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嘎:枪声离可可西里越来越远

“真的记不清楚这些年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组织过多少次打击偷猎藏羚羊的行动了,现在,枪声离可可西里越来越远了。”12月8日傍晚,已经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职位上退休的才嘎在西宁一家医院里,通过电话向记者回忆过去10年在可可西里的“奋斗岁月”。

藏羚羊,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称为“高原精灵”,即便在海拔4600米—6000米的荒漠草甸高原,它们的奔跑时速仍可达80公里。然而,由于其皮毛的昂贵,它们成为偷猎对象,屡遭到凶残杀害。

1998年,才嘎正式走马上任青海省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带领着保护区全体人员,在4.5万平方公里的茫茫无人区,爬冰卧雪、风餐露宿,与武装盗猎分子浴血奋战,终于让藏羚羊从最少时的不到2万只逐步恢复到现在约10万只。

6天6夜追击盗猎团伙

1998年7月,才嘎组织了他正式到任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之后的第一次行动。他们在青藏公路沿线打击贩卖野生动物,收缴了80多张藏羚羊皮毛。“我们觉得打击盗猎藏羚羊首先要切断运输渠道,于是选择了青藏公路沿线。”才嘎回忆道。

盗猎藏羚羊的不法分子绝非等闲,他们有组织、有预谋,还有枪支等武器。因此,要打击他们绝非易事。“为了彻底打击盗猎团伙,我们多次乔装打扮成商人、当地农民等。”才嘎告诉记者,1998年12月,他带领2名同事乔装成从事藏羚羊买卖的商人,混入一个盗猎团伙,潜伏很长一段时间后,成功打掉了这个团伙。

这样的潜伏充满危险。不过,凭着年轻时当兵锻炼出来的体魄和胆识,才嘎一次次冒险闯关成功。

印象较深的是2001年6月的一次行动。当时,才嘎接到报告,有一伙武装偷猎者从***与青海交界的花土沟进入可可西里保护区。才嘎立刻带领9名队员驱车行驶20小时赶到花土沟,却没有发现偷猎者的踪迹。他们继续搜索,在第三天终于发现了偷猎者的车辙,便沿着车辙往前追击,9名队员轮流开车,一刻不停。到了第五天,所有人都开始拉肚子,因为追击途中他们连停车烧水的时间都没有,渴了就喝路边的河水。第六天凌晨,他们终于追上偷猎者。偷猎者发现他们后,一边逃跑一边向他们开枪,子弹嗖嗖地从耳边飞过。才嘎带领队员加大马力猛追,最后把偷猎者全部擒获。那次追捕,他们6天6夜没合眼。

力促藏羚羊成奥运吉祥物

藏羚羊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是才嘎一生最感动的事。

“其实,当时我的想法是,藏羚羊能否成为吉祥物的结果并不重要,关键是过程。通过‘申请吉祥物’这个过程,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藏羚羊,提高保护藏羚羊的意识。”才嘎告诉记者。

才嘎说,他已经不记得到北京奥组委去过多少趟、打过多少个电话了,“后来,就连奥组委机要处的接线员一听声音就知道是我。”才嘎说,为了争取让藏羚羊成为奥运吉祥物,他们去北京、上海做了重点宣传。

最终,藏羚羊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吉祥物之一“迎迎”。由于藏羚羊“申吉”成功,才嘎受邀参加了奥运会的开幕式和闭幕式,还成为奥运火炬在青海传递的第一位火炬手。他说:“我非常珍惜火炬手这一荣誉,因为这是对保护藏羚羊工作的肯定,是对所有藏羚羊保卫者的肯定,他们中有人已经为保卫藏羚羊献出了生命。现在,偷猎者的枪声已经离可可西里越来越远,藏羚羊离我们越来越近,一个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环境正在形成。我期待这一天能够早日到来。&rdquo

引导藏羚羊大胆穿越铁路

在青海、***、***交界处,究竟生活着多少藏羚羊,无法得出一个确切数字。“估计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内有6万只左右,整个可可西里地区有10万只。”才嘎告诉记者,这个数字虽然比起藏羚羊历史上最少的时候——不到2万只(也有说不到1.5万只),已经显着增长,但与藏羚羊最多的时候——100万只,相去甚远,“藏羚羊保护,任重道远。&rdquo

据了解,对藏羚羊最初的屠杀是无意识的。为了抵御严寒,藏羚羊长出了一身好皮毛。上世纪,可可西里发现大量金矿后,大量淘金人涌来,在冬季缺少食物时,这些淘金者也会捕杀少量的藏羚羊来充饥。后来,他们发现,一张羊皮可以卖400-500元,到了境外价格翻几番后利润比淘金更丰厚。于是,比淘金更疯狂的屠杀开始了。到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际黑市藏羚羊制品的非法交易不断扩大,藏羚羊被大量非法猎杀,它们的生存环境被严重破坏,影响到藏羚羊的种群繁衍。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为了严厉打击盗猎藏羚羊、走私藏羚羊制品的活动,中国***相继在藏羚羊的分布区***、***、青海成立了阿尔金山、羌塘、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建立之初,工作人员没有住处,没有交通和通讯工具,没有武器装备。才嘎想方设法,在青海省林业局支持下解决了格尔木基地住房,借来汽车到无人区巡逻,先后建起五道梁保护站、不冻泉、楚玛尔河、沱沱河、卓乃湖帐篷保护站等,带领工作人员不间断地开展大规模集中整治行动。

现在,行驶在可可西里保护区内的青藏公路上,可以看到藏羚羊在路旁的草地上悠闲地觅食、嬉戏。青藏铁路沿线专门设置了33处野生动物通道,不影响藏羚羊等动物的迁徙,这在我国铁路工程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才嘎告诉记者,铁路建成之初,藏羚羊面对陌生事物,不能马上适应,一直在周围犹豫、徘徊,不敢穿越。通过保护区工作人员的引导,让藏羚羊慢慢消除了恐惧感。第二年,它们开始敢走通道了。第三年,它们能大方地穿越铁路了。

点赞(0)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立即
投稿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