣传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要着作有《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1)、《中国民族自救运动之最后觉悟》(1931)、《乡村建设理论》(1936)、《中国文化要义》(1949)、《人心与人生》(1980)等。

经历了无数风雨和动荡的梁漱溟,晚年自撰座右铭,总结其一生——“情贵淡,气贵和,唯淡唯和,乃得其养,苟得其养,无物不长。”1988年6月23日,梁漱溟在北京去世。

□简介

梁漱溟(1893-1988),原名焕鼎,字寿铭、萧名、漱溟,祖籍广西桂林,生于北京,蒙古族。着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着名学者,主要研究人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称。

梁漱溟曾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1924年起梁漱溟辞去北京大学教职,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自抗战起,梁漱溟被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中,此后50年间成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